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不能成事,看这三点就够了,不得不服!

保温管科技

<p>老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这是个听起来浅显,细品又十分深刻的道理,世界很大,什么样的人都有。</p><p>很早的时候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说同胞的羔羊,一只跟着母羊长大,另一只跟着豺狼长大,之后两只成年羊的胆量相差巨大,从而证明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有着绝对强势的影响。</p><p>当时觉得很有道理,并坚信只要环境相同所培养出的性格就会相同,其实不然。</p><p>环境一定影响性格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就像“有志者,事竟成”一样不适用于所有人,夸父立志要追日,最终还不是追不上,精卫发誓填平大海,终究埋不尽惊涛骇浪。</p><p>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成事,看的不只是志向,更多的是这三点,有些道理不得不服。</p> <p>1.遇到困难挫折时的反应</p> <p>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不是金钱利益,而是挫折和失败,相比毅力,贪念明显更好控制。</p><p>常常听到这样的案例,说公司招聘员工或者家庭招聘保姆的时候会通过一场特殊的“面试”比如在桌角凳下等相对不怎么显眼的地方放置一些财物,为的就是观察被面试者临财时的表现,认定贪财之人发现财物之后必然据为己有,那些诚实归还的人才可用。</p><p>这种考验方式和观点结论从单方面来看确实可行,但并不严谨,诚实从来都是最基本的品行,一个人能否发展看的是根基;是否能发展得好,往往要看的是枝叶。</p><p>所有人在遇到金钱时都可以选择据为己有或拒之门外,无论哪一种都属于主动选择,而一个人在遭遇困难挫折之时却没机会再做主动选择,当生活中所有的突变都只能被动接受时,人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最真实也最能代表其能力。</p><p>“求生”的方式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p> <p>2.如何寻求旁人的帮助</p> <p>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向旁人寻求帮助,决定了这个人能否成大事,每个人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都会陷入困境,向别人求助是正常反应也是深陷泥沼时不得不做的事情,每个人求助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之处,毕竟它是一种思维模式。</p><p>有的人在向别人求助时只考虑自身处境,完全不顾及被求助者的难处或心情,求人比助人难多了,生活中无论再怎么亲近的关系,一旦涉及到不平等关系就得想方设法让关系均衡。</p><p>互利共赢关系才会长久,脑子里装着“我穷我有理”思想的人很难做成事情。</p><p>如何更好地寻求别人的帮助是件充满智慧的事,生硬或乞求都很难让对方心态平衡,互惠或超额回报式求助,既有尊严又有尊重。</p> <p>3.身处顺境的头脑是否清醒</p> <p>有志者的事情一定就能成功吗?</p><p>不一定。</p><p>人生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拥有远大的志向正如树立远大的梦想,志向只是个目标,能不能实现谁都说不清,梦想更像是航标,中途改变更是常见。</p><p>人到中年,大概没几个人还能记得住当初的梦想,儿时想要当科学家,航天员的那帮孩子们如今或许正在哪栋写字楼里加班加点,还有可能躲在天桥下摆着小摊。</p><p>大部分普通人都熬着差不多的时间,拿着差不多的钱,过着差不多的日子,提起曾的“梦想”就像提起昨日雨后的花黄,摇摇头满脸写着“往事不要再提”。</p><p>逆境中的奋斗容易,因为身后有狼在追,顺境里的奔跑太难,毕竟生活并没有太过艰难。</p><p>被生活磨平棱角并不是件绝对美好的事情,顺境就像温水煮青蛙,一个人若在顺境中不能保持头脑清醒,或许一生平静,却难成大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