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律诗中的四平头问题

海珠儿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我想谈谈关于四平头的问题。一、四平头的辨别方法:</p><p class="ql-block">四平头的特征有三:</p><p class="ql-block">一是四平头一般是针对中二联四句的每句前二字而言;(但也有范围更宽更严的提法,认为前二联、后二联均可能构成平头,这个观点暂且不论)</p><p class="ql-block">二是四句的前两个字的构词方式完全一样:</p><p class="ql-block">例如:</p><p class="ql-block"> 1、远树、斜阳、冰泉、曲径四个词皆为偏正结构;</p><p class="ql-block">古诗举例:</p><p class="ql-block">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p><p class="ql-block">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p><p class="ql-block">——贾岛《暮过山村》中二联,沈德潜评曰:“落日、初月,平头之病。”合前后两句,也是“四平头”。</p><p class="ql-block"> 2、树大、阳残、泉清、径曲四个词皆为主谓结构:</p><p class="ql-block">古诗举例:</p><p class="ql-block">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p><p class="ql-block">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p><p class="ql-block">——陆游《雪中二首之一》中二联,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瀛奎律髓汇评》)。 </p><p class="ql-block">另举一位诗友的诗为例:</p><p class="ql-block">风摇、鸟蹴、叶吮、花呼四个词也皆为主谓结构;</p><p class="ql-block">风摇/翠浪回波舞,</p><p class="ql-block">鸟蹴/芦梢倒影寻。</p><p class="ql-block">叶吮/夕阳霞透骨,</p><p class="ql-block">花呼/孤雁羽弹琴。 </p><p class="ql-block">3、讬命、置身、浮家、弄月四个词皆为动宾结构;</p><p class="ql-block">古代诗举例:</p><p class="ql-block">讬命已甘同木偶,</p><p class="ql-block">置身端亦似赢甁。</p><p class="ql-block">浮家却羡鸱夷子,</p><p class="ql-block">弄月常忧太白星。</p><p class="ql-block">——韩元吉《记建安大水》中二联,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碍格。” </p><p class="ql-block"> 4、巫峡、衡阳、青枫、白帝四个词皆为地名;</p><p class="ql-block">古代诗举例:</p><p class="ql-block">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p><p class="ql-block">——高适《送王李二少府贬潭峡》的中二联,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集》)。纪昀也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瀛奎律髓汇编》)。</p><p class="ql-block">三是四句的第二个字的词性都相同,例如:</p><p class="ql-block">1、远树、斜阳、冰泉、曲径四个词的第二字(树、阳、泉、径)皆为名词;</p><p class="ql-block">怪禽、落日、初月、边烽四个词的第二字(禽、日、月、烽)也皆为名词;</p><p class="ql-block">讬命、置身、浮家、弄月四个词的第二字(命、身、家、月)也皆为名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树大、阳残、泉清、径曲四个词的第二字(大、残、清、曲)皆为形容词;</p><p class="ql-block">迹深、烟绝、地冻、林深四个词的第二字(深、绝、冻、深)也皆为形容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风摇、鸟蹴、叶吮、花呼四个词的第二字(摇、蹴、吮、呼四个词)皆为动词;</p><p class="ql-block"> 小结:据此推理,第二字这个位置,还有可能出现其他相同的词性。根据以上这三个特征,便可判定为四平头之病,一般不会错。 </p><p class="ql-block">二、为什么要规避四平头? </p><p class="ql-block">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妥:</p><p class="ql-block">一是形式整齐划一,句法缺少变化。本来就非常齐整工稳的律诗里,竟然从外到里都是一刀切,过分中规中矩了。犹如一个外表方正的大盒子,里边的格子也完全整齐划一,让人沉闷,让人乏味!</p><p class="ql-block">二是人的美学心理往往习惯于同中求异,对立统一。喜欢于整齐里求参差,在变化中寻规范,从而增强诗句结构的灵动性,求得不呆板,四平头妨碍了人们的这一追求。</p><p class="ql-block"> 清人可能也就是居于上面几点,才看到唐宋诗在这方面的不足,从而提出四平头这个观点。我认为这是后人对前人诗歌的总结,这不是倒退,这是一个进步;我们既然要弘扬国粹,那为什么好的东西就不能继承呢?偏偏要以唐人也四平头为理由而拒之门外呢?说得不客气点,就是以此来为自己买面子,特别是我们吾爱网里面的有些所谓大家!我们诗社中也有这么一部分人,说什么清人写不出好诗,就搞这些东西来束缚人,还说什么这是搞文字狱,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因为自己出现了四平头,面子上又过不去,只好借此来为自己买面子,面子就那么重要么?平头了就平头了,改了不就行了吗?当然啦,你要坚持四平头,那是一个人的权利,谁也限制不了你,谁也不会限制你。 再说,清人写不出好诗怎么啦?难道就不能评诗?有的人会写诗,但却不会评诗;有的人会评诗,但却不会写诗,这样的人多的是,因为他们是评论家,他们能跳出诗之外来审视诗词,清人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打个比方吧,四平头的诗句,就像一个小区内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没有四平头的诗句,就像苏州园林中错落有致的小景。你是愿意看小区内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呢?还是愿意看苏州园林中错落有致的小景?</p><p class="ql-block">如果大家还不承认我的观点,那你可以将你以前四平头的诗与你修改后不平头的诗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是平头的诗好些呢?还是不平头的诗好些?如果你觉得平头诗好,那你就坚持写你的平头诗,这个谁也无权限制任何人。如果你认为不平头的诗要好些,那你就会信服清人的观点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怎样克服四平头? </p><p class="ql-block">这个是非常简单的,根本就不难!!举个例子吧。 </p><p class="ql-block">如上面的第一例:</p><p class="ql-block">远树、斜阳、冰泉、曲径四个词皆为偏正结构,第二字(树、阳、泉、径)皆为名词,这就平头了,怎么办? </p><p class="ql-block">将前一联或后一联改动一下构词方式不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树远、阳斜(主谓式)第二字形容词;</p><p class="ql-block">冰泉、曲径(偏正式)第二字名 词 我们再看看,还平头么?</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湖南常德人,现常住珠海。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诗词学会会员,常德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校长。岭南风韵诗社副社长,曾参与主编过《岭南风韵诗词集》2021、2022、2024三部诗词集,任副主编。在2024年“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大赛中荣获金奖(第一名),在人民文艺网可查(http://www.whtxhz.cn/news/5466.html)本人愿与网友们诚心交流,相互支持,共同进步!</p> <h3>海珠儿微信二维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