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村,迎来夏天的第一场雨

黑夜里的眼睛

<p>  水乡古镇是江南的载体,而雨便是水乡古镇的灵魂。</p><p> 今天是立夏,天气预报显示小到中雨,其实这正合我意,我想遇见的正是雨中的乌石小镇,有戴望舒笔下的悠长悠长的雨巷,有王建云游时"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恬淡,更有"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的落寞苍桑。</p><p> 从视听的效果上看,相机下的古村,除了有"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美景,还有就是雨天的光线为散射光,明暗反差小,在拍摄具体景物时能获得更好的质感,再有就是雨中的朵朵伞花是古村中一道移动式的靓丽风景。</p><p> 雨中的古村,尤显宁静,游人稀少,你可以细听雨打芭蕉、金石琤锵,萧萧疏雨滴梧桐,甚至面对光滑的石子路都能聆听到雨水所敲打的叮咛之声。</p><p><br></p> <p>  所以,此行虽是阴雨连绵,路上也会有四五小时的车程,加上走进古村最多二小时的参观时间,傍晚时分必须赶回,然而出行计划依然雷打不动。</p> <p>  在通往乌石村的路上,有村民在售买一种山果,这就是山莓,别称树莓,三十元一篮,其未成熟的果子叫覆盆子,是一味妇科良药,对美容养颜、清除自由基及孕前生殖系统的调理均有帮助。</p> <p>  约二小时的车程,准时到达乌石村。妈妈的鞋带散了,小家伙正给妈妈打伞。</p> <p>  乌石村,是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一个下辖村,位于其东南部。民居以千年不化的火山黑石磊成,整个村庄形如“燕窝”。四周梯田层层,群山连绵,乌石村是保存完整的以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建造的村庄。 素有"空中乡村"的美誉。</p> <p>  乌石村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民风淳朴。村里有"怡情石屋"等数十家农家乐为游客服务。</p> <p>  江南民国风古建筑,朱红的对联并未褪色,沿阶的草色正浓。</p> <p>  村里的一条条小道,遵循古代风水理论建造而成,让整个村子形如燕窝,村里走走,古井,古楼台,满满的古朴气息。</p> <p>  老柿子树和无花果绿叶成荫,展现勃勃生机。</p> <p>  光亮的阔石板路,由许多块平整的玄武岩组成,我们在雨中小心翼翼地踩出一片静谧。 </p><p> 未铺上木板的房梁,让人望而生畏。小时候的我们,曾经住过这样的房子,老鼠从楼板上跑过去,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p><p><br></p> <p>  家里住着孤寡老人,还是小孩子嘴甜,忙上去叫声奶奶!</p> <p>  登上石彻、穿过亭子,就是村子的后花园了。</p> <p>  放眼望去,乌石幽幽、炊烟袅袅,人称空中乡村。</p> <p>  大凡有悠久历史的古村,都会有古树相伴,伫立在古枫前,你会去探究这棵树到底有几百年的历史。</p> <p>  立夏的雨,连绵不绝,把整个村庄朗润得别样的风情和美丽。</p> <p>  我们来到了乌石村成立的第一家农家乐--怡情石屋。</p> <p>  沿阶的芍药花,花枝招展,风姿绰约。</p><p> 芍药花有个传说,相传华佗始初尝了芍药的茎、叶、花,误认为芍药没有药用价值。一夜,植芍药的窗外有美女啼哭,华佗出去看时,只有芍药没有美女。这样反复数次。华佗对芍药说:“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说罢就返身看书。 </p><p> 又闻美女啼哭。华佗叫醒妻子,诉说此事。妻子说:“无数花木都变成了你手中治病良药,唯芍药备受冷落,你可能没有查清其用。故其自感委屈而啼哭。”华佗不服。妻子说:“你查清了它地上的部分,而地下根并没有细究啊!”华佗还是不在意。一天其妻经血如注,小腹绞痛,于是自己挖起芍药根煎水饮之而愈。妻将此事告诉华佗,华佗深谢妻子。华佗又研究实践,方知芍药确属一味治病良药。后来华佗对芍药的肉质块根(白芍)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生品长于平肝,麸制长于养血、敛阴,酒制长于活血,碳制长于止血。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p> <p>  磐安县乌石村是浙江众多农家乐成功经营的杰出代表。</p> <p>  小院子合围而建,雨水流经青瓦汇聚,倾泻而下,此时谁都想伸手去接,更何况是孩子,那飞溅的水花打在脸上、身上,像是在打水仗,冰凉凉的。</p> <p>  玩得歇不来!</p> <p>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乌石村时曾在“怡情石屋”农家乐吃过饭,随后这农家乐迅速成为网红。</p> <p>  地道的农家美食。</p> <p>  水花荡漾,雨在水中跳起了芭蕾。</p> <p>  密密匝匝的雨,盗用朱自清《春》里的名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p> <p>  相机不同快门速度下的雨。</p> <p>  屋檐是雨水欢快的舞台。</p> <p>  芍药的花语是依依惜别,有亲朋好友要出远门的时候,可以送他一枝芍药花。</p><p> 芍药花与牡丹花齐名。在唐代以前,牡丹花还不叫牡丹,叫木芍药,由此可见芍药在我们国家栽培的历史,它原产于我国的北方。芍药花也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与牡丹花不相上下。自古以来,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p> <p>  野生茶是乌石村的另一张名片。走访了两家茶叶加工作坊,这么好的茶叶生长环境,可惜了都是仿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而丢了自己的地方特色。</p> <p>  茶园的小道边上有很多蓬纍,有些已嵌入茶叶中,万绿丛中一点红,色彩鲜艳,入口甜美。</p> <p>  小时候,妈妈的陪伴。</p> <p>  这灯与石屋有点中西合壁的风格。</p> <p>  这是穿越回到村口的又一条干道!</p> <p>  终于遇见了几个撑伞的游客。</p> <p>  回家前再给我来一张。</p> <p>  雨终于小下来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 <p>  毕竟不再是春雨,橙色暴雨来袭!</p> <p>  暂且停下来,尝一尝美食,油炸玉米饼。</p> <p>  “身心二安,自在磐安”。</p><p> 美篇里没有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雨碎江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