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乐曲《天边》旋律优美婉约动听,但《天边》乐曲背后的故事更是婉转凄美而悲凉。</p> <p> 故事的主人公,男的是吉尔格楞,女的是傅莹。两人少年时候是内蒙哈市二中的同学,都是蒙古族,父辈两家是世交,都是中层干部家庭。</p><p> 在文革期间,两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吉尔格楞在1968年10月去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它才16岁。文革期间他父母被批判,关进了牛棚,弟弟出逃,后杳无音信,家中还有八岁的妹妹在家无人照管。当时还在读初中一年级的傅莹冒着危险,毅然决然把他的妹妹接过来照管,当时傅莹家也是灾难重重,也受到冲击,其父亲被批判,也关进了牛棚,两年后她也来到了建设兵团。</p> <p> 生产建设兵团生活非常艰苦,幸运的是有共同磨难的人在一起,她俩相依为伴,两颗遭难的心贴在一起,俩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日子也不觉得怎样苦。</p> <p> 三年后,傅莹考取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而吉日格楞却没如愿。后傅莹临行的头一天晚上来到了吉日格楞的营房,想向心上人道个别。可她难以开口,其实吉尔格楞已径知道她明天就要回城了,却没有问,就这样两人默默地凝视着,没有说一句话。在微弱的煤油灯下,一对恋人的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默默的,久久的相视……天亮。姑娘走了,小伙子也没有出来送她,这一别就是三十年!</p> <p> 吉尔格楞后来也成了画家。</p><p> 在他成名之前的生活非常的坎坷,那时他身上无积蓄,为了实现自已心中的理想,他决定到北京去发展。</p><p> 那一天,他用身上剩下的钱买了一张去北京的飞机票,带上简单的行李飞向他生命新的里程。来到北京,他站在机场大厅里环视周围,机场宏伟壮观,让他震撼。这时一个亮点把他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他的视线定格到了不远的滚梯上,随着滚梯缓缓而下,一个中年女士出现在他的视线中。女士身穿中式旗袍,黑发披肩,风度翩翩,随着电梯滚动,女士款款而下。吉尔格楞愣住了,在他现实生活中,从来未见过这样高雅,又如此非凡的女子,更是没有想到的是这女士向他走来,伸出手说:你好!吉尔格楞。吉尔格楞惊呆了,眼前同自已打招呼的不正是三十年前生产建设兵团的恋人吗?相比之下,自已今天的境况是多么寒酸。</p><p> 女士告诉吉尔格楞她现在在英国,并问吉尔格楞现在在做什么,还好吗?要我帮助什么吗?吉尔格楞不知所措,还没等到他说什么,女士寒喧了两句便匆匆的登上一辆奔驰离去。之后吉尔格楞才知道昔日这个恋人是现任的中国驻英国的大使。</p> <p> 首都机场再次相遇,勾起了他对那段往事的回忆,心中难摆脱对她的思念。于是当晚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写下了一首歌词,并请朋友谱了曲,一首《天边》的歌曲就这样诞生了。后来他自已拉起马头琴深情试唱,唱完一遍,自已眼也湿了。他完全浸沉在往亊的回忆中,忘不了她熟悉的倩影,可残酷的现实己不可能在一起,因两人的差距太大了。</p> <p> 又过了几年,一天女大使兵团战友聚会,大家为大使唱了巜天边》这首歌,女大使被这首歌触动了。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歌声结束,女大使眼角潮湿了。她不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激动地问战友们,这歌是谁写的?我在国外也曾听过!战友们告诉她是一位叫吉尔格楞的画家写的。她又问哪一个吉尔格楞?战友们告诉她是内蒙兵团的吉尔格楞,这是他为他昔日兵团的恋人而作。她沉默了,久久的...,再也没说一句话。</p> <p> 次日,她让秘书安排了一个规格非常高的宴会,专门宴请吉尔格楞,部分兵团战友作陪,宴会上女大使紧挨着旧曰的恋人,她始终保持着一份庒重,这也许是职业习惯吧,她见到吉尔格楞也显得格外平静。</p><p> 可自己淡漠的神情却掩盖不她内心泛起的波澜,她并没有深情望着吉尔格楞,只是将头微微倾斜,目视前方,轻声耳语,问吉尔格楞《天边》歌曲是怎么一回事,吉尔格楞微笑中带有一丝忧伤说:别听他们瞎说。之后,整个宴会上他们再也没有谈有关《天边》的话题。</p> <p>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纯真的恋情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段情,浓浓的,深深的,酸酸的,却又是淡淡的。</p> <p>乐曲《天边》</p><p> 作者: 吉尔格楞</p><p> 曲: 乌兰托噶</p><p> 布仁巴雅尔歌唱</p> <p> 备注: 傅莹,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糸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大使以善于沟通著称。</p><p>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任外交部副部长。</p><p> 吉尔格楞: 197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大美术糸,1979年成立内蒙古青年油画研究会。</p><p> 现在是内蒙古草原画院院士,</p><p>现任内蒙古阴山岩画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副院长。</p><p><br></p><p> 制作: 根据网络上材料编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