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江成故事汇(三)

清化文澜

<p><br></p><p> </p><p> <b style="font-size: 20px;">母</b>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八年了。十八年前的往事仿如昨天,她生前的举止言谈,音容笑貌仍萦绕在脑际,她勤俭持家,发奋图强的精神和教诲,留给了我和弟妹们去传承和怀念了。</p><p> 母亲逝世,是因为一次意外车祸,万没料到送母亲上车,外出探望弟弟的车窗道别,竞是我们母子的最后诀别。噩耗传来,失去亲人的苦痛,心如刀绞,潸然泪下。</p><p> 母亲出生在粤北偏僻的山村,十二、三岁就跟着外公外婆,进深山挑炭卖炭换些小钱帮补生活,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的艰辛,在贫困的生存环境里锻炼了健康的体魄,同时也磨砺了能耐艰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p><p> </p> <p>  母亲小时候没钱念书,但对子女学文化却从不含糊。记得八岁那年的一天傍晚,我与同村的两个小伙伴,被各自的家长领着、哄着,撑船到河对岸的谢屋小学,寄宿在各自的亲戚家里读书。第二天醒来,得知同来的两个小伙伴,昨晚半夜就闹着回去了的消息时,我眼里噙满了泪花,生平第一次品尝了孤单的滋味;我也想回去啊!但想起母亲临别时的一番话,“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文化走不出山门,没文化就没有好的人生,阿娓小时候好想读书,但家里实在太穷了;今天阿娓送你上学堂,去圆阿娓儿时的读书梦,你一定要用功啊!一并为阿娓争气,还要为家族争光“。想起妈妈期待的眼神,我强忍着眼泪,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坚持下来。</p> <p> 两年后,当我拿着老师刻有学习标兵,和名字的钢笔交给母亲时,那天母亲特别高兴。作为奖励,煎了二个荷包蛋并叫来弟妹,叮嘱他们向我学习,同时要我为弟妹做榜样,带好头,说我学好了,弟妹们就会跟着学好;还说山的那一边还有间学堂,那里有很多很会读书的好孩子,以后你也要去那里读书,千万不可以骄傲啊……。</p><p> 后来搬上新建的红旗小学以后不再寄宿,晚上母亲做着针线活陪我夜读和做完当天的作业,我经常半夜醒来,朦胧中看见母亲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补衣衫的影子。</p><p> 母亲善解人意教子有方。同是子女,母亲对我要求较严,理由,我是子女中的老大,是带头人,如果与弟妹同犯一个错,弟妹们可以无事,但我是第一个受责备的人。那时,我常感到老大难当,责怪母亲对我不公平,却理解不了母亲当年教育好我,就等于教育好弟妹们的理念。当然,母亲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引导、说理和鼓励。每当子女有了小小的进步,母亲都会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还经常说我会唱了,我知道母亲说我会唱,指的当然不是儿歌,而是另有含义。许多年后,我领会了母亲指的是人生如水,当你从涓涓细流中,一路吟唱着走来变成小溪时,你会以为自己有力量,总要在山涧跳跃着吼上几句,但当你汇入江河融进大海后,你才会觉得自己的平凡和渺小,领会到小溪只有融进江河大海才会永不干涸,才会形成气势和力量。</p><p> 故乡屋背一一坝尾,有一片茂盛的树林,农闲时,每当冬日的阳光在林间穿梭的时候,我总能看到母亲利用空闲时间,挑担小鸡放进林中觅食的同时,坐在树旁边为子女缝制冬衣的情景。通常是一件棉袄经我穿过以后、弟妹们要轮流穿上好几年。过年时,每人一双的新布鞋,全靠母亲一针一线的辛劳编织。至使我儿时萌发了,来日走上社会有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家庭添置一架缝纫机,以减轻母亲在针线活方面的辛劳。</p><p> </p> <p> 母亲一生辛劳、俭朴、无私、善良。在农村是劳动的好把手,与邻里间和谐相处,乐于助人。对自己的子女从不护短和偏心,教子女明事理、识荣辱,为子女倾注了所有的母爱。几十年来与父亲相濡以沬、历经艰辛,坚韧不拨。</p><p> 母亲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耕种的希望,同时也收获着子女成长的喜悦。当儿女都通过自己努力,先后相继离开家乡,走上社会自立后,仍敦敦地教育我们“要以人为善,宽容待人,坦荡做人,不断进取“;“不怕人穷,就怕种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骄傲“。母亲言传身教的一幕幕往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p><p> 人生祸福难料,人生都会逝世,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无形。人生的意义在于他(她)所创造的价值。母亲虽然是个平凡的妇女,但她却是个令人怀念的人,她以她那高贵的品行,塑造了客家妇女的伟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母亲留下的优良传统,做好自己身边的事,就是对母亲的最好缅怀和纪念。</p> <p>作者简历:<span style="font-size: 15px;">江成。在清化江边长大的我,名字与水有关,展开来是水到渠成,浓缩后叫江成。广东始兴清化人。七二年清化中学高中毕业,同年七月到县水电局参加工作;期间七四年脱产到韶关市水电局进修水利水电,八七年至九零年在广东电大学习建筑专业。干部,工程师。八六年调县建委(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几十年来先后在水利水电,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部门工作过。主持、承担了始兴县城第一版,三十三幅,1:1000城市地形图的测量绘图。已退休。凭灵感兴趣偶尔写些诗赋、回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span></p> <p>编辑:杜金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