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与中国的“母亲花”

祥富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b></p><p><b> 这是以“苦吟”著称的唐代诗人孟郊最著名的《游子吟》。孟郊一生追求诗句的“锻”与“炼”,但这首最平直描述情境、最自然流露情感的《游子吟》,却成为今天他最家喻户晓的诗作。没有哪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在吟诵起这首诗时,不泪沾衣襟的。</b></p> <p><b>  孩子大了,总是会远行的。孩子要出远门了,临行前,老母亲在灯下为孩子缝衣衫。那密密的针脚,就是母亲对孩子最无言深沉的爱。世界那么大,但是无论身在何处,母亲的惦念会永远悄悄的跟随着,盼望着游子能早日回家。</b></p> <p><b>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人到物,突出了“线”和“衣”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b></p> <p><b>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b></p> <p><b>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b></p> <p><b>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中唐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游子吟》是他的代表作。</b></p> <p><b>  《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相当于县级公安局长、财政局长,职掌包括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具体负责庶务的官员)。结束了长年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人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苏轼《读孟郊诗》高度评价:“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b></p> <p><b>  《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她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成为形容母亲恩情的千古佳句。</b></p><p><b>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谁言寸草心”中的“草”,又是指哪种植物呢?</b></p> <p><b>  西方母亲节时,流行送一束康乃馨给母亲,母亲健在的,通常送红色;母亲离开了,会献上白色康乃馨。康乃馨的话语就是“母亲的爱”。</b></p> <p><b>  而在中国的古代,象征母亲的爱的是萱草。游子出行,就会在母亲的房前种植萱草,希望能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b></p> <p><b>  从《诗经》的时代到唐代,“忘忧”一直是萱草的主要意象之一。但是,萱草最一开始,指代的却是丈夫。《诗经·卫风·伯兮》中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b></p><p><b>就是在说,思念出征丈夫的女子,想在北堂种植让她忘记忧思的草。</b></p> <p><b>  唐代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解释谖草时说:</b></p><p><b> “本又作萱。《说文》作藼。云令人忘忧也。或作蕿。” </b></p><p><b> “藼”、“蕿”都是“萱”的同音同义的异体字,谖草就是萱草。谖的字义中有忘记的意思,从字面看谖草就是忘记草。</b></p><p><b> 西晋嵇康《养生论》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b></p><p><b> 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植物,却因为二者都可以治疗情志不遂,令人“欢乐无忧”,而被联系到了一起。随着 “思君如萱草,一见乃忘忧”、“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等诗句的流传, “忘忧草”也逐渐成了萱草的代名词。</b></p> <p><b>  萱草最初用以表达对丈夫的思恋,自唐代弁融的《送徐浩》流传开来,萱草才与母亲联系在一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知君此去情偏切,</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堂上椿萱雪满头。”</b></p><p><b> “椿萱”并用,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b></p> <p><b>  而孟郊的另一首《游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b></p><p><b>更是直接把前人的“看萱思夫”的意思演化成了 “种萱孝母”的文化。自此,后世逐渐流行起 “献萱孝母”、“种萱祝寿”的诗词,使萱草成为中国的“母亲花”。</b></p> <p><b>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对这种承载着世间最真挚情感的植物充满了好奇。那么,萱草到底长什么样子呢?</b></p><p><b> 其实,说出她的另一个名字,人们定会立刻恍然大悟:</b></p><p><b> “哦,原来就是这个啊......”</b></p> <p><b>  黄花菜!没错,就是家中餐桌上常见的那种黄花菜,也叫金针菜。黄花菜就是食用萱草即将开放的花苞。嵇含《宜男花序》亦云:</b></p><p><b> “荆楚之土号为鹿葱.......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b></p> <p><b>  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非常适合供人观赏,它的花蕾叫金针,所以也叫金针蕾。</b></p> <p><b>  母亲节(Mother's Day)是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现代的母亲节则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伦理文明,孕育出“中华四大贤母”(孟母、岳母、欧母、陶母)等许多伟大且广具影响的母亲形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母亲节概念,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呼之欲出。</b></p><p><b> 视频: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现柴桑区)中华贤母园</b></p> <p><b>  萱草的花语:永远爱你,母亲;伟大的母爱;慈母</b></p><p><b>  所以,母亲节时,喜欢复古的亲们,可以考虑送一把萱草给亲爱的母亲大人,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当这把萱草变成“木樨肉”或是黄花菜鸡蛋汤等被端上餐桌时,你一边品尝美味佳肴,心中更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歌曲:《母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词:张俊以 车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曲:戚建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演唱:阎维文</b></p> <p>鸣谢 图文素材整理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谨向原作者和原发布者致谢!</p><p>背景音乐 宋祖英:《游子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