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

追随者

<h3>今天是2020年5月12日,是防灾减灾日,是国际护士节,也是我68年前生命的第一天。做些什么呢?还是夫人突发奇想,看看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吧……</h3> <h3>骑车十分钟,转过六十年......我好像这只鸿雁,独自穿越时空,倒带记忆中的过往,只有黑白灰......</h3> <h3>这是我家附近的胡同。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这个位置,同学突然踢过来一个足球,我毫不犹豫,飞起一脚,不歪不斜,直直地给踢了回去!当时那叫个爽啊!踢足球这件事,只在刚上小学时体验过,难怪至今还记得这个镜头,这脚法不错吧。</h3> <h3>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住家这里,小时候常找我玩儿,拽着我搭架子摔跤。我大哥也凑热闹,拿两副棉手套教我们打拳,我记得一个要点是,拳头打过来不能闭眼。就这瞎比划的玩耍,到上中学的时候,居然能发挥作用,给我起的外号儿,叫铁人儿!班里的小混混耍横欺弱,唯独不敢碰我。</h3><h3>这位同学后来长得很高大,在中学篮球打得好,还爱穿军装,骑锰钢自行车,弹簧锁别在车把上,手里拿着羽毛球拍儿,这在当时是很时尚的穿戴做派。后来我到山西原平插队,一天晚上看286部队篮球队和外面的部队打篮球,居然看见了我这位同学!这回是真穿上军装了。几十年没有联系了,一次遇到小学同学,问到他,说早就不在了!</h3> <h3>我住的胡同,现在叫东四十四条,过去有两个名儿,西段叫船板胡同,我们家住的东段叫五显庙。这是我家老宅子的地方,只不过重新翻盖,比过去气派多了。原来我们家后墙还挺开阔的,可自从取缔了淘粪这个行当,紧挨着我们家街门,建起了公共厕所,很是闹心。后来也就不大在意了,方便起来还方便呢。几十年过去了,公共厕所依然在那儿,发挥着重要作用。</h3> <h3>在我们家西房墙外,有一条小胡同,叫北沟沿。小时候放风筝,如果是刮东风,就用竹竿挑起风筝,放飞线搭过电线,等来风了,拽几下就能飞起来。够悬的,也不怕电着。进北沟沿几十米,路西有个院子,小时候就知道是梁启超故居。可后来听说,梁公后人不认这事!挂着的故居牌子,也换成了四合院。</h3> <h3>不过,有些蹊跷的是,在故居斜对面,不知什么时候写上了梁启超书斋几个字。以前没听说过啊,这书斋和那四合院是什么关系啊,弄不明白了。</h3> <h3>这里面是个很规整的四合院,这家人和我们家有几十年的交情。主人是位画家,小时候去他家玩儿,糊窗户纸都画着猴子、花鸟。这位画家在天津美院任教,桃李满天下,文革中不幸去世。画家的公子清华土木工程系毕业,我考学时,他辅导过我的数学。画家的孙女小时候几乎长在我们家,不叫不回去。她后来回忆,到了十几岁还不清楚自己是谁家的孩子。</h3> <h3>虽然门脸儿变化很大,但依稀认出,这是小学时我们班中队主席的家。小女生会来事儿,老师喜欢,我也喜欢,跟我妈说我以后娶她。后来再没见过,不知去向。</h3> <h3>这里曾经住着我要好的同学。长得浓眉大眼,生性聪明活跃,就是脾气有点大。一次和同学吵架,我傻乎乎地劝,居然挨了他一拳。他挺能折腾的,很早就鼓捣字画瓷器,后来不知什么路数,进了影视系统管理层,风光了些年。一次去医院拿药碰上他,退休了也不闲着,混个什么影视公司的董事长,说是闲下来会得老年痴呆。</h3> <h3>尽顾着东看西看了,一不留神踩上了狗屎!有人说这叫走狗屎运。不管那么多了,在这个有点纵深的门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痕迹,只是根据位置和左邻右舍,估计是我开始上学的地方:五显庙小学。记得入学考试,忘记老师问我什么了,我紧张得不知怎么回答,表现相当弱智,可还是被录取了。第一天上学,是三哥陪着我去的,班主任把我领进校门。我的教室就在庙里,有点破旧,但已经足够使我兴奋了。在五显庙这所学校里,只上了一年,就因建新学校,搬到别处了。</h3> <h3>这个第二幼儿园,就是我开始小学二年级的临时学校。只记得我是在这里加入了少先队。我还算优秀,一入队就是中队委,两道杠!有点小得意哦!</h3> <h3>一年后,五显庙拆了,新校舍建成了,我们搬回来了。有些不适应的是,校门移到了前面的十三条,得穿过一条小胡同才能上学。这是一座四层楼的建筑,有个三合土的足球场,这在当时是很显眼的。在四楼上,隔窗望去,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在我眼里的北京,到处都是树木,在绿荫掩映下,才露出灰瓦墙垣。</h3> <h3>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四层有一个房间,是学校的大队部。说到大队部,就得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变成了三道杠,够厉害吧!不大理想的是,让我当了个大队旗手,只举过两三次队旗,就毕业走人了。四年级的时候,除了荣升大队委,还在全校男子乒乓球比赛中,力克五年级的一位高手,在全校大会上,校长亲自给我颁发奖状。</h3> <h3>骑车继续前行,第六医院勾起我的思念。小时候虽然体弱多病,但很少去医院。一次可能是病的严重了,老妈花血本给我叫了辆出租车去医院。虽然病得难受,但坐在车里,还是蛮开心的。要知道,那个年代,在街上很少见到出租车的。第六医院距离我的中学不远,再骑一会儿就到了。</h3> <h3>这就是我的中学,北京二十一中。当初六年级毕业时,我报考的学校,第一志愿是五中(我二哥三哥都是五中上学),第二志愿是二十五中,第三志愿二十一中,就是随便填的,我学习好,不可能去那里。没成想,人算不如天算,毕业考试成绩很好,升学考试砸锅了!记得当时很是沮丧,好在家长没说我,还给我买了辆八成新的二六线儿闸永久自行车,大哥晚上推着我练,几天就能上街了。</h3> <h3>当时排不上号的二十一中,还有点历史,建于1891年代,是教会学校,当时叫崇实中学。建国后改名二十一中。现在也不管那么多了,把崇实中学的牌子挂得高高的,号称百年学校!我当时的教室,就在教学楼的一层,紧靠里面。</h3> <h3>离开二十一中,忽然想起好友刚刚转悠过九道湾,也饶有兴致地去探秘。到底是过去五六十年,已经记不清位置了,问了人才找到。这条胡同光绪年间叫九条湾,宣统时改名九道湾,里面七拐八拐九拐,有南巷北巷西巷还有中巷,唯独没有东边的巷子。</h3><h3>回家的路上,骑着骑着,突然有点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觉......赶快翻篇儿!</h3> <h3>早上和了面走的,回来亲自擀面切条儿,打芝麻酱,精心切黄瓜丝,夫人炸花椒酱油,摆在一块儿,挺有样。就是切条儿水平不高,面条长度差点儿。那就来两瓣蒜,倒点儿醋,吃起来够味儿,满足了!</h3> <h3>下午咖啡加蛋糕!享受了,怀旧了,思念生我养我的妈妈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