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十八小学返校“复学第一课”活动

行运中

<p>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给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教育全体学生正确对待疫情,科学防范疫情,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开好头、起好步,2020年5月11日,湛江市第十八小学开展了四、五、六年级学生返校“复学第一课”活动。活动共包括举行升国旗仪式、校长上抗疫思政课、师生收看“复学第一课”专题视频 、班主任举行“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4个板块。&nbsp;</p> 1.严把“进门关” <p>  按照上级部门的通知和要求,我校在5月11日上午,错峰错时安排四五六年级学生有序安全返校,通过体检,出示健康码,签订健康承诺书,严把“进门关”。</p> <p>  一大早,庞可彬校长带学校行政、教师和家长志愿者来到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到来。</p><p><br></p> <p>同学们沿着疫情防控专用通道,有序测温入校。</p> 2.举行升旗仪式 <p>  上午8:00,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复学第一课”升旗仪式,学校全体老师与五年级学生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学生们保存了一米距离,整齐划一。上午8:10,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p><p><br></p> <p>五(3)班学生代表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庞可彬分别发言。</p> 校长上“抗役复学思政”第一课 <p> 心向美好 不负韶华</p><p> ——十八小抗役复学思政第一课</p><p>老师们、同学们:</p><p> 冬已去,春风起,韶华不负穷心力,散尽阴霾始见春。</p><p> 今天,十八小学四至六年级同学,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美丽的校园,迎来复学上课第一天,校园又恢复了朝气蓬勃,欢声笑语。</p><p>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去年的冬天,我国出现了新冠病毒疫情,在这一段特殊日子里,我们看到很多,也感悟很多,这也都是一种学习。学习无处不在,既有有字之书,也有无字之书。</p><p>关于新冠肺炎的知识大家都很熟悉了,尤其是如何预防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下面找几个同学给大家讲讲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及如何预防。(三到五个学生)总结下来可以归纳为这几点: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少聚集,不聚餐,不信谣,不传谣。其次进出校门要听从值班教师的安排,主动测量体温,一旦出现发热问题要第一时间告知相关老师并听从老师的安排,切莫惊慌失措。</p><p> 自从新冠爆发以来,人们经历了从不了解到害怕甚至恐慌再到认识了解到冷静应对,这个过程的转变离不开无数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同时也让我们接触了很多有故事有温情的词,例如钟南山、李兰娟、火神山、雷神山、武汉、中国,让世界了解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中国力量。为此我们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和骄傲。</p><p> 今天,我们迎来了美丽的五月天,但是,却有一些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冬天,他们是英雄,他们点亮了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别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何让生命更有亮度,那就是无私的奉献,为了身边的人,为伟大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光和热。</p><p> 疫情期间,我们十八小学的老师们,也都在默默的奉献着、战斗着,疫情防控,值班护校,健康报告,“停课不停学”辅导等工作,老师们都冲锋在前,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敬爱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p><p> 当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地奋斗,当各方人员踊跃奔赴前线时,同学们留守在家也是最大的贡献,好好学习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苦难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最能够成就人。当离开了学校和课堂,也离开了老师,你应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学习,成为一个小大人,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成长的路必须自己走,没有人能代替你长大。父母和老师只能努力地催促你上进,望你快些长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别再依赖父母了,父母不能替你上课,不能替你做作业,不能替你考试,更不能替你成长。努力学习固然艰苦,但只要你下苦功了,一辈子都享用不尽读书的好处。古时候的读书人,学习环境比我们更艰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哪怕到了三更半夜,依然在奋笔疾书。即使在今天,有些孩子依然没网络、没电脑,只能走出家门,爬上屋顶,登上山头,用手机断断续续地听课。然而,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反而学得更加认真。比我们更艰难的人尚且没喊苦,我们有什么资格叫苦叫累呢?能够在家里安心上课也是一种幸福。那些不熬夜,不赖床,不贪玩,不偷懒,像平时上学一样学习、生活,比平时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同学,你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p><p> 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会逐渐融进你的骨血里,真正成为你的优秀品质。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只要1天。在经历过这段特殊时期后,我们更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真正认识到学习时不能三心二意,一旦坐在书桌前就要全神贯注,认真钻研,保证学有所成。多动脑思考,上课时带着问题来听课,写作业时带着知识来学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希望你们都能拥有这股力量。其次,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读书。这个世界到处都有灾难、苦痛、辛酸,唯有书本能够给人慰藉,守住一方美好的角落。在阅读诗词时,我们领略语言的曼妙;在阅读史书时,我们博古通今,引以为鉴;在阅读名人传记时,我们从他们的奋斗史中得到力量;在阅读百科全书时,我们知晓了这个世界的模样……没有人强迫你阅读,但阅读真的能够解放你的心灵,去和名家对话,去和过去对话,去和自己对话。董卿姐姐从3岁开始就坚持阅读,每天至少半小时,所以她能够在台上出口成章,连点评都引经据典,展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涵养。她说,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个场合帮你表现得更出色。读书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快乐与希望,希望大家在书的世界中快乐地翱翔,收获成长的养分与力量。</p><p> 在家网络学习的这段时间,各科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给大家做出了表率。也许有些学生已经不耐烦老师的远程监控,祈祷老师不再管你。这段时间,老师不在课堂上,不在你身边,监督管教的责任更多是在家长身上。为什么老师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你听课,检查你的笔记,给你批改作业呢?那是因为“教不严,师之过”,只要你一天叫我们“老师”,我们就必须承担起把你教好的责任。有一位严厉的老师在你身边,你行差踏错的每一步,至少还有往回走的余地。如果你现在不愿意接受老师的严格教育,将来就要接受社会的“深刻教育”。也许现在的你不理解老师的严厉,曾经和老师闹过,赌气过,对抗过……但多年以后就会发现:那个管你最狠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在家里学习,你难,学校难,老师难,其实父母更难。他们还有工作要做,却始终放心不下在家学习的你,一大早起床给你做好了早餐午饭,出门前千叮万嘱让你好好学习,即使上班了也时不时打电话提醒你上课……他们要赚钱养家糊口,但更怕你吃得不好,睡得不香,搜罗各种菜谱和食材给你补身体,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让你安心学习,却不会告诉你自己被裁员了、菜价又升了、房贷水电都还没交……</p><p>记得一个父亲说过:“爸爸必须让你先立起来,免得爸爸忽然倒下了,而你却不会站立。”同学们,你读书虽苦,但一定要看到身后为你扛起一切的父母。为了让你成长成才,父母一直无怨无悔地付出,把自己能拥有的最好的东西都给你了。</p><p> 老师们、同学们:这场疫情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紧密相连,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服从指挥,同心同德,共克难关。</p><p> 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身体十分重要,我们要把强身健体放在第一位,养成健身、卫生的好习惯。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护国、护家的英雄们,他们靠的是真才实学和一身的本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学好知识与本领,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p><p>最后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学习愉快,平安健康!</p> <p>庞校长热情洋溢又饱含深情的讲话深深感动着全体师生。他让同学们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灾难面前,我们不是旁观者!灾难带来伤痛,也带来反思和成长”。疫情让我们明白,有一种幸运是——我是中国人;疫情让我们明白,有一种温暖是——真情守护;疫情让我们明白,有一种成长是——自我提升。最后,庞校长寄语同学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敬畏,学会担当,越是艰难越要有向前的勇气,趁着时光正好,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学习,夺取我校疫情防控和教学的双胜利!</p> 3. 召开“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p>  开学典礼结束后,各班根据教育局有关做好“复学第一课”工作的通知要求,召开“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各班以“学英雄、勇担当、严自律、好少年”;“用智慧点燃生命的灯盏”;“听抗疫故事,争当时代少年”;“致敬英雄,勤奋好学,追求卓越”;“中国之力量,少年之担当”等为主题,通过围绕这次疫情中的人和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含:防控知识、防控制度、生命教育、“四个自信”与疫情防控、致敬英雄·家国情怀五个专题等,师生们也结合自身了解的防疫知识、抗疫英模事迹,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体会。</p> 上级领导亲临我校指导工作 <p>  4.上级主管领导亲临指导工作,助力我校返校复学防疫工作.</p><p> 上午9:30,市教育局韦汉平调研员、区教育局朱建文副局长以及随同的相关领导亲自莅临我校,指导复学及疫情防控工作。</p> 5.把好“返校复学”备课、上课关 <p>  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时刻心系孩子们的庞校长、朱副校长亲自护送孩子放学!</p> <p>  守好校园净土,尽好守护职责。全体十八小人牢记使命召唤,时刻将全校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严守校园防疫安全线,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p> <p>撰文:郑成忠 曾丽芬</p><p>审核:庞可彬 朱晓东</p>

复学

老师

疫情

第一课

学习

我们

同学

防控

新冠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