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听到有人提起河南信阳固始这个地方,提到中国历史上的几大人口大迁移,提到固始与安徽、福建的历史渊源,才知道信阳固始它真的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我是河南人,上大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来自固始。知道这个是河南信阳地区的一个县,对它的认识一直处在这个层面。从来没去过,也没更多的了解过。今天,听人提起它的历史,回头查了它的资料后,才知道固始真的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 固始的历史渊源悠久。早在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刘秀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建立固始侯国,固始由此得名。 固始县:河南省直管县 ,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对!就是解放战争时刘邓大军挺进的大别山),北临淮河,属 华东与 中原交融地带,南北最长94.16公里,东西最宽56.19公里,总面积2916平方公里。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分界线)穿境而过,河南固始恰恰就位于这条分界线上。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 固始天杰地灵、环境优美。比较有名的景点有西九华山、陈氏将军祠、梅山水库、观音山等。固始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农、林、牧、副、渔皆有发展,特别是优质油菜和土鸡比较有名。 “固始是河南人口数量第一大县,已经超过了一百八十万。”离安徽霍邱、阜阳、金寨都非常近。如果按县界的接壤比例,与安徽接壤要超过河南。”所以,固始人的话语中里有50%的安徽口音。 <br><br> 固始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楚国名相孙叔敖、闽王王审知、清代状元植物学家吴其濬,原海军航空兵司令员马炳芝等都是诞生成长于斯,这里还曾是孙叔敖家族的封地(即“寝丘”)。因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人口南迁,其后裔又逐渐播迁至闽、粤、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 据1953年台 湾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记载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这63个姓氏的户数,占台湾总户数的80.9% ,也就是表明每5户台湾居民中有4户的祖地在固始。由于闽国王潮、王审知均为固始人,宋代以后,不少福建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明清时期又有不少福建人迁至台湾。从而形成了闽台人对”光州固始“的祖根认同。据有关闽台“移民资料”中介绍,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族谱有16部之多,分布于福建晋江、莆田、泉州、南安、安溪、永春、漳州、龙海、仙游、长乐、诏安等地 。在台湾陈、黄、丘、宋、林等18部大姓很大部分族谱上都记载着其先祖为“光州固始”人。 固始自古文风昌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之一。固始书法群体备受国内外书法界关注,被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 壮哉!河南!壮哉!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