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的安抚孩子的情绪? ---记石外教育集团智汇一幼教研会

Candy

<p>  为了提高教师正确引导幼儿情绪管理的能力,5月14日上午9:00,智汇一园举行了以“如何更有效的安抚孩子的情绪?”为主题的教研会,老师们带着问题观看了海森高短视频《吉米儿难过了》和《我想姥姥,我要回家》,在陶颖主任的主持下,展开深入的研究和研讨。</p> <p>  陶颖主任首先介绍了海森高教育理念的起源、发展,以及海森高主动学习的五大要素:材料、操作、选择、语言、支持。明确了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的重要意义。</p> <p>  然后,智汇一园的三位副班主任教师、三位英语教师、三位艺术教师共9位老师针对视频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进行了分享。</p> <p>  闫玉娜老师从换位思考,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方面进行了讲解。</p><p> 肖海飞老师从温柔的坚持,到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共情,才会打动孩子,进行了分享。</p><p> 张雪(小)老师说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让孩子情绪自然的流露,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倾听,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p> <p>  安梦圆老师分享给大家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p><p> 孙菲老师从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客观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总结。</p><p> 法彤老师从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处理自己与他人的矛盾、纠纷的能力方面进行了分享。</p> <p>  王星老师从如何帮助幼儿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期的方法进行了分享。</p><p> 闫晓伟老师从教无定法,唯有爱、尊重、温柔而坚定的帮助和改变方面进行了总结。</p><p> 刘思思老师从怎样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孩子尽快度过入园焦虑方面进行了分享。</p> <p>  通过9位老师的分享,大家基本达成共识,遇到矛盾冲突,首先需要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用描述的方法,说出孩子的情绪感受,如:老师知道你伤心了,你难过了。你想姥姥,想回家。避免说"别哭了,妈妈一会儿就来了"这样的无效语言。幼儿的情绪需要疏导,而非强堵。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和孩子共情,这对情绪的安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描述幼儿的情绪,可以很好的起到示范作用,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p> <p>  老师们分享完后,陶颖主任和付东艳园长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p><p> </p> <p>  陶颖主任针对孩子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带领大家梳理和回顾了冲突解决六个步骤:</p><p> 1、制止伤害。</p><p> 2、安抚情绪。</p><p> 3、收集信息。</p><p> 4、问题确认。</p><p> 5、解决方案。</p><p> 6、提供支持。</p><p> 并请老师们思考,幼儿间时常发生矛盾冲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个是因为幼儿年龄特点,情绪管理能力弱,问题解决能力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所以只能通过行为去表达情绪,矛盾往往容易激化。</p><p> 针对幼儿分离焦虑期如何顺利度过的问题,陶主任和老师们做了简单的解读。</p><p> 第一步先和孩子共情,认可孩子的情绪。</p><p> 第二步说表达出老师知道孩子哭的原因是因为想念家人。</p><p> 第三步给孩子拥抱,让孩子感受老师的爱。通过肢体接触,获得安全感。</p><p> 第四步平时观察孩子的喜好,兴趣点在哪里,了解孩子,投其所好转移幼儿注意力。</p><p> 第五步家园合力。与父母达成一致,多沟通,一起给孩子建立安全感。</p><p> 陶主任还提到了一些幼儿分离焦虑期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的小策略,并强调班级三位老师的分工配合。</p> <p>  付东艳园长首先表扬了发言的教师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和自身的学习,成长了很多。建议老师在与孩子互动或者交流时借用陈宇华老师的语言沟通技巧八字经“描述、重复、重构、延伸”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有效的语言指导。</p> <p>  此次教研历经两个小时,相信老师们都能有所收获,希望大家能把学到的知识落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的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p>

老师

孩子

幼儿

情绪

分享

陶颖

安抚

进行

教师

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