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漫步》(从前卷)

书林漫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追寻圣人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你生涯规划了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皇帝也要竞争上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寻找教育的控制反馈回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5.心理罪系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6.热读《哈利.波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一套典型的教育专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9.和书生闲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0.人文管理的本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1.一本写给大人的孩子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2.泰戈尔和鬼吹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3.受得委屈方得成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4.读书也得调角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5.读书的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6.我相信那是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7.说还是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8.思想的盛宴---《在北大听讲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五角丛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回到昨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1.何以解暑?《天龙八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追寻圣人的足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年寒假, 我用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何燕江著《孔子》一书。近一个月过去了,现在还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圣人当年的形象,真是回味无穷,收获多多。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圣人或者是圣人的弟子,体会一下那酸甜苦辣的生涯,体会一下那上下求索的求知求真历程,体会一下那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过程,我们的思想和境界肯定会得到提升或者升华,使命感会油然而生。然后,再与我们的教育工作联系起来,又会思潮起伏,感慨良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孔子的一生可谓是奔走的一生。这一生颠沛流离,五味俱全。孔子这一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外漂泊,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漂泊一族”。与时下流行的年轻人的“北漂”、“南漂”有几点不同:一是漂泊的人员不同,现在的漂族多是一个人的漂泊,而孔子是带着一群人漂泊。二是漂泊的地点不同,现在的漂泊基本是一点一线,北上广或一线城市,往往是陷进了漩涡而不是到处漂泊,而孔子的足迹几乎遍布天下,周游列国,才是实在的漂和泊。三是漂泊的目的不同,现在的漂族是为了生计和更好地发展,孔子的漂泊主要是学习和传道。四是漂泊的成果不同,现在的漂族谋生尚可,谋事多不成,谋成大事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孔子的漂泊却是流芳百世,这其中的差距是相当的大啊。当然,孔子及一干弟子也要吃饭和谋职,在这一点上,与现在的漂族有共同的目的。孔子直到晚年才回到家乡,这一生,遭人嫉妒、遭人迫害、遭遇战乱以及遭受饥渴,都没有阻止孔子奔走的脚步,都没有扼制他传道的呼号。呜呼呀,孔子这奔走的一生,怎不让人钦佩得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孔子的一生亦可谓是求学求真的一生。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这是孔子对自己生涯进行总结时说的。在此之前,他就与人习学“六艺”,到了十五岁应该说是对于学习已经初窥路径,一心向往,因此立下志于学的心愿,并坚持了一生。孔子一生虚心向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求教的机会。“问礼”一节生动地描述了他治学严谨的一面,看到太庙中使用的各种器皿,他问管理人员这是什么,如何使用?问得非常仔细,为的是与书籍上的记载进行印证。遇两小儿辩日,他能躬下身来问询,遇哂笑而不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虚心求教的事例比比皆是,访名人,拜学者,甚至向见解和政见不同的人学习。孔子的一生,奔走也罢,当官也罢,即使是在病痛、囚禁之中,书简始终是他的常伴,可谓手不释卷,爱书如命。正因如此,他的学问才大,成为饱学之士,当时被称为夫子,也奠定了他成为后世圣人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孔子的一生还可谓是教育的一生。孔子的教育生涯成果辉煌,计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真格的是桃李满天下。难能可贵的是他有教无类的教育胸怀和勇气。孔子的学生富翁有之,士族官宦子弟有之,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甚至无家可归的弃儿也被他收留,得到悉心的培养。自古代至近代,教育都是统治阶级的专有权力和统治手段,平民百姓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现在常读到史书和小说中寒门子弟苦读中举的故事,不是这样的事情常有,而是这样的事例太稀少和太难得才被记录下来,传扬开去。据记载,上个世纪初,中国全国人口识字率仅有百分之一左右。那么,两千年之前,恐怕千分之一都勉强,而其中又有多少平民百姓呢?如果我们按这个比例计算一下,孔子的三千名学生相当于上个世纪初的三万人至少是识字的,相当于使现时中国(姑且按百分之七十非文盲率计算)二十万人口脱盲了。当然,这种算法难经推敲,只是打个比方。但是,比方也能说明一定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孔子可不全是教学生识字,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岂止是识字能代表的呢?另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心法施用了两千多年,现在我们还受用着,依然没有过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千年过去了,当年孔子办学和施教的案例还与当下遥相呼应,随时在给我们以启迪,引我们深思。虽然时代不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一些要面对的矛盾和难点问题。如果细心查找和比较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当前我们从事的教育活动面临的问题与当年发生在孔子身边的问题非常相似。在我们浑浑噩噩地解决和处理这些教育问题的时候,如果孔子在天有灵,不知要引圣人发笑还是唏嘘慨叹呢?暂且按下这段,我们还是来看看,都有哪些共通的问题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说教和学的问题。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多年,我理解这并不是什么新创举,只不过是换了一些形式罢了。素质教育实际上是给人生打基础的教育,我们先是倡导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后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往前二十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时至今日,有的人只抓一样“智”或者“考”的“全面发展”。孔子在小的时候就习学“六艺”。“六艺”是什么?它是“礼、乐、射、御、书、数”。从教育内容的数量上来衡量,古今对比一下可以列出个比例式为6:5:4:3:1。这个连比真是显而易见,同时又发人深省啊。如果我们今天的教育可称为素质教育,那么孔子实施的教育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都把今天的素质教育包括进去了,要我说,它应该称为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现如今,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犹豫和茫然,甚至还在顾虑重重,不肯踏踏实实地去实施。还有一些人在应素质教育之名,行非素质教育之实。回顾一下孔子的素质教育,实在应该汗颜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次说竞争的问题。我们现在教育的竞争很激烈,不但有与外界的竞争,还有很多是内部的竞争,有些甚至是争斗得很不像样子,什么手段都使上了,不仅影响教育形象,更主要的是影响事业的发展。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办学并非一家垄断,也是有竞争的。他是怎么处理的呢?孔子办的私学,用今天的话属于公助民办的体制吧?与此同时,还有一家少正卯主办的官学,应该与现在公办学校相近了。正是这两家学堂演绎竞争的一幕剧,最终私学胜出。据这本书上讲的,少正卯以官方的名义先动强的,要封了孔子的私学堂,继而派官学学生去私学捣乱,后来又派子贡拿神鬼问题问难孔子,指责孔子没有真才实学,拉私学的学生到官学去学习。少正卯对孔子使出了连环三招,孔子沉着地应对。起初不少私学的学生去了官学,孔子并不阻拦,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君子成人之美,还鼓励学生去听听少正卯的课,说是旁征博引,对他们未尝没有好处嘛!可是学生们去听了几次又回来了,认为还是跟着孔老师能学到真学问。不仅如此,先前被派来捣蛋的子贡竟然弃官从私,投到了孔子的门下。少正卯真是偷鸡不成蚀了把米呀!之所以在这场竞争中能够胜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头,教育方法得当,更重要的是靠真才实学、靠实力才是竞争取胜的法宝。那么,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竞争是不是也该如此思量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因材施教的问题。这四个字当然现在也是教育的经典。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教师并不去遵循。究其原因,我们今天的教材一统、教法一统、教学进度一统,走到了极端就容易把学生视为标准的原材料来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性特点、专长很容易被抹杀,这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从教师个人身上来查找,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做起来简单。二是能力和责任心不足使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总之,在孔子的身后,留下的不止是一生,而是世世代代的宝贵财富。我感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孔子的思想,还要了解他的一生经历,那么我们的收获可能还不止这些,会更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此,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不会令你失望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你的生涯规划了没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星云大师谈处世》这本书,有一章专门谈到生涯规划的问题,读来颇有感想,联系到我们有一些学校也在搞生涯规划,就想探讨一下这件事儿。顺便也把我的生涯规划亮一亮,跟大家见一面,或许能够有些借鉴也说不定,同时也想请大家来监督和帮助我实现人生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星云大师说:孔子的生涯规划是这样的:“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查证了一下,这应该是孔老先生在七十岁的时候说的话,而不是七岁的时候讲的。我不禁有些疑问,生涯规划还可以这么搞,也就是说从后往前推?按理说,规划应该做在前边,以便沿着规划好的每一步来努力,成为指导未来人生路的纲领性文件。看来,如果说这是孔子的生涯规划,那么,不是星云大师弄错了就是孔老先生整拧了。也许是先哲专门为后世人所做的规划?因为毕竟两千多年来,以亿万计的中华民族在循着这条路走来:十几岁的年纪要读书;年近三十的时候都要感慨一下:而立之年了,该承担起的责任要担起起来;四十岁左右也要想一想:不惑之年到了,该有些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了;人到五十知天命,看懂了天意,看透了人生……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度过了一生。仿佛是圣贤在前面领,我们在后面亦步亦趋地跟,从古走到今,还会从今走到明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涯规划目前还是个挺流行的词汇,一些企业、机关都在搞生涯规划,我们一些中小学也在搞生涯规划,对十几岁的孩子进行教育和激励。对于那些成年人的生涯规划我倒不用操心,反正已经成人了、定型了,规划规划说不定能顺利地发展和升华。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早早地就搞起生涯规划来,我总觉得这件事有些悬,心中不大托底。回想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生涯规划这个词,根本就不能做这种规划。不过那时我们有理想教育,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老师和家长常常要问问孩子,长大了要干啥?我们有的要当科学家,有的要当解放军,有的要当工人,有的要当农民,等等,总之是要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的。那时如果谁说长大了要做大官、挣大钱、开奔驰、住别墅的话,是肯定要遭到斥责和嘲讽的,甚至会被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挨整。时至今日,我们这些人大多数都在工作岗位上,真的有不少实现了当年的理想。细想一想,那也算是一种人生规划吧!现如今,再来问一问孩子们将来干什么?你能听到大多数就是当年要被挨训挨整的那些回答,有的孩子竟然要当贪官,当黑社会老大,或者干脆不回答你,还有的不知道想干、要干啥。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问她将来想干什么?女儿说当空姐可以走遍全世界;开个五星级大酒店,吃遍山珍海味。到了高中以后,再问这个问题,女儿回答:不知道。我敢保证,女儿是真的不知道干什么好。当然,也有的孩子早早地就有了志向,张嘴就来:考某某大学,将来要搞航空、当医生、学建筑等等。但毕竟这属于个别的,少数甚至极少数的同学有这种想法。鉴于这种情况,我真的很怀疑在中小学搞生涯规划是不是有些过早了?即使不早,那规划的效用能不能发挥出来甚是值得怀疑。再者,那规划说的和想的不一样,或者被修正了,难说不是一种摆设。所以,我觉得,关于生涯规划,在中小学不是不可以搞,要搞的话,最好要考虑一下孩子的成熟和认知情况,谨慎一些,务实一些才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自己的身上,我错过了青少年时期的生涯规划。如果非说生涯规划,那我的应该算是在年近四十的时候才搞的,已经过了半生,只能算是后半生的规划吧。具体描述一下是这样的:我的职业理想是平均每五、六年换一个工作岗位,争取工作这三十年中干它六、七种不同的工作,每个岗位都要干出一些成绩来,避免出现职业倦怠,时时体验成功的快乐。我的学习理想是坚持终身学习,多买书,多读书,五十岁以前家里藏书三千册,六十岁以后藏书五千册,退休后开一个免费图书馆。坚持写作,每五年出一本书。我的生活规划是做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好儿子、好朋友,不求大富大贵,家庭生活温饱以上即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知你有没有制定生涯规划的想法?换一种说法:成年的你生涯规划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写于2011年1月。至今,我已经转战到了第七个工作岗位。我的藏书包括转赠出去的总数超过两千册,基本实现五十岁时的理想。撰写了四本《教育杂谈》、六本《书林漫步》,虽未出版发行,也算自己的“书”了。至于家庭生活方面的“五好”,自认为表现得还能及格。物质生活方面已达到温饱,正在奔小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皇帝也要竞争上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通读了二月河文集《康熙大帝》,算是过了一把皇帝瘾。每每夜深冥想,感觉有嚼不完的味道,很想把那些感悟写下来。但是,全书四册上千页,洋洋几十万言,真不知该从何说起。索性万树丛中随手摘一叶,能不能闪光不管它,权做一个引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要说的是康熙立储的事情。历史上别的皇帝我知道不多,通过读这套书,我知道了,康熙是很有改革气魄的。其区别于他人,最直接的最显眼的表现恐怕就是把以前立太子的形式和内容给改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简直有些叛逆的意味。用一句现代流行的话来说,康熙在人才选拔任用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机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是如何做的呢?先是沿用旧制立了个太子,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太子不太争气,恐不胜任,于是就把他废了。毕竟是亲骨肉,还有多方的因素在里边制约和搅和着。有说情的,有说理的,有说道的,总之是不满康熙的举动。于是,康熙决定再考察一下这个原太子。等到考察期满,原太子表现还算不错,就又被立了起来,把原字去掉了。但是,这个太子旧病复发,再加上竞争对手多方发力,这位立了废废了立的太子最终还是又被废掉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东宫也不宜旷得太久,一旦有个紧急情况,那不成了群龙无首了嘛!我都急于给康熙提建议,太子仍然要立,接下来立谁?怎么立?这得有个明确的说法。要说我佩服康熙就在这里了,这个皇帝真是殚精竭虑,竟然让他想出了一套相当高明的办法。那就是革掉立太子的旧制度,开创了新的选拔任用形式———竞争上岗。平等竞争,量材任用,即使选皇储嘛,也不能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听着名词挺响亮,实际操作起来是什么样的呢?在康熙的二十四个王子里,有能耐的多了,贤良的也有不少,但是又能又贤的比较突出拔尖的暂时还没有出现,或者说还不明朗。因此,康熙很是犹豫,决定把立储的事搁一搁,容他细细思量。从后来的事情上看,康熙关心的是这个新皇帝能不能把大清这块事业搞上去,能不能把大清的江山传他个万万年,而不是只保他在世的一辈一世英名。若要实现这样长远的目标,能够承担起如此重任者,必须是德才兼备、又能又贤的人,这才是重中之重的选人标准。正是这个原因,在接下来的选任过程中,康熙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把机会分给众位阿哥,让他们积极参与,各显其能,开始竞争上岗,到最后的时候他老人家再来定夺。于是乎,登场,上演,至剧终,真的选出个胜任的新皇帝---雍正,开创了雍正王朝。不能不为他喝彩,康熙确实下了一招好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往事、历史就是这样,你无法去改变它,但是你可以去借鉴。往大了说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力,推及个人就是个成长和成熟的动因。我不迷信,也不想复古,更不想当皇帝。从康熙立储这个历史故事中我体会到一点,不管是从事什么事业,最少要具备两个基本素质:德、能,有了这两样方能立住脚。意识到此,这书也就不白读啊。</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寻找教育的控制反馈回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读凯文.凯利《失控》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逐步认同一个道理,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或者上帝。即使是人类发明的机器也会一点点地离你远去,虽然它没有独立的思想,但也会逐渐地失去控制。这无疑给那些乐观的、充满自信、以世界主人自诩的人们以一个沉重的打击。本以为我的事情我做主,有的时候你根本做不了主。总以为我的孩子归我管,可有的时候你管不了。近几百年来,经济发展经历了无序、有序再到无序和有序的过程,演义出人类对经济的纠缠纷争的一幕又一幕戏剧。令人费解的现象是,明明是人类在操纵着经济行为,但在很多情况下经济是失控的,脱离了哪怕是最强权的政府的铁腕,自行其是,人类对此很受伤很无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的情形亦是如此。看似全在掌握之中了,但实际上它已经跑出去了很远,根本不去理会公共权力的吆喝。教育部说要搞素质教育,但地方和学校把应试教育发挥到了极致。至于所搞的素质教育,顶多是为了照顾面子在形式上应个景罢了。政府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说一定遵照执行,把学生的书包清理一下,作业少留一点,但这方减了那方又增了,什么特色、特长班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学生的书包里生长。教育部门要制止乱办班乱收费,力度小点的干脆不当回事,刹得严一些的时候,办班收费就由地上转到地下,或者化整为零遍地开花,简直像跟你打游击战。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民众看来,教育的监管似乎总是不尽如人意。管得重了不一定收到理想的效果,管得轻了又一点作用不起,形势就是这样的反复摇摆,很难出现一个干脆彻底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认为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他们说: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考得高分,考取好学校,学校怎么好抹杀家长这份良好心愿呢?顺乎民意又有什么不妥?还有的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客观因素很多,错综复杂,难于掌控。我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素多,难掌握,这是经济与教育遇到的同样考验。如果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教育现象的背后,确实有数不清的因素在起作用。教育部门能管了这个却管不了那个,能控制这个却控制不了那个,摁下葫芦起了个瓢,而哪一个都可能是引发问题的关键,你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事端。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一辆小轿车由几万个零件组成,有时坏几个零件车子可以哗啦哗啦照常奔跑,但是也可能一颗螺丝钉的脱落就会使这辆车瘫痪,甚至酿成大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让我们为每一颗螺丝钉都去费心思的话,实在是顾及不到,真的那样还不得把人累死?如此想来,这样的事情 的确挺难为人。但是,不能因为事情难我们就退缩不干了,也不能因为情况复杂我们就陷入烦恼之中不能自拔。车需要运行,教育同样也需要正常运行,问题需要治理,我们还得想方设法不是?那么怎么来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事情就是这样,有的时候换一种思维,可能就会峰回路转。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面面俱到地来管?能不能把这种管理托付出去甚至不去管?一旦这样考虑了,我们会发现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因为有一样东西叫做系统,它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管理和控制。是不是加以利用,可能取决于放不放手和放不放心的问题。抽水马桶在水箱里安了一个调节阀,能够自动控制水位和水量,水箱里的水放出去了,浮子就把进水口打开,等水箱满了,又把闸门关闭,不用人天天看着它就能干得有板有眼兢兢业业。抽水马桶的原理和运行状态提示我们,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但是,放手得有个条件,我们得找出和制造出类似于水箱调节阀一样的东西,让它们有效地工作,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个东西用术语来说叫做---控制反馈回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事实上,这些控制部件是存在的,我认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就是关键的控制反馈回路。但是,我们有些法规刚发不足,弹性十足,这是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的最大敌人。就拿乱办班、乱收费这件事来说,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是有的,甚至还很具体,比如达到多少数额如何处罚,视程度不同给予处分,一票否决和把校长拿下等等。但是,执行起来时并不是那么回事,至少不全是那么回事。为什么?就因为存在弹性。如果用抽水马桶来比照,就像浮子和进水口或出水口说:今天我管进水明天我管出水,或者今天我不出工,你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如此,控制也就是个摆设,不乱套才怪。教育乱收费控制不力,固然有执法部门的责任,更有能够增加执法弹性的权力部门的责任,咱就不好多说了,点到为止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与此相关,还有时间控制、数量控制因素。如课时、招生计划数、班额、收费金额及标准等等,利用得好了,都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控制效果。近几年事业单位账务预算实行软件管理,使我们看出一点制度控制的苗头。不符合项目和标准的你记不了帐,这就减少了预算管理的随意性。如果把教育做为一个系统来看,我们可以参考财务预算管理的方式制度教育的相关管理制度,并把一些控制因素由人为逐步转变为非人为的控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非人为控制是什么?就是前面说的机器控制。机器是不讲感情的,你尽管骂它好了,骂它夺了你的权利,它不会生气;你尽管吹捧它好了,你颂扬它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它也不会忘乎所以,骄傲得翘起尾巴。但是,不管怎么说,一些问题确实能够得到解决,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读《失控》一知半解,还胡乱联系,胡乱发挥,一定多有错误,难免遗笑大方,看在我真是关心教育的份上,请行家们原谅则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心理罪系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2011年到2015年,我一直追读雷米的心理罪系列,终于将《画像》、《教化场》、《暗河》、《城市之光》和《第七个读者》全部读完了。追读的过程很让我着迷了一阵子,读过之后回味了挺长时间,在收音机里听到评书复感慨许久,断断续续持续到了今天。回头计算一下,已有近十年的时间了。这且不算,这套书不仅是我通读了,夫人亦通读了,女儿也通读并最后收藏到她的书柜保存至今。可以说是全员参与热读之书了,这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可不常见。当年只是热读了,议论了,感慨了,但是,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今天,我把这一空白补上,省得在我的《书林漫步》中没有它的一席地,人们会以为我没读过它,或者认为我没有看好它呢,岂不是埋没了一套好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凭良心发誓,事隔多年,我真不记得书中的细节甚至大致的内容了。残存记忆之中的只有零星的碎片,以及可能记混了的案情。但是有一点是始终明确的,那就是这一系列的心理罪,都是有迹可循的,就是这一点贯穿了这套书的始终。如果再有第六本、第七本和第八本的话,估计还要遵循这一原则的吧?不知作者是怎么想的,或许再继续写下去,就要达到读者的心理阀值,出现审美疲劳了吧?因此,就此打住,不多不少,正好正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头我们再说这套书的吸引人之处,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有迹可循这一点,我认为它是引人入胜引人入迷的重要原因。为什么呢?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事出偶然的事情你不能把它当成必然来看待,当了就要付出时间和失望的待价,而且被人点破的话,很没面子,也容易伤害自尊。飞行的鸽子一泡屎呼你一脑门这是偶然,把狗屎抹你家大门上却非偶然。偶然的事情防不胜防,必然的事情却可能预料得到。无头无尾的案子不吸引人,因为你既破不了案,也不能洞悉其中的奥秘,它不承全你当福尔摩斯的愿望。我们谁不在心中渴望充当几回神探呢!案子摆在面前,发现了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再发挥聪明才智,判断推理,与罪犯斗智斗勇,历经艰险,最终张网捕鱼,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即使是在心里演练一遍都很过瘾。所以,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同呼吸共患难的过程,就是与作者讨论案子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互相印证的过程,如此说来,岂不快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凭什能精准地料定罪犯的轨迹,就像熟知月亮的圆缺?是因为心理罪的动机和模式的经典性使然。我们计算出八大行星的轨迹,只要在准确的地点等待,那颗行星一定会准时出现。心理罪犯的动机和行为,在专家的眼里,无异于星星的轨迹那么清晰,他的每一步都在预料之中,自然就难逃法网了。我们谁不想做这样的专家呢?那会是多么地充满智慧,多么有意思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点,是出于恐惧的心理。不可否识,很多人都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一少部分人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与之紧密联系的一个问题是,犯罪往往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心理罪更是拉近了犯罪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在有些人眼里,几乎可以把心理疾病与犯罪划上等号。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疑神疑鬼,杯弓蛇影,乃至把自己真的吓出了毛病。一方面恐惧遭遇迫害,因而远远地躲开心理疾病患者甚至怀疑有心理疾病的人。另一方面担心自身心理出了毛病,控制不住自已的思想和行为,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你以为不能吗?有的人正常的时候对小猫小狗又搂又抱喜欢得不得了;不正常的时候嫌弃它们连打带骂;有病的时候虐待甚至踩死它们;严重的时候把人当成猫狗施加暴行。心态不稳定,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过界走向极端,怕是就有了犯罪的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兴趣和恐惧,在某种程度上讲,都会引起关注就兴奋感。因此,具备了这两种要素,心理罪系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也就可以理解了。再加上叙述上的高明以及制造悬念的技巧,更加提升了它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了这么多,言不及意,肯定还有错解误解。但我真的想记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然的话,总觉得心不安然。拉拉杂杂说了一些,全无章法,勉强补补空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热读《哈利.波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去年,我使了好多招法让女儿读《三国演义》,终没成功。今年,女儿主动捧读起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看出了点兴趣,偶尔还和我们交流一下心得,现在快读完了,这让我很高兴。不过,女儿也提出了她的条件,让我看她指定的书《哈利.波特》。我想,毕竟是孩子,心思这么单纯。要么就是她觉得我向她推荐书,她也要礼尚往来向我推荐,要么就是她觉得这套书太精彩了,如果她这么爱看书的老爸都没有读过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极力向我推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领女儿的这份情意,我把手头的其它书收拾起来,专门读起了《哈利.波特》。从那天开始,我有时一读就是半夜,女儿高兴得什么似的,看那情形比她自己读都有意思。不时在我身前绕来绕去,一会儿凑过来看我读到哪儿了,一会儿问我能不能看懂?过一会又给我布置作业---写读后感,还一边看我的读书进度一边算得多长时间能读完,有时还要关照一下我的冷暖。这可比我督促她读书上心多了,简直就成了一个热心的小先生,直令我感动不已,暗下决心,不论如何,为了女儿的这份心意,我一定把这套书读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完第一本,接着抄起了第二本,女儿“督学”的劲头一丝不减,同时她读书的时间也在明显延长,现在三国快读完了。这使我有了很多感想,与前面磨破嘴皮子却无功的劝学相比,这一招真是好使得多。看来真是得相信这么几句话:说不如做,命令不如行动。做,就得做得动心;行动,就要取得一致的步调,产生兴趣的焦点。实在地讲,《哈利.波特》可能并没引起我内心多少反响,但是在女儿的心目中其影响却是非同小可的。我想,我读这套书的同时,也就是与女儿产生共鸣的开端。我读这套书,就是逐步走入了女儿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在想什么?他们关心和在乎什么?他们喜欢和羡慕什么?讨厌和憎恶什么?担心和害怕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点一点地通过书中的人物呈现出来,不用我再费尽心思去揣测。这应该是我读这套书的意外收获吧!当然,读这套书我也不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现在来看,我已经逐步地喜欢起它来了。虽然还没达到做骑着扫帚满天飞的梦的程度,但也对其中的人物有了好感和恶感,对于故事情节产生了进一步确认的念头。因此说,书不用分水平深浅道理难易,找到兴奋点就是适合的书,就是好书。如果给女儿交读后感的话,这一点算作我读《哈利.波特》的又一个收获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暑期天挺热,我读《哈利.波特》的热季已经到来。我决定趁热打铁,到假期结束的时候,一鼓作气把这套书读完。现在算来时间挺紧张,得抓紧了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套典型的教育专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现在为止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哈利.波特》原来是一套典型的教育专著。明白这个道理,得感谢女儿。如果不是女儿多次向我推荐这套书,可能我十年八年的也不会读它,不读也就不会发现其中的一些教育因素。虽然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读过这套书,从中有没有吸收一些有益的东西。但是我知道,包括我女儿在内的中小学生们非常喜欢甚至很“迷”这套书,肯定从中获得了不止是精神上的满足,也很可能包括了如何看待和“对付”老师的一些收获和心得。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仅从如何应对学生的角度讲,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这套书。另外,若想走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们想什么、怎么想以及爱憎如何的话,更加有必要同学生们一道来读读此书,更可以超前读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什么说《哈利.波特》是教育专著?原因很简单,从《哈》一到《哈》七,写的就是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的学习生活,相当于我们的小学高年级到高中这一阶段的教育,这就使其具备了教育专著的基本轮廓。但是,仅从这一点还不能说它就是教育专著。写学校生活的书多了,小学的有,中学的有,大学的也有。前一段时间电视里还演过一部叫做《重点高中》的电视剧,也非常感人,令人回味。但是,我不认为它们是教育专著,充其量只能称为教育题材或者教育方面的作品。而《哈利.波特》这套书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从教育方针到教育细节、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实践、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内容、从教育方法到教育技巧等等全方位的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描述。虽然书中没有刻意去讲教育理论,但用生动的案例将一个一个教育难题和要传达的教育理想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真是一种高明的手法。其高明之处在于,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小学生这个读者群。在此基础之上,将我们和孩子们需要的教育理想一步一步地引申了出来。我想作者当初可能不一定想到这套书的教育意义吧!待书一本一本地出版之后,才蓦然发觉,原来,讲了一个教育的理想或者是理想的教育故事!以前,我们往往容易把教育专著看成专家、教授或者名师写的如何当好老师、如何教好课、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搞好教研科研、如何抓好师德和学生工作等等的单向性的教材,认为这才是正统的教育专著,学就得学这些,这是正课。而很少去逆向思维,把学生眼中的教育生活、学生眼中的老师和学校方面的书籍忽视或者忽略了,更谈不上承认这些书籍也能成为教育专著。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就显得为师者的小气或者自大了。因为,今天的教育已经不同往昔了,再小家子气再自负下去,不仅难于应对工作,而且能不能保有老师的职业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因此,很值得认真考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挺遗憾没能把这件事说得更透彻一些,大概意思就是想让老师们也读读此书吧。我和女儿交流读书感想的时候,对这套书的侧重点和观感有所不同,相信,我们的老师们一定能够从中读出更加不同的心得和感悟。不管怎样情形,我想应该会有一定的收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自从发现《哈利.波特》的教育功用之后,我就总在琢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当然我自有我的想法,但是还要和孩子们的想法印证一下才好。因此,前两天和女儿谈起这本书的时候,我问女儿最喜欢书里的哪个老师?女儿说邓布利多和卢平。呵呵,跟我的想法基本一致,我也非常喜欢这两个人。不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考察,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出色的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有了这两个样板,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的话题就好往下继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么,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我想,应该做一个像邓布利多那样的老师。为什么?因为学生喜欢。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层的原因至少有三:第一是关心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第二是坚持正义,勇敢顽强;第三是博学多才,能力高强。先说关心学生这一条,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动用八、九个人的保镖队护送哈利.波特去伦敦返校,如果不是真的关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举动。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够把学生的生命安全甚至情绪的波动都考虑进去,我想那距离邓布利多也就不远了。再说坚持坚持正义这一条,《哈利.波特》满篇皆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而主持正义方的代表就是邓布利多,应该说他表现出了近乎完美的正义者形象,这是其他人格因素无法替代和相媲美的。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教书先做人,育人即做人。我们应该从邓布利多身上学习和培养实践这些完美的人格修养,这种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最后说到博学和能力这一项,无须多说,没有才能肯定是不能胜任老师这个职业的。我们做老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不仅要博学多才,还要具备高超的动手和实践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否则的话,反过来说这件事是这样的,作为老师,没有才能可以,但是不能没有正义感和关心怀学生的爱心;没有正义感也勉强可以,但是得关心学生;如果没有爱心的话,干脆就别做老师了,再有才能也不会是一个好老师,这样的人混进教师队伍中可能要造成危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着到这儿忽然想起一个名女人说的话:“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老师也是这样,套用该女的话说就是:“做老师难,做好老师更难。”如果我们不是用心去做,当成事业去做,起码当成职业来做老师的话,确实难以成为好老师。但愿我们的老师都来学一学邓布利多,做一个底气十足、富有爱心和正义感又多才多艺的好老师。那么,不仅学生受益,我们自身也会受益终生。</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和书生闲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来我就有病,夫人不让我随便生闲气,可是最近却接连不断地和书生起了气。你道为了哪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个是把书买重了,既浪费了金钱,又丢了面子,因此这气得生。早在几年前我买了一本厚厚的书,书名是《国商》,作者是邓九刚。当时我和夫人全都细细地读过,感觉这本书写得真不错。可惜,从书中故事情节来看,似没完成,还应该有续集或者下集。但是,等了几年也没有遇到下集,也就把这件事情放下了。前段时间,到书店里逛,突然发现邓九刚又出书了,书名是《大盛魁》。这使我一下子从记忆里翻出了《国商》下集的念头,再查一下出版时间以及简略看了下内容,就认定了它是续集没错了。于是就买,价钱不去计较它,能遇到一本好书不容易啊。由于那些日子买的书比较多,这本书就一直放在书柜里没有读。前两天,夫人要我给她推荐几本书,我就把《大盛魁》给了她,还跟夫人讲,这是《国商》的续集,估计也能挺好。夫人拿起书看了一会儿问我:你肯定这是《国商》的续集吗?我说肯定啊。夫人说你肯定个啥?这就是《国商》的再版,你买书也不仔细看看。我,我我我,真是惭愧。没有办法,出了这样的乌龙的事,只好生点闲气喽。下次,再买书时一定先看它半本之后充分肯定没有和家里藏书重复了再买,不然,这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个是买完书就掉价,给人的就是就是上当被人设计陷害的感觉。市内各大书店咱都有购书卡,基本上都是打八折。每次买一大摞书回来的路上,掂掂那重重的书八折得节省好几十元钱,占了多大便宜似的,心里都会美滋滋的。可是最近事情发生了变化,让我再买书的时候就很少去感受那种占便宜的感觉了,不仅如此,还郁闷生气。事因网购。现在的网上购书真便捷,敲敲键盘,书就送到了家。前两天在网上选书,很随意地注意了一下刚买不久的图书的网上报价:四点八折。TMD!好像比股票跌的还快!你说,我能不生气吗?我曾发誓,以后再买书一定要等它跌到最低谷的时候再买,不然我就是大头娃娃。可是到了书店,看到满意的书,那心思早就不知跑哪去了,什么低不低谷的早忘了。真是瞎子闹眼睛---我是没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个是一些书读得我上火,干读就是读不完,心里急的同时,也就跟着生气。最典型的就是读《哈利.波特》了。女儿热心给我推荐了这套书,从暑假就开始读,读完一本女儿悄悄地把下一本给我准备出来,我接着读。我读,我读,我读读读,越读这书越厚,越读越感觉读得太慢了。这套书我一直读了两个月,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真可谓是大书了。以我的读书速度,平均三四天就能读一本书,七本书也就是一个月就能读完。可这套书却多费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本来我的生命就挺宝贵的,这种浪费怎么可以容忍?又不好跟别人讲理去,于是就很生气,我能不生气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静下心来想想,和书生闲气也没用。如果从此不看书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闲气可生了。但是,不看书那也太不文雅了为了充充面子,也是一时舍不得放弃这点爱好,这书还得买和读,这气看来还得接着生下去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人文管理的本真</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管理三国志》有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今的时代,商场就像战场,职场也像战场。同行是冤家,冤家相见,分外眼红,打得热火朝天。学术上也在吵架,虽不见流血牺牲,但也是刀来剑往,唾沫横飞,吵的是激烈无比。就好像你不争你不吵,那利益和那正义就会丢掉,该是你的也不是你的、正当的也会变成不正当的一样。这些现象你稍稍接触一下媒体就不难感受到,似乎我们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一下子把那无缘经历的历史展现在了眼前。恰巧,这一段时间读了成君忆先生《管理三国志》一书,感觉有很多东西是那么的巧合,历史和现实的重叠,带给我们的不不只是惊讶,也有诸多的震撼和无奈。我总结成先生的思路是这样的,管理的出处是文化,文化的根本是做人,做人做不好,也别谈什么文化和管理了,即使侥幸取得了一时的所谓成功,面子风光场子宽阔,尝到了名利的甜头,也是暂时的,内心却充满了迷茫凄苦和郁闷。历史重叠,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跳不出现世,你无法超脱,呈现在眼前的是治世也好乱世也好,终究不能失了信心。好在,成先生在书中指明了出路,那就是像园丁那样管理,谋划好人生。此比是否恰当姑且不说,能不能够在大多数人身上实现也姑且不论,最根本的一点是,其用意和想法是善良的,善良,因此我举双手赞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回忆一下电影《摩登时代》的工作场景很让人不是滋味。为什么呢?那就是人异化成了工具或者是零件,人已经不是人了。当前的一些所谓的管理技术就是这样,千方百计地研究和利用人的被异化的一面,就像使用哑巴牲畜一样,给你一点粮草,拼命地榨取你的劳力,他料准了你还不会声言。事实上不声言并不等于没有抗争,嘴上不说,在事儿上找;面子虽过得去,心里却不公,人人都有一张晴雨表。既有反抗,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于是又有了人文关怀、人本管理的新招法。所谓人文管理,变不出许多新花样。首先得标榜,说了再做或者是说和做根本是两码事。接下来是搞点形式上的东西,搞点文化建设、搞点福利、搞点活动、搞点送温暖、搞点婚丧嫁娶仪式等等。说句实话,做为一个管理人员,我也曾这样做过。如果不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关怀,不关心而乱,那就假得可以了,直如以唾沫充当眼泪,真要为此而脸红。弄来弄去的,终脱不出搞权谋和耍诡计的嫌疑,脱不了争来斗去的泥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归根结底,人文关怀也好人本管理也好,追求的是一个真字,要源于真心,发自真情,出乎真诚。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不但有自己还要有别人,不但要有别人,还要把别人当做己身。这么说来似乎过于理想化,实则真实得很。随处看看不难发现那积极向上的团队、团结进取的团队、温馨和谐的团队,他们就是榜样。这么做似乎挺复杂挺麻烦,其实不然。像过家一样管理你的团队,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你的员工,先修身齐家后治国平天下,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富遗训,我们得听,我们得用。听了用了,乱世也好治世也好,我们就抓住了做人的根本,管理的根本,最终会汇集成治世的根本。(本文收入《教育杂谈二》2008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本写给大人的孩子书</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所以看伊沙所著《中国往事》,勾起了我很浓的读兴。书中有很多情境,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就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字里行间无时不在召唤着我们少年时期似远还近似真如幻的亲切的回忆。夜深捧读,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年纪,就连梦中都会笑出声来。仅从之一点说,我很喜欢这本书,想写点东西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是一本大人写童年到少年时代回忆性质的小说,也就是大约文革十年间的事情吧。书中虽然是写的孩子,但是更适合于我们这一代四十岁左右的人来读。读这本书,除了愉悦我们身心之外,我更看重它的教育意义。因此,下面,我想就我读出来的的感想谈谈现在孩子们的问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生存的话题,不折不扣地要在教育中体现出来。书中的主人公自小失去爷爷,与奶奶独自生活,随后又失去了母亲、奶奶,父亲又常年在外工作,使之成为一个十足的单亲孩子、到处寄养的流浪儿。但是,就是在这种处境下,我们并没有看出孩子眼里的世界有多么苦和难,比较而言,还很快乐。不仅如此,小主人公在父亲的教导下,理主要是在好心的大人们的关怀下,学会了生存的本领:先是解决玩的问题,之后到九、十岁的时候,从吃食堂到自己做饭,一个人过日子。可以说是在逆境中却能顺利地成长起来。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这种情境很不好想像,我们也再现或者模拟不出那种环境来。而我们在教育他们的时候,又不便于“忆苦思甜”,那样反倒弄得孩子们厌烦和逆反。但是,我们还应该提倡孩子具备这种生存能力,怎么办?那就是在教育中渗透,不止于学校的教育,家族的教育中更应该如此。当然,仅是这么一个词还远远不够,这其中当有很多学问在里边,需要我们认真地去思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学习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这本书的小主人公很会玩,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点子,玩出了友情,也玩出了仇恨,玩出了很多“过火”的难堪。读起来让人感到那么有意思,那么天真无邪充满童趣,这才是一个孩子的真实生活写照或者梦想。教育家提出,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习也是一种先天和后天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并不是孩子教育的全部。现在,我们有一些把教育单一化,把学习的地位扩大化的趋向。学学学,这个也学,那个也学;考考考,这个考,那个也要考。背负着来自方方面面沉重的压力,弄得孩子们十几岁就像几十岁似的显出老态和沧桑感。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是孩子们的,也是大人们的悲哀。但是,做为家长也好,做为教育者也好,往往理想和愿望并不是随意地就能够实现的。在当前的这种环境下,想给孩子们辟出更多玩的空间和时间,似乎显得有些另类,真的这样做了,又总是有所担心犹豫。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还是留作一个问题来共同思考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孩子们成长的盲区我们关注了没有?书中的小主人公五、六岁的时候混迹于捡破烂的队伍,大人们的态度和反响不一;小主人公上学前后淘气、打架时有发生,老师和家长的观点也不尽相同;面对孩子对于异性的好奇以及自身成长的突变,大人们的做法又是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这种教育的不一致性,难免使孩子不知所措或者陷入迷茫。这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盲区,在今天我们的孩子身上同样存在着。我们关注了多少?该怎样对待和处理?这又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所以对以上三个问题没有说出我的解决办法,是因为,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它可以做为一个范例,可供我们参考和体会。至于孩子可不可心读这本书的问题我也考虑了再三,最后认为,可以推荐给刚上初中的女儿读读,相信它可能比我干巴巴的说教来得更有意义。(本文收入《教育杂谈二》2008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泰戈尔和鬼吹灯</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都是哪儿和哪儿啊?把大诗人和鬼故事整到一块了,不是乱了套嘛!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在书柜里看到《泰戈尔诗集》和《鬼吹灯》亲密地贴在一起,两本书大小和厚度差不多,再从书脊的颜色上看,还挺般配的呢!原来,咱看书有个毛病,有时拣起哪本看哪本,看完往那儿一放,下次再抄一起本还是随手一扔,不知道归拢东西。说不定是夫人收拾东西时把它们放到了一起的吧?但是,问夫人,她说她没有。难道是它们自己跑到了一块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也别神叨叨的了,根本就没这回事儿,这是我编的。我有一本《泰戈尔诗集》放在家里,朋友在地摊上买了一本《鬼吹灯》借给我看的,放在了单位。之所以编出两本书亲密接触的故事,是因为我发现这两本书之间有某种联系,比如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甚至有些故事情节是互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说说浪漫和神秘的共性吧。这两本忆里的风格表现虽然不一样,但骨子里都盛满了浪漫的浓汁。泰戈尔的诗借物咏情,特别是爱情简直叫他写绝了,什么花呀、树呀、云啊,都会动情,这里就不举例子了,大家读读就知道了。鬼吹灯里的浪漫也随处可见,什么僵尸、毒虫、怪兽等等,皆超乎常规,似乎都有某种意识,给人造成的印象与情和爱正相反,是讨厌、恶心和恐怖。现在我们来想像一下,在寂静无声的夜里,道旁一棵黑乎乎的歪脖子树忽然对你说话了!你要做怎样的反应呢?处于恋爱的时刻可能会以为那树是代表情人向你打招呼;处于倒霉的时刻,难保不吓得一身冷汗,我的妈呀!是人是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说它们的互补性。《泰戈尔诗集》里有一段是这样说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树爬到我的窗前,好像是沉默的大地发出渴望的声音。”这个故事明显是没有讲完,而《鬼吹灯》里恰好有许多接下来叙述的情节,给它补足了。比如有一段是这样讲的,过了一会,不远处水像沸腾一样,在水面出现了一个、两个后来就是成千上万的怪物,发出虫子咀嚼或者是风吹树叶的声音……那这是不是大地发现渴望的声音呢?是不是对泰戈尔读句的解释和补充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泰戈尔又讲:“压迫我的,是想要走出去的灵魂,还是那敲着我心房的世界的灵魂想要进来呢?”这句话显然还只是提了个问题,没予解答。接下来我们在《鬼吹灯》里给它用一个被憋在墓地里进不去出不来的情节给呼应上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敢打一块钱的赌,泰戈尔能提出多少悬念,在《鬼吹灯》里就能找到多少与之相接续的情节,与之浑然天成,不信你可以去找一找,数一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再说下去了。也许我读书太杂了,把内容都弄混了。也许我太好胡乱联系了,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拉拢到一起去讲。请大家不要笑话我。不过,这么胡乱联系、天马行空的联想,有时也挺有意思的。于苦读的间隙,给自己找点乐子,也挺好的,你不妨试试?(此文收于《教育杂谈二》2008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受得委屈方得成仁</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买《张学良全传》的本意是想学学张学良是如何戒掉大烟的,以便把我的一戒再戒仍戒不了的吸烟的老毛病改掉。有意思的是,读着读着却读出了另外的意思,全忘了当初的用意,而对张学良的事迹入脑入心了。这真是搂草打免子,有了意外的惊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百岁将军真是了不得。在他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对民族、国家和家乡的爱,比如主动承担责任的无畏的精神等,都是他身上的闪光点。而最让人佩服的是他那种受得委屈的态度的坚韧劲。我没法准确地形容这劲头,有些像千年的老藤,历经沧桑,仍散发着勃勃生机。张学良被囚禁达半个世纪之久,差不多创造了世界纪录,也成就了一代英雄和历史功臣的英名。姑且不谈张学良是怎样度过那漫长的囚禁岁月的,只是设想一下如果放在我们身上该作何想?我想,我若是杀了人犯下死罪,恐怕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逞一下“英雄”气概,扯嗓子喊叫:给个痛快,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二是窝囊点连哭带嚎地尿湿了裤子,咋整都行啊,随他去吧。如此看来, 我肯定成不了真的英雄,至多是带引号的英雄。不过不当英雄也罢,做个平民也好。但是做个平民百姓,如果不能承受点委屈,恐怕也不行。我们有些人一点亏也不能吃,一点屈也不能受,遇事不冷静,点火就着,酿出了许多悲剧。轻的误人误事,重的家破人亡。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受得委屈的肚量和胸怀。所以,我们得向张学良学习,学会受得委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提到“受得”两字,说着轻巧,做起来实难,这从张学良身上得到了很充分的印证。如果 张学良心里没有一种永恒的坚定的追求和信念的话,恐怕很难走过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而这一百年的人生岁月,向我们展示的就是如何受得的道理。如何受得委屈?话题又绕回到了前面,总结起来简要陈明如下:有追求,有胸怀,得坚韧,还得有办法。然而我们有些人包括我在内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没有追求,气量狭小,意志不坚,遇事退避三舍或者毫无章法。对照起来,简直是走向了人家的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去受得委屈,可真有些为难啊!可是,受得要受,受不得也要受,这是英雄给我们树立的榜样,也是历史和现实给我们的教训和经验。没办法,我们必须努力去学习受得,适应受得,锻炼受得。最终,相信一定会尝到受得的甜头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受得委屈方得成仁,这是说的张学良。我们受得委屈以后即使不能成仁,最起码可以借鉴一下这位百岁将军的长寿秘诀,长命百岁一下总不是什么坏事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顺带说一下,这本书是2009年读的,那一年没有戒掉烟,五年以后,我终于把烟戒除了,我感觉多少还是得益于这本书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读书也得调角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本书叫做《流血的仕途》,这本书封面上标着如此字样:读一遍参透历史,读两遍醒悟人生。到目前为止,我只读了一遍,至于是不是参透了历史,真的不好说,对人生有没有醒悟也实在不好说。但总体的印象还是很赏心悦目的,至少不像读历史教科书那么古板,也比时下流行的野史、微服私访之流的要高雅许多。因此,封面的话说的也不为过,是一套值得一读再读以及收藏和传阅的好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没有全面赞同高层评论者的意见,也不等于就没有收获。这一套书读起来很是轻松,不说其中的寓意理解多少,至少有很多爽利的成分在里边。正像很饿很饿的时候马上就有人请吃一顿美餐,于酒足饭饱之余在公园花香小径上踱着八字步,这同时间或打两个带着酒气和肉香的饱嗝,或者放几个响屁那般舒服。我们村里老人常讲: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刺溜屁一放半过晌。如果 你想体验体验这种感觉,你就找找那字里行间的小评论就能有同感,这也无需我多说什么,你自己去看看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心情舒畅,人也就愿意接受新知识。读第一本的时候,从头到尾有两个字我就一直弄不清到底咋念□□,你看看,在电脑里用哪种输入法都打不出来,只好写两个别字:涝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看到这两个字就知道读音的,对了,就是那个和太后私通后来还想篡党夺权和秦始皇没支把上一个回合就被灭掉的家伙。这还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查的字典,为了防备后边谁看的时候再认不出来,我把这两个字大大地写在扉页上,并注上了音,还在我的练字本上写了不下十遍。这样一来,至少我可以在一年半载的再碰到两字的时候不至于读错,省得让人笑话。令我好生难过的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怎么找也的找不到字典,后来还是在收发室值班员那借到了字典查到的这两个字,当我把音弄准了念一遍的时候,值班员小赵同志说:那是秦始皇时候的一个大臣吧?呀嗬!这小赵好像高中都没念过吧,她怎么还知道这么生涩的名字,而且还一口道破了那“涝矮”的身份呢?不会吧?我一向以大学文科毕业读书多而自居的那点自尊生一下子就给弄没了。看来,人啊,不管有多大才,你还真得谦虚点。因此,有了这一点心理打击,我就又把这两个字背了几遍,虽然记忆力下降了,但也记住了,这就是收获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了上边的这点收获,我看这书就没有白读。不信你也可以试试看,你想从书里读出点什么来,肯定不会让你失望,总能找到点感兴趣的东西来满足一下你的愿望的。如果按照以往惯例,史书嘛,你如果不能以史为镜子,从中总结出点经验和教训来那就算是白读了。现在可不同了,只要你肯下功夫,什么都能读出来,它不光是什么金子和美女,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东会跳出来让你欣赏或者恶心。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都在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既然花钱买的,不深入地多层次地挖掘一下,真就对不起钱包,看书亦是如此啊!我以前写一篇泰戈尔和鬼吹灯的文章,那可不是胡乱联系的,那是智慧的体现,那就是收获。只不过,这个角度你得勤调调,不然的话,那可能真就是一条道跑到黑,人家读出啥来你可能啥也读不出来,莫不如不读也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嫪毐,事过多年,输入法也进步了,这两个字终于能打出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读书的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流血的仕途》我产生了两种心态:第一种是撷取书中调侃和诙谐的成分,读起来挺轻松的,这在我写的前一篇《读书也要调角度》里说了。第二种是沉重和郁闷的心态,得承认这是我很不情愿地读出来的。特别是读后一本---终结版的时候,随着李斯走向暮年以及被赵高迫害过程的描述,越读是心里越难受,越读越生气,读完这本书的一刹那,我把书“啪”的一声摔了(当然后来又收起来了,不知啥时候想了再看一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只差一丁点儿,我的心脏病就犯了。人家都说读书淌眼泪---替古人担忧,这是犯不上的事情。我是读书犯心脏病---跟古人生气。读完这本书已经有好几天了,再也没心思找本书来看。于是感觉自己这是读书读伤了。别人流点眼泪顶多是损失点盐水,附带着赚一个梨花带雨的美称或者还能美美容啥的。我若是气犯病了那革命的本钱可就有危险了,真要那样的话,老妈咋整?老婆孩子咋整?想一想真是犯不上的事情。所以,我把这篇的题目叫做读书的恸。是真恸,肯定没有假,到现在我还心有余悸呢,如果不信你可以试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一段时间我还读一本书,叫做《饥饿百年》。也是,读完好几天了,还是闷闷不乐,觉睡不了,吃饭不香,恹恹的不愿意说话,脸拉得老长,老婆说好像谁欠了你二百吊似的。这一切的一切,也是读书把我折磨的。说心里话,真若是谁欠了我二百吊我可能早就忘了,等人家还钱的时候我会很惊喜的来一句:唉呀,弄点外财!若是能拿二百吊换回我的好心情来,我想我会立即掏腰包买单。但是,有些事情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读书,一旦习惯成自然,再成了瘾,即使经受折磨也难以做到下不为例。正像嗜酒之徒比如我,明知喝醉了难受失态误人误事,胸脯拍的山响保证下次绝对绝对不能喝醉,但是用不了几天又会惦记着喝两口,弄不好一个不注意又醉了。读书的恸,正如酒醉。二者略有不同的是,酒醉或有人劝止,而书醉好像还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没人来阻止你,不但不拦着,可能还要表扬表扬。因此,读书不管是读出喜乐来也好,还是读出哀怒来也好,或者读出“痛”或“恸”来,大可尽情的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这其中的滋味也只有自己来消受了,正如宿醉之受的难受,别人替代不来,你得慢慢地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读书肯定不会尝到这种恸的滋味,说不准会说你是喝酱油耍酒疯---闲(咸)的。闲的就闲的吧!总比无所事事强点。最后再说两句,得感谢作者写出了感人的作品。如果这些作品像勾兑的白酒一样一点度数也没有的话,不但不能吸引人,更不会使人醉倒或者产生如此之恸。这个可是纯粮高度酒,又香又辣,够人喝壶的。真诚地感谢作者,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好叫大家放心,现在本人已经戒酒成功,估计再也不会醉酒,只会醉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相信那是真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用了两周的时间,一气将《藏地密码》1-4册读完了。夫人也在我的推荐下读起了这套书,问我到第四册写没写完?我说没有,估计还得出个三、两本才能杀青,看那架式有些直追《哈利.波特》的意思!如果寒假时间允许,我还想把这套书推荐给女儿读读。因为这套书确实不错,值得表扬两句,推荐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看书一向不太注重书的艺术性、逻辑性以及文法之类的比较高深的东西,我一般愿意从两个角度去审视这些书:一是从书中能得到点啥?也就是能有点什么收获或者是教训,这是所谓的实用主义吧!二是通过直觉去感受这书有没有意思?如果有意思了就一口气读完,没有意思的就先放一边,等啥时候感觉有意思了再拿出来读。因为爱好面还算比较广,所以什么历史题材、军事题材、政治题材、商业题材的都看,不管是乡村题材还是都市题材也看,也不管是科幻、神怪题材还是喜欢看,可谓广泛涉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单说这有意思吧,真是一种奇怪的感觉。铮铮男儿、窈窕淑女给人的感觉是有意思;战天斗地、力大无穷以及无所不能给的人的感觉是有意思;奇妙玄幻的有意思;足智多谋的有意思;嘻笑怒骂的有意思;情真意切的有意思……甚至悲惨世界也有意思。说实话,《藏地密码》这套书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多少注意,在书店里翻过几次都没有买。后来是有一次逛书店,如果再不买它就得空手而归了才买了回来。买回来放在书柜里也有一段时间了才读的,读完第二册之后才感觉很有意思了,于是快马加鞭地读下去。读完第四册还想快点看到第五册和第六册,因为暂时作者好像太忙没有出版后边的几册,所以写一点文字催催他快着点儿,不然的话让我们等得着急。另外,把这套书推荐一下,好东西就不能自己偷偷捂着,要大家分享嘛!这是我写这篇小文的本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义之外还想说的意思就不太好恰当地表达了,索性我就用“我相信那是真的”这句话做个引子吧。有时看电视或者看书遇到了比较摸不准的情况时,女儿往往问我们一句:那是真的吗?如果我们回答那是真的,女儿很可能感慨一句:太神奇了!如果我们说那是假的,女儿往往要来上一句:真能骗人!对于书的内容和情节而言,我们成年人有的时候也会这样发问:真的假的?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发问,决定了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收获的大小。如果一开始就抱着假的成见去读书,可想而知除了挑毛病还能不能读得下去吧!如果伴着半真半假的认识去读书,想必也会把书读夹生了,正如一锅大米饭半生不熟的,肯定难以下咽,既损了口味,也伤了胃口。如果相信那是真的,纵使真的不是太好看的书,恐怕我们也能品尝出一些好味道来吧?当然,真的假的谁都有个判断标准。我要说,在弄不准的时候,我们姑且就把它当成真的,未尝不是个好事儿。不妨在读书的时候,抱着真诚的态度,留有一些神秘让自己去向往;留有一些权威让自己去崇拜;留有一些空间让自己去遐想;留有一些震撼让自己去回味;甚至留有一些遗憾让自己去后悔。那么,读书会越来越成为有意思的事情,越来越会成为有意义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乎我的意料,《藏地密码》竟然出到了10本,大赚了我一笔。之后的阅读心情挺复杂,有些欲罢不能,意念有些动摇,甚至还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但最终还是读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说还是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史不白读,读传也不白读,从中多少有点收获和感悟,都能体现出读书的意义。我读唐浩明文集张之洞卷就是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套书里说在晚清时有一个清流派,坚决地捍卫传统文化主流,并以敢言敢谏敢弹劾而著称。清流派 又称言官,我的理解是,它又可以叫做清谈派,属于比较注重说,不太注重做那伙的。而当时与之形成对立的务实派,虽然当时没有明确的开门立派,但很有一些影响和势力了。他们算是比较注重实务,比较注重师夷长技以救国的一些人。与清流派相较而言,务实派比较注重行动,也就是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之洞一开始是清流派的一员,那奏章写得非常精彩,事理看得深刻入木三分,弹劾谁基本上一弹一个准。可是,后来张之洞渐渐地游离出了这个清流派。不仅如此,甚至与一些老清流们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和矛盾,以致于互相攻讦,最终走向了对立的一方。后来,清流派的际遇并不乐观,被李鸿章使了一条小计,把这些说有特长做无优势的言官们派到了实务阵地前沿,让他们锻炼锻炼,于是几个领军人物纷纷落马溃退,演义了一场光说不练只会纸上谈兵的两眼戏。书读到这个份上,也不好对那清流派们妄下断言,又不好对那些务实派们大加赞赏。因为,在谁的身上说和做的因素都不是绝对的,恨不得一刀把他劈开两半各自给下一个定义倒是爽快,不过那太不仁义了,人怎么可能像小葱拌豆腐那样一清二白呢?但是还要有个态度,要弄明白这人是说还是做,要划出派别来,可要如何是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两天我和一个老领导唠嗑,我说羡慕他,因为他是教外语的出身,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大家抢着聘他来工作,月薪成千上万的给。而我大学毕业就进了机关从政,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到学校也是搞的行政,将来下岗了或者退休了,估计谁也不会聘我干点啥。为啥?因为我没有一技之长,不能教书,不能干体力活,不能经商做买卖,不能……总之不会干不能干的很多,会干的能干的很少。所以,我就羡慕有能力的人,能干实务的人,比如我的这位老领导。我掂量掂量自己,也就是充当言官或者清流之类的角色吧!这就是我前面不好意思谴责清流派的本因,因为我也可能当个名符其实的清流派,先埋汰清流派就等于可能埋汰到自己的头上来,到时有人拿着这篇文章摔到我的脸上,我都不好意思躲闪。但是,话说回来,清流也好,务实也好,也不是绝对的。张之洞可以清流又可以务实,我怎么不可以对两者进行一下调和呢?这之中的关键恐怕就是一个对自己也对他人诚实的态度问题吧!你清流也好,你务实也好,无需要标榜。想着清流就清流去吧,但是别太高估了自己未知的能力;想要务实完全可以投入进去的,只是别光喊口号不动手,那样肯定是务不进去的;你想两者兼有有之,那也不是难事,发挥优势,修补短板,一点一点尝试着去做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下面子把话说开了,这做人的道理似乎也就没有那么玄虚了。如此看来,说还是做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过多地追究它,由着心意、本着性情来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思想的盛宴---《在北大听讲座》</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新住宅容不下这么多图书,只好对现有藏书去粗取精,淘汰一部分,保留一部分。要保留的除了未读的,再就是可能需要重读的,以及即使不重读也有保留价值的经典书籍。在整理文池主编的21本《在北大听讲座》这套书时,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即使真的很占地方。如果我只保留500本书的话,这21本应该在前500之内。这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这是一道思想的盛宴。看它的副标题:思想的声音、思想的力量、思想的魅力、思想的光芒、思想的灵光、思想的培养、思想的乐章、思想的精髓、思想的风格。以思想为圆心,众星捧月般地烘托出思想的光辉。在饥渴之人看来,无疑会令人馋涎欲滴,如能一卷在手,眼眼有福了,定要大快朵颐、狼吞虎咽。我即如此,读完一本马上接上下一本,一本一本不停地读,直到读完,还不过瘾,要查看一下还有没有下集了。然后,回味无穷。正如回味好久没吃的东坡肉或者猪肉炖粉条,甚至比那还谗得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阅读是一种思想的成长。俗语说:吃啥补啥。这是说真的吃东西的情形,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或者不够准确。专家指出,吃血并不能补血,吃心并不能补心,吃肝并不能补肝,恐怕只能长肉。但是,如果把读书也当成吃东西的话,那么吃啥补啥倒是比吃食物确切有效得多。我读这套书的时候,就有一种类似的感觉,感觉把书的精华吸收了,我的脑子就不断地充实起来。就像给干渴的小苗浇水,一会儿的工夫,倒伏的禾苗就挺起了腰身。读这套书,明显能感受到一种成长的节奏,给人以收获的希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阅读是与智者的交谈,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归根结底,听演讲也是一种对话,是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对话,同时,也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通过对话,澄清了认识,解决了难题,提升了思想,净化了心灵。读这套书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如此的威力。我没有夸张,因为它涉及的面非常广泛,领域足够宽广,质地足够深厚,方向足够正确,视角足够先锋,足以覆盖青年人大部分的问题和心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鉴于以上几点,实际上只要具备其中一点就够格跻身我的书柜了。我不仅要把这套书摆在那里,今后还会不时地打扰它们,与它们倾心交谈,就像老朋友一样的相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角丛书》</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两天整理家里图书,发现一套七本《五角丛书》小册子,禁不住诱惑,又大致翻阅了一遍。有一种老朋友多年不见突然巧遇,既有熟悉的感觉,又有陌生的感觉。于是,生出许多感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套书是1988年出版的,那时我上大二。现在记不清是哪年买的了,也记不清是不是我买的了(后来经核实,是夫人买的),更记不清具体的内容了,但似乎有点印象,大学时期这套书挺盛行。原因是那时流行读禁书,有同学从租书店里租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谁看谁出租金,为了省几毛钱,一天一宿拿下,这事儿是有的。那么,我们是怎么得知此书为禁书的?我估计与《中外禁书》这本小册子有关。这本书里列出了6本外国的禁书,其中《查》排第二。我们是看了这个书目,然后才去读《查》的,有这种可能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说书中列出的其它几本禁书:第一是《十日谈》,第三本是《包法利夫人》,第四本是《漂亮的朋友》,第五本是《蜘蛛女之吻》,第六本是《北回归线》。到目前为至,其它5本我都读过了,《蜘蛛女之吻》在手头,正准备读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人纳闷,这书禁的!越禁越勾起人去读的欲望。哪本书如果担心不畅销,不妨试试被禁这一招,呵呵!说不定就被炒火了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本是《袖珍西方名著手册》。该书浓缩了360部西方经典著作,读完此书,西方名著基本上可以一网打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是,别高兴得太早了,拿来目录里的第一本读读,保管十个人有九个要放弃,剩下那一个人也可能读不上三页就扔他娘的不读了。这本书是《理想国》,够高大上的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说到了阅读经典名著的问题了。公认的或者一般的意见是,你要读经典,读名著,不要读乱七八糟的书,尤其是糟粕类的书,更不宜读。可是,你看,前面的禁书反倒畅销,而《理想国》们吃闭门羹,表面光鲜实际上是坐冷宫的,岂不是很奇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数了下,西方名著目录就有9页,我拍到第2页就失去了耐性,因为零星地读了不到20本,绝大多数的名著都是陌生的,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熟悉他们的。按照一般的说法,我这种读书法就有些离经叛道了。嘿嘿!管不了许多,自己感觉怎么合适就怎么读吧!反正余下的时间就那么多,多干这个,势必就要少干那个,何不把时间多分配点儿给开心的事情上呢?就这么地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套小书30多年了,已经泛黄,旧了。但是,其中凝聚着青年时期的记忆,值得珍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昨天</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整理家里图书,发现了这本鄂华著的《爱因斯坦传》,扉页上标着是2006年买的,但不记得是哪年读的了,信手翻了翻,许多内容还有些印象。回忆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好像没有这本书的读后感。因此,想补写一个,加入到我的《书林漫步》中去,至少可以证明我读过了这本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往读书,习惯于从书中学习点什么,读书要有收获才算达到目的。不然,就觉得是没读懂,或者是白读了一回。不记得上次读此书的感想是什么了,这次边翻阅边构思如何写读后感的时候,感觉很难摆脱老调重弹的苦恼,按原来的思路,写出来的东西跟以前的想法重样,跟别人的感想大部雷同,这还写它干嘛?因此,就有了另外一种想法。不是向爱因斯坦学习怎么成才,也不是向爱因斯坦的母亲学习怎么培养孩子,而是,怎么说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想和爱因斯坦探讨一下,光速和超光速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回到昨天的问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我想回到昨天的我的同一时刻,我该怎么可以办到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撒腿就跑,向着我昨天消逝的方向去追。我知道,我必以超过光的速度才可能追上昨天的我。现在假设我的速度是光速的2倍,那么,你帮我算算,我得多长时间能追上昨天的我?第一种情况是,如果昨天的我知道我要追他,他(我)就停在半空中等我,我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我用半天的时间就能追上他(我);第二种情况是,他不知道我在追他,还是以光速在跑路,那么,我要追上他就不止是半天的时间了,对于我来说,这道题有点难度,就不费心去算了,反正,以我的速度肯定能追上他就是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我得朝着哪个方向去追?我只知道昨天我曾经睡在床上,在家吃的早饭,在单位上班,哪里知道我的光要跑向宇宙的哪个方向啊?这是一个难题,我无法确定,只好向爱因斯坦请教。爱因斯坦给了我一串公式,让我照着公式去计算我的运行轨迹。我数学不好,无法算出昨天的我的光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只好扔掉他的公式,认准一个方向胡乱去追,万一撞大运碰正当了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你所知,我费了半天的功夫也没有见到昨天的我的影子,只好回来再向爱因斯坦请教。他说宇宙不是平的,而是一个曲面,光也不是跑直线的,有时它也会打弯儿。于是,我又出发了,我到距地球100000000公里的地方坐等,希望昨天的我的光留恋家乡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呢,那不就可以偶遇了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吗?我比那还尴尬。因为这个株毕竟还被兔子撞过,我选的这个株,它还是个处女株,在等着第一只兔子来撞呢!结果,我还是瞎忙乎一气,一无所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因斯坦先生看我忙得不亦乐乎,似乎也来了兴致,问我,你是怎么做到2倍于光速的?我说,想像啊!就像你想像相对论一样,使劲想,使劲想,于是就想出来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因斯坦说,你是使了很大的劲儿了,但是,怎么证明你的假设呢?我无法证明,只好说,那是你们的事情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因斯坦若有所思地说,那你的问题似乎也不用想得那么复杂,你是想回到昨天吧?你只要想一想昨天吃的什么菜,干了什么活儿,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梦,自然就能还原昨天的你,你不妨一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照此方法回忆,早上吃的小米粥就包子,一打嗝儿还有猪肉味;骑自行车上班,出了一身汗,脏衣服还扔在盆里没洗;晚上喝一瓶咖啡,一宿半睡半醒做了许多记不清什么内容的梦……真的,仿佛回到了昨天,找回了昨天的感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吧,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并不需要大动干戈,兴师动众,动辄以科学的名义去怎么怎么。比如我这个回到昨天的问题,爱因斯坦恐怕用他的相对论也解决不了,但是,换一个方式,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难道不是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以此做为读此书的读后感,但愿没有亵渎了作者和爱因斯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何以解暑?《天龙八部》</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暑假来了,宅在家里,三十多度的天,酷热难耐,何以解暑?唯有心静。何以心静?唯有读书。因此,特意打开了金大侠的书箱子,先拿出《天龙八部》来犒赏一下自己。如果记忆可靠,这应是第三次读此书。虽然一读再读,这次依然读得津津有味,仿佛大热天喝一大杯酸奶,贯通任督二脉,神清气爽,内力充沛。不仅如此,还读出了前两次没读出来的东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个是扩展了一些视野。具体而言是能够从佛教和易经的视角来读这套书。并不是说我已经懂了佛教和易经,而是近年来读了几本相关的书,比如《佛陀传》、《佛学入门》、《周易》以及南怀瑾的几本书,对二者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读《天龙八部》时,对一些术语和专有名词就可以大致理解了。比如天龙八部的由来,原来是源于佛教;再如“大有”、“同人"这些名词,是《易经》里的专有名词,不了解《易经》,难以理解它们的意思。不懂且一带而过,心里总觉得不舒服,似乎是书里藏着珍宝,不得其门而入,想想就亏得慌。这次读到了以前存疑的这些内容时,心结一下子就解开了。原来如此,是这个意思啊!上次没打开的门,这次带着钥匙来的,大门向我敞开,一下子豁然开朗,疑问没有了,心里这痛快!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个是读出了第二和第三人称的意思来。以前读小说总把自己摆进去,给自己安排一个或若干的角色,这是第一人称读法儿。现在读来,可以不把自己当成段誉了,而是一个旁观者,看他笑看他哭,看他酸溜溜地讲理摆事儿,看他笨手笨脚或指手画脚。这算是第三人称阅读,人家受伤人家自己疼,你就不用咬牙忍痛了。紧跟着三人称阅读而来的,是第二人称阅读。简单说是要和作者对话。对什么话呢?问你下,为什么这么处理?这个这样如何?那个那样如何?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如何处理,诸如此类吧。你可能知道,这是要探讨点问题,发表点意见,很有可能还要吹吹毛求求疵的意味了。我自觉不自觉地就有了这样一点迹象和变化,不知是好是坏、是福是祸?心中多少有点自得,也有些忐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上两点,应是较前两次读《天龙八部》发生的变化。最后我要说的是没有变化的一点:爽!这种读书的痛快劲儿,这个过瘾劲依然如故。可谓:何以解暑?《天龙八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大大上个暑假,我也用的这招儿:何以解暑?《笑傲江湖》。呵呵!不怕被模仿,希望被超越哦。如有同感,那就读起来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