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千里铁道线上奔驰着不同国家,不少型号的国外生产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现将这些进口机车进行的简单的说明:</p> <b> ND1型内燃机车</b>是中国铁路使用的直—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主要用于调车以及小运转作业。该型机车于1956年由匈牙利MÁVAG制造的DVM2-2K型600马力内燃机车,在中国车型代号为ND1(ND为内燃、电传动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ND1型内燃机车累计进口了14台,采用散件方式运输至中国,由原北京铁路局北京分局丰台机务段人员在匈方协助下,与1958年12月组装完成首批10台机车,其中丰台机务段配属5台,后临时转交1台给哈尔滨铁路局科学研究所负责科研用途,1961年9月归还北京铁路局前门机务折返段(后改称北京内燃段)。1959年6月起,该车开始在北京市郊牵引列车,主要为试验性质。 <b> ND2型内燃机车</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从罗马尼亚引进的内燃机车车型之一,1970年代至1980年代间共进口了284台,其中首50台是罗马尼亚为抵偿中国债务、作为“以物抵债”提供予中国的机车,其余为中国向罗马尼亚购进。ND2型机车由罗马尼亚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制造,原型为著名的060 DA型柴油机车。 <b> ND3型内燃机车</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从罗马尼亚引进的内燃机车车型之一,由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设计生产,是在ND2型机车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用内燃机车,1985年至1990年间共进口了88台。 <b> ND4型内燃机</b>车是中国铁路的干线内燃机车车型之一,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于1970年代初设计制造,共计50台全部配属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曾经是京原铁路、丰沙铁路、京山铁路的主力货运机车,1990年代起陆续报废。 <b> ND5型内燃机车</b>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ND5型柴油机车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运输系统商业分公司制造的干线货运用内燃机车。第一批ND5机车编号001至220,于1984年7月至12月制造。 其余第二批202辆ND5型内燃机车编号221至422,于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间制造。 <b>NY5型内燃机车</b>是西德亨舍尔公司为中国铁路设计制造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车型之一,总共四台机车于1967年交付使用,全部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内燃机务段,引进目的是为了借鉴西德在液力传动方面的先进技术。NY5型内燃机车是在德国联邦铁路V320型柴油机车基础上,根据中国方面订货要求而设计的客货运通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工况齿轮箱的传动齿轮比可根据运用需要进行设置,使机车具有160公里/小时和120公里/小时两种最高速度,分别用于客运和货运用途。机车设有两套相同而有独立的动力传动机组,车上装有两台戴姆勒-奔驰MB 839 Bb型高速柴油机,以及两台福伊特L830rU型液力变速箱,机车名义功率为4000马力,最大运用功率为3400马力。 <b>NY6型内燃机车</b>是西德亨舍尔公司于1970年代为中国铁路设计制造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车型之一。该型机车是采用双机组设计的干线货运机车,设有两套相同而又互相独立的动力传动机组,车上装有两台MTU MB 16V 652 TB10型高速柴油机,以及两台福伊特L820rU型液力传动装置,机车最大速度为120公里/小时,机车名义功率为4600马力,最大运用功率为4300马力。除了柴油机型号和个别配件稍有不同,其他如车体结构、设备布置、辅助机组、传动装置、走行装置等部分皆与NY7型内燃机车完全相同。NY6型机车总数共计10台,其中6台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内燃机务段,其余4台配属铁道部专运处使用。 <b> NY7型内燃机车</b>是西德亨舍尔公司于1970年代为中国铁路设计制造的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车型之一。该型机车是采用双机组设计的干线货运机车,设有两套相同而又互相独立的动力传动机组,车上装有两台MTU MA 12V 956 SB10高速柴油机,以及两台福伊特L820rU型液力传动装置,机车最大速度为120公里/小时,机车名义功率为5400马力,最大运用功率为5000马力。除了柴油机型号和个别配件稍有不同,其他如车体结构、设备布置、辅助机组、传动装置、走行装置等部分皆与NY6型内燃机车完全相同。NY7型机车总数共计20台,曾先后配属过山海关机务段、灵丘机务段、北京内燃机务段。 <b>NJ2型内燃机车</b>是中国铁路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制造,专门用于担当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区段客、货运列车牵引任务,全数78台机车均配属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机务段。NJ2型机车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柴油机、交流传动技术,在空气稀薄的高原铁路沿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仍可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牵引性能。 <b> 6Y1型电力机车</b>,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的机车的设计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种从国外进口的电力机车。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当时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洲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6Y1小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6代表6轴,Y代表引燃管整流。 <b>6Y2型电力机车</b>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于1960年为中国铁路设计制造的一种电力机车,共计25台,全部配属宝鸡电力机务段投入宝成铁路运用。1960年5月,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电,中国国产的6Y1型电力机车于1961年5月起赴宝成铁路实地试运行,但由于制造工艺较差,造成机车存在引燃管逆弧、调压开关烧损和牵引电机环火三大质量关键问题,且制动性能不良又缺乏电阻制动,列车下坡时危险性较大,6Y1型机车未能批量生产。为了应付电力机车短缺的情况、保证宝成铁路正常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决定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累计进口了25台电力机车作为过渡,这批机车在中国定型为6Y2型,其中“6”代表六轴机车,“Y”代表引燃管整流,“2”代表第二种型号。 <b> 6G型电力机车</b>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于1972年设计制造,共进口40台配属宝鸡电力机务段使用。1960年,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干线;由于当时中国国产的6Y1型电力机车存在较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决定从法国进口一批由阿尔斯通公司生产的6Y2型电力机车。至1970年代初,为了满足宝成铁路在实现全线电气化后的运输需求,中国决定再次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功率电力机车。1972年,中国向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订购了40台电力机车,为继6Y2型机车之后中国从法国引进的第二批电力机车。这批机车被定型为6G型,其中“6”代表六轴,而“G”代表硅半导体整流,车号为51~90。 <b>6G1型电力机车</b>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电力机车,由罗马尼亚国营克拉约瓦机车厂(Electroputere Craiova)制造,总数共2台。1970年代初,为了满足宝成铁路在实现全线电气化后的运输需求,同时由于6Y2型电力机车开始老化,中国决定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功率电力机车,6G1型机车和法国阿尔斯通的6G型电力机车同样是中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二批电力机车。6G1型电力机车于1973年投入宝成铁路运用,同时6Y2型机车随即退居二线。6G1型电力机车为交—直流电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是罗马尼亚铁路40型电力机车,功率5100千瓦,轴式Co-Co。 <b>6K型电力机车</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1980年代为满足陇海铁路郑州至宝鸡段电气化铁路需要、通过国际招标方式向日本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订购的电力机车车型,共计85台,全部配属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使用。6K型电力机车为六轴相控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Bo-Bo-Bo轴式、三段不等分半控桥调压电路、复励牵引电动机、微机控制系统。6K型电力机车由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联合设计制造,三菱电机伊丹制作所提供电气部件,川崎重工业兵库工厂提供机械部分并进行总组装,此外住友金属工业也负责提供车轴,川崎重工业内部代号为K6,意为川崎重工业公司第六款出口机车。机车设计图纸经中方审定后,由中方派出人员赴工厂执行监造工作,对机车部件的加工工艺、生产流程、整机组装等进行质量管理。 <b>8G型电力机车</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在1980年代根据中苏贸易协定、按照易货贸易形式从苏联引进的电力机车车型,共计100台,由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于1987年至1990年间生产,原型为苏联的VL80S型电力机车,全部配属太原铁路局使用。8G型电力机车是继8K型、6K型机车之后,中国在19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第三种电力机车;根据中国要求,三种机车均采用Bo二轴转向架为基础、单轴功率800千瓦、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以发挥牵引力为主的交—直流电传动电力机车。由于8G型机车是根据中苏贸易协定按照换货贸易形式引进,在技术条件方面中方并没有太多选择;且鉴于苏联当时的电力机车技术水平,8G型机车并不包含技术引进内容,主要要求是耐用、可靠,以满足当时中国铁路货运的实际需要,其次是和其余两种车型作比较。 <b>8K型电力机车</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于1980年代通过国际招标、按照“技贸结合”方式向欧洲五十赫兹集团订购引进的电力机车车型,投入丰沙铁路、京包铁路使用,担当晋煤外运煤炭列车的牵引任务。8K型机车共计150台,其中由法国整车进口148台,其余2台由五十赫兹集团通过技术转让、由株洲电力机车厂试制。在消化吸收8K型电力机车大量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但使中国国产电力机车的技术水平及质量大为提高,并且促进了国产机车设计思想、项目管理和配套技术的发展,对后来韶山4型、韶山5型、韶山6型等国产电力机车的研制和改进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