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黄小森 (之二)

于静涛~辽宁大学

<p>  前些时,‘今影像’头条、四川文化网、津门网、沈阳市文联公众号、《沈阳日报》帅正新闻等媒体相继刊发了我撰写的“摄影家黄小森”一文后,在摄影界以及摄影爱好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p><p>  黄小森先生40多年摄影生涯中创作的作品不仅凸显出他观察社会睿智的眼光;坚守摄影本质的坚定信念;舍弃名利探索摄影本质的执着精神以及发现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践行了生活是艺术创作唯一源泉这一哲理。他的创作实践成果对于针砭当前摄影乱象,起到正本清源的引领作用,有着明显的社会意义。</p><p> 近日来,我收到许多摄影朋友的反馈,希望更多地了解黄小森先生的作品以及怎样鉴赏他的这些作品。于是,在黄小森先生70周岁之际便有了此文。</p><p> 我无法准确透视黄小森先生的作品,对于他每每按下快门那一瞬间内心有何感悟更是拿捏不准。但纵观他的众多作品却可以看出,他不是侧重于展示“无差别”影像,而是更注重于对客观对象的理解,他的作品是在用摄影语言阐述一切。</p><p><br></p><p> </p><p> 四、坚持走近父老乡亲</p><p><br></p><p> 黄小森先生的作品中,表现农民劳作、生存环境以及农民典型肖像占了较大部分。从辽宁新宾、朝阳、喀左、凌源到陕西米脂、佳县;从四川江津到吉林蛟河;从青海黄南州到贵州黔东南都留下了他拍摄的足迹。</p> “山根下那块地”<div><br><div>  画面重点表现父子二人春耕犁地的场景,而这样近乎原始的耕作方法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便逐渐消失了。在80年代,没有畜力的农民完全靠着体力耕种,作品留下的首先是时代的痕迹以及世代相传的吃苦耐劳精神。</div><div> 从摄影技法来看,首先是人物描写准确,穿着黄胶鞋屈身拉犁的人物处于最佳趣味线位置,老人肩扛手扶的姿态正是农民“老把式”的真实形象,且前面人物与远处人物形成了视觉三角形前后呼应。人物与其身影形成2个梯形,地面与大山形成2个长方形、左侧地面三角形与垄沟诸多线条都在用几何图形和线条强化着作品的美感。</div></div> “扬场”<div><br><div>  在脱粒机等小型农机设备进入农民家庭之前,利用风力脱屑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简易方法,俗称为“扬场”。</div><div> 作品选择了暗背景使得人物格外突出,运用了侧逆光使得人物、谷堆、谷屑明暗度得到增强。</div><div> 农民站在上风口扬场,高速快门使主体以剪影形式凝固在画面中。由于对面有人用扫帚归拢散落的谷粒,尘屑迎风飞舞强化了打谷场的氛围,主体人物劳作的姿态以及扬起的木锨在移动中被定格,选择这个主体的光影效果使得主体语言变得简洁明快和流畅。扬场是劳累的活儿,在黄小森先生镜头中却显现出独特的美感。<br></div></div> “ 收获之际”<div><br>  这是黄小森先生在农田里抓拍到的一个场景。组织这幅画面主题语言是脱粒机以及人物劳动的身影。画面里,围巾手套,大捆水稻,移动的脚步以及脱粒机卷起的扬尘良好的展示出了秋收后的一个场景,繁忙、有序和协作精神融为一体。在生产队解体之后,这样的集体打稻子的场景已经难得一见了。<br></div> “打坯建房”<div><br><div>  如果不仔细看,一位画面里的父女俩可能在栽树。实际上,他们是在打坯准备建房,俗称土坯房。</div><div> 画面里交代出的铁锹、水桶、土堆和局部土坯给出了父女俩劳作的目的。侧面光增强了人物立体感,长镜头大光圈使得父亲格外清晰,其他均被虚化,面对眼前的土坯,他的心情可能五味杂陈。</div></div> "小憩"<div><br>  这幅作品运用了最简洁的摄影语言形式,仰拍了农民用毛驴耕种的画面。在两头驴中间的缝隙处安排了小憩中的农民,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恰恰引导者观者的视线能够很快集中到主体人物身上。用低角度夸张手法表现两头毛驴明显强调了畜力在农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和依靠程度。尽管没有马匹、牛等大型畜,80年代的农户有毛驴的也不在多数,大多耕种期间用相互拆解的办法解决。<br></div> “推碾子的故事”<div><br><div>  推碾子的形式既有畜力的也有人力的,家里没有畜力的农民只好靠着体力了。各个村落中的小广场大多都有一个大型的碾子,那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公共财产”。围绕着碾子,千百年来一定发生过无数难以破解的故事。</div><div> 布置更换过多少次的推杠木桩被铁丝厂绕着,与碾子、碾盘似乎讲述着岁月变迁的沧海桑田。画面中 推碾子的男人走到明显位置,女人移步跟随,女儿用笸箩做着后期处理,人物错落有致,场景真实可感。</div><div> 黄小森先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农民的劳作,运用镜头语言讴歌着他们的勤劳与坚韧,朴实与善良,显示出对父老乡亲的敬畏与亲情。他还注意到把人放在环境中来表现,引发观者对农民生活条件和内心情感的深度认知。<br></div></div> “观众”<div><br><div>  画面里,男女老少坐下来观看露天演出是难得的机会。村口黄土坡冉然成了理想的看台,人们席地而坐,尽管周边有照相机在晃动,却难以干扰他们聚精会神紧盯舞台演员的神情。仅能够露出老中青三人穿的是清一色老布鞋,老人的棉布鞋几乎接近露出脚趾,可见当年农民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div></div> "老汉与牛"<div><br>  画面格外简洁,除了中灰影调背景以外几乎只有老汉和牛了,摄影元素被压缩到了无法再减少的程度。老汉拴住牛,蹲下抽袋烟这一典型瞬间惟妙惟肖。陕西人抽烟也喜欢这种蹲姿,人物呈现三角形结构有助于稳定画面,牛是他维以生计的依靠,二者相互依存且相互呼应促成了这一有趣的画面。<br></div> “门庭”<div><br><div>  门楣周边楹联内容明显是祝福新婚的含义,楹联已经破损,新娘变成了母亲,身背着最小的孩子,拿起锄头迈开脚步准备去地里干活,“孩子是在母亲背上长大的”在这里得到诠释。画面中表现的是少数民族一个普通人家的门庭,作为堆砌地基的鹅卵石交代出这里距离大山以及河流很近,勤劳的山里人家可见一斑。</div></div> “走娘家”<div><br><div>  黄小森先生这幅作品耐人寻味儿,关键在于几个有趣的细节。梨花绽放正艳,巨大的弧形给画面平添了美感,扁担、铁锹、铁锅等农具在菜蔬陪衬下显现出一派农家院的淳朴氛围。穿着新衣,手握鸡蛋迈过门槛准备回婆家的闺女面部有着复杂的表情。母亲拿着几个鸡蛋递给牵着毛驴送姐姐的妹妹,饱含着母亲牵挂女儿的舔犊之情。</div></div> "窗前便利店"<div><br>  画面摄自小路旁边村民的窗前。市场经济变化拨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改变了绝大部分民生状况。在这旅游路线经过的一条乡小路旁,老大娘摆起了小摊,运动服、针织品甚至还有烧饼。可能她卖的物品没有什么类别性,规律性,完全可能是她根据周边旅游需要而安排的,恰恰展示出了有趣又实实在在的民生现象。<br></div> "老屋"<div><br>  黄小森先生坚持深入生活就是不断走近民众,贴近他们身边,在攀谈中抓取有价值的影像。这里,他把镜头贴近了农家炕沿,人物在画面中占了较小的面积。从画面效果看,观者在浏览了老式窗棂、墙壁灯龛、有线喇叭、炕上酱缸以及下垂灯绳等有特征的景观之后,一定会将目光落在祖孙身上久久难以移开。老人神情怡然,孩童天真笑脸必然引发观者若干思考。这就是农家的老屋,她们世世代代已经习惯了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br><div>  黄小森先生重视记录父老乡亲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田间劳作、春播秋收、家庭环境以及人与人的往来,同时侧重于抓取农民典型形象,这些实实在在的人物个个朴实无华。有些老农民一生没有去过县城,没有走出过大山更没有照相。黄小森先生按下快门留下的瞬间可能是有些农民一生留在世间唯一的存照。</div></div> “守望”<div><br><div>  画面中身穿纽襻棉袄的爷爷坐在家门前看护着孙女属于常见的情形,但老人大山般的形象令人敬畏,其神情与坐姿几乎像是一尊雕塑而引人注目。从老人头部到弯曲的手臂,自然地流线型会引导观者视线移到孩童身上,孩童几乎成了老人晚年的全部寄托。</div></div> "山里人"<div><br>  几位农民在路边相互攀谈,这位老农民深邃的眼神透露出质朴、深沉的情感,展示出了他稳定内敛的情绪。他目不旁视地观察摄影师,不动声色,也不掩饰,手握烟袋,指夹烟袋锅,人物流露出深谙世事的情绪特征。三角形人物轮廓以别具一格的摄影语言烘托着老人大山般的浓重感以及画面的稳定感,凝重感,主体人物形象与情绪淋漓尽致的凝固在画面中。右侧留下另外一个人物身体的局部,交代出这不是摆拍肖像,而是抓拍人物情绪的瞬间。<br></div> "回眸"<div><br>  这是一位典型的老农民形象。侧面光在他的羊剪绒旧棉帽、面部、手部以及服饰上映现出高反差的光影。<br>  老人眉头微蹙,质感细腻,双指离开烟袋杆和两腮回陷的吸烟瞬间惟妙惟肖。烟袋下面拴着布条,布条下面挂着铁丝制作的弯钩,纯朴到了极点的人物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刻画。左上迎光处反差较大,右下背光处仍留有良好的层次。<div>  黄小森先生运用简洁的摄影语言丰富的光影效果,刻画出一位老农民令人难忘的形象。<br></div></div> "俺这一辈子"<div><br>  在组织这个人物面部时强调的是他黑里透红的皮肤质感,这才符合老农民“我这一辈子”的含义。黑棉袄在暗影中仍有一定层次,褪了色的草绿色书包是70-80年代最流行的物品之一。这个画面运用了低饱和度,有属于准确表现这位老农民真实可感的形象。<br></div> "村口"<div><br>  老人,老井在侧逆光下出现了极好的光影效果。这个一辈子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老人,无声地独自坐在村口的老井旁,观看着摄影师们手中“咔嚓咔嚓”的响动,没有好奇,没有羡慕,只有沉默,这完全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石头桩似乎昭示出老人刚毅的性格。侧逆光影突出了他白发与须髯,细腻地展示出他面部质感,似乎述说着他历经沧桑的人生经历。<br><div>  黄小森先生对父老乡亲有着深厚的情感得益于他有过知青生活;农民、农具、农宅、农田甚至树木都能够成为吸引他频频走近的因素。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从孩子生活的状况就是这些父老乡亲生存状况的缩影。</div></div> “家当”<div><br><div>  门前摆放着多种农具,在开裂门板前面,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在一口铁锅里洗着衣服,为什么不用脸盆,是没有还是不用,一定会引发观者深思。从男孩子穿的漏洞毛衣不难看出他们生活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中。</div></div> "小'猪倌' "<div><br>  男孩子为了挣钱贴补家用而在养猪场当起了“猪倌”。山路上,杂乱的猪群与地面的光影使原本的平衡呈现出了变化。处于画面中央的男孩子主体位置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横在腰间的树棍,行走的步伐似乎都在强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哲理,没有展示孩童的正脸却渗透出孩童的成熟。这恰恰是作者画面蕴含的意图所在。至于孩子处于假期还是已经辍学一定会引发观者联想。<br></div> "双吹"<div><br>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展演中,一对吹唢呐的父子引起大家的关注。儿子骑在爸爸的脖颈子上单吹,爸爸采取双吹,画面里有意留下其身后踩高跷的两个虚化的人物,其服饰、动作若隐若现,明显交代出了主体人物所处的环境,画面语言显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br></div> 五、弘扬文化记录民俗<div><br><div>  民俗的即是民族的;风情的即是文化的。黄小森先生铭记着摄影记录当下留证历史的本质功能,他舍弃了无数年节假日就是为了能够在关键时间出现在民俗项目展示的第一现场,留下珍贵的民俗风情影像。</div><div> 例如黄小森先生多次拍摄“非遗”项目东北大秧歌正是出于这种认知。这个项目在辽宁海城、喀左尤其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可是拍摄起来却是很辛苦的。</div></div> “出队之前”<div><br><div>  画面中,村里的女青年们坐在炕上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正在给自己化妆。窗外的暖棚以及炕上散放着的棉衣交代出了这是寒冬腊月,她们天没亮就来到这里,正在为当天的大秧歌展演积极地准备着。各种衣物背包杂而不乱,人员较多错落有致,姿态不一恰到好处,表现出了秧歌队员们出队之前的繁忙以及内心对参加这项活动的迫切心情。</div></div> “黑土地上的风采”<div><br><div>  当“演员”们拜年活动接近尾声时,大多到宽敞的广场上尽兴表演。伴随着高跷还会有一个秧歌队穿插表演,无论是耄耋老者还是几岁孩童都会在场地中耍上一把。 黄小森先生建议领队能否进入大地里走一走,尽管这样有难度,但是却把农民“非遗”与他们深爱的土地联系在了一起,实属独辟蹊径的创举。高跷身影与垄沟形成交叉线条,游走中的锣鼓,踏起的尘土,隐约可见的远山和广袤的黑土地奉献给观者的是内涵厚重的镌美画卷。<br></div></div> “背阁”<div><br><div>  俗称为“背哥”实际称为“背阁”的展演难度较大。身穿盛装的孩童被固定在身强力壮成年人肩上,成人的强壮与孩童动作的柔美浑然一体,相映成趣。<br>  黄小森先生经过多年的深入观察实践,镜头抓准了高跷、秧歌的典型特征,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地域性的“非遗”主题。<br></div><div> 围绕藏传佛教有许多民俗活动令观者难以理解,例如法会、晒大佛、接圣水、磕长头等都有着独特的规定和礼法,摄影人不辞辛苦前去拍摄,苦苦探索个中的奥秘。 黄小森先生多次远赴藏区进行了无数次探索。<br></div></div> “法会”<div><br></div><div> 黄小森先生拍摄的这个大法会场景就显得格外有气势感、庄重感和礼仪感。圆形神牌与长方形身影接近于剪影却有着良好的层次,地面石板在超广角镜头下的椭圆形变形避免了画面过于平衡且增加了美感变化。寺庙与远处端坐的众僧交代出了法会隆重与恢弘。</div> “圣水”<div><br><div>  尽管用的是普通铝制品水壶,在藏民心目中这是佛主赐予的圣水,无需人物面部激动的表情,趋之若鹜的水瓶已经把每一个人内心的砰动交代得淋漓尽致。虚实有度的对比,大斜线的构成更强化了里作品的魅力。</div></div> “承载”<div><br><div>  背水是在藏族妇女一个繁重的劳作。尽管村落距离河边不远,但是数十斤水桶着实需要有着良好的体力。前景这条土路是村民专门去河边取水的路,长年累月的踩踏,这里已经被踏出亮面。一位背筐妇女与背水妇女在这里巧遇,双方虽然都身负重载却不忘相互施礼,这样的细节往往容易被观者忽略。<br></div></div> “心向天国”<div>  黄小森先生对于民俗作品的探索不是满足于游走于街拍抑或过马观花似的连拍,而是尽可能低走进藏民家里,在观察中抓拍。画面里,和尚诺巴的父亲正在与儿子交谈,诺巴的母亲不错时机摇动着转经轮,虚实得当主附协和,光影独特,质感细腻。<br><div><br></div></div> “汉子”<div><br><div>  僧人诺巴的哥哥是一个体格壮硕的汉子,在他面积不大的房间里显得更加高大。窗户撒进来的散射光不仅使他有了良好的轮廓线,更让藏袍、佛珠、头巾、毛领这些民俗装束有了极好的层次,他面露善意微笑把这个藏族汉子与观者一下子拉近了很多。暗背景中寥寥几笔光影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俏。</div></div> “指挥家”<div><br><div>  “歌会”一直是多个民族的民俗传统,尤其在侗族更是胜过汉族过春节的大事儿。广场上的姑娘们唱着民歌享受着节日的愉悦时,突然有一个孩童闯过来挥动着小手酷似指挥着演唱,瞬间增添了民俗演唱会的情趣。</div></div> “古道笙声”<div>  地面上石头堆砌的图与铜鼓图案很相似,这应该是该民族一种图腾的象征。圆形、三角形以及长方形组合成太阳光芒四射的图案,蕴含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某种含义。几位耄耋老者吹着古老的乐器,围着挂着铜鼓的圆柱如同指针般缓缓行进。简洁的画面引发观者许多猜想。</div><div><div><br></div><div> 六、钟情于魅力中国大美风光</div></div><div><br></div><div> 黄小森先生人文摄影作品主题突出,内涵厚重,风光摄影作品更是大气磅礴,气势恢宏。</div><div> 风光摄影作品带给观者的视觉感受是复杂的。大多作品展示的是魅力十足的自然风光,云萦雾绕,山峦逶迤。少数作品也想通过自然风光中某些景观表达另一种沧海桑田的情绪。 黄小森先生的作品与他豁达开朗胸怀四海的性格似乎格外契合。</div> “静谧”<div><br><div>  黄小森先生这幅夜色风光作品首次与观者见面。郁郁葱葱的树林托起座座高山,空旷的苍穹上挂着明月,多个弧形构成了绝美的山林静谧景观。 黑白灰层次分明,元素简洁紧凑,不由人想到了亚当斯的“月升”。</div></div> “金山岭长城”<div><br><div>  清晨,天际线出现了鱼肚白,山峦中涌动着的云雾将昏暗的山脉增添了亮度且使得近中远景得到了一定的划分,景别有了空间感,卧龙般的长城格外醒目。由于将这处箭楼放在黄金分割最佳趣味点,且有前景城墙线条引导,更显主体巍峨高耸,较好地展示出了长城历经沧桑的雄姿。<br></div></div> “巍峨”<div><br><div>  黄小森先生拍摄风光格外强调天气氛围的承托作用,成功作品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勤。他经常冒雨赶往拍摄地点等待雨后放晴那一段短暂且富有魅力的时光。<br></div><div> 站在绥中西沟锥子山顶向南眺望就会看到这个场景,但是遇到这样大的云海只能靠运气。三角形前景稳定了画面,云海游动在山间,层层远山连绵不断,大美山河凝缩在这一瞬间。</div></div> <p>  “长城暮色”</p><p><br></p><p>  黄小森先生善于利用不同时段从不同机位观察他感兴趣的景观。他走遍了绥中西沟长城,做到了哪个景观从哪个角度什么时候拍摄最佳心中有数。</p><p> 他抓住了傍晚满天霞光的机会,把长城逶迤变化以及山峦叠嶂尽收画面之中。特别是高空云霞更多地进入了画面,展示出较暖色调交替,中景山峦在雾气中呈现出较冷的色调,远景在落日余晖中出现了暖色调。这种冷暖色调由于广角镜头才得以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有了良好的对比。</p><p><br></p> “雾凇岛”<div><br><div>  画面展示的是冬季湖面上一处简洁的景观。前景冰花形成斜线形、弧形,画面首先有了动感变化。中景升腾着的雾气中一页泛舟人影清晰。远景雾凇一字排开,高低有别错落有致,而且分布在最佳趣味线附近。由于比较恰当地安排了相关景物的位置,画面看起来疏密相间,尽管湖面较宽,由于有了隐约可见的波纹,增加了层次感,整体视觉美感比较令人满意。</div></div> “余辉”<div><br>  这幅作品采用的元素不多,完全是靠冷暖色调对比以及直线、弧线等线条关系构成美感。太阳大部分降到了地平线以下,天空尚有部分余光,云层中光影有着较好的变化,地面河岸边冰面与水面由于反射光强弱差别,出现了明显的反差。摄影语言在这里利用了线条、质感、落日余晖以及反射光的效果突出了光影带来的视觉美感。<br></div> “彩色人间”<div><br><div>  暮色时分,群山逶迤,云雾飘渺,梯田叠嶂,公路环绕,画面运用了侧逆光这种光影语言,使得山峦背光部分出现了暗影,梯田有了良好的反差。由于云雾的作用,落日所处的位置没有出现过曝,前景尚处于区域光范围内,因此较好的保留了色调的和谐对比以及影调的渐变过度。<br>  逆光与侧逆光对于勾勒光影效果无疑是极好的光线。关键是在对这种光线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容易影响摄影语言的实际效果,造成过大的反差,强光处景物过曝,弱光处景物层次尽失。解决的办法是选择中等量度部位测光或者使用渐变镜改变光比。<br></div></div> “天地人”<div><br><div>  原本阳光明媚的坝上军马场突然风云变幻,滚滚云层铺天盖地而来。黄小森先生疾步寻找到合适机位,观察着区域光的移动位置。他看到阳光从云层缝隙中透射到地面,使得处于区域光中的房舍显得格外突出,草原的绿色线条更显得富有魅力,果断按下了快门。</div><div> 作品重点彰显了天气的变化无常,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才能够得到异常的油画般光影效果。</div><div> 隐隐约约显露出来的山形交代出了周边的环境特点。近景围场的立柱成斜线排列,弥补了大面积的暗影,这种运用区域光来突出主体有利于减少周边景物的干扰,使得摄影语言能够直接运用了光影效果彰显了主体特征。</div></div> “能源”<div><br><div>  画面中展示的是落日与高压输变网相融的作品。原本距离很远也很分散的高压输变网在长焦距镜头中变得格外紧凑,距离很远的高压输变塔似乎相互之间距离很近,这有利于强调密集的电网纵横交错的氛围。特别是落日在这里明显变大了,画面不仅通过纵横交错的电网展示出我国电力、能源的强大,而且强调了太阳将是我们永久能源这个深刻的内涵。</div><div><br></div></div> “磐石日出”<div><br><div>  这里的主体是由几块形状各异且很有特点的岩石组成,特别是在日出黄红暖色调氛围中,左侧犹如怪兽出海的第一主体显得更加突出。尽管云层格外漂亮且有放射形效果,只能是烘托日出的效果,仍然无法阻挡观者目光落在主体岩石上面,特别是它的形状以及顶部酷似眼睫毛的几束毛草更是饶有趣味。<br>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是必须与趣味点、趣味线发生联系,而是根据现场状况以及作者意图来决定。尽管传统上认为主体放在中央位置容易造成过于平衡,显得呆板,实践证明这不是绝对的。</div></div> “傲骨凛然”<div><br><div>  许多人对于拍摄著名景观心有忌惮,担心画面与他人同质化。黄小森先生觉得任何景观都不会被人们拍尽了,关键是自己能否找到突破点解决瓶颈。</div><div> 这幅黄山作品运用水墨丹青手法以及大对比关系拍摄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前景左侧暗色调山崖、苍松以及右侧灰色调山体稳定了画面,中远景山峦起伏交错逐渐淡去,构图简洁流畅。尤其是突出了绝壁悬崖边的松树姿态凛然,以景抒情,弘扬了一种傲骨精神,契合了郑板桥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div></div> “云蒸霞帔”<div><br><div>  这幅画面用侧重于黑的影调表现黄山。右侧山崖采用了大手笔的斜线处理方法,大面积云蒸霞帔中涌出的山峰犹如云中苍龙海中航船,直至天际线仍可看出细腻的云海质感。高出天际线的峰顶使得直线分割的上下景观建立了联系,且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意境。</div></div> “风起云涌”<div><br><div>  运用云雾升腾表现黄山。前景山峰如同两个驼峰,似乎一匹骆驼游走在雨雾之中。暗处,山石叠嶂,质感细腻,苍松点缀。中景大有风起云涌之感,右侧升腾的雾气强化了画面的气势。远景恰有一座同样类似驼峰的山峦不仅与近景呼应,而且在高光处起到了平衡画面画龙点睛的作用。</div></div> <p>  “千山万仞”</p><p><br></p><p> 最后一幅画面表现出了瑞雪后的黄山景观。山坡以及松枝上的落雪将原本比较灰暗的山林场景分离出了黑、灰色调,提高了反差且突出巍峨感。遮天蔽日的浓雾中留有一抹亮线恰当地区分开了天空与云海。作品巧寻机位,独辟构成,使平日看到的秀美黄山此时颇具神秘之感。</p><p> 黄小森先生从事专业摄影40多年,有着上山下乡和当工人的经历,这为他后来数十年自觉深扎工农群众之中打下了情感基础。他的人文作品内涵厚重得益于他对摄影语言的深刻理解;风光作品气势磅礴与他胸怀开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品如其人是有一定道理的。</p><p> 由于受到篇幅限制,我仅从黄小森先生数万张作品中遴选出以上44幅作品,且他的众多专题摄影也没有得以展示。摄影总是成功与遗憾共生,此文亦如此。</p><p>(我认为黄小森先生撰写的《摄影艺术与摄影语言》专著很值得一读,书店均已售罄,作者手中有少量留存。该书原价228元/册,现摄友价110元/册,含快递费。有意购买者可加黄小森先生微信号hw5054且写明“购书”即可。)</p><p> 撰文/于静涛</p><p><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宁高校摄影学会名誉主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宁大学教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