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秦岭太白|西藏之行(一):坐上火车去拉萨

秦岭太白

<h3>说起西藏-——“雪域高原”、“世界屋脊”、“藏传佛教”、“雪山”、“雄鹰”、“经幡”......这些词语和画面就会立刻出现在脑海,神圣又神奇,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一直心弛神往。</h3></br><h3>盼望已久的西藏之旅就要启程了。这次旅行原于海南的侯鸟生活。在海南的崖州梅联村结识了一群爱好旅游、会生活的成都朋友,其中有朋友的亲戚就在旅行社工作,他们经常会最快地得到来自旅行社的特价旅行线路消息,于是乎在海南过冬还没有结束就相约了这次西藏之行。</h3></br><h3>早就知道青藏高原缺氧,去到那里多多少少都会有高原反应,还听说有些高原反应严重的还有性命之忧。思虑再三,还是挡不住对西藏的向往。行程是坐火车进藏,飞机返回,于是下定决心抱着“不试试又怎么知道”的心态报名参团,打算走一段是一段,如果高反严重就立马打道回府。</h3></br><h3>离出发还有半个月就开始做进藏的准备工作了。停止了日常的锻练,让身体适应少耗氧状态。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和补气养血的口服液,不管是否真的有用,反正做到尽量让身体能适应少氧状态。临出发前又备好太阳镜、防晒霜、口含维C片等,恨不得把氧气瓶也带上(火车安检是不让带氧气瓶的)。万事俱备,只等出发。</h3></br><h3>2018年4月11日,我们从西安乘坐4小时的高铁赶到成都,与小象旅行的同伴汇合。我们这个团队基本上是三组人马,一组来自成都,一组来自乐山,我们则来自西安。三组人马集合完毕,乘坐z323次列车,晚21点37分开,经36小时18分钟,由成都开往西宁转高原火车再到拉萨。</h3></br><h3> <h3>(站台显示的时间有误,应为21点37分)</h3></br><h3> <h3>4月正值春天盛景,一路上,一幅幅美丽的春光掠窗而过。</h3></br><h3> <h3>车内,大家谈笑风生。聊天的,玩游戏的......来一把二七十(乐山朋友的专利),或者打一局“斗地主”,再或者发一条朋友圈,总之大伙都忙得不亦乐乎。</h3></br><h3> <h3>越往西,气温逐渐下降,车窗外景色也变得越来越荒凉。</h3></br><h3> <h3>西宁市为兰青铁路终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冲。</h3></br><h3> <h3>我们在西宁换了一列高原火车,也将从这里踏上天路,走进离天最近的地方!</h3></br><h3> <h3>晚上7点到达格尔木,停车20分钟,天空开始飘雪,大家顾不得寒冷,都冲下去与格尔木站牌合影留念。</h3></br><h3> <h3>从格尔木开始,列车上开始供氧。</h3></br><h3> <h3>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径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全长19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h3></br><h3> 列车过了格尔木以后,可以感觉出明显的上行趋势,途经昆仑山口——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沿,一直行至唐古拉山口后,才开始慢慢下行。<br></br></h3></br><h3> 五道梁属于可可西里地区。那里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经常出没的地方。只可惜我们这趟列车晚上7点到达格尔木,凌晨三点左右到达唐古拉山口,所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我们都没有看到。</h3></br><h3>一路上身体感觉都还好,过格尔木后,火车开始供氧,只是正处更年期,身体时不时燥热出汗。真担心火车到达唐古拉山口时有什么问题,还好,除了出汗,没有任何不适。</h3></br><h3> <h3>清晨醒来,车窗外白茫茫一片。</h3></br><h3> <h3>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地貌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大片的高山草甸和成群的牦牛。这些牦牛都是家养的了。</h3></br><h3> <h3>太阳慢慢升起来,雪山被太阳照射得金光闪闪。</h3></br><h3> <h3>9点55分,我们胜利抵达拉萨。</h3></br><h3> <h3>拉萨,我们来了!</h3></br><h3> <h3>拉萨海拔3680米,团队陆续有人出现了高反,严重的呕吐,也有部分团员一点反应都没有。我有些头疼,且走路轻飘飘的,这大概就是高反的现象。于是乖乖地遵导游嘱咐,在酒店休息,不洗澡不洗头。虽然在火车上两天,又不停地更年期出汗,多想洗也得忍着,脏一点算什么,活着才重要。</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TOC1IqWq0ZgX5f5etVn_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