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一探访霸王祠

建杉

<p>2020年5月4日,五一小长假期间与家人来到安徽省和县乌江镇的霸王祠,这也是我第二次游览(2015年4月随同学石建民、刘嘉俊来此探访并撰写游记《游霸王祠》附夲美篇图片后),给我家人当回导游,也算故地重游!</p> <p>霸王祠历经千年风雨苍桑,几经毁败,几经重修。1985年复建开放,1992年再行扩建,逐步形成今日景区规模,供游客游览。</p> <p>西楚霸王项羽的男儿柔情豪迈,一代枭雄的人生悲歌!</p> <p>当代艺术家范曾为铜钟题名</p> <p>敲响悬挂的巨钟,那引响的钟声,声声绕梁,余音缭绕,祭奠31岁的千古英雄,悲壮空灵的钟声在空中回荡,仿佛又听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千古绝唱……</p> <p>毛泽东主席手书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p> <p>庭院内碑廊全部是古今名士怀念西楚霸王的各种题诗,孟郊、杜牧、苏舜钦、王安石、陆游等均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墨宝。由当今名人和书法家书写并镶刻于廊壁上供人观赏!</p> <p>匾额“风骚千古”由当代著名书画家肖平所题。据史载,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和刘邦各自拥有一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本来刘邦实为并不比项羽强,怎奈项羽刚愎自用,每每在关键时刻不能接受谋臣的良策。最终他与刘邦决战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被刘邦用四面楚歌彻底地瓦解了军心,身边的宠妾虞姬拔剑自刎,而他则带着残部一路南逃,行至今和县乌江的长江(支流)岸边,后面追兵迫近,眼前大江阻隔。只有乌江亭长驾一叶小舟欲度他过长江逃命。项羽想起随他多年的将士,如今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在这江边拼搏!英雄长啸:真是愧对江东家乡父老,他无论如何不愿独自过江,悲壮自刎于江岸,幻灭那曾经的一番壮心宏愿和夲可能成就的霸业。l</p> <p>西楚霸王的半铜像:</p><p>威武霸气英姿勃发</p> <p>这幅对联镶刻在西楚霸王像旁</p> <p>这幅对联镶刻在西楚霸王像旁</p> <p>碑廊作品无论文采还是书法都具有非凡价值和气势,让人大饱眼福并为之震撼!</p> <p>这是霸王祠享殿是供奉灵位、祭祀亡灵的大殿,又称正殿。享殿奉供着一尊2.6米高的仿青铜霸王立像,立像上方悬“叱咤风云”横匾,东西两山墙上镶嵌有毛泽东等伟人、作家、书法家诗碑,还有赵朴初、林散之等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可惜当日未开放而未能入内,甚是遗憾。</p> <p>享殿前香炉上篆刻着“拔山盖世”四个大字,烛台上香烛燃尽后留下条条红泪,寄托后人对项羽这天地男儿的追思与景仰!</p> <p>史学大家西汉的司马迁《史记》人物传记有夲纪、世家、列传之分。夲记记载帝王,项羽是列入夲記的唯一不是帝王的人,将西楚霸王与帝王同等,可见司马迁也是敬重项羽的。</p> <p>与西楚霸王项羽有关的历史典故或成语</p> <p>享殿后墓道</p> <p>走进灯光幽暗壁上满是浮雕的60米墓道</p> <p>通往西楚霸王衣冠冢的神道,道路两旁有文武、虎狮石刻4对。</p> <p>凤凰山下乌江边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悲情落幕地;凤凰山上霸王祠是古今名人骚客的感怀追思处。</p><p>清代贡生范琴波曾对联:“司马千乃汉臣夲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是豪土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p><p>千年的光阴过去,项羽成了不以成败论英雄典范。在推翻秦未暴政和楚汉争霸的历次战役中,在战场上披甲持戟,马蹄奔驰击溅,金属兵器碰撞,喷射的热血蔚成漫天虹影,这是何等惨烈,又是何等壮观!骑乌骓宝驹的盖世英雄项羽无数次征战,战绩辉煌,让后人追思与景仰!!!</p> <p>《游霸王祠》作于2015年4月28日</p><p>“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歌谣凄凉哀伤,历经千年传唱。乌江,位于安徽省和县东北的长江支流一条河,因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于此而闻名。4月19日,春雨☔️霏霏中,我们慕名前往乌江所在地和县乌江镇。</p><p>通往霸王祠的乌江镇东南街口,一座由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题的“霸王祠”门楼矗立,穿过门楼约1公里的凤凰山上,便是西楚霸王灵祠。</p><p>霸王祠,建于唐朝。由诗人李白族叔唐代书法家李阳冰为祠书写篆额“西楚霸王灵祠”。祠为分正殿、行宫、水龙宫、舍、厢……历代文人骚客,如孟郊、杜牧、王安石、陆游等都曾来祠参拜,并留有题诗。</p><p>霸王祠历经千年风雨苍桑,几经毁败,几经重修。至1984年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安徽时批示希望尽快重建。由地方政府拔款,1985年复建开放,1992年再行扩建。恢复了汉阙、抛首石、钟亭、乌江亭、驻马河遗址、旗杆台、棂星门、衣冠冢、墓道、墓室、石人石马、霸王鼎等10多处景点。祠内已不尽是古代的建筑风貌和遗存,但其文化内涵必是一脉相承。千年灵祠,无论中途如何颠簸,其神韵不灭,追思英雄其情犹存!</p><p>参观霸王祠,祠内建筑虽仿古重建,但雄伟庄重,朱墙黛瓦,斗拱飞檐,自有气势。祠堂前门甬道幽深,松柏苍翠,草坪茵茵,颇有王侯之祠肃穆气息。不远处的香火烛台上,所积的烟火不多,显出一丝清冷。谷雨之前,春雨透凉,游客稀少,更显祠堂旷荡静谧。仰望塑有2.6米高的青铜霸王立像,细看项羽生平小传,凝视霸王征战进军图,幻化出项羽率军征战,战旗猎猎,鼓声阵阵,曾在3天之内以少胜多,九战九捷,赢得了推翻强秦决定性战役的胜利✌!至此,项王称霸诸侯,成就一时伟业。</p><p>灵祠紧相邻处,建有当代名人、将军、作家、诗人的诗碑长廊,书法家题写的楹联、诗词镶刻于此,即为游览者提供难得的艺术熏陶,亦为这座英雄之祠平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p>诗碑长廊外,用砖块垒砌起石碑引人瞩目,石碑上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这首书于1939年赠与友人的诗中最后两句:“江东子弟多才多俊,卷土重来未可期。”可见毛泽东对霸王项羽既爱又惜。又有了1949年4月,毛泽东闻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捷报时,一气呵成赋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p><p>濛濛细雨☔️,霸王祠内外弥漫着薄纱般的雨雾。千年灵祠,几度疏荒,英雄悲歌,令人唏嘘,叱咤英豪,莫过霸王。缅怀英雄,铭记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