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遍苏州之十三:苏州状元博物馆

海春居士

苏州状元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临顿路钮家巷3号,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陈列面积约600平方米。 状元博物馆是一座全面介绍姑苏状元群体、研究状元文化、展示珍贵状元文物的专题博物馆。 进门的第一展厅,正中挂着苏州古代状元地域分布图。 苏州是著名的状元之乡。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末废除科举的一千三百年间,苏州共出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占全国总数596位的7.55%,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尤其是清朝时期苏州一共出过26名状元,占全国114名状元的22.81%、江苏49名状元的53.03%,而同期苏州的人口只占全国的1%左右。 在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中,苏州文人常常连科折桂,尤其在清代康乾盛世之际,这一现象之鼎盛,令他乡望尘莫及。 苏州状元多次蝉联,这既是苏州文人科试甲冠天下的集中体现,也是苏州古代文教兴盛的历史侧影。 古时苏州寻常世家,多因科甲而兴,因而把读书习儒、应试入仕作为培养子弟的一贯传统。家族内举人、进士次第而出。在这样的家族中,相对来说,更易出状元,而一旦出一位状元,则更成了激励子姓、亲眷面壁苦读的楷模。这是“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陆肯堂、陆润庠)。 “叔侄状元”(翁同龢、翁曾源,吴廷琛、吴钟骏)。 “翁婿状元”(陆润庠、洪钧)。 天下状元第一家。自唐懿宗咸通十年(869)起,长洲归氏家族中,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五人先后中状元,考中进士的先后有归崇敬、归登、归荣、归仁晦、归仁翰、归仁业等十人,长洲归氏在科举场上取得的巨大荣耀,在历史上甚为罕见,体现出归氏这一书香门第渊博深厚的家学传统。 苏州历代武状元。苏州状元以文气著称,符合典型江南人的文化气韵。但在这种历史风尚中,亦不乏勇武之士。此之谓姑苏文才武略之大备。苏州状元中,以武略鼎甲者,几乎占了状元总数的百分之十,他们分别是宋代的朱起宗、林㟽、周虎、刘必成,明代的陈大猷。 明清科举考试状元产生程序示意图。 状元博物馆展出了许多相关历史文物。这是清朝官服。 补服,又称外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用以区别官职差别,是我国从明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才退出历史舞台的官服。 “补子”用飞禽代表文官,如一品文官用仙鹤补。 用猛兽代表武官,如一品武官用麒麟补。 补服与顶戴。顶戴是清代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帽饰。 龙袍。 钦点《状元及第》。大清同治七年殿试一甲一名洪钧。 钦赐《状元及第》。皇清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潘世恩。 钦点《状元及第》。皇清嘉庆岁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吴廷琛。 《进士》匾额。钦命广东乡试副主考官兼礼部侍郎钱棨为。落款:殿试乙卯恩科探花潘世璜题,皇清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冬月吉日。 《文元》匾额。钦命大主考经筵讲官吏部左侍郎金士松 文渊阁校理右春坊右赞善钱樾为。落款:恩科乡试中式三十四名举人曾棠立,皇清嘉庆元年岁次丙辰仲春月中浣穀旦。 《笃行老宿》匾额。恭祝大庠彦殷翁家老夫子九旬荣寿。落款:诰授翰林院编修散馆改任户部主事潘世璜拜题,皇清八年岁次戊子仲月中浣吉日。 乡试捷报。 《琴瑟声和》匾额,落款:芝轩潘世恩。 《添筹称庆》匾额,落款:芝轩潘世恩。 言泉秋水词峰夏云,华藻金章素质玉洁。 清朝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再现了姑苏古城的繁华风茂。 《姑苏万年桥图》。 《御制传胪日诗》碑拓。江苏巡抚闵鹗元书于乾隆四十六年。 《重修平江路儒学记》碑拓。 《国朝苏州府儒学教授题名碑记》碑拓。 科举试卷。 春晓阁文存。 科考之作弊夹带。 状元女眷之头饰插戴。 《状元文化廊》展出了历代状元的大量字画。 八仙之吕洞宾、何仙姑。 八仙之李铁拐、曹国舅。 八仙之张果老、蓝采和。 八仙之钟离权、韩湘子。 美人裁缝。 仕女戏婴。 仕女戏婴2。 琵琶有情。 美人秋千。 双美赏花。 双美游舟。 木兰从军。 天师镇宅。 陆肯堂行书五言扇页。 陆润庠行书扇页。 吴信中行书七言扇页。 陆增祥硃书扇页。 潘世恩行书扇页。 彭定求行书五言扇页。 钱棨行书五言扇页。 石韫玉行书七言扇页。 汪应铨行书五言扇页。 翁曾源草书扇页。 吴定书行书七言扇页。 吴廷琛行书扇页。 徐元文行书五言扇页。 缪彤行书七言扇页。 韩菼草书五言扇页。 洪钧行楷七言扇页。 陆润庠书法。 状元书画、印鉴。 苏州状元博物馆原址是苏州状元潘世恩故居,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潘世恩(1769-1854年),乾隆五十八年状元,时年 25岁,官至大学士(宰相)。在苏州众多状元中,尤数潘世恩最得荣宠。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其中道光十八年至三十年任武英殿大学士职务,即正宰相。 潘世恩故居是一座典型的苏州古民居建筑,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故居为古凤池园一部分,建筑面积1825平方米。 潘世恩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2010-2013年,再次进行整修。这是《潘世恩故居重修记》碑。 故居现存纱帽厅、轿厅、鸳鸯厅、女厅等建筑。 这是西路第三进纱帽厅,在苏州民居厅堂中实属精品。 纱帽厅内景,匾额《一枝独秀》。 纱帽厅前的小庭院,仍保留部分黄石假山。 轿厅匾额为《群英蔚起》,门前抱柱联为“步屧园林诗酒自适,运用吐纳风流转佳。”<br> 轿厅后有砖雕门楼,上书“松柏长青”。 鸳鸯厅是主人会客休闲的地方。 鸳鸯厅正厅。 中堂两侧的对联为潘世恩自题。 主匾额《笃志经学》。 当年修缮鸳鸯厅时,在厅内发现一方被后人所加“吊顶”时遮住的珍贵的匾额“道光御书赐潘世恩的“福”字黑底盘龙金书方匾。 西路后厅《勅书阁》。 中路与西路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备弄,沿着它可至西路任何一间房屋。 东路花篮厅外景。 花蓝厅重莲柱柱端的木雕花蓝。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THE END—</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