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弘扬传承中国文化

梁培献

<p>铁道兵十四师余德杨老战友老有所乐,开启收藏快乐人生,弘扬传承中国文化之初心,余德杨在深房集团退休后有个心愿就是把历年收藏品做个展览,老战友于2019年下半年就计划在自己家乡东莞余屋将多年收藏文化物品进行展览,经过几个月精心策划准备,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也在家布展,在军嫂老伴及战友协助下,终于在疫情得到控制后让战友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合照像为参观余德杨战友收藏文化展后与余德杨战友的合照,左为余德杨,中为 铁 三 师周大成战友,右为铁一师梁培献战友。</p> <p>69年入伍后,余德杨老战友穿上戎装第一张照片,多么英姿飒爽。</p> <p>69年入伍后,余德杨老战友从铁道兵14师66团调师后汽车一连,当年跟车学驾军车驾证。驾驶亥2一53一63执行任务回连队。</p> <p>1969年东莞县附城公社余屋四位热血青年,应征入伍与亲人合影。(前排右二余德杨。)</p> <p>余德杨老战友1970年从汽车一连调入汽车四连。</p> <p>余德杨老战友接受深圳晚报采访,登在晚报家周刊版的赞颂之文。</p> <p>余德杨老战友与彭德怀警卫员老红军张三光合影。</p> <p>十大元帅彭老总警卫员 老红军 张三光题写字画并合影。还有沙家浜扮演刁德一 马长礼老师合影。</p> <p>彭德怀警卫员老红军张三光为余德杨老战友书写的字画。</p> <p>余德杨老战友一九八八年写心得体会文章要树立L文明行车亅之风,一九八八年被评为1988年度先进驾驶奖杯。</p> <p>九十年代:组建深房篮球队和足球队。(图片前右起第三余德杨。)</p> <p>相片中 马长礼老师,拍于1997年8月《深房集团下属公司:海燕大酒店。》</p> <p>以下8幅是各地战友朋友为余德杨老战友提字书法条幅。</p> <p>中国文化艺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凝聚着文艺收藏的风云沧桑。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在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也推动文艺收藏的蓬勃发展。余德杨战友收藏他所经历的年代的各种文艺画册、报刊杂志、宣传海报、连环画、电影、歌曲富有时代特色,再翻阅聆听都会让人心灵震撼!</p> <p>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位、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尤其是近年来众多企业个人参与收藏,充分展示现代企业个人的层次和魅力,余德杨战友的文化藏品数量不是很多,但他还不断去搜寻收集。他已是古来希的年龄,精神闪烁,精力充沛,持之以恒保持身体锻炼,如徒步,游泳(冬季冬泳)。从余德杨收藏弘扬传承中国文化中体现他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其坚毅有恒的锻炼身体,对生活充满乐观!</p> <p>说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余德杨战友就是这么一个现代的人!</p> <p>收藏的目的:一是有文化底韵的拿来收藏!二是有历史意义拿来藏!三是有纪念价值的拿来收藏!四是收藏的物品从这个质到另外一个质的飞跃!五是收藏的东西实用性。余德杨战友可有上述的目的,但归根结底为了老有所乐,为弘扬传承中国文化,结交志趣相投的战友和朋友。</p> <p>以下的照片为余德杨收藏各种画册、连环画、粮票、报刊、宣传海报、当年当兵(65式)军装、VCD、CD实物。</p> <p>余德杨老战友收藏着自己65式军装。</p> <p>余德杨老战友收藏的全国各地的粮票。</p> <p>这是铁道兵纪念馆和中国铁建为余德杨发的收藏证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