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灵魂

方雪竹

<p>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p><p> ——蔡崇达《皮囊》</p> <p>读完《皮囊》已两天了,想说点儿什么,但思绪一直很混乱,不知道从何说起。也许是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让人太过震撼,所以,在读后边故事时总是摆脱不了“皮囊”的束缚。也终于理解韩寒在序言中的话:“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到达更快。”的确,这本书适合慢慢读,细细品。</p><p><br></p><p>书中的每个故事中的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都能在自己和身边人的身上找到影子。对于阅读者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愉悦也令人痛苦的事。</p><p><br></p><p>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我们能做的就像作者所说: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p><p><br></p><p>文中的父亲虽然中风残疾仍努力维持家庭支柱的形象。母亲坚持建四层楼房除了争一口气,还有对父亲没有说出口的爱情。邻居阿小一直想活成香港阿小的样子,最终却过上了自己极力想要逃避的渔民生活,而香港阿小并没有过上想象中富贵生活,每日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天才文展从小为未来生活规划,不容踏错一步,却被生活当头一棒,最后远离家乡。厚朴以为自己到达了整个世界的入口,和他对话的是整个世界,当幻象破灭,以自杀终结生命。邻居张美丽拼尽全力,仍不被周围人所接纳,为证清白撞死在祠堂的柱子上。</p><p><br></p><p>当生活迎面扑来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迎接?当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后,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不停思考这些问题并想找到一个合乎标准的答案。其实,生活就像一个苛刻的导演,用一个个现实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加进很多戏码。在面对生活的乱流时,人们要么像作者一样带上面具训练自己和真实世界相处,找到和生活、欲望相处的最好距离;要么像张美丽和理想家厚朴一样,抛弃皮囊,精神也随之灭亡。</p><p><br></p><p>接着来说说皮囊和灵魂。序言中李敬泽对皮囊和灵魂有这样的描述“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一颗活着、醒着、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皮囊标志着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生命和生活之所以值得过,也许就因为它有限度,它等待着、召唤着人的挣扎、愤怒、斗争、意志、欲望和梦想。”这是对生活的注解,也是对阿太的话的最好注解。因为皮囊有限度,阿太在外婆过世,切菜切掉手指时都没流泪,而在摔断腿后哭泣难过;因为皮囊有限度,父亲在中风瘫痪后性情大变最后退化为小孩。灵魂依附于皮囊而存在,而不同的灵魂从内部照亮了皮囊。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所以,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这也是本书命名为《皮囊》的原因吧!</p><p><br></p><p>一本适合慢慢读的书,能从中得到的也很多。但是马赛尔·普鲁斯特也说过: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p><p><br></p><p>请原谅,我只能读到这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