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族谱十一序》白话文

<p class="ql-block"> 王氏世谱序(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听说万物的根源在天,人的根源在祖先。因此,每一个家族一定有一部族谱,追根溯源的想法是人的感情不能没有的,我们祖先老家是河北枣强县王家洼,兄弟二人,一个是昱公,一个是叙公。自明朝洪武十四年才迁到山东桓台县东边,居住在斜沟南北两个村子,昱公住在北,叙公住在南,代代相传,有旧的序记:大约传到四世王平、五世王振朝的时候有序记;到八世王崇礼、九世王者敏有序记,一直到现在十四世有序记,但没有谱集,这难道不是我族遗憾的事吗?令人感慨的是,从迁徙以来,经过数代传承,后来族人众多,移居各处,有终身不能见面的,有见面不认识的,甚至儿子不知道父亲的名字、孙子忘了爷爷的名字,也是有的。没有家谱的弊端怎么能说完?家谱需要编修,不能拖延了。庆幸的是,嘉庆九年,有族人献瑛等,继承先人的志向,热心修谱,就和族长丹书、思儒等人共同商量这件事,众人都高兴,于是奉命行事,挨家挨户询访,不怕劳累,把各支、各支世系传承次序尽力搜集,虽然做不到没有遗漏,但大框架已经定了。向上可以安慰先人的灵魂,向下可以成为后世的依据。如果谱上查不到先人,次序怎么会有条理呢?按照这些序记汇集成书,但愿家谱绵延传承下去,永远都忘不了。</p><p class="ql-block">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孟冬上浣</p><p class="ql-block"> 十四世 汝奎 谨识(奎字上有艹)</p> <p class="ql-block"> 王氏合谱序(之二)</p><p class="ql-block"> 现在编修家谱,目的是使宗族友好和睦。回想我们祖先兄弟二人,老大昱公,老二叙公,老家是河北枣强县王家洼村,自洪武十四年迁居山东桓台县东部南斜沟、北斜钩两个庄,哥哥住在北边,弟弟住在南边,互相依靠,得以生存。过了几代人之后,有搬迁到济南府的,有搬迁到山西洪洞县的,有搬迁到淄川、博兴、即墨、博山的,又有从即墨搬回到斜沟住的;有的住王家庄,有的住乔家庄,有的住巩王庄,有的住钟埠,移居各地,迁徙频繁,到现在几百年了。各个地方前人只有序记,没能合谱,未尝不因此感慨,庆幸的是,光绪十二年春,有兴龙、电龙、正夏等人,想要合谱,不怕艰辛,四处走访询问,追寻家谱,彼此考征,到年末才完工,宗族分支全都合谱在一起了。难道不是我族的一件大事吗?然而因我们宗族贫困,没能请人刻版印刷,族人一起商量,暂时抄录,等以后再说。我也顿时忘了见识浅薄,勉励自己为将来做好准备,谨慎地遵照旧谱按次序编录,知道的记上,拿不准的空着,不敢漏下一个字,虽然属于粗略成谱,也是继承前人修谱志向、记录宗族事件一个帮手罢了。</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三年春 岁次丁亥仲春上浣</p><p class="ql-block"> (相当于1887年农历二月上旬)</p><p class="ql-block"> 十四世 汝济谨识</p> <p>&nbsp;&nbsp;&nbsp;&nbsp; 王氏合谱序(之三)</p><p>&nbsp;&nbsp; 有聚必有散,是趋势;有散就有聚,是天理。天地阴阳是一个大整体;古今世态变化就如同一个大城市;就是一族的家谱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也是必然的。</p><p>&nbsp;&nbsp;&nbsp; 我祖先最初从河北省枣强县王家洼迁来,等到后来,某人迁到某郡,他的后人就说某某是我的鼻祖,某人迁到某县某村,他的后人就说某某是我的鼻祖,但其实开始出自一人,有的兄弟各处一方,有的先后各居一处,众多杂乱,家谱的合并却不要吗?困难是,谱不是一本,地不是一处,要想让家谱合一,使辈分分明,祖上、兄弟、子孙之间处处分得清楚条理,非常不容易啊。事情没头绪,有能力的人就大显身手了。我从临朐回来,见到兴龙、正夏等人商议合谱的事,不怕劳苦,四处跑腿,共同操办这件事,又有七叔汝济、族侄建昌校正、抄录,我在外地不能亲自干这些事,心中感到很惭愧。然而拿过谱来观看,前面无法找到依据的,例如郭公没有补上、夏五村的全缺着;能找到依据的就让他原原本本不再错乱了。这也是把分散的归拢起来,长幼尊卑、亲疏远近一目了然,或许对宗族和睦之道有点用处。</p><p>&nbsp;&nbsp;&nbsp; 十五世&nbsp;&nbsp; 图南谨识</p> <p class="ql-block"> 宗支辨讹序(序之四)</p><p class="ql-block"> 天下的事情能有依有据的,不是来自文字语言的传诵,就是来自断碑残石的记载,至于断碑残石的记载不值得依据,是记载文字的错误。为什么是记载的文字有误,因为那人不是见识、学问深的人。一个人那样说众人也那样说,一错再错,这错误就很难纠正了。我族虽然不是文学世家,但家谱记载历代有传人,从明朝末年遭遇兵火,家谱没有散失。例如家谱南支以希文作为始祖,按北支的记载却是一昱公一叙公,本来是同胞,下面应该有天某一世才和北支世系相符,大概希文祖是三世祖。当代的例如墓志上记载“迁自即墨八里庄”就错得更厉了。我在春天的三月、秋天的九月常跟着老前辈去祖坟祭奠,老前辈辈曾经指着墓碑对我说:这块墓志不值得作为依据。”大概写墓志的先生不过是听别人错误的一面之词,他写的文字就成了那个样,其根源是因为我族有“即墨官员后代”的说法,就一错再错一直到今天,真令人感慨。我早就想纠正这个错误,但是南支的家谱没修,暂时先放着。现在赶上合谱的时机,如果不给后代子子孙孙说清楚,这种错误说法到什么时候结束呢?有不必分辨的、不得不分辨的,暂时纠正失误。木有根,水有源,不至于忘了我们从哪里来,这不是值得庆幸吗?</p><p class="ql-block"> 图南谨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合谱小序(序之五)</p><p>&nbsp;&nbsp; 光绪十二年秋七月,有族叔电龙、兴龙、族孙正夏等,来和我商量合谱的事,我拿不定主意,于是和三人去找族祖汝济、族兄岫蓬、象孟等商量,他们都说好。唉!我族自从枣强迁徙以来,到现在五百多年,这些年里,移居各地的人员很多,刚开始还能知道某人是某祖的分支,某地有某祖的后代,但只是通过口传,没记录到家谱上,年岁多了也许就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因此有根据听到的汇合成谱的,有根据口头说的误以为某地是故乡的,说法不一样,想在这里合谱也很难编辑,但不合谱就会越传越搞不清楚,越搞不清楚就越有错误,几代之后就有不知道是同族的了,想到这,合谱的事不能拖延啊。于是族祖汝济吩咐电龙、兴龙、正夏三人各处询访,有谱的查看家谱,没有谱的看墓碑,彼此考证,上下校对,知道的记上,拿不准的空着,后来分出支派,理顺脉络,编辑成功了。特意让我执笔相助,暂时抄录,作为将来印书的资料。我虽然笔拙也不敢推辞给别人,这就没有罪责了。非常庆幸。</p><p>&nbsp;&nbsp;&nbsp;&nbsp; 光绪十三年岁次丁亥仲春上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六世&nbsp;&nbsp;&nbsp;&nbsp; 建昌谨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合谱小序(序之六)</p><p>&nbsp;&nbsp;&nbsp; 我刚听到修谱的事很高兴,我族一代代人今后上下、尊卑就不会失去次序了,随后又忧心忡忡,这件事事关重大,能力小了不能胜任。不久商定班子人员,亲自参与这事,看到移居各地的寻找不易,纸费路费需要的钱很多,一个人干不了这事,几个月也不难完成,不禁心中伤悲,觉得这辈子多事。庆幸的是,族人通晓大义,乐于出人,各任其职,自始至终不间断,就又从担忧变成心慰,转悲为喜,和我们族人一起因这件事开心。至于怎么编修,是谨慎地按照老规矩不敢忘下赞扬的一个词。像有些笔误虽然已经改正,但怎么能不错半个字,例如,二十世所起的字,有的用“德”,有的用“得”,以前的谱没有明说,我也不敢确定,所以篇中所写的字体不一样,总的来说用“得”字好,嫌“德”字犯上。理解我也好,怪罪我也好,在所不辞,只希望后人遇到可疑的地方,一定要彼此考证,让它不至于一错再错就很庆幸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选再志</p> <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王氏合谱重修序(序之七)</p><p>&nbsp;&nbsp;&nbsp; 戊午年冬天,我因事拜见族伯建昌,他对我说“我们家谱修了已经三十多年了,我老了,你应当组织这件事,趁现在修谱,继承前人的志向,不能毁了以前的业绩。”我听了吃惊,不安地说:“修谱是美事,是重要工作,也是很隆重的活动,我是年轻人怎么能担当这事。”随后静下心来,拿出家谱阅读,又翻开“凡例”读完,看到有根有源、明如日月、条目清楚、编修严谨,不禁担心地说“天下无难事,就怕无人提倡和不努力去做,再说有参照,并不像创始那么难,又怕什么不去做。”古人说,宇宙内的事都是我人生应该做的事。况且修谱如同我的职责,是应该尽的义务。族伯建昌既然热心这事,我还敢推卸吗?因此就不考虑才疏学浅了。过了年清明节,我和族弟中源去斜沟祭祖,仪式结束就把此事和族人商量,族人都赞成,于是召集人手,准备材料,各家捐款若干。族祖清龙、族叔象贵、祖兄中科中厚等担任采访,做到随处考查,不怕路远;族叔象厚、族弟中源和我负责记录,因财力不足,暂时抄录,没有找人刻版印刷。至于斟酌完善最后把关的是族伯建昌。到冬天,草稿完成,过了年,修谱才完成。虽然这样,心中有些感慨。曾经见邻里乡亲里面,有询问他本源却不知道出自哪里的,有问他的世系却茫然无知的。春露秋霜令人更加伤感,左昭右穆如同一纸空文。怪不得同出一派却有人当路人看待,本来不是一个宗派却错误地联在一起。我因此为我们家族庆幸,尤其为我们家族寄予厚望。修谱不仅是单纯地记录姓名就完了,还是排列上下顺序,分出辈分尊卑,说出从哪里来,使宗族和睦的方法全来自这。今后阅读家谱的人如果也有这种想法,非常庆幸。</p><p>&nbsp;&nbsp;&nbsp;&nbsp; 民国十年岁次辛酉孟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选谨述</p> <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族谱重修序(序之八)</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族谱是家族人事的记载,如果记载不明确,就一定不知道来自哪里。族谱编修目的是不让祖先的名字消失、支派混乱、世系不明,排列次序,分出尊卑,祖上的品德、家族的功绩一定记载,是用来寻根溯源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可惜的是,我们的族谱自从辛酉年(1921)由宗兄中选组织编修以来,至今已经七十二年了。自从民国开始战乱不断,山东境内遭遇兵火,我们王氏族谱多数已经散失,是我族很大的不幸,到癸卯年(1963)春天,毛河族人又提出修家谱,这是人心所向的事,所以族人听说后都积极响应,有能力的出力,争先恐后,不到三个月续谱草稿就已经完成,准备刻印的时候,不幸又遭遇动乱,这事因此没办成,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之后没人再说这件事了,从此族人寻根溯源的想法藏在心底。过了三十年,丰衣足食,没有了吃饭问题,国泰民安,族人长时间潜伏的寻根想法又醒来了。我们族是昌盛兴旺的,后代绵延不断,子孙众多。我担心时间久了世系无法核对,况且现在社会流行起一个字名字的风气,一时孙子起爷爷的名字,族弟与族兄重名的屡见不鲜,见了面分不出尊卑搞错称呼的也存在,知道关系错了也不在乎,伦理哪里去了?族人对这都觉得痛心。唉,没有家谱的短处,前人已经讲得很全面了,不再多说了。重新编修族谱是我们族当务之急的事,不能耽误了。前不久清明节,我和族侄经正、民正、王峰在一起聚会到天亮,谈到家谱续修的事,都感到我们族文化很少,又没有家谱对照,实在是为难了,常常感慨叹息罢了。经过三年的酝酿,时机已成熟,在一九九三年四月,族侄经正、民正、王峰对我说:“时候到了,修族谱的事不能再拖延了,我们家能干得了这重要工作的只有叔台你了,叔台如果能担任,我们都尽力帮忙,唯命是从。”我看到他们非常心切,也感到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了。于是,我不顾才疏学浅,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我们叔侄四人向西到徐斜村寻宗觅祖,沾先祖的光,苍天保佑,事情办成,请到家谱一部,当天下午三点多,去索镇复印成底本,幸运呀。族侄正礼又凿墙取出族谱贡献出来,我把这事告诉族伯建辰、族叔建栋、族兄中元、中规、族侄正伦等人,都说好,立即召集族人商量修谱的有关事情,都积极相应,为这件事的开展感到快乐。我们族人多数能通晓大义,各自干好职责,共同为这件事出力。担任采访的不怕路途劳累,挨家挨户询访,详细记录并和各村有文化的一起将续修部分写成草稿作为编辑的依据。族人推荐我执笔编辑,我虽然不聪明也不敢推辞,谨慎地按照老规矩,参考来稿按次序编录,依靠参与人员同心同德,精诚团结,不到一百天谱稿完成,并将它翻印成册,供后人继承完善、续修、出版,长久存留,争取做到连绵不断,永世不忘。</p><p>&nbsp;&nbsp;&nbsp;&nbsp; 一九九三年岁次癸酉仲夏月下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七世中贵谨识</p> <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序(之九 白话文)</p><p>&nbsp;&nbsp;&nbsp;我们王氏家族很大,人多遍及全国,族史悠长,品行端正,家风纯朴,名留清史,前途无量,团结一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员变成上万人,家族分支井然有序,人丁兴旺。不论东西南北,不论男女老幼,也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修身养德,学习圣贤,品行端正,博学多才的人更是多得难数了。</p><p>&nbsp;&nbsp;&nbsp; 然而时代变迁,光阴远去,祖上修的家谱几乎散失,立的碑石一块也没有了,看过族谱的寥寥无几。曾经有人建议续修族谱,都因为社会因素遭到挫折没有办成。因此,族人有力使不出,心灰意冷,一年年过去,想法也没有了,所以王氏族谱中断续修至今七十二年了。唉,家族分支不明,辈分紊乱,因此分不清长幼尊卑,族弟与族兄重名、孙子起爷爷的名字往往存在,百年之后,就是孝子贤孙想学从前的好做法,为将来统一思想,他得从考证做起,我们这一辈人很为此担忧。正因为近来迁居海外和边远地区的族人回家探亲、寻找根源的人越来越多,想请族谱四处寻找的人一个接一个,但因家谱续修&nbsp; 中断无法归入,很难推广。虽然是正宗后代,他回哪里去? 同一个家族的人,关系密切,我常常为此忧愁,祖宗的家业怎能毁坏,我们怎么能看着本应是一本家谱上的亲人逐渐成了陌生人呢?每当想到前人团结家族的热情和谨慎做事的态度,实在是都做得没错。想到过去,萌生了要为家族和睦做事的热情;思前想后,决心要继承前辈修谱的事业。我的想法不实现就对不起祖上的恩情。我们恨自己不努力,惭愧不如前人。但又不甘心搞不清楚,不做无用的功,不做无用的事,熟悉笔墨的人尤其要担起重任,族人期待很久了,众望所归,怎么能推辞?</p><p>&nbsp;&nbsp;&nbsp; 这时,族叔中贵早就有修谱的想法,做事思路清晰,首先带头率领祖兄经正族弟王峰不怕路远劳累,奔波一百里路,全都询访族人,详细的讨教老先生到过的地方有没有王氏族人,大家都称赞他善于和人交流,加上有祖兄正伦是好搭档,不怕年老,竭尽全力,四处发动,在家里铺下摊子接待族人。早晨,族弟正礼从墙壁中偶然找到一本家谱,献给修谱班子,解决了无从入手的难题,正礼称得上是献谱的功臣。到这里,大形势已经定了。赶上过清明节,会同众人共同见证合谱的隆重仪式,实现南北二支族人统一续修愿望,非常庆幸。大思路定好了,就成立班子开工。总管的整天忙碌,早起晚睡, 分管的同心协力、毫不推辞,从点滴做起,细致入微,按图核对人名,按世注明次序,汇编成一部谱,族人结伴来认祖归宗,只用了一百多天,大功告成。这说明我们族人都有做事立业的良知,他们那尊敬祖先的心意和团结家族的思想都会流传下去,后来的人要向他们学习,不要忘了让家族友好和睦,并及时修谱,不能前功尽弃。</p><p>&nbsp;&nbsp;&nbsp;&nbsp; 因为族谱分支很多,统一续谱的工作很多,深知几千族人按次序不断续谱,完成上万字内容,全靠族叔中贵一个人。新谱做工精细,整齐大方,见到的人赞叹不已,族人肃然起敬。族叔中贵劳苦功高,称得上是我们族的模范,借此机会记录此事,传给子孙看,力争弘扬我们族的优良传统。族谱能够续修成功是我们族的大事,从今以后,谱上前面的人都称为尊,同一个辈分的即使一百年还得称兄弟,尊卑各自有区别,长幼自然分先后,远近可以永远友好,氏族上下可以没有顾虑了。希望后人理解先人的想法,都要记住始祖的心愿,按照祖训竭尽全力守住家族事业,弘扬正气,承前启后,上下和睦,子孙后代永远安好。 </p><p> 我才疏学浅,不自量力,用三言两语作这篇序,粗略说说祖上提倡家族和睦的志向,用来告慰先父,闲言碎语只是表达一点想法。愿望满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十八世&nbsp; 正尊&nbsp; 谨识</p><p>&nbsp;&nbsp;&nbsp; 一九九三年岁次癸酉荷月望日</p> <p>  &nbsp;王氏族谱再纂序(序之十白话文)</p><p>&nbsp;&nbsp;&nbsp;全天下的氏族都避免不了聚集、分散的规律,我们氏族大,更是如此。国家昌盛时编修志书,氏族分散时编修家谱,早已成为各个朝代的惯例。我们为继承先祖的嘱托,避免因为后裔众多造成相见不相识的弊端,曾在六十年代初试图编修家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途停止续谱。时间到了九十年代,各个氏族续谱成为风气。癸酉(1993)年春,我们族北支十七世中贵、十八世经正、民正、王峰(临淄槐务村人),再次组织续谱。我南支苗裔欢欣鼓舞,没有不赞同的,立即有族叔秉禄、族侄允信、允璞、允福负责采访整理的工作,他们不怕劳苦、四处跑腿,去城里、到乡村,查询考据,一丝不苟,辛苦忙碌超过半年,除了住在边远地区住址不明确实难以查询的外,都已编入世谱,至于数量很少因无法查询而遗漏的,从事纂修人员感到很内疚和不安,有愧于我们的祖先。</p><p>&nbsp;&nbsp;&nbsp; 我们族世谱的再次编修对现在和将来都有好处,有利于我们族后代区分长幼尊卑、亲疏远近,是当代和未来认族的依据,非常希望我们族的后裔切实按辈的次序起名,并期望在后来的悠悠岁月中我们族的后代繁衍不断,源远流长,不再分不清彼此,为再次续谱打好基础,提供方便,能达到这个目的,感到非常庆幸。</p><p>&nbsp;&nbsp;&nbsp;&nbsp; 公元一九九三年&nbsp;&nbsp; 岁次癸酉&nbsp; 桂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十世德云谨识</p> <p class="ql-block"> 王氏世族支派义序(序之十一白话文)</p><p class="ql-block"> 始祖老家河北枣强县王家洼,王昱、王叙两位先人自从明朝洪武十四年才迁到山东桓台县南北斜沟两个村子。昱公住在北面(王斜),叙公住在南面(徐斜),因此把二公作为始祖,分长、次两支。北支南支的称呼从此开始了。后来的人修谱时又把北支昱公的儿子二世名讳天福、天禄、天祯、天祥、天财五人分成五个分支,因此北长、北次、北三、北四、北五的称呼是从这里来的。南支自从叙公之后两代单传,至四世宽公、茂公兄弟二人开始分成两个分支,因此用南长、南次称呼了。</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八日</p><p class="ql-block"> 十七世中贵谨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凡例(白话文)</p><p>——世系从始祖以下按五世一图,每张图上面写某人名字,子孙连着在下面。先写名字再写排行,详细记载出身、善行,并写嫡配、继配,重嫡是老传统。</p><p>——我族从上世纪以来,也有起一个字名字的,子孙兄弟容易重名,往前不能表示尊重,往后不能体现区别,今后有这样的,应当晚辈避开长辈、年龄小的避开年龄大的,用不同写法的字作为区别,酌情使用,差不多就不相犯了。</p><p>——尊卑用辈行来确定,如果各支另起辈行仍然混淆,而且人员众多移居四方的有的见面难叙尊卑,应该都按照前人起的“龙建中正、秉得允新、远承近守、清国同臣”,从十四世以下按辈起名,既容易辨别尊卑又全族统一像一家人,就是千里相逢也能一问就明白了。</p><p>——年岁长了,族里的女老的,有不知道姓氏的,也一定写“配氏”二字表示不能没有母亲。</p><p>——跟了别人改姓,各有各的原因,但宗族后人的情义不能断绝,为他记上出自哪里,等待归来,就是本人不回来,也能让他的后代知道归来的地方。</p><p>——本宗人过继给本宗人作后人的,仍然在生父下面注“出嗣”二字,在嗣父下面注“嗣子”二字,表示不忘本。</p><p>——祖坟春天秋天两次祭奠,这是隆重的仪式,定于寒食这天和十月初一这天。祖坟祭祀时先大祖宗,以下按照次序进行祭祀。祭祀结束撤下供品就地一起吃饭,也是团结和睦的一种表现。</p><p>——这族谱的续修,标准四十年一次,或者在前或者在后,根据当时的情况确定,不能推迟太久。如果遇到修谱时,能执笔的不得推辞,不得反对,如果有推迟、反对的,可以按不孝对待。</p> <p>  修谱凡例增补(白话文)</p><p> 凡是列入谱的女家眷,记录在男人名字的左边,没有名字的就记“配某氏”,有名字的就注“妻某某”,这两种情况如果采访的有错误,请本支人员看出来后另外进行改正、添加。</p><p> 这次修谱无论本宗自己的儿子、过继的儿子还是养子、义子,都按年龄大小的次序写在左边,用来体现我族敦厚和睦的传统。凡是本宗人员跟别人改姓的,必须注明“某公之几子从某处某人”为他记录出自哪里,用来等待归来。</p><p> 族人散居四方的很多,每当修谱,采访艰难,虽然住在外面的人已经列在谱中,但平时了解的不详细,因此这次修谱立了一个总目录注明“自谋世某人始迁某处,列于几卷几页”都附在各卷的前面,看了一目了然。</p><p> 凡是有上门女婿的,用他女儿排列世系,并在他名字左边添注“入某某,外孙为孙,从母姓王氏”按我族定的行辈起名。</p><p> 族人的尊卑用行辈来确定,在前人起的“龙建中正、秉得允新、远承近守、清国同臣”十六字基础上,又续起了“奉先志孝、敬义长存、兄友弟恭、敦里睦邻”十六字。第一句刚开始是“奉先思孝”,出自《尚书》“太甲·中篇”,意思是尊敬祖先要想到孝顺。“思”字有想、记的意思,但因犯祖讳,就不能用了,为了不完全违背这一句原来的意思又要照顾到音韵的和谐,所以用“志”代替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