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四)一难忘的那些事(3)

吉祥

<p class="ql-block">从年初又想起知青那些事,写了一篇回忆知青年代的文章后思绪一直停不下来。加之疫情的原因很少出门又于5月6日写了第二篇文章,这两篇文章都得到美篇平台给予加精推荐的鼓历。所以更使我增强了要把知青年代的故事写出来留给未来的动力,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文章。</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九月十七日,我们沈阳三女中初一己班和高一丙班的姐姐们一起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到西丰县房木公社普安大队。我们普安大队共有三个自然屯,有普安屯、文相屯和达德屯。我们三中两个班被分配到普安屯(大队部所在地)的1一6生产队。我们来的第二天,沈阳二中684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也来到普安大队。他们被分配到文相屯的7队和8队,达德屯在沟里更偏僻更贫困所以没有安排知青。</p><p class="ql-block">我和我们班的10名同学被分到普安六队,安排在孙大娘家给我们腾出的两间房里。南北大炕、屋里新糊的棚墙上贴着毛主席象。屋里干凈宽敞,每铺炕睡五个人,我睡南炕头一铺。一切安排完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下地干活啦。我们刚下乡就赶上秋收,割谷子、割高梁、割稻子、割包米还有豆子我们和贫下中农共同收获这丰收的果实。整个秋天下来,我们手不知磨出多少血泡,手指割破流过几次血我们都无法统计。经过秋收的磨练我们渐渐地适应了环境,学会了割地的方法和技巧手上也磨出了老茧再也不出血泡、不割破手指啦!</p><p class="ql-block">秋收后很快入冬,地里的活少了,冬天农村吃两顿饭。我们和女社员就干点挑豆种打草绳的活,也不算累。所以有时间我也到其它队青年点串串门,唠唠嗑。二中文相屯离我们挺远还得过个岗,下乡三年我仅去过一次文相屯青年点。冬天农闲时我们大队的知青也在一起学习文件、交流思想。其他队的同学有时也到我们队来串门,增加了解和友谊并获得相互的鼓历。这里我将三年知青生活中有意义和记忆深刻的几件事记录下来分享给我的知青朋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难忘的徒步旅行</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下乡后的第二个冬天,正是农闲的时候。我们大队知青在高中同学于大姐和郑大姐的组织下,大胆地搞了一次长途徒步旅行(当时叫拉练)。去吉林的辽源煤矿参观万人坑,这次活动是我们普安大队全体知青行程最远,历时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跨省的一次旅途。当年郑大姐和于大姐敢于决定、并组织这次活动真是有气魄的大手笔,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记得出发前还召开了各青年点点长会,传答这次活动的意义和路程安排。于大姐说:本次活动自愿报名,徒步去,自背行李和干粮带。路程大约160里地左右、来回得320多里地,往返需要5一6天时间。各小队青年点回去报名,同学们听到传答后都积极涌跃报名。除有事回家的和身体有病、工作离不开的以外一共有70多位同学报了名(全大队知青共110多人)。这次活动安排的很周密为使活动顺利不出纰漏,还由我们班二队的王玉莲、二中的于国斌同学和当地一名社员组成了先遣队,他们比大家提前一天出发便于事先安排食宿。</p><p class="ql-block">记得出发那天天上还飘着雪花,我们70多名同学身背行李肩扛干粮带里面装着高梁米和黄豆。 精神抖擞地在大队部门前集合大队领导也来送我们,带队的郑大姐和于大姐做了出发前的动员,郑大姐和于大姐分别讲了话。她们希望大家要发扬红军长征精神,通过这次活动对我们知青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次活动也是对我们革命意志的一次考验,我们要牢记毛主席教导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完成这次旅途!要求大家一路上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坚持胜利完成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同学们齐声回答,出发!一声令下我们高举红旗唱着革命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 雄赳赳地出发了,开始了我们的长途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于前两天刚下完一场大雪,远处的山白雪皑皑。近处的树枝被白雪包裹着,象一条条白色的飘带一样。天空还飘着雪花,我们的棉胶鞋 踩在雪地上发出吱吱的响声。因为我们背着十多斤重的行李和干粮带,走一段路我们就累的满头大汗啦。摘掉棉帽子头上都热气腾腾的,这时队伍的气势己经减弱,有同学带头唱起:下定决心、不牺牲排、排出万难去爭取胜利的歌,同学们都跟着唱起来。唱着歌我们又打起精神,感觉不那么累了。走到快中午了,我们己经走出30多里地。在走到一个村子的时候我们决定在这里午休,找到村部大家都卸掉行李坐在上面休息。队里安排我们分别到几家老乡家做饭,我们将干粮带里的高梁米和黄豆都倒出一部分集中起来在老乡家的大锅里煮的高梁米干粥,炒黄豆。吃完饭休息片刻我们就又出发啦!我们第一个宿营地是西丰县城,这里离县城大约还有30多里地。我们吃完饭走的挺有劲,可是走一段路后又走不动啦!有的同学脚痛的不敢快走,这时队伍也不那么整齐啦!开始三三两两地互相搀扶着走,队伍也拉开了战线。天己经黑了我们才走到县城, 先遣队的同学们来迎接我们。他们已经在县城招待所为我们安排好了食宿,我们在招待所吃完晚饭。回到房间脱下鞋,很多同学脚上都打起了血泡。我们队的立君、慧琴因为棉 胶鞋里垫的苞米皮子被苞米皮子磨的泡最多。大家打来热水烫脚,然后互相帮着挑泡。秀清大姐说:用头发穿针扎进血泡里待血水出来再拔掉头发,这样不痛泡也不破。大家都学习秀清大姐的办法,互相帮着挑泡。大家忙乎完了都陆续睡了,睡的很沉、很香。第二天早上我们早早在招待所食堂吃过早饭又打起背包出发了,从西丰县城到辽源还有将近100里地。因为有的同学脚上打泡走不了那么块了,走到天要黑的时候我们在一个叫志成的村子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生产队大锅里煮的高梁米饭,烀的盐水黄豆。吃完饭男同学住在生产队,女同学分别住老乡家里。第二天早上去生产队洗脸吃饭,由于人多水少有的同学就两、三个人洗一盆水,有的同学就在洗脸盆里 舀点水刷牙。吃完饭同学们又打好行李准备出发了,当时我虽然身体比较好但是也觉得背行李走己经很吃力。我们决定两人背一套行李,余下的那套先寄存老乡家回来时再来取。这样我和二队的邢军同学就两人背一套行里出发了,这样真轻松了很多。走一段路就问路人:离辽源还有多远?说:还有十多里地吧!可是又走了一段路再问路人还说:有十来里地吧!这十多里路咋这么难走呢!这时又有一个路人告诉我们走山路能近不少,下了山坡就到。我们在路人指引下,超近路上了山。上山时呼哧带喘的还行,但是刚下过雪的下坡路就没法走了。有同学说:我们干脆闭上眼睛轱辘下去吧!这时大家都开始往下滚,我也闭上眼睛躺地上轱辘下去,突然停住了。我睁眼一看是一棵树把我挡住啦!但离下坡己经不远了,我就一口气地跑了下去,不跑根本刹不住脚。我们一路连滚带爬的终于快到啦!这时已经很黑了,远远看到 先遣队的同学们来迎接我们了。大家高兴地欢呼起来,他们接过几个体弱同学的行里,带我们向辽源煤矿招待所走去。我们真高兴呀!终于到啦!招待所是木制的上下铺,我们安排好行李,就到招待所食堂吃晚饭。饭菜真丰盛呀!有米饭有花卷还有炒菜,下乡一年多我们还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菜呢!大家高兴地吃着,有同学说:工人师付给我们准备这么多好吃的大家就甩开胶囊肚子可劲造吧!逗的大家都哈哈大笑,饭后煤矿还为我们在俱乐部放了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看完电影我们一身疲惫早已烟消云散,大家躺在床上议论着电影里的情节久久不能入睡。</p><p class="ql-block"><br></p> <p>第二天早上在煤矿食堂吃了早饭,有油饼,包子和粥。师傅们说:多吃点,吃不了的同学们都拿上回去路上吃。</p><p>吃完饭由煤矿派人带我们去万人坑参观,辽源煤矿万人坑在离辽源市区西北约8公里处。叫:辽源煤矿死难矿工文物馆</p> <p>这就是死难矿工墓。</p> <p>万人坑内尸骨累累,矿工惨死于日本鬼子的屠刀下。死难矿工墓占地20万平方米。就在发掘出一片大约296平方米的地方,竟然埋着三排共179具劳工的尸骨。有的有刀痕、有的腿巳被砍断、有的两腿用铜絲捆在一起,很惨烈。往前走还有一个好像是露天煤矿的大坑,里面横七竖八地全是白骨一层层地落在一起。记得有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介绍,讲解员讲的声泪俱下。使我们同学的心情格外沉痛,似乎把我们的思绪也带到了惨烈的现场。好像听到了到那些无辜矿工在日本鬼子屠刀下发出惨烈的呼喊声!我们也都流下了眼泪,有同学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同学们都跟着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p><p>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惨绝人寰屠杀中国人的罪行,这就是辽源煤矿的方家坟万人坑。</p><p>徒步参观辽源煤矿万人坑的事虽然过去五十多年了,我的知青战友们回想起这件事还很激动也都特别兴奋。从出发前的准备、到一路的艰辛、再到参观万人坑时的场面大家都能 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可想这件事在同学们的记忆里是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p><p><br></p><p><br></p><p><br></p> <p>我们看着这排排白骨心头充满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 杀戮中国人民的罪证。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向死难者默哀。</p><p>除有两、三名体弱的同学没坚持下来座车回来的以外,同学们都坚持打起背包原路徒步返回。回来的时候我觉得路程没那么远也没那么累,倒觉得比来时轻轻了许多。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了解的更深刻、更直观。同时也使我们的意志得到升华,培养了我们克服困难吃苦难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次活动是我们普安知青的一次创举,一曲凯歌。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它也是我人生中受教育最深刻、得到锻练最大的一次经历,我在这里感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郑大姐和于大姐!感谢这次活动的先遣队员们!</p><p>本章节关于去了辽源煤矿的故事得到普安知青于大姐和部分知青朋友的支持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久远,有些情节不一定那么准确。欢迎参加过这次活动的普安知青们看到本文后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修改,谢谢!</p> <p>二、在河叉子里洗澡</p><p>我们下乡时一年回不上一、两次家,回不了家也就洗不上澡,对于我们16、7岁的女孩子来说是多么难受的事。多亏我们是女中,青年点里没有男同学。下工后一身臭汗,我们就用大锅烧一锅热水。一个人在门口看着其它同学抓紧时问擦擦身子,然后再互相擦一擦后背,就这样简单地擦擦洗洗了事。</p><p>有一年夏天铲完地快收工时有个女社员说:我带你们洗澡去,谁去?听说能洗澡,大热天的我们都高兴坏了。说着我们几个同学就跟着这个女社员去洗澡了,这是一个河叉子四面都是树很隐蔽。这个女社员说:咱队男的老上这洗澡,今天咱们女的先去,不让他们洗!我问:那男的来了咋办?她说:你们先下去洗,我给你们看着人你们就放心洗吧!我赶紧脱衣服把衣服挂到树上就下了水,同学们也都先后下水了。互相撩水打闹,大家洗的真痛快呀!洗完上了岸,穿完衣服时发现皮带不见了,树棵里草丛里都找了也没有。我想可能是裤子挂树上时皮带掉河里被水冲走了吧!真倒霉,洗个澡还丢了皮带。我只好把草帽的绳子解下来,系上裤子回了青年点。第二天早上去大队开会,我就到供销社买了新皮带去厕所换掉绳子。来到会场看到三队郭队长手拎一条皮带进来了,他说:昨天晚上我家小子去河套洗澡,刚下水脚就被东西勾住了。一看是条皮带,洗完澡把皮带拿回家了。我说:这一定是知青的东西,社员很少用这玩意。我一看这不我的皮带吗?我就把下工后在河里洗澡皮带找不到刚买一条新皮带的事说了。队长说:敢快把新买的退了吧!我说谢谢郭队长,接过队长手里的皮带又向供销社旁边的厕所跑去,换下皮带。又去供销社说明情况退了新皮带,赶紧跑回大队开会。</p><p>我就不应该破财,省了一条皮带钱。我感谢普安的父老乡亲,他们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诚实善良,不占便宜的品格让我终身难忘!</p> <p>三、喝羊杂汤的事</p><p>我下乡三年时间青年点生活很苦,第一年吃商品粮有粗粮、有细粮、有豆油。第二年就和社员一样啦!冬天苞米面饼子、高梁米饭,白菜萝卜汤。夏天高梁米水饭,土豆炖茄子。一年到头没有油水,更见不到浑星。</p><p>我们房木公社附近有个挺矮的小平房,门脸上写着:羊杂馆。小酥饼5分钱一个,羊杂汤一毛钱一碗。下乡三年里,这个羊杂馆就是我犒劳自己的地方。每次去公社开会、办事或是去公社供销社买东西,我都要到这小馆坐一坐。小馆的主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大爷,瘦瘦的。一只眼睛好像受过伤,但是待人热情一脸 慈祥。我去时要一个小饼、一碗羊杂汤。酥饼焦黄崩脆,羊汤里有几块羊杂稠稠的上面有葱花和香菜。端起来没等喝一股香气就扑面而来,吃着酥饼喝一口羊汤那个香就别提啦!</p><p>有一天我去公社开会,散会了我又来到小馆。大爷看见我热情打招呼:姑娘又来公社开会呀!快进来坐!今天姑娘吃点啥?我说:今天就有一毛钱,就不吃饼了喝碗汤就行。大爷说:没关系,说着把酥饼和羊汤端到我面前。我连说不用了,谢谢大爷!大爷说:吃吧!下次一块给,我高兴地吃起来。这就是父老乡亲对我们的信任和关心!</p><p>下次去公社开会我又照老规距要了一个酥饼一碗羊汤,给大爷两毛钱,补上上次欠的酥饼钱。</p><p>三年里我一共去了几次小馆我己经记不得了,这小馆就是我的加油 驿站。它给了我溫暖和爱,也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p> <p>三年时光既短暂又漫长,说它短暂是:三年时间对于一生来说并不算长。说它漫长是:每天做着重复的劳动,早晨开始干活就昐着早点收工。就是这样一天天走过来的,那时我们还那么小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三年里我们无论从思想观念上、体质能力上都得到锻练和提高。回想起这三年的知青生活发生过很多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现在回想起来有的漠糊有的清晰。将这些记忆的碎片串起写成文章送给知青朋友共同回忆那难忘的年代,也送给自己做为对未来的回忆!</p><p>说明:本文是我当知青时的亲身经历,本人原创。关于徒步旅行去辽源煤矿的章节,得到我知青朋友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因为当时没有条件留下照片,本文照片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