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1564fa"> 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改革先锋一一<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景林科</span></font></b></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景林科,2012年从部队正营职转业至国土高陵分局工作。按照分局党委工作安排,2015年5月至今,在区三改办负责高陵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不畏艰险,勇挑改革重担。高陵是陕西省唯一担负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任务的区县,2015年5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国土高陵分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宅改办),景林科同志被抽调到宅改办作为部、省、区改革试点联络人和宅改办日常工作负责人。面对这一复杂艰巨的重大改革政治任务,作为一名进入地方国土系统工作仅2年时间的新人,他深感压力巨大。但是,部队近20年的培养教育,使他早已养成了服从命令、勇挑重担的政治自觉。为此,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受了组织安排,坚决走上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之路,一干就是5年之多。</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刻苦钻研,攻克制度难题。为了制定一套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切合高陵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制度,试点之初,景林科反复研究中办国办《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土资源部试点实施细则,深刻领会中央要求,严把试点方向。收集整理并认真研读了1947年9月到2015年3月以来,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文件,共计124件,130余万字。通过学习研究,掌握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化,为起草试点制度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高陵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有偿使用、有偿退出试行办法以及宅基地用益物权流转、农村居民自愿进社区居住、住房财产权抵押”等宅改“1+6”配套制度, 2015年11月开始试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制度试行期间,他反复征求了各部门和街道对试点制度的意见,特别是在宅基地有偿使用收费的对象、收费标准、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等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等问题上,他坚持深入村组,充分听取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试点制度在9易其稿后正式印发全区,得以顺利实施。</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制定入市和征收试点制度时,他充分研究中央试点要求、国有土地出让政策法规和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同时,仔细钻研了先期开展入市和征收试点的浙江德清、广东南海、四川郫都、山东禹城等18个地区已出台的近200项试点制度,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法规和现行征收制度,借鉴其他地区优秀制度成果,结合高陵实际,制定入市和征收试点制度15项。至此,构建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为试点实践奠定了基础。</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心系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为了让群众充分知晓和理解改革政策、主动参与到改革中来,2016年5月,景林科认真起草了改革专题宣传片和农民画册脚本,着手拍摄改革宣传片、绘制试点农民画。5月中旬的高陵已是夏日炎炎,为了做出一部让群众喜欢看、看得懂、信得过的宣传片,他顶着酷暑带着摄制组人员走街进村,找街道、村组干部和普通群众进行访谈、拍摄。从5月12日开始到21日完成实地拍摄,他陪同摄制组在镇村和田间地头一跑就是近10天。6月24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让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美丽乡村梦》改革专题片在区电视台循环播放,改革试点农民画册也发放到了村民手中,在大夫雷等试点村,改革试点农民壁画绘制完成。这些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受到了全区农民的欢迎,收到了十分明显的宣传效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认真总结,提升试点成效。5年改革实践中,景林科始终不忘调研和思考总结,注重挖掘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亮点,并认真加以总结。他认真研究大夫雷、何村、田家等不同村庄改革实践,总结形成“老村规范提升”、“新村建设转移”、“整村退出融合”三种宅基地退出模式,为全区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提供了思路,被《陕西日报》头版以“高陵三种模式破冰农村宅基地改革”为题<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宣传报道。这三种模式受到国务院督导组的肯定,认为高陵的宅基地改革是“最符合中央精神的”。参与并主笔起草了《高陵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践与经验》,该文被《地政》杂志刊发,并被中共西安市委评为2017年度西安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参与起草了“高陵推出首批‘共享村落’”报道文章,并全力协调和配合30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共享村落”试点做法;编印“共享村落”宣传册,让更多的人了解高陵创新做法。2019年10月,起草并向自然资源部报送了高陵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总结报告及5个专题报告,总字数达3.6万余字,全面系统总结了高陵5年改革试点经验,客观分析了存在问题,为深化改革提出了意见建议。2019年12月,他以“共享村落”试点为切入点、以源田梦工场田园综合体项目土地入市案例为重点、以改革促乡村发展提升农民获得感为落脚点,撰写了高陵三项试点经验做法材料,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全面的试点总结报告和经验总结报道为高陵5年改革试点划上了句号。</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不忘初心,改革永远在路上。为了顺利通过国土部对高陵的督导和保障西北地区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集中调研会的顺利召开,景林科连续两年,主动放弃国庆休假,利用假期整理完善改革试点资料,提前起草汇报材料,制作迎检展板等。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要迎接各类调研考察,改革试点5年里,他参与接待部省及其他地区各类调研组110余次,加班加点成为他工作的一种常态。按照人大授权,2019年底三项试点已经结束。今年以来,他一直在认真研究新《土地管理法》,密切关注自然资源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等法规文件的制定情况,着力思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制度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等深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对他来说,改革还远没有结束,他还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