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与教研——敖汉旗“第一组教研团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研讨纪实

王静

<p> 自2020年3月2日到现在,线上教学已经两月有余。从开始时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摸索中慢慢适应了新的学习方式。虽然学习的场所发生了改变,但小小的一方屏幕将身在八方的孩子们紧紧聚在了一起,牵引这条热线的是屏幕另一头的老师。我常常为此感到神奇:全中国的老师、家长和孩子在同一时间做着同样一件事,是怎样的力量让我们全力以赴?是怎样一种执着,令我们无怨无悔?是怎样一种信念,让我们情深似海?</p><p>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是未来,是希望!</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线上教学回顾</b></p><p> 为了让孩子们保护好视力、保持线上学习的新鲜劲儿、保证学习质量,从作息时间安排、课程表安排到平台选择、课件处理、网速提高、安抚学生等,学校和老师们可算是煞费苦心,如何让孩子们在有限的线上学习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教育,是每一位老师在备课时面临的最大困难,看不见的教学让老师们的课堂没有了抓手。为此,各校下发了一系列关于线上教学的文件,将线上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备好了方案:</p> <p> 一.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法。</p><p> 传统教学是老师站在前面教,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的表现一目了然。如今师生真正做到了一起坐下来,一起学起来。网络教学还是要从教材出发,由年级组共同研究,选择适合学生线上学习的内容,以专题为主,采用录播或直播的方式,尽量将知识系统化,强化学习方法,借鉴优秀的网络资源,以轻松愉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测,对于网络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孩子,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并且在返校后给予更多关注。</p> <p>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p><p> 根据不同年级学情,老师们在备课期间使用大量时间搜集整合资源、制作精良的课程软件,以多样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网络共享资源的优势,扩展学生的学习面,更好地掌握了课程知识点。</p> <p> 三.教师角色在线上授课中转变。</p><p> 因为隔空教学,很多学生状况不可控,为了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的发生,教师从原始课堂的“给予者”“引导者”转变为了“组织者”“鼓励者”“参与者”“学习者”,改变以往不敢放手、不会放手的教学状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学生在主动观察、独立思考、交流分享中获得自我成长与进步的实际体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线下教学接轨 </b></p><p> 2020年5月7日,四至六年级学生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终于接轨,如今开学已经两周,一些线上教学的弊端和存在的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5月12日,敖汉旗教育研究室下发了《关于开展集团教研活动的通知》。这正是我们集团教研团队此时最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内容,四所学校共同协商制订了《2019-2020学年下学期“敖汉旗第一组教研团队”线上线下教学工作衔接教研组研讨方案》,并立刻着手此项工作。</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内组织研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敖汉旗实验小学篇</p><p> 5月19日和5月20日下午,敖汉旗实验小学开展了四、五年级组研讨活动。各学科教师们发言积极,将自己在线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一摊开:自律性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作业不积极问题、知识掌握补充问题、学生体质虚弱问题、教学进度缓慢问题、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等,老师们分学科分类型 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积极探讨了解决办法。大家在相互沟通中借鉴了查缺补漏知识的好办法,在相互勉励中调整了积极健康的心态,在领导的安慰鼓励下,建立了衔接好线下教学的信心,整个研讨氛围浓烈而美好。</p> <p>  陈英杰校长在与四、五年级教师交流中说:</p><p> 关于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不仅仅只是上好开学第一课,也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这是每一位教师常态性观察工作,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p><p> 关于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要先抓习惯,再谈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要把网课期间学生丢失的好习惯找回来,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乐趣和信心。</p><p> 关于家校沟通问题,要讲究方法,做好家访工作,家校携手,才是让学生尽快步入学习正轨的良方。</p> <p>  张彩文副校长在和老师们交流“如何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时,这样说:</p><p> 在线上教学期间,我们的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掌握了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一些优秀的课程资源给课堂输送了新鲜的血液。线下教学时,我们要对线上一些好的资源课程有效利用,让线上资源成为线下教学的有力补充。</p><p> 可以尝试“双师课堂”,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p><p> 张校长还和四、五年级组的老师们一起商议了本学期的教案编写和作业设计等问题,解决了老师们心中的疑惑和担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惠第七小学篇</p><p> 新惠第七小学于5月19日前,各年级教师按照自己所任教学科在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复课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整理出了问题清单及整体改进措施,上交到学科组长处,教研组长根据教师们的不同问题进行梳理,分类。</p><p> 5月20日下午教导处组织各教研组集中开展研讨活动,从学生的网课参与度,作业提交情况,直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殊关爱学生的个别辅导,以及复课后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进度不一,学生学习效果各异,学生个体差异太大两极分化严重,网课期间对学生学习习惯,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一班一案,一科一案,一生一案教学改进措施,通过串讲复习网课期间的知识,边授新边巩固,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一周一个小目标,各科学习小奖状鼓励机制,吸引学生从屏幕走向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扬课堂教学之长,避线上教学之短,在特殊的时期用心做好七小的教育教学工作!</p><p>(文字提供:新惠第七小学 陈建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道湾子中心小学篇</p><p> 为更好地进行“线下”与“线上”教学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科学规划线下课堂,精准施策,扎实有序推进线下教学活动。5月19日,四道湾子中心小学开展四、五年级研讨活动。会上各学科教师认真的进行了分析,找出线上线下教学中学生学习呈现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农村孩子自律性不高,无人监督;网络信号差,卡顿延迟;不重视副科,习惯不好;作业提交不及时等等。老师们根据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出点子想对策,想办法解决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最后,吴向铭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及线上教学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将教师的发言认真梳理,要求教师摸清学情、调整策略、找准症结、合理突破、无缝衔接。以确保本学期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p><p>(文字提供:四道湾子中心小学 卢彩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萨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学篇</p><p> 萨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研讨会于5月19日开展,通过上周的作业检查、家长和学生调查问卷、质量检测等多种形式展开了讨论,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p><p> 会上三、四、五年级教师结合现状,集体研判线上教学效果,针对出现的两极分化更加明显、部分学生成绩下降很多等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六年级老师针对补缺补差、分层实施教学、专项训练、小组互助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建议。</p><p> 会议最后李国民校长强调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保持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情绪与状态,共同督促孩子学习习惯的调整和优化,全体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尽快适应线下课堂,为孩子们的学习打牢基础,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p><p>(文字提供:萨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学 邱亚民)</p><p> </p> <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团队云端教研</b></p><p> 2020年5月21日,“'敖汉旗第一组教研团队 '六年级组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同频互动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活动邀请了敖汉旗教育研究室的刘忠主任、赵素春老师、王国奇老师、王术梅老师、徐江英老师,五位专家在线指导。敖汉旗实验小学 、新惠第七小学、四道湾子中心小学、萨力巴蒙古族中心小学、白斯郎营子小学、四德堂小学,参与了教学研讨。</p><p><br></p><p><br></p><p><br></p> <p>  活动前,敖汉旗实验小学的王静主任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流程:</p><p> 一.各校中心发言人交流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p><p> 二.针对问题,各校协商制定解决方案。</p><p> 三.专家点评和总结。</p><p><br></p> <p>  各校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p><p> 一.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时疏导。 减缓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让学生明白延迟开学不是延迟学习,要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疫情,面对学习。</p><p> 二.听课状态需要调整。长期的假期生活,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动笔写字速度慢、行为懒散。针对这一情况,授课教师采取观察——辅导——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尽快步入学习的正轨。</p><p> 三.教学进度缓慢。由于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下作业完成情况无法掌控,线下课堂在“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查缺补漏的地方太多,导致教学进度缓慢。针对这一情况,先给任课教师做思想工作,线上教学不能代替线下教学,不要有心理负担,静下心来面对课堂,面对学生,积极完成教学任务。然后调动教研组的力量,教研组内成员要定期、及时沟通,群策群力,把问题集中后,采取纵向整合,适度放缓进度,适当复习巩固的方式解决问题。  </p><p> 四.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线下课堂中发现,爱学习的学生在线上教学期间进步飞快,而学困生因为自主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直线下滑,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学优生和学困生结成互助小组、教师制定一生一案等方法,鼓励为主,督促为辅。</p> <p> 教研室的几位领导和专家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摘要如下:</p><p> 一.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习惯”和“差异”是关键词。</p><p> 二.布置作业多些过程性、操作性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积累。</p><p> 三.教学中注意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分层教学很必要也很重要。</p><p> 四.抓基础补短板,优化教学设计;在备课上下功夫,关注个体差异,建构学习共同体。</p><p><br></p><p><br></p> <p><b>   教研后的思考</b></p><p> 这次四校联合的教研活动,让我们在找出自校问题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兄弟学校一些好的教学建议,不局限于本校的方式方法,集体的智慧使大家消除了很多教学中的顾虑,打破了很多局限性的思考。“第一组教研团队”不仅是教学研究上的合作伙伴,更是互助互推的好朋友。</p><p><br></p> <p> 从老师们和学生们的一致反馈来看,线上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但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迈向多元化。一些在线上教学期间获取的技术和教学手段我们会沿用,一些线上教学以外的收获我们也会珍惜:</p><p> 一是继续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线上学习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的全力支持,这是网上学习的一个重大收获。这个特殊时期,终于让所有家长都静下来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有了家长的陪伴,学校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加顺畅,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也会多一份谅解,少一分指责。老师们也要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多一份宽容,少一分苛责,家校合璧是教育长久以来的愿望。</p><p> 二是面向未来混合式教学与教研。线上教学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我们要利用好、实践好。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把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网络上一些值得推上屏幕的课程资源,我们会有效利用,要让网络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知识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信,未来我们的课堂会更加生动。</p> <p>  “第一组教研团队”线上教研活动告一段落,四所学校为了能在特殊时期开展这样一场教研活动,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本次教研团队活动首次以会议形式和大家见面,首次实现了四所学校和教研室同频互动的云端教研,首次在“同一会场”容纳四所学校六个教学点的大型教师研讨。同频互动为今后四校常态化教研提供了有利条件。</p><p> 特别感谢敖汉旗教育研究室对敖汉旗“第一组教研团队”的大力支持;感谢敖汉旗电教中心对本次活动提供的技术支撑;感谢兄弟学校的精彩分享。</p><p> 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商业产链,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教育也是这样,我们要在变故中寻找契机,在变数中寻求改变,只有守得初心,积极进取,才不会被时代湮没。面对未来混合式教育与教研,敖汉旗小学组“第一组教研团队”已经踏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我们会越走越宽。</p><p><br></p><p> 照片来源:参与教研的六所学校</p><p> 技术指导:敖汉旗电教中心</p>

教学

学生

教研

学习

敖汉旗

线上

教师

问题

老师

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