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那就是母亲。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br> 今天,2020年5月10日,是母亲节。 <br> 妈妈离开我们整整十六年了,妈妈的音容笑貌还是那样清晰、还是那样慈祥。给我的感觉是妈妈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在我的生活中。<br> 我们的妈妈是一个善良的妈妈、一个慈祥的妈妈、一个聪明的妈妈、一个勤劳的妈妈、一个天下最好的妈妈。<br> 一个聪明的妈妈<br> 妈妈纺线织布裁缝样样精通,特别是妈妈手工织的花布,经纬分明、鲜艳夺目。看妈妈织布是一种享受。织布时,妈妈坐在织布机前方,双脚一上一下的踏动机板,梭子乖巧地拖着长长的尾巴在上下张合的经线中来回穿梭,从妈妈的左手飞到右手。手工织布的工艺极为复杂,从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过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吊机子、了机等多道工序。我们家有一台织布机,在妈妈的传授下街坊四邻的好多婶子大娘都学会了这门手艺。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逐渐提高变成了买洋布、的确良布、买现成的衣服,也就不织布了,年代久了家里的织布机也就不知去向了。<br> 妈妈也是一个出色的美食家,妈妈做的饭菜好吃,我最爱吃妈妈做的煎茄夹子,茄子横向切片,两片之间不要完全切开要连在一起一些大约四分之一吧。里面加上肉馅,有时是其他菜馅儿,然后将切片放在面糊碗里裹上面糊(面糊是面、鸡蛋和水混合而成)放在锅里煎,直至两面煎至金黄就可以出锅了,那味道有第一层的脆、第二层的鲜和第三层的香。<br> 还有妈妈熬的菜粥、有青青菜、小白菜菜粥,还有劈菜粥;<br> 妈妈做的蒸菜我们老家叫nagou,有阳沟菜等各种野菜、苜蓿、红薯叶都可以做蒸菜;<br> 妈妈做的菜团子有干小白菜馅的、野菜馅的;<br> 还有过年蒸的粘窝窝、丝糕;<br> 妈妈熬的大锅玉米粥, 还有妈妈腌的咸菜,还有...<br> 妈妈做的美食,有家的味道有妈妈的味道。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仍回味无穷。 <br> 一个勤劳的妈妈<br> 妈妈勤劳不怕辛苦,用农村人的话来说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特别是当村妇女主任时,带领全村女同志割麦子、收棒子、拾棉花,不管脏活累活带领姐妹们一起干,家里做饭洗衣服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即使上了岁数有病在身,也同样把屋里屋外收拾的有条不紊。<br> 妈妈勤俭持家,我们家不算富裕但日子过的很快乐,家里供我哥哥和妹妹读完中学,供我读完中学读大学,虽然平常日子有时节俭但在供我们兄妹上学的问题上没二话,精神上鼓励经济上大力支持。事实上,我心里明白,当时的条件供一个大学生,家里人要付出很多,要克服很多困难。<br> 我哥哥、我妹妹还有我兄妹三人都在南学中学读的初中,学校离我们家有5-6里的路,那时大部分学生去上学是骑自行车或步行,如果步行的话要1个多小时,所以就得6点左右吃早饭,妈妈就得5点多起来做早饭,从来没有因为早饭晚点让我们上学迟到,一年四季不管冬夏春秋,特别是冬天天还不亮妈妈就早早起床,给我们把饭做好了,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心里暖暖的。<br> 是妈妈满满的爱、是慈母辛勤的付出,才有子女的成长进步。<br> 一个善良的妈妈<br> 我爷爷奶奶本来在北京和我大爷大娘生活在一起,后来由于奶奶和大娘婆媳关系紧张,就回到老家和我们在一起,这样侍候老爷子老太太的重任大部分就落在了我妈妈身上。我奶奶是个比较挑剔的老人,如吃饺子皮要薄、馅要大、个要小,馒头要碱大的,不爱喝小米粥等,我妈妈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满意,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爷爷奶奶度过了他们愉快的晚年,故去时奶奶八十九岁、爷爷八十八岁都是长寿。<br> 妈妈是家庭的主心骨、和谐家庭的带头人幸福家庭的付出者。<br> 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别人的妈妈给孩子一次生命,而我的妈妈给我的是两次生命。<br> 我小时候刚出生几天就出现抽搐、吃奶后呕吐等症状,后来逐渐加重出现消瘦皮包骨,类似现代医学说的新生儿硬肿症,到后来除了微弱的呼吸和心跳外,没有体温、没有反应、没有吞咽、不能进食吃奶。乡亲们都说这孩子活不了放弃吧,甚至父亲已经把坑都挖好了。妈妈把我紧紧搂在怀里用她的体温温暖着温暖着我,托人给我请来了老中医开了中草药,细心熬制成汤剂、小心翼翼的用小勺喂我药汤,一滴一滴我真的开始咽了,就这样在妈妈精心呵护下,奇迹出现了,我慢慢的有了反应有了吞咽可以吃奶了,抽搐也逐渐好转消失了。是母爱创造了神奇、是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br> 是一生充满艰辛的妈妈<br> 姥姥家离我们村十几里的距离,妈妈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幼年时候东北、华北,乃至整个中国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破家亡。鬼子把炮楼据点建到了村口,鬼子汉奸白天到村里抢夺。所以妈妈幼年时过着白天逃难、晚上再回村里的颠沛流离生活。<br> 妈妈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7岁那年因为脑炎去世。姥姥也在妈妈十几岁时离开了人间,姥爷患有慢性疾病,所以家庭的重担早早的落在了我妈妈身上,要照顾老人和妹妹。由于小时候患麻疹、后来的过度劳累等原因,妈妈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症状逐年加重出现肺气肿肺心病,常年咳嗽、喘憋,每到冬天加重,特别是上岁数以后,晚上咳嗽的几乎不能睡觉,中药西药、输液打针、气雾剂还有氧气疗法,该想的办法也都试了,症状时好时坏。病痛在妈妈身上,揪心在儿女心里,现在想起来心里依然痛痛的、沉沉的。<br> 妈妈又是一位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人。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她总是从容对待,处之坦然,沉着应对。<br> 一个慈祥的妈妈<br> 管教孩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方法。<br>爸爸妈妈从来没有打过我们骂过我们,包括我们做错了事也是心平气和给我们讲道理。记得印象最深的那次还是我大约12岁那年的一个秋天,我和小伙伴们去地里拔草,傍晚回到家才发现我把夹袄丢了,衣服虽然不值钱,那可是妈妈一针一线辛辛苦苦做的,说心里话心里有点忐忑,告诉妈妈后不但没有说我批评我,安慰我说“饿了吧,吃点零食,休息一会,你和哥哥一块再原路找一找,找不着也没关系”。当时我心里感觉暖暖的。<br> 妈妈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她对他们更是关怀备至、疼爱有加,生命来来往往,爱的延续是希望,这世上有一种亲情,叫“隔辈亲”。<br> 对长辈尊敬、对晚辈关爱。和亲戚朋友、和街坊四邻和谐相处,她们有什么知心话都愿意和我妈妈说,有什么不好办的事都愿意让我妈妈出出主意,拿拿意见。有时谁家闹矛盾了,妈妈就成了“帮大姐”的角色,谁家有困难,能帮多少就尽量帮多少。<br> 一个是正直的妈妈、充满正能量的妈妈<br> 妈妈是一个中共党员、还担任过村支部委员、妇女主任,爸爸也是一个中共党员。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是父母满满的正能量,要好好学习、要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要遵纪守法,做事宁愿咱自己吃亏也不让人家吃亏。<br> 妈妈离开我们整整十六年了。<br> 现在回忆小的时候、想起妈妈,心里是温暖、是幸福、是满足、是感恩。同时还有深深的愧疚、自责、遗憾...<br> 妈妈给予我的太多太多而自己回报老人的太少太少,陪伴的太少太少...<br> 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能等,独独孝敬父母不能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咿呀学语到成家立业,这其中哪一步没有父母的心血!我们长大成人,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养育之情重如山,孝敬父母需尽早,倘若不能报答,必定会遗憾一辈子。<br>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br> 父母去,人生只有归途。<br> 你可能谁都不欠,但一定欠父母的。<br> 妈妈, 我们永远都会怀念您!<br> 妈妈,我们永远都会深爱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