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新城小学一至六年级开学通告 - 美篇

大浪淘沙

<p>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p><p><br></p><p> 根据九教发(2020)61号《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学生返校(园)学习相关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经研究,我校小学四至六年级开学时间定于2020年5月18日,小学一至三年级开学时间定于2020年5月25日,请相关年级师生和家长们认真研读开学须知(“三封信”),做好开学准备工作。</p><p><br></p><p><br></p> <p><b> 致全体老师的一封信</b></p><p><br></p><p>亲爱的老师们:</p><p><br></p><p> 你们好!</p><p><br></p><p> 根据教育部门统一部署,现就我校一至六年级复学工作做如下要求,请各位老师予以配合、支持。</p><p><br></p><p> 1.请各位教师每天上班前在家测量体温,并参加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教职工)健康信息日报打卡,做好自身安全防护。</p><p><br></p><p> 2.严格落实报告制度,凡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道等身体不适症状,请不要来校,及时去医院检查并向业务副校长请假,经过检查后将病情及时报告熊家林副校长。</p><p><br></p><p> 3.所有老师开学前必须在永修县内,不得外出;确有逼不得已需出省的教师必须先向年级报告,经学校批准后才能出行;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外出,外县回来老师要如实上报外出活动轨迹和自身健康状况。</p><p><br></p><p> 4.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应掌握疫情防控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来校、回家途中要注意自身安全。</p><p><br></p><p> 5.复学后,教师一律扫“码”,主动配合校门口相关人员做好体温检测等工作;除特殊情况外,每天只允许出入校园二次。</p><p><br></p><p> 6.请勤洗手,尽量减少集聚性活动。疫情期间教师实行弹性坐班制,聚集性教研活动暂停,可在班级教师微信群、备课组微信群进行教育教研讨论与交流。</p><p><br></p><p> 7.教师工作延伸到下课后的课间监护,任课教师是课堂及该节课课间突发事件第一责任人,遇有突发情况请及时处置并向年级汇报,并服从年级安排,做好学生课间值班工作。</p><p><br></p><p> 8.教师要关心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医护人员子女以及湖北返浔、建档立卡等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懂得用科学的方法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p><p><br></p><p> 9.教师应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自主学习和线上学习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衔接工作,对因客观因素未能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适当给予辅导与帮助。</p><p><br></p><p> 10.按照省厅规定,疫情期间,任何教师不得从事托教,不得参与他人开办的校外托教机构(入股、兼职),不得进行有偿家教。</p><p><br></p><p> 11.每年夏季都是溺水高发时期,班主任要在开学后抓紧时间召开班会,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p><p><br></p><p> “疫”不容辞,当仁不让,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希望全体教师配合学校做好自身工作,确保复学工作正常有序、学校安全稳定!</p><p><br></p><p> 永修县新城小学</p><p><br></p><p> 2020年5月9日</p><p><br></p> <p><b> 致学生家长们的一封信</b></p><p><br></p><p>尊敬的家长朋友: </p><p><br></p><p> 你们好! </p><p><br></p><p> 春去夏至,感谢各位家长在特殊时期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对他们学习的严格要求,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对于疫情防控我们依然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根据九教发(2020)61号《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学生返校(园)学习相关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现在就我校一至六年级复学工作做如下要求,请各位家长予以配合、支持。 </p><p><br></p><p> 1.请各位家长购置一根水银体温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去学校前给孩子测量体温请家长关注,并提醒帮助孩子进入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参加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学生健康信息日报打卡,并做好自身防护,确保家庭成员不与外来人员接触。如有发热现象(37.3度以上)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如干咳、乏力等)请不要让小孩来校,及时送定点医院检查并告知班主任。</p><p><br></p><p><br></p> <p>  2.请告知小孩开学前不得外出,如实向班主任汇报个人活动轨迹。</p><p><br></p><p> 3.请为孩子准备好开学后的防疫物资,特别是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以便在需要时使用(每天2个,至少备好两周用量)。</p><p><br></p><p> 4.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闭环管理,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人员在教学期间不能进出校园,孩子上学放学途中不要逗留、聚集。</p><p><br></p><p> 5.请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督促孩子按照错峰上学时间安排作息(具体错峰时间班主任会及时在班级群公布),让孩子在家吃好早餐,禁止其在路边摊贩、路边小店购买早餐及其他食品。</p><p><br></p><p> 6.请让孩子尽可能回家就餐,条件不允许情况下,由家长送餐至校园外各班孩子接送点,孩子取餐后可回到学校用餐。(请注意:学校中午12时会关闭所有大门。)</p><p><br></p><p> 7.请家长们不要让小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如果住在新城等较远地方一定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学的孩子,请穿好校服以便司机确认)。家住学校附近的孩子,尽可能步行上下学。步行来校途中要注意安全,有条件的家长要做好孩子上下课的接送工作。请家长点对点在学校划定的校园外接送区域接送孩子上下学。</p><p><br></p><p> 8.请提醒孩子在校期间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勤洗手,不串班、不扎堆,勤锻炼,按时作息、良性互动,引导孩子健康积极学习生活。</p><p><br></p><p> 9.请及时关注孩子班级微信群,学校布置的工作请及时有效完成,相关信息必须如实填报,联系方式必须准确无误,如有不报、瞒报、隐报、漏报而引起后果者,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p><p><br></p><p> 10.按照省厅规定,防疫期间,请不要将孩子送入校外托教机构补课。</p><p><br></p><p> 11.请家长务必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好孩子安全的“把关者”。不管孩子去游泳还是玩水,家长都要在旁伴随,不能让孩子私自玩水。</p><p><br></p><p> 夏归大地日,疫霾消散时。让我们凝心聚力,持之以恒,共克时艰,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快速步入正轨。</p><p><br></p><p> 美丽宁静的校园等待着孩子们的归来!</p><p><br></p><p> 永修县新城小学</p><p><br></p><p> 2020年5月9日</p><p><br></p> <p><b> 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b></p><p><br></p><p>亲爱的同学们:</p><p><br></p><p> 大家好!</p><p><br></p><p> 为做好开学工作,对你们提出如下要求:</p><p><br></p><p><b> 一、开学前</b></p><p><br></p><p> 1.要及时关注老师在班级群里推送的各种防疫情知识、宣传和通知,耐心上好开学前的网课。</p><p><br></p><p> 2.全体学生要在开学前返回永修,返回永修后不得再外出,如实汇报个人信息和活动轨迹。从重点疫区返回的学生要做核酸检测。</p><p><br></p><p> 3.每天上、下午上学前必须在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现象(37.3度以上)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如干咳、乏力等)请不要来校,及时到定点医院检查并及时告知班主任。上午上课之前完成省教育厅校园防控“健康日报”打卡,不得瞒报、虚报、不报。 </p><p><br></p><p> 4.提前向班主任了解学校复课有关工作准备情况,做好开学复课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以适应开学后有规律、快节奏、高效率的学校生活;特别要提前向各任课教师汇报自己线上学习情况,确保做到线上学习与学校学习的无缝对接,实现居家学习到学校学习的平稳过度。</p><p><br></p><p><b>二、开学后</b></p><p><br></p><p> 1.继续做好每天“健康日报”打卡,并做好每天的体温测量工作。学校实行晨、午测量体温。测量体温程序:学生来校前在家测量——进校前在校门口排队测量——进校后在教室测量。在家发现自己有发热症状(体温37.3度以上),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并向班主任报告请假。</p><p><br></p><p> 2.学生上、下学必须佩戴好口罩,穿好校服,严格遵守学校错峰时间上学。学生放学后要求尽快回家,不得在街上乱逛,更不得跟闲杂人员聚集。提倡步行上学、放学,少乘坐公交车,有条件的让家长接送,但接送车辆不得进校园。</p><p><br></p><p> 3.如果住在新城等较远地方的学生万一要乘坐公交车时,请穿好校服以便司机确认。要做好自我防护,戴好口罩,不近距离接触任何可疑人物,不触摸眼睛、鼻子等,一回家就洗手、做好消毒工作,同时需记录车次和座位号,留存备查。</p><p><br></p> <p>  4.严格落实手部卫生措施,推行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做到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掏鼻孔、揉眼睛,咳嗽、打喷嚏时要主动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p><p><br></p> <p>  5.严格执行请假制度:请假条--请假事由--班主任签名--家长接送。有体温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学生报告班主任--班主任报告德育处--德育处报告学校--学校报告疾控部门,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学生送入学校观察室。</p><p><br></p><p> 6.学生应该自觉地拒买零食,不随意乱丢垃圾,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干净、美丽。不得将零食带到校园。到时,学校德育处会安排值目生在课间时间值日检查。</p><p><br></p><p><br></p> <p><b>课堂和课间要求:</b></p><p><br></p><p> 1.要勤洗手,各班级和卫生间都配备了洗手液。</p><p><br></p><p> 2.教室要一直保持通风,门窗尽量打开,但不要携带任何食品进入教室。</p><p><br></p><p><br></p> <p> 3.废弃口罩要丢放在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中。</p><p><br></p><p> 4.课间不要出现3人及以上的聚集,更不要串班,以减少额外接触。教室内少说话闲聊,不制造飞沫。</p><p><br></p><p> 5.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教室。</p><p><br></p><p> 6.教室卫生保持地面干净,不得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吐痰,教室垃圾不过夜,必须及时倾倒垃圾并清洗垃圾桶。</p><p><br></p><p> 7.上厕所原则就近上。一、二,五、六年级使用操场厕所,课间前五分钟一、二年级使用,后五分钟五、六年级使用。三、四年级使用新教楼卫生间,课间前五分钟三年级使用,后五分钟四年级使用。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米的距离以上,以免交叉感染,上厕所后必须按七步洗手法洗手。</p><p><br></p><p><br></p> <p><b>班级体检要求:</b></p><p><br></p><p> 1.每天上、下午进入教室前都要进行体温检测,服从班主任指挥,不经过体温检测不得进入教室。</p><p><br></p><p> 2.不得隐瞒身体状况,有任何感冒症状或身体不适立刻要上报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关系重大,责任重大。</p><p><br></p><p> 3.春夏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大,注意防寒保暖。</p><p><br></p><p><br></p> <p><b>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一日常规</b></p><p><br></p><p> 1.出门:在家用好早餐(不带零食进校园),测量体温,体温正常者佩戴口罩、穿着校服上学;超过37.3度不得来校,并及时上报班主任。</p><p><br></p><p> 2.上学:自己步行或家长送来学校,在新城等较远地方的学生要坐公交车时,请穿好校服以便司机确认,不在路上逗留和近距离接触陌生人员;不准带手机进校园。</p><p><br></p><p> 3.入校:校门口前,排队有序进入(每两个人之间至少要相隔1.5米,经过体温测量区,体温检测无异常则入内,并根据标示按指定路线去教室,有异常者听从值日人员指挥。</p><p><br></p> <p>具体安排:</p><p><br></p> <p>  4.进教室:不结伴,不追逐,避开交叉冲撞,依次进入相应教室;无事不下座位,非经允许一律不得串门串班。</p><p><br></p><p> 5.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和班干管理,有事缺勤必须请假登记。如果上课时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就要及时告知当堂上课的教师。体育课一定要听从老师安排,在指定区域活动。</p><p><br></p> <p> 6.课间:下课后尽量待在教室或在划定区域范围活动,或有序上卫生间等,不扎堆,不拥挤,不推搡,自觉保持人员间距(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大于1米);不在走廊上、教室内进行聚集性活动,不在楼层上追打、奔跑;不互串教室,学生进出教室经过楼道不影响其他班级教学;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按七步洗手法勤洗手或用酒精洗手液洗手。</p> <p><br></p><p> 7.上午放学:有序走出教室,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在路上逗留,不在流动摊贩购买食品,不与陌生人员密切接触,按规定时间返校,下午返校时经过体温测量门再次检测体温。</p><p><br></p><p> 8.下午放学:有序离校,不得在校园内、回家路上逗留,不在路上流动的摊位购买食品,不与陌生人员密切接触。</p><p><br></p><p>具体安排:</p><p><br></p> <p>  9.河塘、水库等水域的危险性极大,不要前往这些地方玩水。</p> <p>  让我们共同相约复学的那一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p><p> 永修县新城小学</p><p> 2020年5月9日</p>

开学

教室

学校

孩子

班主任

家长

学生

做好

不得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