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7.08.31日</p><p>今日行程:饶河口岸—190公里—珍宝岛—160公里—虎头镇</p><p><br></p><p>饶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p> <p>饶河口岸是1989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口岸,于1993年9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p> 饶河口岸是中俄及欧亚陆海联运的桥梁和联结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纽带。 口岸里面矗立着“中国281号”界碑 <p>俄罗斯的比金市,与我国饶河口岸相距760米,坐船十来分钟就到🛳</p> <p>大清早上,遇见了一位老乡大哥,它曾经在口岸里做工,今天就是他跟警卫打过招呼后,领我从侧门进入的口岸,否则,今天拍不到界碑了🤗🤗🤗</p><p>口岸旁边的小红房子,很漂亮,是这位大哥帮忙拍的👻👻👻</p> <p>出了饶河,前往珍宝岛</p><p>珍宝岛,(满语:“古斯库瓦 ”意为“军队营盘”),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西部中国一侧的岛屿。属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珍宝岛乡</p> <p>饶河——珍宝岛,一路都是山路,可谓是翻山越岭🚕</p> 珍宝岛森林公园大门 珍宝岛广场上的渔家,是兄弟两人开的,一人一家,分列广场两侧 珍宝岛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状如元宝而得名。该岛因1969年3月发生中苏边界事件驰名中外。 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营房,珍宝岛大门,大门两侧书写“提高警惕 保卫祖国” <p>到这里才知道,上岛需要提前到虎林市公安厅办理登岛参观手续,现只能坐船沿着珍宝岛游览一圈,弥补未上岛的遗憾😂😂😂</p> 1860年清朝和沙俄签署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以乌苏里江为界。由于珍宝岛位于界河之上,中国和俄国(苏联)都声称拥有该岛主权。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这就是著名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p>中国边防部队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p> 1969年8月,中国在岛上修建了营房,派驻1至4名官兵常年驻守 <p>直到1991年俄罗斯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p><p>2004年,中俄也达成了关于黑瞎子岛的协议,俄罗斯将把占领的银龙岛的全部、黑瞎子岛的一部分领土,以及额尔古纳河上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归还给中国。</p> <p>至此,不仅黑瞎子岛的领土争议尘埃落定,中俄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也全部得到了确认💪💪💪</p> <p>虎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的。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p> <p>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镇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留下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之一。</p> 广场上的“抗日英雄”雕塑中间左边第二个人是朝鲜领袖金日成 <p>日本关东军修建虎头要塞的目的是: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因为虎头的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恰好仅次于伯力和海参崴的中心点,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同时它又是远东苏军进入东北腹地的捷径通道。</p> <p>侵华日军地下要塞遗址博物馆是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专题型博物馆。</p><p>博物馆里展出了大量的当年日军遗留的实物照片、文字材料。参观后可由博物馆内直接进入地下要塞参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曾以《最后一战》为题,对虎头地下军事要塞进行了专题报道✍✍✍</p> <p>虎头要塞是侵华日军为了长期霸占中国并进攻苏联,于1934——1939年6年间,强迫数十万中国劳工和战俘修秘密修筑的永久性军事攻事,该要塞易守难攻,被日军夸耀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北满永久要塞”。</p> <div>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虎头要塞守军拒降,战至8月26日结束。因此,虎头要塞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激战地”。</div>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博物馆分为两层展厅,一展厅主要展出东北沦陷,日伪统治下的虎头镇,虎头要塞概貌 二展厅展出劳工的血和泪、虎头要塞之战、历史呼唤和平、及侵华日军和前苏联红军当时使用的枪支弹药衣物、相关资料和图片等及虎东山地下遗址工事。 猛虎山阵地最大,是整个要塞的核心。地下军事设施有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秣库、弹药库、发电所等,并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通风口、排气孔、反击口等通道。 <div>要塞的出口掩映在一片绿草树木的地下山体中。</div> 一走出地下工事,就看见了当年苏联红军为纪念阵亡将士修建的——苏军烈士纪念塔<div>据史料记载,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在历时17天的“虎头战役”中,苏联红军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为解放虎头,493名苏联将士长眠于此。</div> <p>站在远处看虎头要塞工事,就像一个大大的乌龟趴在地上🐢🐢🐢</p>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建在侵华日军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的山顶<br> <p>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高21米,象征21世纪</p><p>整个碑体分四部分、五项内容,象征1945年之意。</p><p>碑基座部分占地324平方米,基座高5米,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p><p>基座四周建有十五级踏步和八面护栏,寓意为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p><p>基座两侧刻有两组分别反映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和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战争场面的浮雕。</p><p>正面是中英文碑文,记述了二战的简要过程。后侧两个车轮状构件,象征着战争的车轮被正义的力量阻挡在中国虎头,二战战车在此止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落下帷幕。</p><p>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为纪念碑题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p> 纪念园的位置曾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指挥部所在地,也是当年苏联红军攻克虎头要塞之战中,战斗最惨烈、攻坚时间最长、牺牲人员和消灭日军最多的地方。 <p>为了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与烈士,终结地还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战役,沿着纪念园两侧,建立了十二块不同的纪念石雕。</p> 而且,还挖掘了当年的巨大炮弹坑,已示后人,牢记历史。<br>巨炮阵地遗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铁证。 二战纪念园按照大战的酝酿与爆发、大战的全面展开和大战的最后较量与结局的思路,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袭波兰开始,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虎头为了祖国的和平又坚守了11天,与1945年8月26日战争的最后一枪在虎头结束。突出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影响力的几场著名战役。 <p>以纪念为主题,用景墙、雕塑对二战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及战争给人们所带来的伤害,使人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爱世界和平🕊🕊🕊</p> <p>二战三恶魔: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p> <p>虎头要塞已成为历史遗迹,虎头地下要塞博物馆已经建成,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日本侵华罪行的见证。</p><p>70多年过去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p> <div>虎头镇</div> 虎头镇十字路口的转盘 乌苏里江广场 乌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br>乌苏里江曾是我国的内河,自从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后,乌苏里江成了中俄两国的界河 <p>乌苏里江是中俄边境的一条美丽的河流,著名的“乌苏里船歌”也是家喻户晓的🎶🎵🎶</p> 这条界河,它见证了历史上的许多难忘的事件。如1969年的珍宝岛战争就发生的乌苏里江上。<br> 乌苏里江边的“中国292号界碑” 胡耀邦游江纪念碑 江边还有一处侵华日军虎头军用码头——日军修建虎头要塞,将铁路与水路交通延伸至此,分别修建了火车站和码头,用于运送军用物资及掠夺我国的木材资源 虎头旅游风景区——“天下第一虎”,虎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基座4.6米,总高度为20.60米,重25吨。 此虎全部用铜板锻制焊接而成,虎雕之巨大,气势之雄伟,在世界铜锻虎雕之中首屈一指,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一书,堪称“天下第一虎”。 虎雕之下有十二属相雕塑 虎头哨所位于公园内 夕阳下的虎头火车站<div>住虎头火车站前宾馆</div> 2017.09.01<div>今日行程</div><div>虎头镇—110公里—密山—60公里—兴凯湖</div><div>还没到密山,路上的横幅就告诉我:密山是:中国人民空军的摇篮、北大荒精神发源地、中国白鱼之乡、国家级农业示范基地、东北亚最大候鸟迁徙驿站,,,,,,</div> <p>密山是红色文化集合地,是首批革命老根据地,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p><p>密山有最早的秘密国际交通站,是妇孺皆知的《红灯记》故事的原型地,“李玉和”的原型付文忱就是密山国际交通站的重要联络员🏮🏮🏮</p> <p>北大荒书法艺术长廊由碑林、碑廊和坐落在山间的石碑组建而成✍✍✍,集我国近现代作家、书法家丁玲、艾青、启功、萧克等佳作之大成,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碑林瑰宝🌺🌺🌺</p> 来到密山的书法长廊,寻找这里的文化底蕴 <p>书法长廊的广场上,展示一架飞机,这是空军部队赠送的真正的战斗机✈️✈️✈️</p><p>密山是中国空军的摇篮——我国第一座空军航校就建在这里,为新中国培养了王海、刘玉堤,张积慧这些第一代威震长空的战斗英雄✌✌✌</p><p>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创办于密山的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的飞行员们,曾驾驶各种型号的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p> <p>密山是北大荒文化的发源地——当年,王毅将军在这里亲手点燃了第一把荒火,老照片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今天,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又把北大荒的历史刻入了坚石。</p><p>踏进书法长廊,正中是“书圣”王羲之的巨幅雕像,基座雕刻着那首名闻千古的《兰亭序》。</p> 左首竖立的石碑是胡耀邦书写的——与邻国邻区比高低 右首石碑上,丁玲日记手稿依依倾诉:“密山,我是喜欢你的。你容纳了那么多豪情满怀的垦荒者。他们把这块小地方,看成了生命之火的发源地,向地球开战的前沿司令部。。。。。。”<div>这封信是胡春东访问丁玲的丈夫时,她丈夫在档案馆里查到的。<br></div> <p>丁玲的信的背面刻的毛泽东赠给丁玲的词《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p> 当年王震将军率领10万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就是在密山火车站,召开的誓师大会,点燃了第一把屯垦戍边之火。转业官兵就是从密山,走向了荒原腹地,他们住马架子、地窖子,野菜充饥,镐头刨地,硬是在荒草甸子上建成了我们中华的大粮仓。如果说长征是用双脚走出来的奇迹,那么“北大仓”就是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希望。 <br> <div>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的题词“文涛”。与“文涛”相对的“鹅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黄若舟书写</div> 一池日月,几缕芬芳 书法长廊的照壁行书写着“北大荒书法长廊的概况”和“孔子颂” 北大荒书法长廊现已镌刻启功、沈鹏等1600多名国内著名书法家2000余件作品。同时还收录镌刻了毛泽东、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大批曾经在北大荒战斗、工作和生活的文化名人的诗文手稿墨迹。 影壁的正面,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手书三个大字“战犹酣”<br> 书法长廊的西碑墙,50多块革命前辈亲笔题写的碑石,或怀旧,或感今,或励志,或教人,或释理,或抒怀。 东碑墙是现当代书法艺术的大展馆 长廊刻有刘艺先生创作的长卷《孙子兵法》 书法大家雕塑:黄道周、颜真卿、怀素 。。。。。。 堪称“天下第一印”——“密山揽胜”。 天下第一棋”——象棋残局中有13个石制棋子,每个重300斤,每棋一个字体。<div>上两幅为棋局“子胥过关”。</div> “天下第一扇”——重20吨,扇型巨石雕凿而成,正面是著名书法家吕如雄手书的苏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西门门楣是一支花岗岩石雕刻而成的如椽巨笔,长8.56米,直径0.38米,重达2.61吨,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列为“天下第一笔”,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br> 园中小景“清神茗一杯”。 书法世纪坛 忠魂 吴祖光的《生正逢时》龟型石刻 墨迹长廊,楷、草、篆、隶各种字体全有,我不懂书法,也看不懂里面大多的书法内容,但身处书院,仍能感觉到他的墨香和豪气<div>曾经的密山林密山险、人迹罕至、满目荒凉,无人敢走进它的身旁。曾经的密山杳无人烟、麂鹿成群、风吼雪狂无人记得它的模样。是王震将军率领十万转业官兵披荆斩棘,以大无畏精神开创了北大荒的历史和文化。改写了这片沃土,亘古不变的荒凉。</div><div>这里不只是书法艺术的宏伟殿堂,更是传承北大荒历史、精神和文化的熊熊圣火,北大荒书法长廊是北大荒历史和艺术的绝唱</div> <p>密山——兴凯湖,50公里。</p><p>兴凯湖——史书记载,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后改为兴凯湖。</p> <p>我现在站立的地方就是小兴凯湖</p><p>兴凯湖由大、小两湖组成。两湖之间隔着一条长约90公里、宽约一公里的天然湖岗。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p><p>小兴凯湖温柔恬静,鱼跃鸟飞,帆影点点,湖水静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是我国内湖。</p> <p>大兴凯湖烟波浩淼,天水一色,横无际涯,气势磅礴,被称为“绿宝石”💎💎💎</p> 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北部三分之一属于中国,南属俄罗斯 清朝末年,大清王朝风雨飘摇。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令大清王朝元气大伤,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王室仓皇出逃至承德。这两次危机被沙皇俄国充分利用和经营,不费一枪一弹,分别逼签和骗签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两个历史条约的签订,一个是乘人之危,一个是趁火打劫。第二个历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尤其严重,兴凯湖就是于本约签订后被强割的。 <p> 兴凯湖隶属密山县,富产鱼,尤其是盛产大白鱼,是中国白鱼之乡🦈🦈🦈</p> <p>大白鱼,色白如玉,个头重达七八斤,体形颀长,鳍尾发达,以善游著称。大白鱼和乌苏里江中的鲑鱼,绥芬河中的滩头鱼并称“边寒三珍”。</p><p><br></p> 兴凯湖的湖水从东北部龙王庙附近流出为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br> <div>从康熙年间开始,为了保护龙兴之地,满清在山海关一线设立柳条边,防止关内汉人进入关外屯垦惊扰祖宗之地。</div> <p>兴凯湖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后,陆续有垦荒者来到这里。</p><p>20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官兵在此开发北大荒。时至今日,因为地处边境,人烟稀少,加之保护力度的不断提高,兴凯湖保持了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p> 兴凯湖被列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基地之一。 兴凯湖是黑龙江省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组织成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p>兴凯湖地处东北亚候鸟大通道,每年4月,来自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渤海湾,以及台湾、日本群岛、朝鲜半岛等越冬地的候鸟🕊🕊🕊,翱翔几千公里北迁到兴凯湖,有很多还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p> 兴凯湖不仅是东北亚最大的鸟类迁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未完待续——下一站:兴凯湖、镜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