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全区教师“一考三评”工作实施指导方案》相关精神,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的为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平台,从而卓有成效地实现“消灭较差课,减少一般课,追求高效课”的梯队培养目的,特在全校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比武活动。</p> <p> 青年教师取名为“璞玉”,源自《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指未琢之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旨在经过日喀则市小学大家庭中通过以“青蓝结对”,名师示范,骨干引领等一系列“雕琢”,使他们成为“美玉”。</p> <p> 语文专场围绕三年级课例《海底世界》展开。我校青年语文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他们在赛前认真备课,通过研读教材、课标,整合信息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灵活,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充分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探究,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给听课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活泼、精彩的视觉盛宴。</p> <p> 藏文组共有六名教师参赛,老师们很重视此次赛课,在寻找主题到开展主题,都有精心策划和细心准备,正如“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过场中教师们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去探索,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教的过程中不断寻找问题,在解决问题是继续探索教法,继续熟练现代学技术。</p> <p> 巧妙点拨,启发诱导是本次数学赛课中比较成功的一面。老师们采用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处,点拨关键处,敲打易错处,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做到眼、耳、手、脑并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较好地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理解→掌握→应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参赛教师扎实的课堂教学和迥异的教学风格,让我们收获了精彩、启迪了智慧!</p> <p> 综合组老师们通过自己最好的一面,让学生懂得知识,懂得学知识的方法,参赛教师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亮点;任林静老师的道德法治法课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每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身边的故事; 刘娜老师整堂用英语口语教授英语让学生们变的更有兴趣学习外语; 巴桑普赤老师的科学课,整堂课气氛活跃,音乐和科学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感到了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总之;通过此次活动不管是参赛教师还是听课老师都得到了锻炼和学到了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p> <p>领导在听课</p> <p> 校领导非常重视本次比赛,校委会要求校级包学科领导全程参与听评课活动,其他校级领导也尽可能的去听每位选手的课。</p><p> 本次活动评委由教研室特邀请了相关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有一定威望的一线教师和各学科教研员担任评委。比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握评分标准,一丝不苟的评分。</p><p>评委们认真听课,客观公正的打分,最终确定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p> <p> 通过“同课异构”让老师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构出不同精彩,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