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时节我走进了久违的玉渊潭公园,绿柳繁花春光明媚,顿时觉精神焕发。我走过湖岸,漫步登上山坡,寻找着童年、少年时的记忆,回想当年在这里脱缰野马似的无拘无束,心里不由升起一丝甜甜的感觉,人也感觉年轻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五岁随父亲调动工作进入北京。父亲在计委大楼内办公,隔条马路便是玉渊潭。当时玉渊潭的名字并不如现在叫的响,当时只称为钓鱼台,一说就是去钓鱼台转转。</p><p class="ql-block"> 钓鱼台是泛指一片区域,有湖有河有小山坡,周边有大量农田,没界限沒围档,里面树木种类比较单调,是大量的杨槐树,相当于现在的郊野公园。玉渊潭由两片水面组成,东侧湖面较大,曾被开辟为天然游泳场,冬天就成为溜冰场。西侧湖面稍小里面种满芦苇蒲草,东西水面间隔着一条黄土小路样的湖埂。南面紧临湖边是一条狭窄小河渠,水深清凛湍急。玉渊潭向南隔着几个小山包,是一片窑坑,很荒凉,后来疏浚开挖成湖,叫八一湖。</p><p class="ql-block"> 那时,居住在计委大院,离玉渊潭很近,这里不收费,有山有水,充满野趣,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我从小学到中学一有空儿便同小伙伴们在玉渊潭野跑疯玩,小时抓蚂蚱螳螂蜻蜓,大一些游泳摸魚找野鸭蛋,逮鸟粘知了抓蛐蛐儿。给了我们无尽的童年快乐,在我们心中玉渊潭比北海景山有意思的多。</p><p class="ql-block"> 如今经过大规模整理,园区改变很大,湖面沟渠整合,分植草木花卉,山光水色,四时应景。玉渊潭的樱花成为北京的著名景致,春花怒放美丽非常。但总感觉人为刻意多了些,自然天成少了点儿,记忆中的童年快乐寻不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玉渊潭就是一片郊野,没围沒挡没大门,这条路可直接进入玉渊潭,右边是国宾馆的竹篱笆墙,左边是空地,路口东正对月坛南街西口,路口西稍偏是座小桥,是最初玉渊潭唯一正规点的入口,现在是钓鱼台大酒店的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始于辽,初时不叫玉渊潭。玉泉山水流经此处,汇入护城河,是辽代运粮水道,称为"萧太后运粮河"。河道弯曲辗转形成水乡一片,古人称海子,因风景秀丽,达官巨富在此建园,这一带被称望海楼。金、元时成游览胜地。金章宗完颜璟在此筑台垂钓,修建了钓鱼台,这里因而有了“钓鱼台" 之名,成为了金中都有名的风景名胜,故后人称金章宗钓鱼古台。元代,这里建起私家园林——丁氏园,园中有亭,起名玉渊亭,大概是后人感觉"玉渊"两字,素雅清幽,陶情适性,便将湖称为玉渊潭了。</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时在湖东岸建城门式高台,乾隆御笔的“钓鱼台”匾额横嵌于正门之上。旁边建了养源斋、清露堂、潇碧轩、澄漪亭、望海楼,亲笔题诗立匾,成了乾隆的行宫。</p><p class="ql-block"> 1958年至1959年在古钓鱼台风景区基础上扩大改建成钓鱼台国宾馆。</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的水通过东侧水闸,进入此河道由三里河达阜成门的护城河。初见这条河道,水不深,河水悠悠流过,两岸坡度缓缓长滿野草,和当时的北京城护城河一样。河中有小鱼小虾,引得众多孩子在河边捕捉。由于河道水缓不太深,没什么危险,很多人在此学习游泳。我也是在这条河里瞎扑腾了几天,无师自通的学会游泳。</p> <p class="ql-block"> 沿小路前行,走不远就是这座桥,曾经是一座木桥比现在的桥小,单孔,两侧虎皮石桥台,桥面方木架成,方木用沥青做过防腐,看上象是枕木。桥下有落差,水由桥下流过湍急轰鸣,水花如雪,是最吸引人们地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如今空地为钓鱼台大酒店所占,入口南移,进入公园大门前行后掰个弯儿才能到桥头。</p> <p class="ql-block"> 桥下流水由此入河,这也是个好玩的地方。那时河边布滿大石块,水流较急不似现在这般平静,因此石块上有很多石爬虎鱼,石块之间有很多河虾。所以小孩抓爬虎鱼,大人用抬网在河里捞鱼。</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早晨到这里早了点儿,一位老哥蹲在一块大石边,用筷子长的杆儿栓钩钓虾,我凑了过去,他立刻示意我小心不要出声。他不动地方竞然钓了十几只虾,我非常惊奇。老哥看看我说没什么好奇怪,我每天来钓。虾喜欢聚在一起,经一夜的聚拢,石块下只要有就是一群,不出声慢慢来一只都跑不掉,但只要一有动静惊散游走就钓不到了,所以钓虾要早晨人少的时侯。</p> <p class="ql-block"> 小桥处顺水上溯百十来米便是闸口,也有点历史了。过去玉渊潭的水多是从此排下去的,终日不停。如今湖水分流,此处水便少了。早先整个河道两侧均为坡岸,可以从闸口跟前保留下的河坡看的出来。玉渊潭的水来自密云水库,每年水大的时候密云水库开闸放水,水库中大鱼顺水而下进入玉渊潭,这几天便超热闹,湖中有人撒网捕鱼。而闸口放水时,大鱼经水闸内行洪洞磕碰也就撞晕了,闸下河道两侧蹲满人,瞪大眼睛盯着河道内,一但有鱼下来,手急眼快的扑下抱住便是一大收获,因为鱼挺大。</p> <p class="ql-block"> 水闸入水口,周边原是自然土坡,常常围满钓鱼的人,星期天尤为人多。此处也是游泳的好地方,由于水流入闸口时有旋涡下吸,很危险也出过事,很少有人靠近水闸。也真有不知死的鬼,应该是外地人不知这里的情况,看水挺好,站在水闸上往下跳被卷入闸内,很久由出水口冲出,眼角鼻孔出血,经历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总祘逃出一条命。</p> <p class="ql-block"> 钓鱼台国宾馆刚建成时,外围是用竹竿编成的篱笆墙,刷上绿漆,不甚高。站在水闸旁的土坡上,可以看到部分城门式高台和乾隆御笔的“钓鱼台”匾额。</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的东侧水面,这里是最吸引我的地方。58年大跃进时我小学一年级,春节前后得大脑炎送进传染病院,其间抽了两次脊髓。当时的医疗水平得大脑炎后非傻即瘸,很幸运我没傻也没瘸,但医生说今后个子长不高了,确实我是家里几个男丁最矮的一个。正在成长时又经困难时期,我经常两腿酸痛,头晕头疼,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是缺钙缺营养。自从和玉渊潭结缘后在这撒欢,在湖内游泳,身体得以恢复,逐渐强壮起来。</p><p class="ql-block"> 十年动乱期间,计委大院内的孩子打架成风,几次大架后被公安部定为联动活动重点。体育学院在经委礼堂表演,维持秩序人员被大院的孩子设计暴打,第二天体院开来两部卡车,载满头戴消防头盔,手握消防锚钩的人员前来震慑。白天本来是见不到几个人的,偏偏有不信邪的指着人家骂,见有人下车撒腿逃去。我的一个亲密哥们逃到一个楼门内,窜到楼梯三层,那楼就三层,人家追到二层扭头下去了,侥幸脱逃。最终还是被抓住一个,拉到体院关了三天,放回来后脸肿了一圈,身上多处淤青,据他说被用铁链抽。这孩子名字不记得了,当时都叫他"栗子皮"。</p><p class="ql-block"> 当时家里管的严,最乱时被锁在家里。解禁后同几个谈的来的发小来玉渊潭游泳。也简单,上午下水绕湖游一圈,二个多小时,上岸后去国家统计局食堂吃饭,买两个糖三角裤兜里一边一个,再下水绕湖游一圈,饿了吃糖三角,渴了去旁边工地向人家要盐气水喝,晚上回家。几乎天天如此一个夏天,自此后一直很少生病。</p><p class="ql-block"> 关键是有的玩,免去了抄鸽子打群架等胡做非为,后来大院内不少孩子都出了事。我得以全须全尾儿多少也要谢谢玉渊潭。</p> <p> 这一带曾设为天然游泳场,对岸设存衣处,收费几分钱而已。每年秋天会放水清理湖底,在人员下水处水下铺沙子。一到夏季也是人满为患,会游泳的就会游向远处人少的地方。照片中眼前岸边的一片水面,是我们游累了摸鱼的地方。这里水底被踩出不少泥坑,鲫鱼喜欢躲在坑里,头朝下两腿打水,双手手指张开成爪状向前依次按去,感到一动攥住即可,还是挺灵的。湖中鱼很多,但能抓住的只是鲫鱼,而且个儿都不大。</p> <p> 这里应该是当年天然游泳场入水的地方,向上推一些是一栋木板房存衣处。虽是夏日几乎天天来此游泳,却从来不存衣服,裤衩背心叠好放在岸边,什么时侯玩完了再去穿回。为省那几分钱,也难怪,那时双手一捧京白梨也就毛八分的。也有倒霉的时候,有一次我和一个小伙伴两人游完泳发现衣服沒了,只好光着身子往回走,大街上众目睽睽很尴尬,就近去了发小家,借衣服回的家。还好只此一次,再无发生。</p> <p> 玉渊潭试验水电站,1959年竣工发电,虽是一座小型水电站,确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科研试验水电站,在新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玉渊潭景区内标志性建筑。</p><p> 当年,这里水体洁净清浅,河底平整,小孩子和不会游泳的人多在这一带戏水玩耍,我也不例外,会游泳后就不再来了。</p> <p> 玉渊潭水电站水闸入水口,这里水深流急,没人敢在这里游泳。到是经常有人拿着小鱼叉后面栓根绳在此守水待鱼,鱼一露头飞叉过去,常有収获,这里是有大鱼的。我们没有飞叉取鱼的本事,采用锚钩钩鱼。买来最大的鱼钩三枚,用铁絲绑成锚状栓上绳子,为了能抛的远些加铅墜。来到水边尽力甩远,一下子一下子往回拽,遇到刚好游过的鱼便会钩到。不要认为是瞎猫碰死耗子,经常有收获的,也许是那时鱼多。有一次我的发小,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使用锚钩时,用力一拉感觉钩在木桩上,震得胳膊酸涨,拉上之后发现钩上有铜板大的两枚鱼鳞。这事儿就发生在这里上水稍向前一点的地方。</p> <p> 玉渊潭西侧湖面,这里曾经长满芦苇、蒲草,水沒腰深,进去趟一圈,运气好的话可以捡到一帽兜水鸟蛋。摘蒲棒掰苇叶沒少在这一带折腾。最吸引人的是冬天,湖中水排完,苇塘里冰封的小水洼下剩下很多沒游走的鱼,找到就有收获。一天听我的亲密发小说头天在那抓了好多鱼,心生羡慕。看到我感兴趣,立刻拽着我带着一众孩子前往。他真有点本事,没一会便找了一堆鱼,撅了两根一人高的柳条,穿满后递给我,对众人说昨天你们都有了,今天的都给他。随后大家散去,这位发小是专为我去抓鱼的。</p> <p> 这是玉渊潭公园东北角的一处小园林,很美。当年这里是紧挨钓鱼台国宾馆墙外的一片空地,有简陋的蓝球架子,是国宾馆卫兵出操训练的场地。紧临的是生产队的菜地,在此玩耍饿了的时候摘过人家的嫩茄子吃。也偷过卫兵们种的萝卜,被人家撵着跑。</p><p> 在这的最大乐趣是抓红靛颏,一种很漂亮叫声很好听的鸟。这里有长长的灌木丛,是红靛颏喜欢觅食的地方,逮红靛颏得用拍网,象老鼠夹子,比老鼠夹子大,上下装线织软网。看到红靛颏后悄悄绕到前面,装玉米虫下拍网,绕回来慢慢向前轰,一抓一个准。</p> <p> 八一湖,此处最早是烧砖取土的窑坑,1956年在此处开挖扩展为湖,与永定河引水渠道连通,为纪念解放军义务劳动,将该湖命名为“八一湖”。当时塘底黄土浸泡成泥寸草不生滑滑溜溜,岸边斜坡一下水便出溜下去,水下又有废井,所以经常有人在此溺水丢命,是危险地区。到了60年代疏浚湖底,湖边加驳岸,成了天然游泳场所,人才多了起来。由于八一湖水浅,总感觉游起来不痛快,因此我很少在此游泳。</p><p> 现在的八一湖形状有所改变,压缩湖面增加绿地,使湖面变得狭小了一些。尽管立了禁止游泳的牌子,还是有不少人在此野泳,看来此湖依然魅力不减。</p> <p> 玉渊潭和八一湖之间有一段距离,除一脊小山梁外是麦田。麦穗黄时是捕捉蓝靛颏的时侯。蓝靛颏比较少捕捉相对困难。捕捉时在麦田埂上插竹竿设置粘网,然后仰头看天上一群群的麻雀,当看到鸟群后面跟有尾巴发红的鸟便是蓝靛颏了。有了鸟还要落到相应位置,这时几个人要沿麦田慢慢前行,走到粘网前将鸟惊起落网,快了慢都不行,很难,很多天都不见得捉到一只。当时学徒工一月工资18元,蓝靛颏一只7元。捉到难养得活更难,蓝靛颏气性大不吃食。当时甘家口有个鸟把式叫四成子,我们经常到他那里看鸟。有一次他把一只刚捕到的蓝靛颏和已经驯养好的几只蓝靛颏关进一个笼子里,想省点事让另外几只鸟带食,结果是笼中鸟全部死去。可见真正的鸟把式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养得活,一旦养活价格翻番。</p> <p> 如今环保意识增强,动物与人和协相处,不会再去打扰它们了。</p> <p> 明媚春光里赏花休憩的人们。</p> <p> 一树春花耀眼明,衬在背后的几棵高高的杨槐树尚未发芽。见到杨槐树有点久违的感觉,先前玉渊潭内小山梁上是成片的杨槐林,我们时常在树林里玩耍,上树掏"护伯喇"蛋或小鸟,“护伯喇”是伯劳鸟的俗称,它喜欢在杨槐高处搭窝。槐树花开时,一嘟噜一串串掛满枝头,槐花香味迷漫,不由得揪上一把塞进嘴里。玩饿了就爬上树吃个半饱,在树下歇息,观看啄木鸟在树间飞来飞去,笃笃笃的啄树找虫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