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是一个不平常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冻结了师生们返校的脚步,却没有阻止教学工作前行的步伐。</p> <p> 一、准备篇 :学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自上而下一盘棋,迅速集结力量,全校教师积极行动,全力整合调动共享优质资源,短短数天,各年级教师接受培训,各学科教师线上集体备课。制定线上教学方案、课程表、作息时间表。</p> <p> 二、备课篇:用心的备课,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教学形式和组织策略,主讲老师都在上课前一天都会在直播平台反复进行试课。试1次不满意就是第2次第3次......不少教师甚至夜深了还在试课、磨课,只为呈现更高效的课堂。这样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就是双泉镇中心学校教育人在日常工作中的真实写照。</p> <p> 三、上课篇:每一节课前老师们都早早的坐在电脑前整理上课的思路和流程;一遍一遍检查自己的课件,确保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顺利进行。在课堂上为了让孩子能够聚精会神地投入,老师们尽可能的创造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即便隔着屏幕仿佛能看到一张张思考的脸庞,他们认真思考万分投入。</p> <p> 四、作业篇:课堂结束后,教师们都会在钉钉群里的“家校本”中布置作业;并在课下认真批改作业。针对不做作业不上课的学生,教师会利用钉钉群里的通知、微信、电话联系家长,让其注意督促孩子。</p> <p> 五、艺体篇:音体美学科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也会让学生更富有创造力,更具有生命的活力。“停课不停学”,我们也创造出了美的旋律、美的色彩、美的形体。</p> <p> 六、监测篇:我们线上教学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了,老师和学生只能通过电脑(手机)屏幕进行互动学习。这种特别的教学模式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对所学的知识是否真正掌握了?所以我们进行了一次月考和一次期中考试,从这两次考试成绩来看整体效果不错,但是个别学生成绩有退步的现象。这与线上教学老师鞭长莫及,个别家长管理不到位有关。</p> <p> 七、读书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时。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过程便是巩固、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p> <p> 八、教研篇:“疫情无情育人暖情,蜡炬成灰甘于奉献”。阳春多佳日,万物齐生辉,四月的芳华积聚起全部的力量,在四月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线上教学水平的提升,双泉镇中心学校在温校长的倡导下,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宗旨,第四周开展教科研活动。</p> <p> 九、课题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含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与飞跃。</p> <p> 十、课例篇:为发挥教学研究作用,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反思,做好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成果的梳理、总结和提炼,推广线上教学成功经验,激发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优秀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和普及推广,双泉镇中心学校积极参与上级部门举行的优秀课例征集活动。</p> <p> 十一、培训篇:疫情期间,为了能更好的完成线上教学。双泉镇中心学校积极参加教育局、进修校组织的各类线上教师培训。</p> <p> 当课堂从线下移到线上;当三尺讲台变成方寸屏幕;当书本知识变成数码通讯。疫情改变的只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教师的教育初心;不变的是老师对待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踏实干事的作风;以及对家长和学生的赤诚之心!凝心聚力 ,没有什么不能战胜;凝心聚力 ,让我们开启线上教学的新历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