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李吉飞</h3> <h3>妈妈是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80多岁了,耳聪目明,头脑清晰,明礼刚强,勤劳节俭,这么多年了,一直是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心中最美的女神。<br></h3> <h3>妈妈很明大礼。因为家穷,妈妈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是个真真切切的文盲。可在为人处事、教育我们兄妹5个成长上,却一点都不文盲。爸爸兄弟5个,爷爷去世的早,爸爸又是老大,在上世纪70年代,那么艰难的日子里,妈妈硬是和奶奶一起帮四个叔叔都成了家,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妈妈也很开心。爸爸在村里当干部,经常性地家里来客人,也经常性地乡里乡亲来家里找爸爸评理调解,妈妈从未嫌弃过,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个别时候爸爸不在家,妈妈也会给因地界、宅基地等琐碎事来评理调解的人讲讲道理,息息火气,可以说,爸爸在村里干了好多年干部,在村里威望很高,妈妈的贤内助作用功不可没。妈妈经常鼓励我们兄妹几个好好学习,常说的一句话是“妈一辈子不识字,希望你们几个可不能也成睁眼瞎,跟着妈在农村种一辈子地。”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星期天、节假日在家,妈总会说我们在学校辛苦,回来了应好好休息休息,从不要求我们做这做那;那些年粮食产量低,家里一年绝大部分的主粮都被我们几个交到了学校,妈妈爸爸在家经常吃的就是南瓜、红薯、玉米等一些粗粮,可妈妈总是乐呵呵的,特别是看到我们拿回家的一张张奖状,妈妈的高兴总是溢于言表。这些年,我们兄妹5个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生活过得还算可以,本该乐享晚年的妈妈,又开始关心她的下一代孙辈了,经常性把以前讲给我们兄妹几个要好好学习的话又念叨给了几个孙子孙女,前几年,儿子高考前夕,每次打电话,妈妈都要问问儿子学习情况,高考后,又经常问录了没有,通知书发了没有,待儿子录取了快开学的时候,妈妈还非要和爸爸一起来城里给儿子说说话送送儿子,切切爱意,丝丝不舍……哎,一辈子只顾着关心我们,从不知道爱惜自己的妈妈呀!<br></h3> <h3>妈妈很勤劳节俭。妈妈身高不到1米6,可就是这矮小的身躯,支撑了那些年我家大部分的农活和家务活。爸爸在村里当干部,我们在上学,家里没劳力,农活基本上都是妈妈干的,从种地洒化肥、锄地、除草、割麦、收苞谷、挖红薯,到割草、铡草、喂牛等等,一切农活妈妈基本都是行家里手。为了多干点活,多少个夏天,多少个冬日,妈妈都是忍着酷暑、忍着炎寒、忍着饥饿,一个人在田里默默劳作;也有多少回,因为妈妈在地里干活,我们叫一回叫一回,过了吃饭时候还不回来吃饭,不懂事的我们那些现在想来多么可笑的生气;我更是记得,家里有一块地在南河,收种粮食基本都是靠肩扛,近乎50度的坡度,1米6的妈妈呀,扛着足有50斤重的一捆捆小麦,和我们一起一趟一趟,一趟一趟……我现在才知道,妈妈当时扛的是给我们兄妹几个的幸福呀。那些年,家里的剩饭剩菜,妈妈总是舍不得扔。有时饭菜都凉了,妈妈说倒了可惜,总是犟着把它吃了;夏天馍放不住,容易长毛,我们见了不想吃,妈妈总说不碍事不碍事,把毛抠抠自己把馍又吃了。我知道,这叫节俭,是妈妈的一贯作风,一直到现在。这些年,每次给妈妈买衣服,妈妈说的最多的都是,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衣服还很多,都还好好的,买恁些干啥,谁能穿地完。这几年,妈妈过生日,回家给她买个蛋糕,每次都会被她数落几句,过个生日,你们回来我都高兴,一起吃个饭都行了,还买啥蛋糕哩。<br></h3> <h3>妈妈很刚强。这些年,随着年岁增大,妈妈身体大不如前,血压高,心脏不好,去年以来,因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疼的实在受不了,还在县城住了两次院。可即使这样,妈妈也不愿给我们兄妹几个添麻烦,总说我们在外都不容易,不能为她影响我们工作,不到万不得已,妈妈从不主动向我们说,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她身体不舒服,电话问她她也总说没事没事,以至于现在想了解妈妈的身体情况,得电话问爸爸,因为妈妈说会说会说“谎话”了,并且还不只说了一回。记得前两年夏天,妈妈椎间盘突出刚痊愈,医生一再叮嘱不能干活,特别是不能长弯腰,可看到村里人都在忙着拾麦穗,妈妈坐不住了,挎上箩头就和村里人拾麦穗去了,爸爸劝不住,让我回去说,妈妈听说我要回去,赶紧央求爸爸别告诉我她在拾麦穗。我在城里生活,多次让妈妈和爸爸来城里一起住,至少也和我们住几天,让我们尽尽孝道吧,可妈妈总会说,去啥去,城里哪好,见了人都不认识,再说你们上班还那么忙,不如我们住家里随意,想干啥干啥,喂喂鸡,种点菜,头痛发烧了,论(我妹夫,是我们村的村医)叫一声就到,很方便的。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基本不来我这住,偶而来一次,跟走亲戚一样。去年在城里住院,稍微轻一点,就要回家,说在家有我妹子、妹夫照顾比在城里方便;有一次,同村一个人开车来城里办事,妈妈说好久没见我了,来给我送点柴鸡蛋,鸡蛋往家一放,没说几句话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说没啥事就是来城里转转;这样的事,很多很多……回家不是太方便,我隔几天就要给妈妈打个电话,每次总觉得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家长里短的,甚至村里哪家有啥事了,都要详细给我说说,最后一句话说是,近来能回来不能?才开始我总喜欢问一句,妈,家里有事吗,有事我就回。妈妈总会说,没事、没事,就是问问。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妈妈想念我们了……有空回家,习惯提前给妈妈打个电话,妈妈总是问我想吃点啥,总是会忙里忙外一上午给我做好吃的,总是在吃完饭走时让我带这带那,也总是在等我回到城里打给她的那个报平安的电话。<br></h3> <h3>2017年,儿子上大学前夕,我和妻子、儿子跟爸爸、妈妈在照相馆照了张合影,站在妈妈身后,手搭在妈妈肩膀上,明显感觉妈妈瘦了,背也驼了,眼睛瞬间热热的,吃过午饭,我执意领着妈妈和爸爸一起到湍河边走走,走的时间不长,路也不长,妈妈显得非常开心。去年,妈妈在县医院住院,我在陪护,总感觉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和邻床病人说起我们姊妹兄弟几个,满脸的幸福和骄傲。中国人讲孝道,那么什么是孝道,那一年陪妈妈在湍河边走的那不长的路,去年在医院那一星期的陪护,让我突然明白,孝道就是最长情的陪伴,就是经常给妈妈、爸爸打的那个电话问候,就是我们经常回到家里、或在电话里、或在醉酒的时候叫的那一声“妈妈”。<br></h3> <h3>明天就是母亲节,谨以此文献给我心中永远的女神——我的妈妈,愿妈妈健康快乐,开心幸福,永远年轻!
(此文初稿于2017年12月妈妈80岁生日前,有修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