明代画家石涛《松风堂主人》

恬静淡雅

<p>石涛(1642年-1708年),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1]</p><p>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p><p>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名言有“一画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p> <p>一、工具:</p><p>毛笔:小号狼毫笔,中号兼毫笔,中号羊毫笔。纸张:40cm*105cm(或者50cm*130cm)半生宣纸(皮纸)</p><p>墨汁,小瓷盘若干,笔洗。</p> <p>二、课堂笔记:1整幅画的点苔尤具特色,漫山遍野布满枯浓不同,形状不一,变化丰富的苔点,苍茫葱郁。2山石是细笔勾勒,再多加皴擦;也有粗线勾勒,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3松树:松针用笔尖一根根勾出来,而且每一笔之间都有连贯性。松针的墨色有浓淡变化,前面的松针要重一些,后面的松针用淡墨来画,要把松针的墨色变化表现出来,它的层次是非常丰富的。松树干用重墨中锋勾出,用笔要有变化,再用稍淡一点的淡漠勾出树麟,画圈即可,勾完干笔皴擦一下,有些地方可以复勾增加坚挺的感觉。4杂树画的是很精彩的.所画的树叶点,有淡墨浓头,成分子点,个子点,介子点,品子点,等 还有,攒三聚五点5平台.上面一位高士手拿一竹竿支撑着身体,用稍淡一点的墨线勾出,没有做过多的修饰,表现出他清雅的气质。6天空用淡墨来染,用来衬托远处的山峦上流下来的飞瀑极具有动感的气势,生动的表现出,烟云飘渺的动感和气势。8画中特别突出的是苔点,尽管石头的山水画几乎都有苔点,满山上下点满苔点,且以浓点枯点为主,皆是点子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