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病例分享

飞扬队

<p>  盆底超声主要应用于产后康复状态的动态评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估。</p><p> 产后进行规范的超声检查及妇科相关检查、及早进行产后康复,可以在促进生殖器官恢复的同时,恢复腹部、盆底、阴道等松弛部位的紧张度和弹性,减少日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也加快机体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为再次怀孕及分娩打下基础。</p><p> </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病例分享</b></p> <p><br></p><p><br></p><p>患者女,34岁,产后自觉会阴区坠胀不适,偶有漏尿现象。</p> <p>静息状态下,二维超声观察前方的耻骨联合、尿道、膀胱颈;中间的阴道、宫颈;后方的直肠壶腹部、肛管、直肠、直肠肛管连接部及肛管周围的肛门括约肌。</p> <p>随后嘱患者做最大Valsalva动作,观察盆腔脏器运动情况,测量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计算尿道旋转角,观察膀胱颈位置以及膀胱、子宫、直肠与参考线(腹部最低点)的位置关系,直观的观察盆腔各脏器有无脱垂及分度。</p><p><br></p> <p>选择三维/四维超声扫查,分别观察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后、缩肛动作时肛提肌的完整性及动态变化情况,分别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研究表明,肛提肌裂孔面积与盆腔脏器脱垂密切相关。</p> <p>同时也可运用TUI(轴平面断层超声成像)模式观察肛提肌、肛门括约肌,根据受累平面个数对损伤级别进行评估。</p> <p><b>诊断结果</b></p><p><br></p><p>前盆腔:膀胱脱垂、尿道旋转角增大、膀胱后角开放、膀胱移动度增大</p><p>中盆腔:未见明显异常</p><p>后盆腔:未见直肠脱垂</p><p>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p><p>肛提肌未见断裂征象</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53, 233);"> 盆底超声检查适用于女性妊娠及分娩后盆底功能评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筛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或无意识漏尿、粪失禁;盆腔脏器的脱垂,包括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小肠膨出;持续性排尿困难或具有其他泌尿系症状的患者;梗阻性排便障碍;排便费力,慢性便秘;盆底修复术前后以及植入材料的评估等。并且因其无创、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经济实惠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