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七日(3)走一段大运河

心平气和

Day3 2018.10.3<br>武林门码头--西湖文化广场--青园桥--朝晖桥--潮王桥--霞湾桥--卖鱼桥<div><br><div>为了尝试不同的生煎包,早晨走了半站多地,去另一家生煎店吃早点。结果证明,还是咬不得的生煎包更胜一筹,咬不得的豆腐脑、煎蛋和薏米红豆汤也更美味。以后几天,我们换到杭州东站边的酒店,每天还是步行一站地,去咬不得吃早点。</div></div> 今天换到火车东站边的圣廷酒店,虽然房间不大,还是内窗,但是房间里的设施比7天酒店好,房价也比7天便宜,最重要的是酒店离火车站很近,因为我们后天要去海宁,早晨从这里上车很方便。 安顿好行李,立刻出发去大运河。坐公交B2支到武林广场北下车,很容易就找到了武林门码头,码头的船锚标志是按照南宋船锚原型设计的。 武林门是杭州城古老的十大城门之一,码头亦因城门而得名。自古这里就是运河杭州段最为繁忙的通衢码头,从杭州运往京城的官税钱粮,土特产贡品,都依赖此码头吐纳。现在,武林门码头是大运河与钱塘江游船的始发站,也是几条水上巴士的始发站和停靠站。 船游杭州城最经济的方法是坐水上巴士,有多条线路,一次只需3元,也可以刷公交卡。其中武林门至拱宸桥段是人气最旺的线路,等待上船的人已经排出了码头的石牌坊。见此情景,我们决定白天沿大运河走一走,晚上再来坐游船看运河夜景。 武林门码头边的“好运杭州”横匾,是著名书画家何水法题写的。后面,隔着西湖文化广场,是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 大型水纹铜雕,表现的是宽阔的京杭大运河。 沿着铜雕上行,来到西湖文化广场大桥上。大桥正中地面,是大型铸铜浮雕“京杭大运河”,100多米长的浮雕细致地雕刻出了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跨越4省2市、沟通5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一路风情。 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至今,大运河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尽管大运河的北方段时通时塞,南段运河却始终是江南运输的动脉。 人们喜欢在“大运河”上走,孩子们也喜欢在“大运河”上玩。 大运河自北而来,在武林门码头前拐了个90度的弯,调头向东直奔波澜壮阔的钱塘江而去。西湖文化广场大桥恰好在大运河的直角弯上,是观看大运河的绝好位置。 向东可以看见中北桥 向北可见青园桥 运沙船从岸边的巨型球幕影院前驶过 一只水上巴士停在武林门码头前 大运河边的西湖文化广场河滨休闲区 河两岸的步道铺着平整的石板,爽风习习,垂柳依依,隔不远就有一个座椅,我们向北而行,走一段大运河。 大运河两岸高楼林立,再也不见农田、水牛、小桥、茅舍。 青园桥原为杭州炼油厂内部桥,因毗邻青园小区而得名。该桥建于1996年,2006年改建。 桥面铺着结实的木板 在青园桥上看西湖文化广场上的两个建筑,浙江环球中心和浙江省博物馆。 日夜不停的运沙船将大运河水搅得像黄河一样浑不可视 朝晖桥是一座1996年建成的新桥,设计灵感来自于音乐,大桥造型为五线谱和竖琴的结合。 满载的运沙船从朝晖桥下过,甲板几乎与水面持平。 河岸住宅小区外的环境优美安静,步行道上隔不远就有一个公厕,里面有人随时打扫,非常干净。 潮王桥的名字来源于潮王的神话故事,古时人们认为潮水中的恶浪,是水中妖魔作怪,故在潮王桥两侧桥墩上修了四尊潮王石像。石像潮王骑在鲤鱼精上,手持降妖宝叉,威风凛凛地怒视着河心,等待与水中妖魔一拼高下。 潮王桥下做棉被的小摊,北京城里早已不见了这样的便民摊点了。 已经中午了,我们去潮王桥边的聚乐园,点了糖醋排骨、凉拌芦笋、清汤鱼丸。饭菜很便宜,味道很一般。 饭后的意外收获是发现了路边的永泰蜜饯和盛文甘栗,物美价廉的两家店,我们离开杭州前,又特地跑来采买。 继续沿河上行 左侯亭为纪念北宋庇民侯左光裕而建。左光裕是安徽桐城人,以贩米来到杭州定居。金兵南下,国难当头时,左光裕为了赈济灾民耗尽了自己大半生的积蓄,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南宋朝廷感激他的善举,追封他为大宋“庇民侯”。在民间,他被感恩戴德的民众供奉为“左神菩萨”。 左侯亭西的左侯桥也是左光裕所建 左侯亭前,是湖墅八景之一的“陡门春涨”。陡门即人工拦水闸门,每当春时,西湖水满溢,陡门开闸放水泄入运河,便引起河水猛涨,故名。现在已看不见水闸了,只有一座曲桥。 霞湾桥原来叫德胜运河桥,是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桥,号称“桥上桥”。桥上层是德胜快速路,下层是机动车道和行人道,由绿化带分隔成双向4车道,另外还有两条车辆上下高架快速路的匝道。 看看霞湾桥的多层立交 霞湾桥下是遮风避雨的市民休闲场所 运沙船络绎不绝地从桥下穿过,吃水很深的是重载船。 露出高高的船身的是空载船 由霞湾桥前行,就看到了对岸的御码头,码头上有南熏轩和御碑亭。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分别六下江南,巡幸杭州,都是由运河水路而来,皇帝的船队在这一带停泊上岸,登上在此等候已久的车马,进入杭州城。 南熏轩 御碑亭 江涨桥边的乾隆舫是按照当年乾隆下江南时乘坐的“宝莲航御舟”的外形制造的,上下四层。乾隆舫外观是一只船,内部是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身的综合场所。 乾隆舫边建有一座候圣驾牌坊,传说当年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御舟泊岸于御码头,江南地方官员和百姓在此沿河恭迎皇帝,场面气势宏大。 桥边还一座有香积寺塔,香积寺在河对岸。 卖鱼桥附近曾是渔民集中卖鱼之地,故名。卖鱼桥码头一带早在南宋时期,就是商贾云集,百货登市的繁华地段。民国后,水上运输渐渐为陆上运输取代,卖鱼桥一带的商业贸易日渐冷落。卖鱼桥码头上的一组雕像,重现了老码头的景象。 现在的卖鱼桥码头是大运河多条水上巴士的停靠站 时间已到下午3点半,我们也走不动了。坐车回武林门码头售票处,夜班游船只有20:30一班了,要等两个多小时,干脆打道回府。 坐公交回到杭州东站,顺便拍一下站前夜景。 亮灯的大楼下,就是我们的酒店。今天够累了,随便吃了点面条,早早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