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到那年,回到曾经,黑白照片让我们怀念;回到农村,回到知青,真挚的友情把我们相连……愿时光倒流一次,沐浴一场春雨,洗涤旧日风尘,把我们的纯洁永驻心田。回到今天,回到现在,知青岁月永生难忘!寻找昔日走过的路,其实我们的脚步从未走远,蹉跎的岁月依然百花吐蕊,花香如故……</p><p class="ql-block"> 一 题记</p> <p>《一支难忘的歌》……</p><p>青春的岁月象条河,岁月的河啊 汇成歌 汇成歌 汇成歌。</p><p>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一支歌 一支深情的歌,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啊……</p><p>一支歌 一支振作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一支歌 一支振作的歌,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啊……</p><p>青春的岁月象条河,岁月的河啊 汇成歌 汇成歌 汇成歌。</p><p>一支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一支歌 一支难以忘怀的歌……</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段战天斗地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段青春奉献的岁月</p><p class="ql-block">那是一段同甘共苦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难忘岁月知青情》共分六个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寻找知青记忆】</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昔日芳华 今日风采】</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北镇行 回故乡(两次)】</p><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 【相聚天外天 共叙友谊情】</p><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 【同学相聚 赠送诗集】</p><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 【倾情文字 心灵流淌】</p><p class="ql-block">第七部分 【金秋送爽 点友相聚】</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刚刚初中毕业十七、八岁的同学,都是市卫生局系统的子女。分别来自市第二医院、市中心医院和卫生局三个单位。我们分批在炎热的夏季,来到农村汪屯青年点,成为了特殊时期的一家人!我和大家一样,在农村战天斗地。功劳簿上,印着所有同学闪光的名字!日子是一本厚厚的书,反复地打开,又无数次地合上。书中每个人的名字,都闪烁着小小的光芒。知青是一个特别的时代,上山下乡给了我们这代人一段特别的经历、感受、感悟……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的符号,是不可能复制的人生经历。向知青人生敬礼!知青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75届毕业男生 </p><p class="ql-block">郭亮 陈立刚 周钢志 刘锦林 </p><p class="ql-block">陈健 贾宽田 朱健 刘旭生 (8人)。</p><p class="ql-block">2、75届毕业女生</p><p class="ql-block"> 臧锦罗 王思萍 管敬书 后调周艳君 </p><p class="ql-block"> 谷锦华 郭秀荣(刘丽萍、曹杰)(8人)</p><p class="ql-block">3、76届毕业男生</p><p class="ql-block">肖群跃 李群 张仲连 黄爱民 </p><p class="ql-block">周伟力 于维礼(曹民生)(7人)</p><p class="ql-block">4、76届毕业女生 </p><p class="ql-block">陈艳梅 王春茹 聂玉萍 </p><p class="ql-block">刘丽杰 赵丽(5人)</p><p class="ql-block">5、77届毕业生 陈庆生 何杰(2人)</p><p class="ql-block">合计:30人。</p> <p class="ql-block"> 当时随着山上下乡的浪潮,我们这些同学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经风雨,见世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和力量!大家毅然决然,奔赴农村!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一部分 【寻找知青记忆】</b></p> <p>我们告别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带着家人的嘱托和希望,拿着简单的行李,同各单位知青带队领导一起,坐着汽车,经过3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终于到达了北镇县富屯公社汪屯大队,从此这个插队落户的地方,也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二个故乡!</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青年点叫“汪屯青年点”,基本上由75、76、77届毕业生组成……</p><p class="ql-block">从公社到大队、小队,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分别由主管知青工作公社冯助理、大队孙副书记以及老贫农孙二叔主抓。在政治上培养教育,在生活中关心照顾,在劳动中指导帮助。使大家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决心虚心向村民学习,在干活中出色完成任务,早日适应农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刚到农村,年轻人什么也不会做……原来在城里在父母身边,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没看过什么农具。下乡插队后,看见:镐锄杷锹、镰刀、刨锯、扁担、土篮等,这些下地干活用的工具更谈不上会使用了。所以大家要和农民朝夕相处,在参加劳动实践中向社员们请教帮学,在春耕、夏锄、秋收、冬忙中学会各种体验,在广阔天地里要大有作为!</p> <p>黄爱民用语音回忆知青记工分年代之事……</p><p>工分、工分,千别瞧不起这个工分,城市里来的插队知青也同样挣工分维持生计。</p> <p class="ql-block">来到青年点后,同学们都是第一次看到,农村厨房是用柴禾烧的大锅大灶台做饭……当时差不多每天主食都是贴玉米面大饼子,菜总是炖大窝瓜,清汤寡水,也没有什么青菜吃的。辛酸在大锅饭中当趣话,苦涩在大家说笑中来咽下。</p> <p>当时,黄爱民回忆:李群分一队。</p><p>何杰、王春茹分二队。</p><p>曹春生、刘丽杰分五队。</p><p>聂玉平、曹杰、刘锦林、贾宽田(赶大车)分三队。</p><p>黄爱民还讲到:五队分最高,即孙屯那个工分最高。</p><p>当时知青一共分四个屯子干活,参加各小队劳动。分别有:刘屯、汪屯、孙屯、屈屯……</p><p>黄爱民自己本人也是随80年大锅粥一起回城的。当时只剩下:黄爱民、曹民生、刘丽杰、成天吃爆米花玩,等待回城。</p> <p class="ql-block">当时城里吃供应粮都有限,艰苦的农村就可想而知了。知青下乡的头半年有商品粮供应,之后就和当地的农民一样吃自给自足的口粮了。那个时候讲“以粮为纲”,大面积种植亩产量“过长江”的“晋杂5号”高粱米。这种高粱由于成熟早产量高,所以颗粒不饱满,磨出的米还有许多带着米壳。做出来的饭颜色象红葡萄酒的颜色,只是中间还夹杂着许多黑色的米壳,乍看上去像是撒上了一层黑芝麻。在肚子还可忍受饥饿的状态下,有人把一碗饭中的米壳挑出来数了数,一共有150多个。不知道为什么吃到嘴里略有甜味的这种高粱米,到了胃里就会返酸水儿,烧心。远不如青年点王思萍和刘丽萍用大铁锅贴出来的大饼子好吃。每顿饭吃多少须自己写在厨房墙上贴着的预订表上。因为贴饼子受空间限制,每次都要有计划,忘记在预订表上预约的就有可能没有份了,条件很艰苦!</p> <p class="ql-block">清明一过,四月的天渐暖,春耕就开始了……70年代春耕,农村也是采用最原始的耕种方法,人工锄地。有很多一些犁不到的边边角角、沟沟坎坎,就需要人工进行翻松和修整铲平。同学们向村民边干边学习着,学习播种、施肥、浇水,浑身上下占满了泥土,大家也没有怨言,满怀豪情,和农民一道来唱响春耕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夏锄真是一把火啊,知青的青春在大熔炉里被点燃……凌晨四点就得起床,打破了夏日的宁静,中午还要头顶烈日干活。</p><p class="ql-block">汪屯那地方,粮食主要是种植玉米、高梁为主。田地里的垄很长,一般要三铲三趟。第一遍,草多苗小搂两边,中间去杂草,头遍、二遍还要间苗;第三遍是去铲大草。同学们也学着干,一干一身汗啊!</p> <p class="ql-block">一到秋收,大家更忙碌起来……农作物长熟了,高梁、玉米、大豆、花生等等,人便开始干秋收的活……粒粒皆辛苦啊!</p> <p class="ql-block">割地对青年来说可是一种重活,用镰刀把庄稼棵子割下来,刀刀需要很大力气……割高梁,向社员们学着,右手拿刀,左手加胳膊拢着高梁棵子,听见咔咔咔的几声连响,三、四个高梁棵子就割下来了,然后撂倒在地上,用细的高梁棵子做“腰”捆绑上。同学们真是和农民打成了一片,越干越熟练!</p> <p class="ql-block">割大豆也特别累,总是弯腰收割……豆棵子特别扎手,就是戴上手套,有时也会手上见血。更严重的是,一不小心留神,使劲不均匀,镰刀一下还砍着腿肉,顿时鲜血直流,有的同学只好忍着,回到青年点再进行简单包扎。同学们真是在广阔天地里练就了一颗红心!</p> <p class="ql-block">秋收活很多,不像夏天活比较集中……庄稼熟了,品种又多,同学被分配到各小队,有的掰玉米……</p><p class="ql-block">掰玉米棒子也不是轻巧活,长在秆上的棒子多多。先把玉米从中间剥开,挑开苞皮,把玉米棒子掰下。掰着手疼,还磨出了茧子。金灿烂的玉米装满一筐又一筐,男青年用肩扛,女青年用手拽着篮子,有的挎着筐,一边往地头运,一边听着叶子哗哗响,真是奏响一支秋收繁忙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花生是唯一一种空中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望着田里长得绿油油花生的叶子,深深扎根于土里,仿佛一株株都是带着饱满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拔花生时双手抓住花生的茎叶,再慢慢往上提,使劲一扯,连根带花生秧一起拔起,再轻轻抖掉上边的泥土,堆放在地上先晾晒,日后再摘花生粒。一条条长垄,总是低头弯腰,大家一个个累的就想休息。但通过辛苦劳动,使知青们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干过了田里的活,也干干果园的活……当时汪屯大队不仅以耕地力主,山坡上还种植了果园。有梨、苹果等等。特别是有一种叫“白龙”的苹果还出口国外。</p><p class="ql-block">丰收季节,果园飘香。摘苹果的时候,每个人在枝叉上都挂个小篮子,采摘下来的苹果都是轻拿轻放。然后用柔软的白色纸张包裹起来,统一装到指定的纸箱里摆好出口国外,既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增加了公社、县里的贸易额,更让知青开了眼界,身临其境体验,至今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过了秋收,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田地里的活了,一往村民们就开始“猫冬”起来……</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们去的那些年,冬天由“冬藏”变成“冬忙”,响应公社号召堤坝筑坝。于是大家有的挑着土篮运土,有的用肩扛着筐运土,挥锹抡镐,运输繁忙,干得热火朝天。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冬天北风呼啸,寒气凛然,同学们也不怕冷,不怕冻,愿洒热血筑乡魂!</p> <p>黄爱民语音回忆知青趣事……</p> <p class="ql-block">(一)、记得有一次大家去六队弄花生……王思平、刘丽平不知道从哪弄个鸡来……本打算弄回来给大家炖点鸡汤,等大家干活回来喝,连解解馋,吃点……哪知那天,聂玉萍的父亲去看望她,只好把炖熟又香的鸡招待给聂师傅了,大家没吃着……</p><p class="ql-block">聂师傅远道而来,得买点酒喝吧了,去小卖点买又关门了,没办法,没酒喝,只能喝酒精了,一人喝一口,喝得胃肠里热呼呼的,真是虎青年呀!到今天还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二)、贾宽田吃饭总挑莱,挑荤油里那点肉渣,在窗台吃,不看谁碗里有肉渣,就去谁的碗里颊去……当时条件艰苦啊。</p><p class="ql-block">(三)、吃玉米面大饼,硬得往墙上打都不带碎的……还有的吃不着……</p><p class="ql-block">往事一幕幕,趣事一桩桩、乐事一件件……</p><p class="ql-block">这些知青的故事,都凝聚在了岁月里,</p><p class="ql-block">都刻在了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在农村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同学们都是头顶蓝天一干一天,脸朝黑土背朝天。大地就是温床,星辰就是伴侣,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奋战在农村广阔中。同学们结下兄妹姐妹情,结下难忘岁月情!纯洁友谊,真情永驻!</p><p class="ql-block">青年点在郭亮点长的带领下,还被富屯公社评为“先进青年点”。</p> <p>“广阔天地新战友”合影留念</p><p>(1975/11/26)</p><p>前排 臧锦罗</p><p>中间排左起 王思萍 曹杰</p><p>后排左起 刘丽萍 管敬姝</p> <p>“欢送锦罗战友”合影留念</p><p>(1977/12/11/)</p><p>前排左起 王春茹 臧锦罗 王思萍</p><p>中间排左起 刘丽杰 管敬姝</p><p>后排左起 谷锦华 周艳君 刘丽萍</p> <p>知青姐妹合影留念(1977)</p><p>左起 陈艳梅 王春茹</p> <p>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友谊情深;一段段旧时光承载了难忘回忆……</p><p>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大家在农村留下足迹,留下汗水,奉献青春,甘洒热血。青年点的一砖一瓦,汪屯的一草一木,村民习俗,风土人情,时刻感染着同学们,处处感化着同学们。让大家学会自立,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担当。</p><p>我们带着对青年点的恋恋不舍,带着乡亲们的依依情怀,离开了黑土地,离开了第二故乡,心里装满了我们知青人的故事,踏上了回城之路!</p><p><br></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点友们,亲爱的战友们,亲爱的知青朋友们,无论你身在何方,让我们说一声珍重,让我们道一声祝福,让我们给知青人生敬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二部分 【昔日芳华 今日风采】</b></p> <p class="ql-block">回忆那纯真时代,怀念那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p> <p>肖群跃</p> <p>臧锦罗</p> <p>曹杰</p> <p>管敬姝</p> <p>王思萍</p> <p>刘丽萍</p> <p>周艳君</p> <p>谷锦华</p> <p>王春茹</p> <p>刘丽杰</p> <p>陈艳梅</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醇香,凝聚成靓丽的风景,让张张照片任时光洗礼,而留下的依然是同学们昔日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旧曲依旧,成为经典的旋律;而旧人依旧,却成为永恒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往事可回首是一种慰藉,风采可展现是一种释放,光阴可深味是一种香甜……</p> <p>郭亮(青年点 点长)</p> <p>陈立刚</p> <p>刘锦林</p> <p>周刚志</p> <p>陈健</p> <p>贾宽田</p> <p>朱健</p> <p>肖群跃</p> <p>张仲连</p> <p>李群</p> <p>黄爱民</p> <p>于维礼</p> <p>臧锦罗</p> <p>曹杰</p> <p>王思萍</p> <p>周艳君</p> <p>聂玉萍</p> <p>王春茹</p> <p>赵丽</p> <p>75届毕业男知青……</p> <p>76、77届毕业男知青……</p> <p>75届毕业女知青……</p> <p>76、77届毕业女知青……</p> <p class="ql-block"> 挽着春风,伴着丝雨,在静好时光里悄然长成一树璀璨的花。即使过了花期,旧了容易,但岁月里的守望,依旧还是有当初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知青友谊之花在心灵深处盛开,一份惊艳,一份欣喜。这种情感如一坛酝酿尘封的老酒,历经时间的抛光,浓烈奔放,愈久弥香。当随着同学一声“你好”开启时会倾情流淌,洒在那片记忆的墙上,陶醉你我……</p> <p>左排上数 臧锦罗 王思萍 陈艳梅</p><p>右排上数 曹杰 王春茹 肖群跃</p> <p class="ql-block"> 人生弹指一挥间,匆匆而过40年……</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从当年十七、八岁的风华正茂,到现在五、六十岁的迟暮容颜,感叹时光付水流,浪漫红尘几回眸!</p> <p>肖群跃</p> <p>臧锦罗</p> <p>曹杰</p> <p>王思萍</p> <p>王春茹</p> <p>陈艳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三部分 【北镇行 回故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一次重返青年点 2009/6/13)</span></p> <p> 北镇是个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地方,更是文化名人之镇……著名的医巫闾山、森林公园、青岩寺、双峰寺等风景区,高山巍峨,景色秀丽,远近皆知,香火绵延……</p><p> 这片土地的农民和我们青年点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结下了一世的情缘。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真是乡亲乡情恋乡音啊……</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光阴流转,转眼间75届毕业生上山下乡已经35年了……不知不觉中,岁月匆匆催人老,拨动心弦又荡涟漪。</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点长郭亮提议并组织大家,决定开车回青年点去看一看……</p> <p> 看看那里今天发生的变化,看看那里昔日主管青年点的大队书记和老贫农,再看看那里的村民和那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寻找曾经知青的影子,寻找过去留下的足迹!</p> <p> 开了几个小时的汽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见到了以前主管青年大队孙副书记和老贫农孙二叔,大家都眼含热泪,心情无比激动。两位老人家见到我们返回农村看望他们,都非常高兴,问寒问暖,问长问短。</p><p> 拜访了二老之后,大家又去了当时参加劳动的各小队,和村民们一起攀谈起来,并感谢他们当年对知青在干农活上的帮教和生活中的照顾。最后前往富屯公社又看望了当年主管知青的冯助理,感谢他对知青政治上的关心、培养和成长!</p> <p> 30多年后重返故乡,许多往事历历在目……</p><p> 当年大队领导的关心,贫不中农的厚爱,公社党委的重视,在劳动中有多少酸甜苦辣,有多少困难挫折,大家都无怨无悔,甘心奉献!</p><p>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表达不尽感谢之情!叙不完的回忆,说不完的话儿,都化成深深的思念,心中相约,下次再来!</p> <p> 看到二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冯助理也都好,同学们便放心离开了,并祝他们多保重,晚年幸福!暂时告别了这片热土,心中感到有些依依不舍,带着一颗感恩之心踏上回家的路……</p><p> 走到北镇森林公园时,有机缘欣赏了这里的风景,弥补一下当年插队时想来而没有时间来的缺失……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空气的新鲜,北镇的土地依旧厚重,故乡的味道依然清香,真是不虚此行!</p> <p>“森林公园”合影留念……(2009/6/13)</p><p>左起 周艳君 臧锦罗 王春茹</p> <p>“回首知青岁月 追忆似水年华”</p><p>“森林公园”合影留念(1975/8至2009/6)</p><p>前排左起 曹杰 王春茹 臧锦罗</p><p>二排左起 李群 聂玉萍</p><p>三排左起 周刚志 周艳君 朱健</p><p>四排左起 刘锦林 贾宽田 于维礼</p><p>最后一排左起 郭亮 陈立刚</p> <p> 走了一天的行程,傍晚回到了锦州……虽然大家身体感到有些疲倦,但都非常高兴。在“渤海湾”大饭店聚餐,频频举起酒杯,庆祝今天“北镇行 回故乡”活动圆满成功!同学们畅说欲言,共叙友情,陶醉在知青岁月的回忆中……</p> <p>“畅饮渤海湾 衷诉相聚情”</p><p>大家合影留念(2009/6/13)</p><p>左起 陈立刚 贾宽田 周刚志 臧锦罗 </p><p> 于维礼 郭亮 王春茹 朱健 </p><p> 刘锦林 聂玉平 曹杰</p> <p>第二次重返青年点</p><p>(2015/8/22)</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兑现第一次回故乡邀约,怀念曾经的青春岁月,怀念曾经的劳动场面。亲亲黑土地,浓浓故乡情……那些山山水水承载了多少年轻人的欢笑与泪水。点长郭亮提议再次重回北镇,返回故乡,到青年点再去看一看……</p> <p> 大家便一拍即合,非常赞同,在炎热的夏天开车前往。一路奔波,一路风尘,历经3个多小时抵达汪屯青年点……</p> <p class="ql-block"> 望着40年前的青年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一窗一门,一砖一瓦,曾经的这里不知踏过了多少次,但是今天到来依旧感到不会陌生,而且是那么熟悉。</p><p class="ql-block"> 一幕幕画面浮在眼前浮现。大家干完农活,晚上回到青年点休息,大伙在一个大锅里吃饭,男、女生分别在各自屋的大土炕上睡觉。吃饭的说笑声、睡觉的鼻鼾声,仿佛又在耳畔响起……温暖的集体生活,愉快的去小队干活,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艰苦、快乐、平淡的过着,但却散发着岁月的醇香……</p> <p>在原青年点驻地拍张照,合个影,</p><p>留作纪念(2015/8/22)</p><p>左起 臧锦罗 曹杰 聂玉平 </p><p> 王思萍 赵丽 王春茹</p> <p class="ql-block"> 寻找从前,寻找身影,寻找记忆,寻找时光……在曾经生活过的青年点大家集体拍照,合影留念(2015/8/22)</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 臧锦罗 周刚志 陈庆生 王思萍</p><p class="ql-block"> 聂玉萍 赵丽 王春茹</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 曹杰 于维礼 陈立刚 刘锦林</p><p class="ql-block"> 张仲连 贾宽田 朱健</p> <p>“医巫闾山”合影留念(2015/8/22)</p><p>左起 臧锦罗 聂玉萍 曹杰</p><p> 赵丽 王春茹 王思萍</p> <p>回来的路上,走到北镇和义县的交界处,有个风景区叫“牵马岭”。大家留下足迹,拍下美丽……</p> <p>“牵马岭”合影(2015/8/22)</p><p>左起 臧锦罗 张仲连</p> <p>“牵马岭”合影(2015/8/22)</p><p>前排左起 朱健 陈庆生 贾宽田 周刚志</p><p>后排左起 刘锦林 张仲连 郭亮 </p><p> 于维礼 陈立刚</p> <p>“观景台”合影留念(2015/8/22)</p><p>前排左起 王春茹 臧锦罗 聂玉萍</p><p> 王思萍 贾宽田 陈庆生</p><p>后排左起 曹杰 于维礼 陈利刚 郭亮</p><p> 刘锦林 张仲连 朱健 周刚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四部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相聚“天外天”再续知青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16/8/7)</span></p> <p>76届代表张仲连,在8月7号立秋之日,盛情款待同学们,相聚“天外天”,共叙友谊情……</p><p>(2016/8/7)</p> <p>这是陈艳梅专程购买的红色玫瑰花,用芳香的花朵摆成“致下乡40周年”,表达心愿,</p><p>庆祝76届毕业生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p> <p>左一 东道主张仲连早早来到饭店,精心查看饭菜、酒水准备情况……</p><p>左二 陈艳梅也随之早到饭店,细心连接这里的WIFI,检查一下网络信号是否清晰……因为过一会时间,等同学们到齐,就会通过网络视频,和40年未见面、现居日本的青年点同学肖群跃进行隔屏问候了……</p> <p>两人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和刚到的另一名同学在饭店合影纪念(2016/8/7)</p><p>左起 张仲连 陈艳梅 刘锦林</p> <p>肖群跃(现居住日本)</p> <p>远方送祝福……</p> <p class="ql-block"> 忆当年,闾山脚下立誓言,弹指已过四十年,情何以堪!</p> <p class="ql-block"> 好青年,汪屯地上撒血汗,地阔天广大无边,喜忧参半!</p> <p class="ql-block"> 有志愿,耀森一手司党权,不须爹娘多照看,可曾悔怨?</p> <p class="ql-block"> 看今朝,兄弟姐妹又团圆,相约再活四十年,健康是天!</p> <p>肖群跃(现居日本)</p> <p>肖群跃和青年点同学一会将进行跨国视频。</p><p>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激动,焦急盼望视频见面这一刻……</p> <p>在饭店里,陈艳梅(右一)通过ipad连线日本肖群跃同学,大家见面,格外高兴……下乡40年分开后一直再未见面,今日屏幕相遇,非常想念,多年未见,友情未变。相互问候,相互祝福……</p> <p>在屏幕上,肖群跃一一和同学们打招呼,进行亲切问候,送上远方的祝福,表达多年的思念……</p><p>左起 陈健 臧锦罗 张仲连 刘锦林</p> <p>同学们排着队,举起右手到屏前,向肖群跃同学挥手致意,表达思念之情,进行荧屏问候……</p><p>左起 王思平 王春茹 曹杰 贾宽田 陈艳梅</p> <p>陈艳梅又通过屏幕,为肖群跃介绍身边的同学:</p><p>左起 王春茹 贾宽田 聂玉萍 朱健</p> <p>大家分别和远在日本的肖群跃同学视频见面后,带着一份喜悦的心情回到餐桌边,准备就餐,迎接友谊盛宴开始……</p><p>左起 周刚志 朱健 郭亮 陈庆生 贾宽田</p> <p>在静静等待的同时,大家相互交流着……</p><p>左起 张仲连 于维礼 陈立刚 周刚志 朱健</p> <p>他们在听桌对面同学讲青年点的故事……</p><p>左起 于维礼 陈立刚 周刚志 朱健</p> <p>盛宴开始了……</p><p>点长郭亮(左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p>同学们好,欢迎大家的到来!非常感谢张仲连的宴请,给青年点同学提供这次相聚的机会。今天是立秋之日,又是76届毕业生下乡40周年庆,双喜临门,大家要敞开心扉,畅所欲言……</p><p>丰富佳肴品菜香,半杯安暖品茶香,立秋贴膘品肉香,知青岁月品醇香!祝同学们吃好、喝好,珍惜相聚每个瞬间,愉快度过美好一天!</p> <p>聂玉萍(右四)热情的给青年点团书记臧锦罗(右一)倒酒,臧书记准备讲话……</p> <p class="ql-block">臧锦罗书记讲话……</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好!今天大家相聚在一起心里非常高兴……75、76、77届的同学都来了,看得出来我们的友谊深厚,点友情长。知青相聚,情感浓浓。下乡40多年来,过去在知青的岁月里,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直深深藏在我们头脑的记忆中,大家朝夕相处,相互帮助,青春奉献,友谊真挚,永生难忘!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大家一起干杯祝兴!</p> <p>能说能讲的陈立刚同学,此刻也特别激动,在餐桌上满怀深情谈感受……</p><p>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多么幸福啊。回忆过去,我们承载着上山下乡的快乐,去寻找青春浪漫的身影。要珍惜时光,爱恋人生,让同学间的友谊幻化成永恒的追求,永远光芒灿烂!</p> <p>75届毕业生刘锦林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也谈谈自己的感受……今天大家能坐在一起很不容易,想想在农村过得艰苦日子,再看看现在吃的鸡鸭鱼肉,真是没法相比。所以,同学们要吃得尽兴,喝得开心!</p> <p class="ql-block">听了点长郭亮、团书记臧锦罗以及陈立刚、刘锦林的讲话,在场的同学们鼓掌欢迎,拍手称赞。</p><p class="ql-block">左起 陈艳梅 陈立刚 张仲连</p> <p>作为“东道主”请客的张仲连,认真准备了发言稿,并向在场的同学们表达心愿……</p><p>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推开繁忙之事,前来捧场,参加聚会,心里特别高兴。我们一起走过青春岁月,一起度过难忘时光,在农村广阔天地里结下的知青友情,永远铭记……</p><p>在青年点时,因胃不好,常常得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照顾,在这里表示感谢和感恩!最后祝大家:多吃美食,多品味道,多多联系,多多保重!</p> <p>76届毕业生陈艳梅也以茶代酒,向大家表示心情……</p><p>感谢张仲连的宴请,把同学们聚在一起,共同寻找回忆,共叙知青友情。</p> <p>喝的是茶,品的是心境……</p><p>陈艳梅祝大家:时光不老,大家不散,快乐生活,平安健康!</p> <p>大家共进午餐,品尝各种美食,在心底深处种一份美好,让相惜的暖意,在风和日丽中更加温润……</p> <p>大家边吃边聊,勾起许多往事……下乡时每个人想家哭泣的样子,每个人在田间地头干活的样子,每个人修堤坝用肩挑土篮运土的样子,每个人雨天在泥泞的乡间小路摔倒的样子……</p><p>太多、太多的回忆……</p><p>一幕幕、一幅幅画面浮现眼前……</p> <p>你一杯,我一杯,甜甜的微笑,小小的祝愿,让生活的酒杯盛满彼此间浓浓的情意,让温馨、祥和、满足和快乐荡漾心间!</p> <p>分享岁月故事,美酒开怀畅饮……</p><p>左起 刘锦林 聂玉萍 曹杰 </p><p> 王思萍 臧锦罗</p> <p>分享快乐,共享友谊……</p><p>左起 王思萍 臧锦罗 王春茹</p><p> 陈艳梅 陈立刚 张仲连</p> <p>乐在其中,醉在酒里……</p><p>左起 陈艳梅 陈立刚 张仲连</p> <p class="ql-block">重温昔日回忆,留下美好瞬间……</p><p class="ql-block">左起 陈艳梅 陈立刚 张仲连 于维礼</p> <p>一路风雨一路程,一路相伴一路行……</p><p>同学们情系心中,情系一生!</p><p>照像合影,留下美丽……</p> <p>前排左起 陈庆生 陈健 朱健 贾宽田</p><p>后排左起 周刚志 张仲连 郭亮 刘锦林</p> <p>左起 臧锦罗 王思萍 王春茹</p><p> 曹杰 陈艳梅 聂玉萍</p> <p>前排左起 陈庆生 陈健 朱健 贾宽田</p><p>后排左起 周刚志 张仲连 郭亮 刘锦林</p> <p>前排左起 陈庆生 王思萍 臧锦罗 </p><p> 王春茹 陈艳梅 聂玉萍</p><p>后排左起 曹杰 周刚志 张仲连 郭亮</p><p> 刘锦林 陈健 朱健 贾宽田</p> <p>76届毕业生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和75届、77届毕业生合影留念(2016/8/7)</p><p>前排左起 曹杰 聂玉平 王思平 臧锦罗 </p><p> 王春茹 陈艳梅 陈庆生 朱健</p><p>后排左起 郭亮 张仲连 贾宽田 陈庆生</p><p> 于维礼 周刚志 刘锦林 陈立刚</p> <p>76届毕业生纪念上山下乡40周年,和75届、77届毕业生合影留念(2016/8/7)</p><p>前排左起 曹杰 聂玉平 王思平 臧锦罗 </p><p> 王春茹 陈艳梅 陈庆生 朱健</p><p>后排左起 郭亮 张仲连 贾宽田 陈健</p><p> 于维礼 周刚志 刘锦林 陈立刚</p> <p>最美的流年,最美的相遇,温暖了红尘,增加了友谊……虽然时间会带走许多光阴的故事,但却带不走那段青葱年华的同学情、点友情。知青岁月的花瓣一直悄然绽放,芬芳了这一季的馨香……</p><p>记录难忘瞬间,留下永恒回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五部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同学相聚 赠送诗集】</b></p><p class="ql-block">陈立刚,是从广阔天地里,在青年点中走出来的第一位诗人,出版了诗集,一会要赠送给同学们。</p><p class="ql-block">他是青年点人的骄傲,他是青年点人的自豪!</p> <p>《致远方的爱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发行</p><p>作者 陈立刚</p> <p> 陈立刚,笔名利剑,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曾在锦州政法机关任职。</p><p> 本人酷爱文学创作,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百余篇!</p> <p class="ql-block">作者赠书给青年点同学 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2018/3/19)</p><p class="ql-block">左起 刘锦林 陈立刚 郭亮 陈艳梅</p> <p>赠书合影留念(2018/3/19)</p><p>左起 陈立刚 郭亮</p> <p>赠书合影留念(2018/3/19)</p><p>左起 刘锦林 陈立刚</p> <p class="ql-block">赠书合影留念(2018/3/19)</p><p class="ql-block">左起 陈立刚 陈艳梅</p> <p>墨香温暖同学心……</p><p>同学们在餐桌上,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分享读书快乐……</p><p>左起 陈艳梅 郭亮 刘锦林</p> <p class="ql-block">作者赠书给青年点同学 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2018/3/19)</p><p class="ql-block">左起 刘锦林 陈立刚 郭亮 陈艳梅</p> <p> 我们手中拿着同学赠送的诗集,心里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份量……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礼物,这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情谊。这不仅仅是捧着一本书,而是捧着一份经历和风吹雨打的知青情!</p><p> 让我们去读懂书中一首首美丽的诗歌,记于脑海,照亮心房,融入身体,化成动力,活出精彩人生!</p> <p> 从知青群体中走出的诗人,作者走出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表达了一代人无法抚慰的岁月……祝愿他在今后的写作路上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第六部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倾情文字 心灵流淌】</b></p><p class="ql-block"> 用文字表达深厚友谊,用心灵倾听彼此声音……</p> <p class="ql-block">陈艳梅</p> <p>郭亮(青年点 点长)</p> <p>郭亮(青年点 点长)</p> <p>陈立刚</p> <p>陈立刚</p> <p>肖群跃(日本)</p> <p>肖群跃(日本)</p> <p>李群</p> <p>臧锦罗</p> <p>臧锦罗</p> <p>贾宽田</p> <p>陈艳梅</p> <p>陈艳梅</p> <p>聂玉萍</p> <p>聂玉萍</p> <p>聂玉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七部分 金秋送爽 点友相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2022/8/29)</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重温知青岁月,友谊地久天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用视频记录美好时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献给未来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后序</b></p><p class="ql-block"> “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成为有过上山下乡共同经历一代人的专称。知青岁月,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更是永远抹不掉的心头记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那是一段回味无穷的岁月。知青人用闪光的青春和美好的年华,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在那片承载了汗与泪的黑土地上,默默耕耘,辛苦奉献,蕴育出无数个感人的故事,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今天重温和回忆当年下乡插队的系列往事,用文字记录经历,用情怀抒发美好,是更加珍惜知青友情,珍惜炽热情感,珍惜晚年生活,珍惜当下幸福,祝同学们:健康快乐,幸福永远!知青友谊地久天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知青精神万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知青精神永存!:</span></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朋友们,回忆我们《难忘岁月知青情》制作的美篇一直播放……欢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伴随“朋友我永远祝福你”的优美旋律,音画歌曲,和声共唱,期盼大家下次再相聚!</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朋友我永远祝福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的渡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朋友我永远祝福你……同学我永远祝福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感谢点长郭亮以及同学们大力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