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写铭

Alice

<div> 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如鼎、镜、钺、剑、枕、杖、漏刻等为题,并且把铭文刻在这些器物上。也可以就某名山大川或建筑物为题,立石勒铭。器物之铭开始也用以颂扬功德,如扬雄的《鼎铭》,但后来主要是记物寓意,形容该物的某方面特征以比况人事,用以劝勉警诫。</div><div><br></div><div><br></div> 我们在课本上学习到刘禹锡的《陋室铭》别具一格,虽以建筑(自己居住的陋室)名题,但是用意、内容与器物之铭相近,短短81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为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细细地品味了这首铭,也了解到了铭的语言特色:押韵,简约,开阔,优美,即《文心雕龙》里所谓“体贵弘润”,“文约为美”,《文赋》所谓“铭博约而温润”。 《陋室铭》创作时代,恰逢唐王朝日益衰微。在宫中,宦官专权;在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不已,任人唯亲。此时的刘禹锡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消极隐居,独善其身。在这篇文章开头即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结尾处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明贤的居室比美。最后一句还引用了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一方面暗含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开篇所说的“惟吾德馨”。 在几个课时的学习下,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的习作。 <div>一中铭 </div><div>初一(16)班 何晋宁<br></div> 校不在美,有湖则宁。人不在多,有才则名。斯是一中,校风严谨。东江波滔滔,南湖水清清。辩论有学子,进出无庶民。可以去书楼,至湖滨。无歪风之乱耳,无邪气之扰宁。美国之哈佛,英国之牛津。校训云:励志善学创新。<br><br> <div>一中铭</div><div>初一(3)班李嘉嘉<br></div>校不在大,有师则名。生不在多,有才则行,斯是吾校,惟我爱心。榕树吐新绿,木棉迎春红。相伴有恩师,往来无损友。可以刷试卷,谈古今。无吵闹之乱耳,无家务之烦心。北城老惠高,东城南山校,老师曰:何差之有?<br> <div>公园铭</div><div>初一(16)班 姚星如<br></div> 圆不在大,有景则名。花不在多,有人就行。斯是公园,惟老少逛。杂花上阶艳,青草入座青。玩闹有儿童,跳舞有大妈。可以连晨跑,阅诗经。无唠叨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北京圆明园,惠州南湖园。绍翁云:春色满园,何不观之?<br> 学习铭<br>初一(16)班 钟明芮<br> 智不在高,有恒则行。学不怕多,勤奋则明。虽是资低,惟吾专心。清晨校园静,学习好心情。每科皆认真,尤其语数英。可以读诗歌,论古今。无噪音之乱耳,无世俗之劳形。书生头悬梁,学者锥刺股。学子云:何苦之有?<br> 读书铭<br> 初一(16)班 温柔<br> 志不在高,有毅则行。识不在深,有勤则聪。斯是读书,惟吾勤奋。读书在于勤,思勤则达就。谈论有优生,往来无不学之人。可以听佳课,阅好书。无游戏之乱耳,无烦事之劳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云:何累之有?<br> 学习铭<br> 初一(16)班 李叶欣<br> 志就在高,有梦则行。题不在难,勤学足矣。斯是平凡,惟吾上进。十年苦寒窗,愿为人上人。文言古诗背,勤牢记。<br>无纷扰乱志,无压力之劳形。正当年少时,拼博永战矣。学子曰:何苦之有?<br> 学习铭<br> 初一(16)班 翁浩瑜<br> 学不在通,努力就行;习不在广,专注则灵。斯是真理,铭记于心。谈笑自露雅,师传无虚名。字迹要工整,房间要整洁不要留姓名,取功利。无荒废之趋势,无厌倦之心意。功到学便成,力至习则明,学者云:何惧之有?<br><br> 学习铭<br>初一(3)班陈垣铮<br>山不在高,有勤为径。海不在大,有舟遂幸。斯是学海,惟吾勤行。读破万卷书,学得圣人经。自有鸿鹄志,必得报国心。可以观画作,阅五经。无友声之乱耳,无游戏之劳形。南朝康映雪,东晋胤囊萤。庄子曰:“其书五车。”<br><br> 学习铭<br>初一(3)班李梓滢<br>书不在多,牢记就行。题不在难,多练则灵。斯是学习,惟吾用心。计算需准确,步骤要列清。阅读多理解,感叹古今情。常读背单词,会运用。无八卦之乱耳,少晚睡之劳形。基础打扎实,知识要牢心。老师云:何不学之?<br> 考试铭<br> 初一(16)班 王梓璇<br> 书不死记,理解就行;分不在高,尽力就行。斯是考试,惟吾专心夜夜挑灯读,课后勤温习。谈笑有泪痕,往来无白悔。时听轻音乐,看益书。无一丝之苟且,无半日之闭情。考试日终过,下次需努力。老师曰:何差之有?<br> 考试铭<br> 初一(16)班 周咏宜<br> 分不在高,尽力则行。名不在前,学会则灵。斯是考扬,惟吾认真。室内闻笔声,窗外蝉鸣鸣。认真勤思考,仔细审清题。不可传纸条,抄答案。无谈论之乱耳,有试卷之劳形。老师云:何不审之?<br> 考试铭<br> 初一(16)班 邹蕙锶<br> 考不在绩,参与为重。试不在难,有题则精。斯是难试,惟吾才低,几何坐标系,文言文扎心。周测有困难,往来无作弊。可以考几何,考图形。无及格之成绩,无榜上之有名。左脑刷难题,右脑练文笔。大家曰:能好好活?<br> 音乐铭<br> 初一(16)班 魏欣<br> 琴不在好,声好足矣。技不在高,意深足矣。斯是凡人,惟吾爱乐。晚风吹惬意,水面平如镜。赏乐有高人,旁人无白丁。可以调古筝,奏旋律。无丝竹之乱耳,无附和之扰境。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伯牙云:高山流水?<br> 游戏铭<br> 初一(16)班 吴恩潼<br> 戏不在多,好玩则灵,级不在高,有钱就行。斯是游戏,唯吾尽情。网速走得快,游戏便能赢。琢磨抢空投,却怕敌人击。无唠叨之乱耳,无家务之劳形。左有王者,右有吃鸡。好友云:再开一局?<br> 微信铭<br> 初一(16)班 陈政锴<br> 路不怕远,有网则近。友不悲疏,有言则亲。斯是微信,任信纵横。消息走千里,杂贴传万群。欢聚无饮宴,畅叙有幽情。可以传语音,通视频。无欠费之愁苦,无延时之揪心。彩甬装世界,锦袖藏乾坤。尚人云:何微之有?<br> 网课铭<br>初一(3)班段乐旎<br>屏不在大,高清就行,网不在快,不断就灵,斯是居家,唯吾自律,菜香入书房,书香染客厅,谈笑有父母,往来无噪音,可以看书籍,听音乐,无斗嘴之乱耳,无玩闹之劳形,山区之贫穷,雪山之严寒,众人云:何怨之有?<br> 手机铭<br>初一(3)班龚俊铭<br>机不在贵,能用就行。屏无畏碎,勉强看清。手机方寸,内有乾坤。室内有Wi-Fi,户外连卫星。谈笑论古今,UC看财经。可以遍游历,上钉钉。无风雨之阻路,无远途之劳形。北宋有邸报,鸿雁来传书。众人云:焉能离手?<br> 志气铭<br> 初一(16)班 杨景茹<br> 烛不在短,有蜡则明。事不在难,有志则成。十年寒窗,唯吾志坚。读破万卷书,学得圣人经。勤为书山径,学海苦作舟,立下报国志,报国心。无闹市之喧吵,无闲杂之乱耳。东汉王充韧,西晋左思坚,吾自曰:何不立志?<br> 奋斗铭<br>初一(3)班谢炜铧<br>灯不在亮,有光则明。笔不在多,有用则行。吾惟奋斗,金榜题名。孤灯耀长夜,双眸胜繁星。身旁有良籍,耳根无杂音。可以赏古经,闻书馨。无笑语之嘈杂,无玩乐之烦心。祖逖闻鸡舞,苏秦锥刺股。东坡云:厚积薄发!<br> 钉钉铭<br>初一(3)班陶彦瑾<br>课不用找,有网则灵,学不用走,在家就行。斯是钉钉,五星好评。直播早晚开,消息日日鸣。作业分天算,家校本满屏。可以勤打卡,缓刷屏。无口罩之闷热,无走路之劳形。科技云学校,网络云班级。三多云:何罪之有?<br> <br>注:“三多”是钉钉吉祥物!<br> 友人铭<br>初一(3)班曾筱雅<br>友不在多,知己同行。礼不在多,有心则灵。但凡困境,惟友相助。患难见真心,日久见真情。谈笑皆良友,往来无白丁。可以论难题,咏《诗经》。无争吵之扰心,无妒忌之伤神,高山流水音,盛唐李孟情。友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br> <div> 虽是经过几次的修改,押韵方面还有些许欠缺,但是孩子愿意去写,去尝试,从对母校一中的热爱,到学习、考试、理想信念,乃至于手机、微信、钉钉都可以尝试去写,这就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进步。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们可以爱上写作,学会如何去表达。</div><div> 提到作文之法,我想起昔日东坡先生的一句话“譬如城市间,种种物有之,欲致而为我用,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我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他以钱在城市中购物为例,实际上就是叫人们在写文章前先立题意,如题意立好,则以往所读经、史都可为自己所用。所以孩子们,平时一定要多积累,其次,愿意去写,表达最真的自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