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主编/丹 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字/胡建成</span></p> <p>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个缘字。2016年由赵忠迁建立微信群《乡音不改》,邀请了他“入得了眼”的艺术爱好者入群交流。2018年10月丹红进群,记得刚开始八人,群里平时大家话也不多。2018年末,也不知道什么缘故,群里只剩下七人,也不知道谁提议的“南洋七子”的名称,只记得当时一阵讨论,如“南洋七怪”,“南洋七翁”等。最后大家还是觉得“南洋七子”顺口,虽然“子”是尊称,不敢矜己自饰,我们就当做七个海外“游子”,发愿七子团结一心,互相鼓励和切磋技艺,一起继承、发扬和推动中华文化艺术,“七子者,本自神州,旅居南洋,自醉心于诗书画印之艺,聚而为友,慕建安之才,追竹林之逸,效兰亭之集,研寒庐之技。各施所长,欲窥先贤之能,群策群力,力播中华之艺。”</p> <p>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新加坡虽然是岛国,五六百万人口,但艺术团体也是繁多复杂,谁都不服谁,谁也不认谁。其实也对,很多人为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和审美观点,追求了一辈子,肯定不会认可其他的方向和审美。只是艺术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人靠艺术吃饭,必须要抓住客户,让学生学习他自己的字体,定然能长久学习教学费。也有些人一手江湖书法习气,靠气势取胜。但也有些人中为西学,学习油画现实艺术,迎合新加坡大众口味。能靠艺术养活自己的,不容易,大多数还是靠收学生教艺术为生,偶尔卖点字画聊以度日。</p> <p> 同样,南洋七子组团,也经常发生过意见不合的“内斗”。群里经常为艺术而争鸣,有时候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有时候会为了如何用印而争论不休。有时候会为风格和创新,相互争吵。有时候会为了某个“字”的正确写法,旁征博引,互不认同。最严重的一次,是为了2019年配合“新加坡浙商大会”而举办的南洋七子书画展览。由于时间紧迫,七妹为了这个展览忙前忙后,又是策划又是宣传,几天没睡好觉。结果为了宣传版面和重点,和二哥产生分歧,差点让七妹觉得受委屈哭鼻子。但不管怎么争论,有一点大家都非常认同,我们南洋七子都非常尊重传统,在古人面前必须尊敬,向古学习。必须脚踏实地,临池不缀,从古代浩如烟海的优秀碑帖之中吸取精华。我们不会为了讨好市场爱好,而靠风格出位、时髦丑书来博取眼球,距江湖近,而离书法远。我们纯属爱好,一腔热血,与诗书画印,参研拜学,将余生几十年如一日,相互鼓励,不为钱财,只为心中的那一缕清风,诗和远方。毕竟,七人的社团,要抱成一团也是不容易。况且七子的艺术风格也是迥异,诗书画印,各有擅长。</p> <p> 第七子丹红,是七子中唯一一位女性,美女加才女,其绘画作品能复古创新,墨色淋漓,尤其花鸟色彩鲜艳,犹具岭南画派之真传,抽象中见灵动。就如“江南七怪”之“越女剑”韩小莹,“全真七子”之“清静散人”孙不二,没有美女的组团不是完美的社团。第四子书明兄,银行工作,诗赋见长,经常在各杂志上与人唱和,留下不少佳作。第三子恒龙兄,医学博士,妙手回春,跨国公司的高管,除爱好古董收藏外,每日用蝇头小行书写日记,寒暑不辍。第二子忠迁兄,得以名师指点,入门正统,每日临篆书攻篆刻,其朱文印章独步天下,几次入展西泠印社大展,加入会员指日可待。第五子书溢兄,身居马六甲,缘于幼蒙,少而尚古,弱冠谘师游学,不惑而志于笔墨践道。性格豪爽,颇有江湖道友。老大令广兄,专精隶书和章草,中原古风,藏巧于拙,每日临池学书十几个小时,是我们当中最勤奋的,师承中国书协前任掌门人张海先生。至于第六子小弟我,号妙峰山人,年龄最小,也最不勤奋,滥竽充数,承蒙各位师兄师姐抬爱入团,工作之余,也学涂鸦装风雅。</p> <p> 虽然只是个七人的社团,但是要召集聚在一起也是相当困难。大哥令广来往于河南和新加坡,三哥是空中飞人,因公经常飞往欧洲和亚洲各国参加会议,五哥旅居马六甲,因此平时能有五子聚会就不容易了。唯一的一次七子聚会是在安徽举办的“六月森林---清风徐来”之 国际书画名家成扇作品展览。永远记得那一天是2019年的8月9日,不仅因为是新加坡的国庆节,更是因为那场工地安全事故,差点让我得了阴郁症。本应该提前和其他四子同一个航班起飞的,由于工地突发安全事故,我不得不推迟。那时候很想放弃不要参加,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而且还报销机票哦。“南洋七子”首次集体亮相,三哥从英国飞过去,大哥从河南起飞,五哥从吉隆坡起飞,其他的从新加坡起飞。小小一个七人社团,却是飞自全球各地,真是不容易。</p> <p>活动已经筹划了三个月了,从作品准备,活动安排,到嘉宾邀请,万事俱备。所有的六子都默默无语,他们也知道我的难处,但十分期待我能出席,也尊重我的决定。此次活动如果“南洋七子”少一子,定将是一大遗憾。几次思考衡量得失,活动前一天,我战战兢兢向老板申请“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事先筹划安排的展览活动”,想不到老板批准了,他说:“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去吧。”于是立马定机票,直奔安徽,几位大哥亲自到站迎接,抱团而哭。那晚,我喝了很多酒,不是因为借酒消愁,更是因为“南洋七子”相聚一次的来之不易。那晚大家都喝的很开心,为相聚干杯。大哥还清唱一曲豫剧,七妹还唱了黄梅戏。回到酒店,和有着“南洋齐白石”之称的钟正川老师继续喝酒,钟老师75岁了,一斤白酒下肚,精神焕发,泼墨挥毫,笔走龙蛇,更加精彩。那晚“七子一宿”,留下不少佳话。</p> <p> 另外一次难得的七子聚会是二哥装修新房,趁其妻子回国探亲,家里只剩孤家寡人。二哥召集其余六子于2019年11月13日在其新房,书斋名“壮弩斋”相聚一堂。一进门,就见到由其师著名书法篆刻家刘廼中先生题的匾额“壮弩斋”三个遒劲篆书。由于上次相聚印象深刻,这次更是增加了感情,可谓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发现二哥家不仅藏了30年的普洱茶,还有几十瓶20年藏的茅台酒,而且书房里,笔墨纸砚,印章石头,琳瑯满目。酒足饭饱之后,在20年的茅台存酒刺激下,南洋七子第一次合作了一张长卷作品。由七妹先登场作画,有修竹,有奇石,有清风明月,有万里江山。而后其余六子一一题跋,发挥各长,形成洋洋洒洒六米长卷。那一夜,七妹走后,其余诸子继续喝,其中三个老男人喝倒同寝一室,可谓手足情深啊。</p> <p> 疫情之下,居家生活,独坐阳台,“泪眼问花花不语”,更加思念远方诸子,愿一切平安健康,尤其三哥此番回去英国,上前线救苍生,医者仁心,功德无量。掩卷长思,书生意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要“通古学经”,更要“救时行道”,学以致用,方为大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芈山子——丹红</b></p> <p>黄红,字丹红,曾用名迅文,号芈山子。画家、独立策展人、北京大学EMBA。新加坡美术总会执委、理事;南洋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新加坡丹红艺术中心执行董事。师从广州美院花鸟画家方楚雄教授,山水画家张彦教授等名师。及力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多次成功策划国际画展,促进东南亚文化交流,如:《岭南画学》《丝路禅桥》《三国言艺》等交流展。2019年举办《墨色丹红》新加坡个展,作品多次参加慈善展览及拍卖,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展出,并被相关机构及个人收藏。《美丽家园》入选中国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绽放时代》入选中国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欢乐颂歌》入选中国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展优秀作品;《南洋街景组图》获时代·生活——广州第四届速写展全国征集优秀作品。</p> <p><b>作品展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红作《战新冠》诗并书写</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四明子——胡建成</b></p> <p>胡建成,新加坡公民,号妙峰山人。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日本书法篆刻大师师村妙石门棣。工作之暇勤于书法,尤喜魏碑及行书,亦多用功于此。现任新加坡恩诚晶艺美术馆馆长,恩诚建筑集团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曾策划诸多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现正积极为推动中华书画艺术之海外交流发展尽一己绵力。</p> <p><b>作品展示</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太白子——张书溢</b></p> <p>字青原,号云谷樵夫,大敦居士,栖云草堂主者,南洋七子之太白子。1972年生,马来西亚华侨,职业书画工作者,独立策展人、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者、倡导者、传播者。缘于幼蒙,少而尚古,弱冠谘师游学,不惑而志于笔墨践道。大学专修中医,后立以书画为业。作品曾参加国内外诸多大型展览,并被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中国、意大利等诸多藏家及艺术机构收藏。曾参与策划重大艺术展览数十次,包括“高式熊马来西亚书法展”、“2018·东南亚百位著名书法家春联展”、“六月森林之清风徐来——国际书画名家成扇作品展”.....等等,对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与推动做出了一定贡献。现任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马六甲联委会名誉顾问、马六甲书艺协会名誉会长、青原书院山长、南洋艺术前沿频道主编。</p> <p><b>作品展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问刘十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绿蚁新醅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红泥小火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晚来天欲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能饮一杯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百岁无多时壮健,一春能几日晴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南山子——郭书明</b></p> <p>计算机硕士及英国Hull university MBA,现居新加坡。幼爱文字,长学工理。虽以资讯电脑为业,却迷诗书印画之趣。空慕禅道,不得要领。但得小诗,自书自吟自乐,不知老之将至也。学书近十年,先后受教于岛内名师,毕业于陈声桂教授执教的新加坡老年书法大学,参加过四届新加坡当代书家展。</p> <p><b>作品展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阻断抗疫第三十一二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小院昧幽超月圆,浮云幻影世情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莺不顾封城令,犹唱人间四月天</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丛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年春冽疫侵年。冠毒锁家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生虾辣蟹新鲜菜,一划指、送到门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立夏日长,梦周渐少,辜负月超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何期再见旧家山。茅舍袅炊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启封凿户风筝舞,柈垛巷、洒满榆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半块窝头,一盘咸菜,日子苦犹欢。</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黄山子——胡恒龙</b></p> <p>医学博士,酷爱书法艺术。一九九二年赴英国留学和工作二十多年,现在在一家跨国制药公司消费药品部担任国际研发副总裁,常驻新加坡。</p> <p><b>作品展示</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霧淞子——趙忠遷</b></p> <p>赵忠迁,壯弩斋主人,字石谷,五十三以后又号白沙。新加坡公民,新加坡艺术协会会员,吉林雾淞印社社员。南洋七子之雾淞子。1990-1995师从已故著名书法篆刻家,吉林市书法四老之一的刘迺中(西泠印社社员,中书协会员)先生。2016年,篆书作品入选《百年西泠,湖山留韵诗书画印大展书法专项奖》,2017年,篆刻作品入选《百年西泠,金石弘源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屆篆刻艺术展》。2018年,篆刻作品入展由西泠印社主办的第二屆《弄潮杯》全国篆刻大赛,其中2方原作印石被主办单位永久收藏。2019年,篆刻作品入展第二届“介堪·去疾杯”泰顺石篆刻大赛展,2019“大汉气象——国际篆刻名家名社邀请展”,篆书作品获得新加坡艺术协会主办的第38屆陳之初博士美术第三奖。 </p> <p><b>作品展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四尺中堂,篆書《松花江放船歌》: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彩帆画鷁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皆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右錄大清聖祖仁皇帝玄燁松花江放船歌。</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洋七子之莲城子——孔令广</b></p> <p><br></p><p>孔令广,新加坡公民。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任主席张海先生入室弟子,曾任新加坡孔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新加坡新声诗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全球汉诗总会会员。新加坡职业书法教师,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中国及国际大型书法展览,并多次获奖。 孔令广勤奋博学,创作诗、词、对联数几千余首。他不但是一名书法家,又是一名优秀的书法教育家。20年来在新加坡及南洋一带进行书法传播教育工作,其学生在新加坡及国际书法比赛中屡获大奖,深受国内外瞩目。经常策划组织国际书画展、赛、交流活动,成绩斐然。有关书法学术论文曾在专业杂志和报刊上发表。</p> <p><b>作品展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寒山转苍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秋水日潺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倚杖柴门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临风听暮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渡头馀落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墟里上孤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复值接舆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狂歌五柳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人王维五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首,孔令广书于新加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泉壑带茅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云霞生薜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竹怜新雨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爱夕阳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闲鹭栖常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秋花落更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童扫萝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昨与故人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唐人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五言律诗一首,孔令广书。</span></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谢谢欣赏! 欢迎打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