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叹 忆</p><p> 星夜絮风拂落叶,</p><p> 往昔如昨人殊途。</p><p> 恩情成忆天堂安,</p><p> 奈何幻变日月间。</p><p> 一早醒来,打开朋友圈,全是"母亲节快乐"的祝愿语,心头不禁一下疙瘩……</p><p> 再往下看,是二姐发表的《妈妈我想你》,打开一看是全民k歌,她亲自演唱,一开口,那声音已经让我揪心的痛,逐渐地泪流满面到泣不成声了……</p><p> </p><p><br></p><p> </p> <p> 母亲!我的妈妈!一个勤劳贤惠能干的农村妇女,一辈子任劳任怨,勤俭节约,一生清贫。没有上过学,可她品德高尚,通情达理…这样的一个妈妈走得太突然了,那时全家人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痛不欲生,怎么也意想不到不幸那么快降临到我们身上,让我们尝到失去亲人时揪心的痛。</p> <p> 直到今天,妈妈已经离开我们142天了,感觉她从没离开过,她仿佛总在我们身前身后转悠,总对我们嘘寒问暖,唠唠叨叨……她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时刻出现在我的眼前,出现在我的梦里,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睡觉,因为梦里有妈妈的出现:有一次,我刚进家门,她就说:你来得刚好,先照看一下细B,我出去买东西……有一次,睡醒,妈妈就躺在我的身边,吓了我一跳,她说,她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还有一次,她说那里那里的风水好,就把你爸爸葬那边吧(那时重病中的爸爸还没走)……这样的能梦多的是………然而,妈妈仿佛又离开了我们几个世纪,从来没试过这么长的时间没见过妈妈的,可想而知,这期间是多么的煎熬,多么的撕心裂肺……</p> <p> 从此我再也不敢看电视里有关母亲的话题,听有关母亲的歌曲——《母亲》、《万爱千恩》、《我陪你变老你陪我长大》……这些歌曲,一听就泪流满面,一想到妈妈不在了,从此我是一个没有母亲的人了,那种撕心裂肺般的哀伤就无法释怀。以至于至今我都不想也不敢再走进妈妈的住处,进去了满是妈妈的影子,满是伤感……不进去,至少觉得妈妈还在那屋子里生活着,看着电视,抱着、哄着孙子,唠叨着大孙女……或者拿着鸡饭去喂鸡,然后在鸡屋门口和隔壁王嫂、楼上容嫂谈天说地,我们一回家就能看到她微笑用土话着问:“今来到?”然后开家门让我们进去……</p><p><br></p><p><br></p><p><br></p><p> </p> <p> 俗话说:妈在,家就在!是的,没妈了,我该何去何从? 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只要父母在,就有个完整的家,就会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有了妈妈,我的心也没了依靠,没有了妈妈,我觉得自己的心像一颗随处飘荡的小草,没有了扎根的地方。每当夜深人静,我思绪万千,妈妈的音容笑貌一幕幕在我的脑海里不时出现, 泪水模糊我的眼睛......</p> <p> 不禁想起了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教过了五六届学生,每次都让学生走进季老的内心,用心体会季老对亲身母亲和对祖国母亲深深怀念的情感。殊不知,没有经历过,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直到失去了母亲我才真正深深体会到季老对亲身母亲那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情感,体会到“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话的真正含义。真正体会到“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些句子对母亲深深怀念的真实感受。</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 </p> <p> 都说家是避风港!说得一点也没错,那是有妈的家,曾几何时,一遇到烦心事,一受到委屈,一有不开心,我总喜欢往妈妈家里跑,有时候一天跑几遍,有时候三头五天跑,很多时候一个星期跑一两遍。有时候不说什么,听妈妈唠叨几句也好;有时候不说什么,见见也好;有时候不说什么,溜达溜达也好。神奇的是:这一溜达,一见,一听唠叨,就什么烦心事,什么委屈都没有了,舒心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惯了往妈妈那里跑。然而现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内心的喜怒哀乐无人分享,无人倾诉,再美的风景也会黯然失色,再美的佳肴也食之不甘,再烦的事、再不好的心情也只能自己扛了……</p> <p> 今天是母亲节,在这样的节日里,除了对母亲无尽的怀念还是无尽的怀念;除了无比的伤感还是无比的伤感。伤感之余,我还是想对妈妈说:妈妈,你可知我们都很想你,你可知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妈妈,你在那边还好吗?妈妈,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妈妈,节日快乐!!!</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