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胡兰的胞妹刘爱兰逝世

梁振明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笔者从刘胡兰的外甥一一刘爱兰之女司承志女士处获悉,刘胡兰烈士的胞妹刘爱兰于2020年5月3日在山西太原逝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 刘胡兰烈士的胞妹刘爱兰出生于1935年,她和姐姐刘胡兰一起度过了童年时光。1947年1月1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在文水县云周西村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年仅15岁。当时,比刘胡兰小三岁的刘爱兰就在烈士牺牲的现场,亲眼目睹了姐姐牺牲时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13岁的刘爱兰怀着对敌人的一腔怒火,经贺龙司令员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北野战军第一剧社,成为一名文工团团员。</p><p class="ql-block"> 就在刘胡兰牺牲17天后,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剧本创作者魏风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立即前往采访,并用三天三夜的时间赶出话剧《刘胡兰》,在吉县排演完成后,赴河津正式演出,随后,《刘胡兰》剧组又随军渡过黄河来到陕西,为战斗在一线的解放军演出。后来,话剧《刘胡兰》又被改编为歌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刘爱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北战斗剧社后,由于她的外貌、举止、神情酷似姐姐,领导让她扮演刘胡兰。每次演出《刘胡兰》时,她都全身心投入,把对敌人的悢和对姐姐的爱溶入到剧情当中,并在每次演出前走到台前声泪俱下地请求大家为姐姐报仇。她的每一次出现,都能让现场群情激昂,有的战士跳上舞台对刘爱兰说,我们一定为你姐姐报仇。有的战士被剧情感动,甚至举枪要枪毙扮演大胡子匪兵的演员……</p><p class="ql-block"> 当时,在临汾成立的晋南人民广播电台经常播放歌剧《刘胡兰》,大大激励了更多青年投身解放战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平时不爱看戏的彭德怀副总司令,坐在木头桩上看歌剧《刘胡兰》时,一边看一边擦眼泪,并指示这个戏要在全军演出。</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贺老总来到临汾,剧社给贺老总汇报演出了《刘胡兰》,他看后非常激动,说这出戏群众喜欢,自己也爱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1949年3月,贺老总再次来临汾巡视工作,他表扬了剧社的宣传对动员青年参军、报考军政大学起到的巨大促进作用。 </p><p class="ql-block"> 由于刘爱兰长时间扮演刘胡兰感情过分投入,对她的精神刺激很大,有时出现精神恍惚现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刘爱兰年青时同姐姐刘胡兰长的极为相似,多年来,美术界设计刘胡兰烈士雕像、邮政部门设计印刷刘胡兰的邮票,都要从她的身上寻找刘胡兰的子子。</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刘爱兰一直把宣传刘胡兰精神为己任,坚持宣传演讲姐姐的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转战陕北途中听到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后,挥毫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遗憾的是,这幅题词后来在解放战争中丢失了。1957年,在刘胡兰牺牲10周年之际,毛泽东主席又第二次重新题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刘爱兰被部队保送到重庆巴蜀中学读初中。1954年,进入山西省工农速成中学读高中。1955年,刘爱兰与江苏籍同学司晨光结婚。1958年,刘爱兰分配到山西大学图书馆工作,1962年调入太原市农建局工作。1990年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刘爱兰老人是早三年前冬季的事。我的好友一一文水县卫生局原副局长、医保中心主任陈克明给我说,他和刘爱兰的女儿司承志熟悉,最近听说刘爱兰和女儿司承志从外地回到云周西(胡兰村),问我想不想认识一下,出于对刘胡兰英雄的敬佩和对其胞妹刘爱兰的好奇,我欣然答应。</p><p class="ql-block"> 在云周西村东面的一幢单元楼内,我们见到了刘爱兰的女儿司承志,她热情招待了我俩,并赠送给了我俩由母亲口述、她执笔撰写的《我的胞姐刘胡兰》一书,还从套间扶出了她的母亲刘爱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见刘爱兰,和书中刘爱兰形象差别较大,书中看到的年轻时候的刘爱兰青春美丽,剑眉之下,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一种不屈的个性和智慧。可眼前的刘爱兰却是佝偻着身子,苍白脸上印着岁月的沧桑,呆滞的目光中绽放着慈祥。</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饶人啊,刘爱兰毕竞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加上她几十年沉浸在对姐姐的思念悲痛之中,精神的摧残加快了人的衰老。不过,从刘爱兰女儿司承志的身上,我们看到到了刘爱兰当年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随后,司承志给我们和她母亲留了影。</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相识三年之后,刘爱兰老人离我们远去,去找她日夜想念的姐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者介绍: 梁振明,文水县人,大专,1971年参加县人民银行工作,1972年入党,后调到文水县委新闻办当记者,1995年任县纪委宣教室主任,1998年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宣传系统党总支书记。曾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稿件诗文两千多篇,还先后出版了自己编写的《正气清风》《胡兰故乡的旗帜》《岁月熔炉》《诗文伴我行》《岁月记忆》五本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