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话(二)

杰子

<h5> 秀儒 史伟/文 杰子/编</h5> <p class="ql-block">史世屏(1918-2009),安徽省萧县人,1938年12月参加八路军,历任八路军肖铜游击队战士、班长,苏皖游击队书记,新四军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学习大队大队长、荣校教育长、参谋长,华中总荣校分校副校长、政委,华东特种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战车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装甲兵编练基地政治部主任,坦克预校训练部部长、政委,坦克学校政委,坦克师政委,青岛警备区政委,兼任中共青岛市战备领导小组组长,青岛市革委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副组长,青岛市委常委,原济南军区装甲兵政委。先后参加数十次战役战斗。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p> <h5><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1974年,史伟与父亲在青岛金口二路26号合影</span></h5> 家训故事 <p class="ql-block">&nbsp;史伟的父亲史世屏出生在安徽农村,自幼家境贫寒,1938年投身革命即四海为家,南征北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了山子头战役、八里庄战役、保安山守备战、小朱庄战斗、大百围子战斗等数十次战役战斗。1965年,史世屏在&nbsp;坦克某师任政委期间,及时总结宣传了王杰的英雄事迹。毛泽东主席题&nbsp;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等也亲笔为王杰题词,对王杰及“两不怕”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王杰事迹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在史伟眼里,父亲虽然相貌平平,但身上没有军人的简单粗鲁,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十分有风度。年轻时军徽肩章挂在身,是多么气宇轩昂,他一直是子女们的骄傲和自豪。父亲讲政治、有原则、识大体、顾大局,待人风度儒雅有礼貌,是各级公认的好主官,这可能就是他长期任正职的主要原因。&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史世屏在徐州工作时,距老家也就五六十公里,每逢徐州大集,老家的远房亲戚隔三岔五就会来家里。那时史伟上小学,哥哥姐姐上中学住校,去食堂买饭、帮厨就落在她的身上。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老家的亲戚进城,与她们家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个版本。</p> <h5><font color="#1564fa">  图一:1950年,史世屏与夫人及儿子和身边工作人员合影;</font></h5><h5><font color="#1564fa"> 图二:史世屏与父母亲合影。</font></h5> <p class="ql-block">史世屏经常对子女们说:“我参加革命后的十几年里,从未回过老家,你们爷爷、奶奶,大伯、大姑,都是靠这些乡亲们照顾。做人要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感恩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受人尊;树高千尺也离不开根,要善待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他离休后先后多次拿出了近10万元,为村里修桥、修路,给村里的小学买桌椅和教学器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老人家看来,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名,那里承载更多的是童年的记忆,无论走出多远,乡音都不会改,因为他生在那里长在那里,他的根在那里,他的灵魂在那里,他的父老乡亲还在那里。这种浓浓的感情真的是叫人难以割舍。</p> <p class="ql-block">家训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史世屏对父老乡亲的那份挚爱,他为人处世的一言一行,让女儿史伟受益匪浅,十分敬佩,难以忘怀;他的善良、淳朴、热情、诚实、正直的本质,在史伟身上得到传承。史伟在医院若干个科室任过职,不论是当医生还是当科室领导,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热心对待每位病员;不论是干部、战士、职工、老乡,无论通过什么渠道找她求医、办事,她都是有求必帮。每当史伟的同事或丈夫的战友来家看望,她都要亲自掌勺请他们吃饭,过年还要给孩子们发红包。在她身上,人们看到了她老革命父亲的影子。</p> <h5><font color="#1564fa">图二:史世屏与岳母(前排中)、夫人及子女合影</font></h5> 家训夹议 <h1><b>&nbsp; &nbsp; &nbsp;他的眼里为什么总含着泪花</b></h1> <p class="ql-block">我们遗憾没拜见过史世屏老人,但有幸听到他的故事;我们虽然没看到过他的面庞,但仿佛看到了他眼里含着的泪花。这泪花里,有他的感念,有他的牵挂,有他的欠愧,有他一份不了的乡愁。那泪花是如此的晶莹剔透,就像镶嵌在这位赤子心上的颗颗珍珠。</p> <p class="ql-block">人自从来到这个荆棘丛生的世上,无时无刻不在得到他人的提携与帮助。对此,许许多多的人总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像陈毅元帅当年感恩人民,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但也有不少的人,只知享用得到的,不思怎么得来的;只知“索债”,不知感恩。有的人压根不领别人帮助那份情,认为“他帮我,也是为自己”,“领导提携那是他分内的事,是工作需要”,“我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等等。有的人不念别人帮助那份恩,因一件事别人没帮上他的忙,或一句话没说好,他就心生怨气,甚至恩将仇报,将过去所有的恩一笔勾销。有的人忘了别人帮助那些事,职位高了,身份变了,渐渐把那些曾经陪他经风雨、帮他解郁闷、同他排孤独的人忘却了,甚至从内&nbsp;心看不起那些没地位、没“品位”的人了,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距离。如此薄情寡义的人,他们活得未必不“潇洒”,但必定是会被人看不&nbsp;起的。</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知道感恩的人,是不会忘本的人,他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列车大抵不会“跑偏”“脱轨”的。 知道感恩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人,他们的心总是像水那样柔软,他们的情总是像河那样绵长,他们的爱总是像山那样深沉。知道感恩的人,是谦逊的人,他们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功劳有几何,深谙别人的分量与价值,无论职位多高、功绩多大,总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普通人,当成一个学生。 &nbsp; 知道感恩的人,是大气的人,他们总是把别人给予的一滴水放大到一桶水,总是记着别人的好而忽略别人的过。&nbsp;</h3> <h5>  2016年,兄妹在美国华盛顿团聚(图一:为舵空航天博物馆)。</h5> <p class="ql-block">知道感恩的人,是有作为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怎么回馈社会、回馈家人、回馈亲朋,会以此为动力,更勤奋地工作,更踏实地生活,更积极地成长。 知道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人,他们没有抱怨只有感激,没有不平感只有知足感,珍惜别人的爱,享受别人的恩,总是快乐着,幸福着。 知道感恩的人,是能够得到别人更多恩爱的人,他们报恩待人,人们必以更多的爱作回报,他们是世上最令人尊重的人,也是最智慧的人。&nbsp;</p><p class="ql-block">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