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给学生一份温暖,给自己一份惊喜</p><p>蓦然回首,我已经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有余,这些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进入高校,走向社会,令我感动和欣慰。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工作的甘与苦,这些年来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家访工作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p><p>2020年的寒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每一个人的心。原本短暂的假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漫长”。教学也由传统的线下学习变为线上学习方式,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特别对于那些平时学习就不自律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场学习上真正的考验。</p><p>我班有学生61人,网课期间,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是绞尽脑汁想办法来更好地管理孩子们的学习,尽管我使出了浑身解数,可是总有孩子不能很好的进行网课学习。最近班上就有个家庭很特殊的孩子课堂也不进,更谈不上完成作业了,父母联系不上,孩子也不回复我发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我找到了孩子奶奶的电话,确定了家里有人,于是决定亲自走一趟,四月八日这一天,我驾车回到沙洋,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找到了孩子居住地,当我看到孩子那一瞬间,心里一下子被怔住了,虽然我跟这个孩子只相处了半年时间,尽管他不是那种特别爱学习的孩子,但是性格上还算阳光,平时我对他的鼓励很多,只要发现他今天的表现有一点亮点,就会及时表扬鼓励他,因此在校期间孩子还算懂事的,怎么突然一个还算懂事的孩子变成了如今这样?于是,我平静地坐了下来,跟她耐心沟通交流,通过一番交流后,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异,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也有好几年没有回来看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是失落的,当我问他为什么这几天不进课堂上课,孩子跟我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孩子说到最初的每次语文课,他都会听得很认真,作业也会及时认真地完成,但是有一次老师要求古诗默写作业,必须家长签字后才能提交,而他没有父母签字,就只有自己默写后直接提交了,而老师说没有签字的就是抄写的,不是默写的,他觉得自己平时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也是最信任他的语文老师都是这样否定他,那其他老师更不会看好他了,干脆算了,破罐子破摔,不上课了,听到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很惭愧,作为老师,对于孩子的行为不要太武断,否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从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这类家庭特殊的孩子更我们更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言行。此时我跟孩子道歉并说明了老师以后会非常信任你,网课期间对于学习尽力做就行了,上课能够听懂的科目认真听,能够完成的作业尽力完成,实在听不懂的课程和完成不了的作业,老师不做太大要求,总之,你现在的身份是学生,要做到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做的好不好是能力问题,但做不做是态度问题,老师希望看到一个阳光,积极,上进的你。每天要跟正常人一样起床,吃饭,上课,做作业,锻炼,要让自己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跟孩子推心置腹聊了很久,终于看到了孩子脸上的笑容,比起我刚看到孩子时自信了一些,能够直视我的面容和我交流,说明孩子内心有了一些希望,最后,孩子该主动跟我写了保证书并且还跟我拉了勾勾手,此时的我尽管身体上有些疲惫,但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我的心里却是无比的幸福,这就是所谓的职责幸福感吧!</p><p>总之,教育离不开爱的浇灌,家访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家访,能够发现很多现象的根源,良好的家访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