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乡镇工作千头百绪,从年初到年尾,只有春节期间才能有几天短暂的假期。 2020年的春节却是个例外,席卷而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远离了假期。从元月25日开始,我们这里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采取一系列的疫情防控措施,实行了最严格的封闭管控。</p><p> 那些日子我一直奔波在防控前线,当别人宅在家时,我们穿行在全镇各条路上,坚守在各个角落,有过害怕;每天十多个小时超量工作,有过劳累;连续几个月的无休息工作状态,有过疲倦;远离家人和朋友的相聚,有过孤独;面对上级层出不穷的督查检查,有过埋怨;看到群众的不理解和厌烦,有过伤感!</p><p> 然而这一切,在生命遭受威胁时,显得特别渺小!一切都不重要,健康就好,活着就好!相机陪伴着我,走过了那段难忘的日子,零散地记录下这不同寻常的时光和永远的记忆!</p> <p>2月13日,纯头村。浓雾淹没了村庄、田野和道路,心情更是被疫情的阴影笼罩着。</p><p><br></p> <p>1月31日,太平村。疫情成了心里的阴影,田头的稻草人看上去也像个幽灵似的。</p> <p>2月5日,宿舍。醒来,看到挂在那儿的外衣,似乎看到了自己忙碌的身影。那一刻,忘掉了疲劳和恐惧,留下的是信心与自豪!</p><p><br></p> <p>2月27日,会议室。防控疫情期间的会议,基本都是视频会议形式。当网络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还存在吗?</p><p><br></p> <p>3月4日,会议室。危难时刻见真情!同事们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奉献精神,在疫情的关键时刻得以充分展现,我为我的战友而感动!</p> <p>2月5日,打鼓村,村民在围观市防疫第十号通告。其实,人们并不清楚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p> <p>2月1日,畔庄巷口架起了宣传小喇叭,听不清说了些什么,只是又给人们增添了一丝恐慌!</p> <p>2月12日,天花村。经过了几天的忙乱之后,卡口的防控规范起来,进出人员的登记造册逐渐完善。病毒在哪?防范的是人还是病毒?困惑。</p><p><br></p> <p>1月31日,合法村。透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按照专家建议去做。</p> <p>1月28日,柴林村。村书记翟德利和村医讨论村里的防控工作。这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提醒我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p> <p>1月28日,团山村。村民对“不外出不聚集”的要求不理解,抵触情绪大。当然,我能理解他们的不理解。</p> <p>1月31日,西庙村。村民们自发守在村口,虎视眈眈,严阵以待。</p><p><br></p> <p>1月31日,柴林村。卡口的疫情防控员。</p> <p>2月2日,纯头村。疫情防控卡口的形式感已经超过它的现实意义。</p> <p>2月2日,纯头村。一根绳索就是一堵墙、一道关,隔离的也许不仅仅是病毒。</p><p><br></p> <p>1月31日,西庙村。这是几个村庄的要道口。伸向远方的路很长,却是少有的空寂、荒凉。</p> <p>2月19日,孙岗村。值守在一线的村干部李向阳、周银红夫妇,当天结婚。没有婚礼,没有婚宴,却有着危难之时的人生体验。</p><p><br></p> <p>2月4日,团山村。“湖北返乡”似乎成为潜在病毒的代名词,小小的一块提示牌,拉开了父老乡亲的距离。</p><p><br></p> <p>2月5日,孙岗村。上门测量体温是必须的工作程序,原本简单的事却遭遇异样的偏见。</p><p><br></p> <p>2月16日,石涧社区。春联里“家贵、财旺”的美好愿景,都随疫情的降临而消失,留下的是更多的无奈。</p> <p>2月5日,省道检查站。虽没有封城的措施,但也严防死守着。警觉的目光仿佛看见了病毒。</p> <p>1月31日,二龙村。水泥厂在疫情期间关停,人们也进入休眠状态了。是该歇歇啊!病了就躺下,累了就休息,这才是生活!</p> <p>2月5日,石涧街道。爱之深,恨之切。</p> <p>3月1日,菜市场。封闭生活是短暂的,人的忍耐力更是有限的!有序恢复人们的正常生活是敢于担当的体现!</p> <p>3月1日,菜市场。看不清人们脸上的表情,却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p><p><br></p> <p>2月11日,二龙村。卡口夜间值守的基本上都是村干部。我有着深深的尊重,是因为他们也是共和国的一块基石!</p><p><br></p> <p>2月13日,孙岗村。督查、考核、问责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防疫与防火、防汛等等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p><p><br></p> <p>2月14日,孙岗村。乡村防疫战中,纯朴的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画面。</p> <p>1月31日,团山村。当疫情的恐惧来袭时,点点红色带来的是希望。</p><p><br></p> <p>2月1日,畔庄。这是家门口的卡点,每天进进出出,我的工作和生活角色在这里不断切换。</p><p><br></p> <p>1月30日,青苔村。几次经过这儿都是空无一人。我看不到他们,别人也看不到我。或许根本就没有人,也没有病毒。</p><p><br></p> <p>2月1日,陈村。这个卡点很是热闹,抗疫的氛围最浓。人在氛围中,可能会失去对事物本质的判断能力。</p> <p>3月3日,打鼓村。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认知就不同,思维方式也不会一样。回顾一生的工作经历,体会很深,感慨更多。</p> <p>2月23日,孙岗村,参加抗疫人员合影留念。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最珍贵的是患难与共的感情,必将成为永远的记忆!</p> <p>2月16日,庭院。春雪存不住,一会儿就消融了。短暂的春雪洁净了空气,更希望能净化人的心。</p> <p>3月5日,打鼓水库。心情好的时候,景色才美;憧憬生活的人,才会发现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