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伊通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积极开展“停课不离岗、教研不松懈”的活动。教研员开启网络办公状态,深入全县在线课堂,听网课、思改进、勤指导,从中调研网络教学的现状并对其优势与缺憾进行思辨。</p><p><br></p>  <p>  4月30日,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教职工在报告厅开展了“疫情之下的中小学网络教学现状分析与研培对策”主题论坛活动。首先,孙铁石校长致辞;接着6名中小学教研员对历时两个多月的网课开展情况作汇报,深入挖掘网课表征下的理论根源并提出研培创新策略;最后孙校长作总结。历时一上午的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p>  <p>  初中教研室赵春雨主任,从初中英语学科的网络教学具体情况谈起。他用幽默的语言细致地分析了网课通过云视讯、钉钉、微信、QQ等多种程序软件,采用分享精品课、骨干教师联播、任课教师直播等各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他调研得出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对网络教学的共识,提出执教者要提升业务能力并主动应对教学形式改变的建议。</p>  <p>  小学教研室副主任解微在论坛上,汇报了她深入10所学校,进到20个班级,听了43节课的调研情况。从管理规范化、教学可视化、备课全面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四方面剖析现状,例举了2日28日参加四平市小学数学学科网络集备活动,说明了如何从宏观视角处理微观问题,思考怎样根据教师年龄结构多元教研,以赛促培、主题研培等策略持续跟进。</p>  <p>  刘海英老师分享了小学英语学科网络教研现状:三段式网络教研中教师参与率之高、线上交流材料统整之快、研培质量之好都前所未有。有道、能悟、善思、乐行,这是教师面对疫情网研挑战应有的素养,教研员要做的就是加强教师培训,成为网络教研的推动者、指导者、支撑者、领跑者。</p>  <p>  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员苑红光老师在论坛上分享了网课的发展背景,介绍了各地网课的特点。伊通初中地理学科借鉴了外地网课经验,结合初中学校教学实际,开展了分享优课和自主直播等形式的网络教学。苑老师的分享旁征博引,名言警句画龙点睛,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为完善网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p>  <p>  高中物理教研员张明老师妙语连珠。他从省域高中网络教学优缺点讲起,以疫情期间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学习模式为考量,获得启示:网络教研这面镜子照出了人的自律行为,也反映出家庭课堂的地位重要,更体现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时不我待,负重躬行。</p>  <p>  高中教研室马珊珊老师经过调研,详细地总结了高中网络课程在组织形式、学习流程及管理方面的特点,深入思考线上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平等、教师专业研修和师资认证改进等问题。教研员从教师需求出发,以促进网课有实效为目标,注重网课与即将返校上课的有机衔接。</p>  <p>  孙校长高度评价了教研员的发言,概括了疫情期间网课特点:一是网课是发展趋势,网课与现场教学结合,搭配效果更好。二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明显,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自觉先学、师生互动、资源使用成为网课的关键。三是时空变化决定了课堂管理与把控成了难点。鉴于此,孙校长要求补短板、强培训、转模式来应对新的教研挑战。首先补短板做到师资、教材、课时“三落实”;采取稳师资、提素质、抓推进的策略进行。其次加强培训,注重信息计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本学年启动教研员与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最后转变模式,强化网研功能,学科主题研培转型升级,实行线上线下教学双轨同步模式。</p>  <p>  水荡乃兴潋滟,石击而闪灵光。一上午时间,进修学校的领导与教研员在分享中明确网络教研现状,在交流中达成教育共识,在阐述中提升专业素养。这次主题论坛是应对疫情生发的创意教研形式,回顾并总结了疫情期间网课现状,讨论了前所未有的课堂教学话题,纵横对比出各校各科网络教研差异性,引发了双轨同步教学的思考,决定了研培转型升级的策略。</p><p>        论坛时有尽,修业意无穷。伊通教师进修学校的“疫情之下的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分析与研培对策”主题论坛活动达到了思辨效果。</p>  <p>  桃李芳菲别样春,杏坛论道自更新。伊通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带领教研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力克时艰,用论坛形式创新研培新模式,内强素养,外树形象,向教研的远方执著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