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主播”“张大爷”

知灵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张大爷”,本名张迎春。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教师,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直以来备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张老师是1963年生人,因为年龄大,为人热心,训起捣乱、不做作业的学生火气格外大,又常常混迹在小朋友们中满操场上踢球玩耍,有时倚老卖老,威风凛凛,有时童心未泯,没大没小,老大爷的一般特点在他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所以无论是班里学生,还是学校同事,见面都喜欢戏称他为“张大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眼望着没几年就退休了,“张大爷”一直觉得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事,他是没必要掺和了,但无奈学校是“互联网+教育”示范学校,逃也逃不过,也就硬着头皮能学一点是一点,能用一点儿用一点,简单做个PPT,上传下载个作业文件啥的,勉强过关,不拖学校后腿便罢。偏偏造化弄人,碰到了这个非常时段: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不开学,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开个远程视频会议还好说,毕竟智能手机在手,接通露个脸,开个会,发个言等都不成问题。但具体线上授课方案一下来,“张大爷”着了慌,学校要求教师配合教育厅的空中课堂,进行重难点讲解和作业答疑,工作日内用直播方式完成这两项任务。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都是在教室里与学生面对面教学,这忽然改线上教学了,懵了!上网课咱也不会啊,虽然学校里在线互动教学的课听了不少,但一方面自己没上过,是个旁观者,另一方面,学校里有专门的教室和设备,这下倒好,轮到自己亲自上阵了,还是在家里上课,设备搞不转,教学环境和状态完全变了,也不知该咋板书,咋讲解,咋提问,咋批改学生作业……想来想去,觉得难度太大承担不了,遂向学校领导提出困难,要求退出网课教学。学校领导很重视,毕竟张老师是语数学科教学中年龄最大的教师,放到其他学校,这个年龄的老师早已经安排个没教学压力的工作干着等退休了,他去年为了解决学校困难还带着双班数学,工作上尽职尽责真没得说,而且网课需要设备和技术,年龄大了,是不好再强做要求,应该照顾!经过商议,决定让同年级的年轻数学老师张玛丽用钉钉联播的方式把他的班带上。“张大爷”虽然把网课这烫手的山芋送出去了,但在家里左思右想不是个滋味,专门跑了趟学校找到李俐主任和信息技术维护员杨志鹏老师咨询上直播课应具备的条件,又认真学习了直播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讲课、提问、布置批改作业怎么进行等,通过一下午的学习,心里些许有了底气,“张大爷”找到马校长说:“谢谢领导的关心和安排,我想过了,我们六年级的数学老师都带双班,我的班给谁都不合适,联播上课,作业批改工作量都挺大的,别人忙着,我闲在家里干着急也不是个事,而且,我班学生的情况我最了解,这一学期又很关键,我还是自己上吧,技术呢,我请教李主任、杨老师学了点儿,我先边学边用,实在不行了,再麻烦学校帮我想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于是,在班里学生仅上过一次联播课后,“张大爷”亲自执教的网课教学开始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起初,因为各种的不熟练,“张大爷”一手把持手机,一手拿铅笔在练习本上写写划划进行讲授,闹过很多笑话,不停抖动的手,让摄像头下的图像也在不停地闪动,绕的学生眼睛都晕了 ,孩子调侃吐槽声不断:“听张老师的课,脑子得主动转动,眼睛得跟着镜头被动转动,最怕的是眼也晕了,脑子也晕了。”“有一次,张老师兴致勃地讲题,我们整个过程看到的不是本子上的题,是他家茶几上的硝苯地平片的药盒……”“张老师明明没有开连麦功能,提问了好多遍,还埋怨我们不回答他的问题”“他的手机太老旧了吧,有的时候声音呲呲啦啦,还动不动就卡顿掉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也是六年级的任课教师,所以有幸能进入“张大爷”所教的班级群,偶尔也会怀着好奇进直播课里去看看,很诧异网课里的张主播与教室里的张老师大不一样,当然,讲课嗓门依旧很大,很有激情。但脾气之平顺,态度之友好,点名提问之温柔让我大跌眼镜,这真的是张老师吗?以往从他班门口过,声色俱厉地点名提问或者虎着脸训学生的场景我是见识过的,问起缘由,“张大爷”说:“在学校,这帮小东西在我眼皮子底下,有个威慑,他们怯乎,好管,还学得认真,现在我在网线这头,人家在网线那头,圈又圈不住,管又管不着,还不得哄着人家学啊!稍厉害些,还怕人家空挂着网,不好好学。再加上,网那头能只是学生吗?不定几个家长在那里看着呢,咱不也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吗!”还有一个怪现象,就是每次他们班的消息数特别多,动辄累计几百条,划屏翻页,“爬楼”得好一会儿,有时是数字,有时是符号,有时是汉字,有时大拇指的图标集中往出冒。“张大爷”得意地说:“那是我的‘张氏秘笈’,我的课禁止连麦和点赞,一是保证网络通畅,二是让他们专心听课。学生的情况我都了解,讲到哪,我就重点提问几个,我让谁在互动栏里输入啥,他就得照我说的做,一般内容就是答案、步骤,答对了点赞什么的,这样,我能了解他们是否听懂了,还能监控听课状态,想开小差,门都没有……。”渐渐地,操作熟练了,学生默契也有了,上课效果也就越来越好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样的网课持续到3月底,直到学校通知全校教师返校,在校办公,做好开学准备,但仅两天,情况变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学开不了,老师们又“打道回府”,在家继续空中课堂+在线直播,“张大爷”却申请继续来校上班,原来,他跟金佩兰老师学了一招——在教室里进行直播。站在讲台上,在屏幕黑板上书写讲题,比起手机屏幕要宽展,还不用窝在家里茶几跟前盯本子上的小字,这可太方便了,一下子把身体,手和眼睛都解放了,虽然面前是空桌空椅,但学生坐哪儿早印在他脑子里了,熟悉的教学环境让讲课的状态都回来了。于是,无论烈日,降温,还是刮风天气,“张大爷”都会骑着电动车行驶6、7公里到校上班,一待就是一天,只为早上和下午两个时段的网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和马恒燕校长、张宏玉副校长曾坐在张老师班里认真听了一次他的课,讲的内容是《比例与比例尺》。只见他全然不看课本和教案,一切了然于心,半屏黑板的互动触摸板就是他的题板,大块区域用于抄写例题、出示练习题,右上角是互动信息面板,“张大爷”快速抄完例题,让大家先做,一分钟后点名提问了三个同学,让把题眼思路传上来,互动面板上的信息依次闪现,“张大爷”像盯着股票牌面似的盯着互动面板,看得认真,连错字都订了出来,“谁谁谁,你的“图”写错了,怎么能是‘涂抹’的‘涂’呢”,就见消息板上一个吐舌头的表情上来了,他又提问了四个同学,让把答案传上来……“好,这道题没什么问题了吧?!我换题了”就这样,网课在张老师的语音讲解提问和学生可视的回答互动中有序进行着,两位校长频频相视点头,佩服“张大爷”对教材的烂熟于心,佩服他互动的方法巧妙,佩服他在网课教学中的游刃有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学生们在课上不敢胡乱发言造次,但课下与张老师私聊,也调侃他可以开抖音直播,当网红主播了,“张大爷’自己也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在退休前还真正搭上了互联网+教育的列车,经历了在线教学的过程,过了一把网课主播的瘾!教育发展变化太大了,差点儿就被时代淘汰了。”校长夸赞他:“张大爷,估计您应该是全银川市的小学中年纪最大的网课主播了吧?!像您老这样能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步伐,活到老,学到老不说,还能活学活用,想要被淘汰都难,等您退休了,一定是最能与社会接轨的“时尚老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十一小的老教师,每人都是一座宝藏,“张大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走近他们,做个“掘金人”,汲取他们的经验、智慧和能量,会让我们受益无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