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巡礼

谦克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从哪里来?</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该往哪里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什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奋斗,</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是在最自然的形态中度过一生?</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自上帝创造亚当,人,这个世界上最为聪颖的动物,就被赋予最多的思想和使命。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有时候反倒会使人陷入不可自拔的困沌。然而,在一次很偶然的对挪威维格朗雕塑公园的造访,却让我经受了一次从视觉到精神上的前所未有的启迪。</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死与生&nbsp;&nbsp;</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08年7月,我和妻子去北欧旅游。对于挪威,我知之甚少,只知道奥斯陆和大峡谷。当导游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维格朗和他的雕塑公园的时候,我在心里还掠过不以为然的一笑:果真有这么好吗?难不成超过法国的罗丹?&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天清晨,大巴载着我们缓缓驰过一片绿茵和鲜花错落交织的公园。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奥斯陆的一片坟地。我心里怦然一动:这里宁静,安谧,洋溢着一种舒心的祥和与秀丽。远远望去,绿茵中的小花长得特别的茂密和绚烂,星星点点,斑斑斓斓,恰似印象派油画大师莫奈在大片的幽绿中缤纷的点彩,虽然俏丽,却不失凝重和大气。一块块碑石包裹在充满生机的绿色之间,更显得高贵和圣洁。我不知道长卧在这里的逝者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们生前的故事:也许是满腹经纶,喧嚣一生的智者,也许是大字不识,贱如草芥的愚民,但此时此刻,他们再不分高低贵贱,再不分荣辱恩宠,永恒地凝固在这与大千世界绝然阻隔的冥冥里。我不信生命轮回,也不信转世重生,但我总觉得,曾经施展过无限活力的生命体,在化作灰烬之后,一定会深深地潜入这一片曾经滋养过他(她)的春泥沃土,和高山、大海一起,共同搭建和支撑岿巍无际的天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捧着一束鲜花,一动不动地伫立在一方小小的墓碑前面。我们无从看到她的脸庞,只看到她佝偻的脊背支撑着的安详和庄严。一只天上掠过的小鸟,忽然停落在方正正的墓碑上,随即又跳上了老妇的背脊,轻逐着她格状图案的披肩,又洒脱地飞向天空,融入了无边无垠的蓝天上那一缕缕絮状的白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或许是惯性使然,我心中依然掠过了一丝淡淡的惆怅和悲凉。我缓缓回过头来,闭上眼睛,深深地嘘了一口气。正在此时,妻子指着正前方,一声尖叫:“你看,这是什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猛然睁开眼睛,只见一条直立的白练,从辽阔的大地上冲天拔起,铸成了一条直通天宇的桥梁。我揉了揉眼睛:这不是白练,也不是桥梁,这分明是一座用血肉之躯堆垒的生命之塔,直插不可侵犯的傲然的苍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刚刚还沉醉于对于死的迷茫茫的思考,未经过渡,又被直接切入了对于生的活脱脱的呈现,这实在是一次渗入灵魂的急剧的穿透。维格朗,雕塑公园,生命之柱,这一连窜陌生的名字,顷刻间就化成了横列在眼前的惊天的事实。当看到一百二十一个用巨石雕成的人的赤裸之躯扭曲、痛苦地盘旋攀援,交汇成一柱生命之塔,刺破苍穹,穿透云霄的时候,几十年来在我心中累积的对庄严和伟大的一切概念,轰然倒塌!</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没有一件艺术品,能像他那样给人与如此颠狂的视觉上的冲击,如此强烈的灵魂上的震撼;也没有一件艺术品,能引发人们如此深厚的哲学上的思考,能牵领人们如此广阔的思想上的驰骋。这是真正的生命的赞歌,这是真正的人生的巡礼!</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 维格朗其人</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古斯塔夫·维格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nbsp;&nbsp;&nbsp;&nbsp;1869年,他出生于挪威的一个平凡不过的家庭,父亲是个木刻艺人。17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不得不中断了学业,养家糊口。1888年,古斯塔夫重返奥斯陆,师承于两位著名的雕塑家。接着又前往哥本哈根、巴黎、柏林、佛罗伦萨学习,并在意大利各地完成了求学之旅。 1902年,三十三岁的他发出了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喊:“给我一片绿地,我会让她世界闻名!”维格朗没有食言,在他以后的四十年时间里,他倾其心力,创建了一个奇迹:在那一片三十二公顷的绿地上,一个拥有一百九十二座雕塑,六百五十个浮雕的文化公园拔地而起,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在艺术史上,维格朗并不是一位泰斗级的人物,甚至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我未曾找到一张有关他的照片,我无法追寻维格朗开始这一伟大创举时的思想脉搏和心路历程。但是,当我一踏进雕塑公园,维格朗那极富哲理的思维框架便清晰地凸现在他不朽的四个主题之中,那就是:生命之桥,生命之树,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环。一座座被赋予人类的思想和灵魂的塑像牵引着我们走过了一条经提炼和升华了的蕴涵着人生全部意义的生命之旅。</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生命之桥</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条一百米长,十五米宽的灰白色的石桥铺展在公园中轴线的开端之处。石桥两侧的花岗岩石墩上,耸立着神态各异的五十八尊青铜雕像。当我们漫步在这座石桥上,凝望着伫立两侧的艺术珍品,仿佛徜徉在一条宽阔的人生的河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已经飘逝而过的人生历程的章章节节,在这一组组栩栩如生的雕像中获得了重生。你看,儿时的我们时而倒立,时而撒尿,时而耍赖,时而嚎叫,梦中的童年虽然不谙世事,却铺就了人生中唯一的一片最纯净的亮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开始长大了,伸展开理想的羽翼,渴求着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那尊两少年昂首举臂,向着天空高声呐喊的铜雕,鲜活地展现出一种萌动着无限活力的青春的憧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自然是神奇的,在最合适的时候,给予人类最美好的一切——最健康的体魄,最勃发的激情,最灵动的思想和最旺盛的精力。石桥上,青春的酮体时而热拥,时而狂吻,时而抛扬空中,时而紧搂怀抱,他们曼妙的身躯组合成一个个美得让人窒息的造型,由内至外地展现出青春男女与生俱来的生命的活力。记得有一位朋友问我,什么形态的东西最完美?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人体!不管是高贵典雅,还是狂野奔放,青春的人体所呈现的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单纯,最不需雕琢的协调、健康和美丽。西方人从来就把人体的健美看作是大自然的天赐,他们会很骄傲,很自信地展示出造物主的赐予。当这一组组上帝造物的杰作在石墩上一一再生的时候, 外在形式和内在心理审美需求所引发的激情,再一次扣响了人们——尤其是生长在传统中国的我们——心弦的大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青春,确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即使在四十年前,青春的我们被抛洒到最荒蛮的角落,粗陋肥大的棉袄依然挡不住青春的眷顾,黑白相缠的土地也依然压不住心火的炽烈。过去了,过去得已经很久了,我们没有在最美好的年代收获最美好的一切,有些失落,有些怅然,但在这里——维格朗的生命之桥上,又一次领略了远逝了的青春的飘洒,涌起了久违的激情的萌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迈过婚姻的殿堂,有了家庭,有了子嗣 ,于是也就有了生命中最平凡的甜蜜:妈妈搂着女儿窃窃私语,父亲揪着儿子做着规矩,祖父牵着孙儿蹒跚学步,女儿缠着爸爸尽情嬉戏,维格朗敏锐地捕捉着生活的瞬间,以其温暖得让人心颤的笔触,娓娓展现着人世间最质朴、最温馨的快乐——天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生,是一条河。在这条河中,流淌着童年的纯真,少年的憧憬,青年的热情,中年的壮阔和晚年的恬静。人生,又是一波波浪,前浪尚未平息,后浪扑将而至。你还没有来得及审视飘逝的岁月,生命的浪已将你推至河流的末端。在空幻苍茫的时空中,人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生命的印记只能留在你自己和亲人、朋友们记忆的长河里。记忆枯了,人也就真的死了。然而,我要感谢维格朗,他让我们有机会漫步在这跨越人生之河的桥上。他唤回了我们的记忆,并让这记忆中最平凡的一切在青铜中凝固成艺术的永恒。在这一尊尊雕像里,附着了我们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段段鲜活的故事,即使生命消逝,人生不再,我们的故事,还会在这里永无止尽地延承,继续······</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 生命之树</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过了生命之桥,我们便来到了一座大型的雕塑喷泉。六个青铜巨人,托起了荷叶状的水罐,尽情地享用着生命之泉的润泽和恩惠。弥漫蒸腾的水雾包裹着喷涌而出的水花,在喷泉的四周砌成了一道道清透的水的帘幕,在明澈的阳光下,似有若无的水汽随风起舞,亲吻着游客裸露在外的肌体,轻盈盈,凉嗖嗖,给人以渗入心扉的温润和惬意。大自然是最慷慨的,他无私地供奉着生命的滋养,庇护着芸芸众生的繁衍生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喷泉四周,围绕着二十尊青铜雕塑,每组雕塑都由人和树组成。造型各异的人群在浓荫的护盖下,叙述着一个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的故事。一切是这样的和谐自然,一切是这样的漫不经意,但在这绝对的平凡中却又蕴含着绝对的偶然。茫茫天河,包容着亿万个星球,而这亿万个星球中,只有地球存在着阳光,水和空气,而他们又极其精准地搭建着生命的框架,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灵。这些生灵,不管是类分于生物、动物或者我们现在还无以判知的层面,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依照自己生命的轨迹,争相呈现着独特的光彩,却又统成一体,和谐地创造着天宇的平衡。在这亿万生灵中,人类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从一个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只会摆尾巴的单细胞动物,衍化成精致完美,无懈可击的人类,无生命的大自然居然有能力在这浩渺无限的时空中创造了无比聪慧的生命的精灵,这实在是偶然到了极致的奇迹。达尔文以他的进化论解读了这个偶然,但我的内心,却依然存有疑虑:大自然果真有能力创造出这种无以伦比的精致?或许,冥冥的恢弘中果真有一种未知的另一层面的力量主宰着人类,主宰着地球,主宰着无极的天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是聪明的。他的聪明,就在于能在原始的蒙顿中逐渐摸索自然的规律,并遵循这种规律创造出物质和精神的辉煌。然而,人类又往往是狂妄的。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量,不可一世地企图撑破自然法则恢弘的天网。圣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挪亚的后代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建造起通天的巴比塔,欲与上帝平起平坐,直接通话。最后上帝搅乱了他们的语言,使统成一体的人类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涣散和迷茫。如果自然就是上帝,现时代的人类对自然桀骜不驯的勒索和驾驭,又会遭受到何等的惩罚?大自然是最和谐的,而这和谐,正是亿万生命体共同编织的张阖有度、松弛有致的恢弘天网。天网中的一切,相依互补,同存共生。眼前,这明澈阳光下晶亮的水雾,这晶亮水雾中滋润的绿荫,这滋润绿荫间生息的人群,丝丝入扣地搭建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质朴、却又蕴涵着无可违逆的天理的平衡。珍惜她吧,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珍惜她,就是珍惜和延承我们这个出类拔萃的物种自身的生命!</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五) 生命之柱</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说,生命之桥和生命之树是对人类生命状态最自然的阐述,那么,生命之柱则是人类在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下,顽强不息地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生命之柱,是维格朗雕塑公园的华彩乐章。他高高地耸立在公园的南北中轴线上,伟岸,挺拔。一百二十一个人体裸像层层盘绕,攀援向上,堆积成一座二百七十吨重,一十七米高的通天石塔,直插苍穹深处。这一百二十一尊扭曲着身姿的人体,前人支撑着后人,男人支撑着女人,强者支撑着弱者,妇女支撑着儿童。其中,有痛苦时无声的挣扎,有失败后倔强的隐忍,有绝境中无私地奉献,有黎明前伟大的牺牲,一切的一切,铸就了人生个体的历史,更有这亿亿数计的个体历史的堆垒,铸就了世界文明辉煌。自被称之为“人”的生命存在以来,以苦难,以血泪,甚至以生命的代价舖建了一条通往人类文明金字塔的血肉的阶梯。感谢维格朗,以雕塑的语言,呈现了无从以文字阐述的百万年来人类奋进的全部精神,全部历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这种自然界最为聪颖的动物,自他诞生以来,就承载着太多的思想,使命和欲望。正是这种顽强不息的拼搏,才铸就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然而,人所独具的欲望和使命,有时候也会成为其本身生存的羁绊。有多少事业的强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顿悟到生命的全部真谛。伟大的维格朗,在“生命之柱”的周围,铸建起一座座表现人类最原始状态的群雕。他们以极其温暖的笔触提醒奋进中的人类:在孜孜不倦、奋发向上的同时,不要小觑围绕在周边的近乎庸碌的细碎和平凡。正是这些,才汇成了真正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生活的泉流。耸入云天的“生命之柱”和匍匐在他四周的一组组群雕,这才汇合成人生意义的全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位妇女,弯下似乎过于丰腴的身躯,抚慰着膝下“待孵”的子孙;一位壮汉,强悍地把娇小的妻子拥入怀里,呵护着给他带来真正生命意义的女人;慈祥的母亲依依难舍地送别待嫁的女儿,顽劣的孩童血气方刚地争抢格斗场上的第一。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一对执手一生的老人。有人说他们在同忆似水流年,有人说他们在共浴冬日阳光,不管怎样想象和猜测,他们都没有耗用任何金钱,却在以最朴素的方式,奢侈地享用大自然无偿的恩赐。生而有命,这是人最本质的庆幸,更何况,有阳光和美,有人类独有的思考,更有携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真爱。只要懂得他们,抓住他们,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耸的伟大和匍匐的平凡,如此协调地统一在维格朗雕塑公园诺大的空间,给人以无穷的生命的启示。穿行于绵延不断的群雕之中,我突然想起了同窗好友刘宇廉。在他极其有限的五十年的生命里,我深知他为攀越自己理想的巅峰所付出的代价。“伤痕”和“枫”连续两次获得了美术界最高大奖,创造了他事业的神话。当人们仅仅眷顾于他荣誉光环的时候,无人会窥见隐匿期间的奋斗的艰辛。也许,刘宇廉只看到了直插苍穹的生命之柱,却为之牺牲了匍匐四周的温暖和平凡。命运之神让他享有了成功的喜悦,却又让他缺失了生命的欢乐。在他屈指可数的最后时日里,留下了让人长叹的话:“假如,假如上帝还允许我留下长长的生命,我会抛弃绘画,我只要健康的身体,我只要融和的家庭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更想起了我的小姨——我少年时代追崇的偶像,一位美丽而成功的儿科大夫。为了事业,为了成功,她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直到她因白血病而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关注起她未曾关注过的家中的一切:沙发上的裂缝,窗帘上的污迹,还有,丈夫毛衣袖口的破洞。她留下了让我心碎的话:“假如,假如还有来生,我一定做一个称职的妻子,称职的母亲。”······&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奋斗,还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度过一生?似乎谁都不能对此作出清晰明确的答复。然而,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向尾声的时候,不管是强者还是庸民,他们的答复似乎只有一个:假如还能有再一次的生命,我只要健康,我只要欢乐,我只要平安,我只要天伦!人人,毕竟是人。如果只求于自身生存状态的满足,那就混淆了人与其他生命物种最本质的区别。但是,人不能只在人生旅程行将结束的时候,才会发出珍惜生命最本质意义的感叹。想一想维格朗,想一想生命支柱和匍匐于他四周的群雕,你没有觉得,其间,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礼花般的赞美和歌颂,更蕴含了对生命状态哲思性的调节和平衡?</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六)生命之环</b></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带着沉沉的思索,我们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了雕塑公园的北端:一座纪念碑式的雕塑正伟岸地耸立在第三十五级台阶的高处。粗略一看,这是一个铸建在白色的大理石墩柱上的黑色的圆环,但细细辨析,却是四个成人和三个儿童的环环相扣的裸像。他们曼妙的身姿舒展飘逸,前呼后应,搭建起一个和谐到极致的生命的环轮。没有“生命之柱”中壮怀激烈的挣扎和牺牲,没有“生命之桥”中悠然自得的质朴和平静,眼前,用大理石雕琢出的凡间的生命体,居然赋予了神的灵动,超然脱世地点化出来自天堂的生命之歌。“生命之环!”我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呼唤出他神圣的名字。维格朗确实伟大。这种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以艺术家的形象思维,塑造出数以百计的生命之躯,更以哲学家的逻辑思维,提炼出生命不朽的圆的轨迹。正如晨昏的转换,春秋的更替,生命不是一条有终点的直线,新陈代谢,血脉传承,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类种族的繁衍永无止尽。这,正是维格朗雕塑公园给我们带来的启迪。</p><p><br></p> <p><br></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2010.3.30</b></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