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小播报·学校公告]英小@全体教师及一二三年级学生、家长,请get这份“复学攻略” ——潞州区英雄街小学复学指引

英小语文在线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u>潞州区英雄街小学复学指引</u></i></b></p> 返校前 <p>&nbsp; &nbsp; &nbsp; 1、请家长督促孩子认真观看开学复课进校上课模拟演练视频。并于6月2日早错峰进校上课。(三年级7:50,二年级8:00,一年级8:10)</p> <p>&nbsp;&nbsp; &nbsp; 2、如实准确填写《英雄街小学学生健康登记卡》,并签署《校外安全防控承诺书》。符合返校条件者方可按照学校安排返校。返校当天携带《英雄街小学学生健康登记卡》和《校外安全防控承诺书》(纸质版),入校报到时上交方可入校。</p><p>&nbsp; &nbsp; &nbsp; 3、严格遵守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规定,返校前请在家自行测量体温,体温正常(不超过37.2摄氏度)且无明显感冒、咳嗽、乏力症状者方可上学,若体温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得带病返校复课。&nbsp; &nbsp; &nbsp; </p><p> 4、物资配备。各位家长为学生准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应急时备用。如口罩、消毒湿巾等。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两个口罩(一个来校路上佩戴,一个放在书包备用),同时备好一个保鲜袋用于装废弃口罩。学校厕所和教室配备有速干免洗消毒洗手液,禁止学生带酒精入校。</p> 返校当日 错时分批入校、离校安排 入校流程 <p>&nbsp; &nbsp;&nbsp;&nbsp; 家长送至指定位置离开,学生在等候区间隔一米排队。到达校门口后,可以看到地面上有间距一米的线条,学生按照一线一人的位置排队。校门入口经两处检测点测温,体温正常即可入校。进校门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进入班级。</p> 异常处理 <p>  如发现有体温异常(超过37.2℃)的同学,要听从学校安排,带入学校临时隔离区,同时告知班主任通知家长接回。体温正常的学生,通过指定路线进入所在班级。</p> 返校后 早晨自检 <p>  每天按时如实填报《英雄街小学学生健康登记卡》,若有发热(额温≥36.8℃时应复测腋温,腋温≥37.2℃判断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立即告知班主任,及时就医,不带病到校上学。</p> 出行防护 <p>&nbsp; &nbsp; 上下学“两点一线”,途中注意卫生,疫情期间全程戴好口罩,保护自己,不得在上放学中途到商店购买零食。尽量选择步行或家长接送。乘坐电梯及其它交通工具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与他人尽可能保持距离,不交谈,到达学校后直接回本班教室学习,不到其它班教室与他班同学接触。</p> 入校测温 <p>&nbsp; &nbsp; &nbsp;遵照学校安排错峰到校,安静有序接受入校体温检测。如需排队等候,自觉与人保持间距一米以上,不交谈。如体温异常,服从学校安排转移至留观室等候家长,未经允许不得前往其它地方。&nbsp;</p> 在校检测 <p>&nbsp; &nbsp;配合学校晨、午检,如实报告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报告老师,戴好口罩听从学校安排前往留观室,必要时请家长接回。如发现其他同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避开,并及时报告老师。&nbsp;</p> 规范隔离 <p>&nbsp;&nbsp; &nbsp; 因病缺课或隔离期间,每日向班主任汇报健康状况,及时回复学校追踪。传染病患者康复或解除观察后复学,持医院病愈或解除隔离证明;过敏、哮喘等非传染病引起的咳嗽向班主任如实报告并提供医院证明(病历本)给学校查核后方可复学;所有疾病患者康复的(退热48小时后,呕吐腹泻消失72小时后),均错峰于上(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后到校,经学校专业负责人员复核确认后方可回班。</p> 个人卫生 <p>&nbsp; &nbsp; &nbsp; &nbsp;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勤修剪指甲;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要摘下口罩,同时要避开他人;日常注意做到不揉眼、不抠鼻。疫情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肥皂)及流动水清洗,时间不少于20秒。必要时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手部。以下情况必须洗手:饭前、便后、体育课与运动后、触碰高频次接触公共物品(电梯按扭、扶手等)、接触动物后、感觉手脏时等。&nbsp; &nbsp;</p> 校内防护 <p>  疫情期间,学生入校后做到全方位、全时段防护。&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p><p> 上课:按单人单桌就坐,尽量保持距离最大化,相互不交头接耳。不与他人混用学习用品,减少不必要的交流。&nbsp; &nbsp; </p><p> &nbsp;课间:佩戴口罩,规定范围内适当、适度活动,与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nbsp; </p><p> 体育课: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交叉使用个人体育器材。&nbsp; &nbsp; &nbsp; </p><p> 放学:学生要直接回家,不得在校外托管机构进餐、午休。严禁购买学校周边出售的三无零食及用品。&nbsp;</p> 保持环境卫生 <p>&nbsp; &nbsp; &nbsp; &nbsp;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丢放。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用品清洁。清除室内外积水,防止蚊虫孳生。</p> 口罩使用规范 <p>&nbsp; &nbsp; &nbsp; &nbsp;一般情况下选择一次性医用儿童口罩。佩戴前应洗手,佩戴时注意区分口罩上下和内外面,摘口罩时应注意避免手接触口罩外面,丢弃时可使用塑料袋包装后再丢弃,或丢至专用口罩回收箱,避免口罩二次污染。&nbsp; &nbsp;&nbsp;&nbsp;</p> 健康生活 <p>  不组织、不参加聚会聚餐,如必须外出,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实行“点对点”出行;规律作息,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保持8—10小时睡眠,保证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量饮水。注意根据天气和所处环境增加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平衡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如感恐慌或焦虑,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倾诉,或向心理老师求助。</p> 早晨自检 <p>  若有发热(腋温≥37.2℃)、咳嗽等不适,应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口罩及时就医,保留完整诊疗记录作为痊愈返校依据,主动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nbsp; &nbsp; &nbsp; &nbsp;</p> 交通出行 <p>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避免触碰车上公共物品,可随身携带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疫情期间尽量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nbsp;</p> 全天检测 <p>  关注自身健康状态,配合学校有关健康状况的问询与观察。如有异常,应听从学校专业负责人员指引做好防护,及时回家观察或就医。疫情期间配合入校体温检测,候检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班主任负责学生晨午检、缺课病因追踪等,并按时登记报送。&nbsp; &nbsp;&nbsp; &nbsp;&nbsp;</p> 教学防护 <p>  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批阅或分发学生作业、器材、资料及其他物品前后都应洗手。疫情期间,避免组织面对面或身体接触的学生课堂活动。&nbsp;</p> 个人卫生 <p>&nbsp; 多饮水、勤洗手,咳嗽、喷嚏掩住口鼻。餐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动物、垃圾、污染物品后,触摸电梯按钮、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易感部位前,均要洗手。&nbsp; &nbsp;</p> 办公环境 <p>  定期打扫,保持室内清洁。不随地吐痰,废弃口罩投放至学校指定的专用垃圾桶。不串门,不扎堆。疫情期间,集体备课尽量采用网络形式,多人办公必须佩戴口罩。&nbsp; &nbsp;</p> 通风消毒 <p>  教学、办公等室内场所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严格按学校指引实施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安全事故。&nbsp; &nbsp;</p> 健康素养 <p>  强化疫情防控法制意识,不信谣不传谣。主动通过教育与卫生部门推荐的正规渠道,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生管理中,渗透相关的知识与理念,注重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nbsp; &nbsp;</p> 生活方式 <p>  作息规律,保障睡眠,适度锻炼,营养均衡。避免密集人群和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回家先洗手,更换家居服。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心理困扰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p> <p>尊敬的家长们:</p><p>&nbsp; &nbsp; &nbsp; 大家好!在这和煦暖阳之时,全国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之际,学校复学复课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为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发《致家长一封信》,请您悉心阅读,积极配合。按以下要求,精准指导孩子做好各项准备。</p><p> 1、健康监测。每日早晚观察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有发热(腋温≥37.2℃)、咳嗽等不适及时就医。孩子患病要及时通知班主任,严禁到校上学。</p><p> 2、个人防护。准备好适合年龄特点的口罩、饮水杯等用品,交代孩子多饮水。</p><p> 3、出行防护。疫情期间尽量驾驶私家车、骑自行车或步行陪伴孩子上下学,途中佩戴口罩。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减少公共物品或部位的接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洗手。</p><p> 4、入校测温。疫情期间督促孩子按学校要求的时段准时到达,错峰测温入校。</p><p> 5、居家隔离。如有家庭成员需要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应尽可能与其他家庭成员分房间居住,减少接触;必须接触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手套,交谈保持 1 米以上距离;严格执行分餐制;被隔离者用过的物品和接触过的环境要随时消毒。消毒剂按说明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避免孩子接触。如孩子隔离,家长应每日向班主任报告情况。&nbsp;</p><p> 6、返校查验。患病孩子病愈且隔离期满后,需在复课前到医院或社区开具痊愈证明或解除隔离证明,在上(下)午第一节上课后到校,先到隔离室复核确认后,方可回班。已排除传染病返校的,除提供医学证明外,应待发热、咳嗽、吐泻等不适感消失, 身体痊愈(发热者退热 48 小时后,呕吐腹泻者症状消失 72 小时后)。过敏、哮喘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也需提供医院的医学证明。若学校专业负责人员复核结论与医院病愈证明不一致,先以学校专业负责人员的结论为准,孩子暂时回家继续隔离。家长有异议,之后可与学校协商处理。</p><p> 7、多通风,少聚集。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两次,一次 30 分钟。家居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尽量安排孩子在家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制。疫情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去人群聚集处,不聚餐访友。</p><p> 8、个人卫生。教导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开他人;外出返回后、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或可疑污染物后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不吃不洁食物等。</p><p> 9、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均衡的营养、足够的饮水、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nbsp; &nbsp;</p><p> &nbsp;10、学会预防。经常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发生疫情时,懂应对,不惊慌。&nbsp; &nbsp; &nbsp; </p><p> 我们期待家校继续同心携手,共创英小美好未来!</p><p><br></p><p> 潞州区英雄街小学</p><p> 2020年5月29日</p>

口罩

学校

入校

返校

疫情

家长

学生

接触

隔离

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