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邮政自2000年1月1日开始,在传统的JT编年邮票之外,新增加了一个邮票志号 ——“特”字系列。</p><p>这个“特”字系列邮票与过去发行的老纪特邮票不同,虽然邮票志号冠以“特”字,却不属于特种邮票,而是“特别发行”之意,是为突然发生或者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事件而特别发行的纪念邮票。</p><p>该系列属于当年邮票发行计划之外的、专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并且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的突发、重大事件而特别增加发行的邮票,已经成为我国编年邮票中的一个新品种。</p><p>“特”字头邮票都具有纪念邮票的属性,集邮者将其称为“特别发行邮票”。</p><p>特别发行邮票可以算作编年邮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编号方式不同,有点像JT票的编号,不论年份一直延续下去。在编号上重新启用了“特” 字,但这个特并非老纪特中的特,1966年以前的“特票”的性质更像后来出现的“T票”,而这个的“特”为特别发行之意,其邮票的性质更像纪念邮票。并且在编号上还有变化,第一套是2000-特1,而从第二套开始把年份放到了后面,第二套变成特2-2001。</p><p>从2000年到目前(2020.5.11)总计发行了11套,其中包括2枚加字金箔张。</p> <p>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1月1日特别发行《港澳回归世纪盛事》邮票,采用在《香港回归祖国》及《澳门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上加字的方式,志号为“2000-特1”,售价130元。这是国家邮政局第一次采用加字方式发行的特字号邮票,并将纳入新中国发行的邮票序列。 为便于集邮者识别真伪,此套邮票除一般邮票所具有的防伪方式外,又采取了特殊的防伪措施,一是加字采用逻辑光纹制版工艺;二是利用香港和澳门区徽(香港为紫荆花,澳门为荷花)分别在两枚邮票上印制莹光防伪暗记。 胶版。2-1:P12;2-2:P11.5。发行量481.2万套。有背胶。</p><p><br></p><p>小型张规格:140mm*95mm;邮票规格:60mm*50mm。</p><p><br></p><p>设计:(2-1)王虎鸣、任宇。(2-2)杨文清、张桂林。</p> <p>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申请奥运会举办权是一种国际性的竞争,也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申请奥运会举办权,结果2000、1004年的申办都失利了。申奥的道路坎坷重重,终于在2001年成功申请北京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为此我国邮政部门特别发行此邮票纪念。</p><p>名称: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p><p>志编号:特2-2001</p><p>全套枚数:1枚</p><p>邮票规格:40*30mm</p><p>面值:80分</p><p>齿孔度数:13</p><p>整版枚数:12枚</p><p>版 别:影写版</p><p>发行时间:2001-7-14</p><p>发 行 量:240万版</p> <p>“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邮票编号为“特3—2001”,全套一枚,采用华表、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作为画面内容,象征着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与世界经济大家庭的融合,也显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20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辉煌成果。</p><p>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国家邮政局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邮票首发仪式。</p><p>这套邮票是国家邮政局近两年来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进程,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多次磋商后确定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确切消息从多哈会议上传回国内后,北京邮票厂就开始日夜赶印这套邮票,从而保证能顺利在全国发行。</p><p><br></p><p>特3-2001 WTO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邮票发行于2001年12月11日,全套共1枚,齿孔度数P13,面值0.8元,限量发行2000枚。</p><p>小版张整张16枚,整张规格237*146mm,设计者卢天骄,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而成。</p> <p>由中国医学工作者首先命名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缩写为SARS)。这是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2002年11月16日,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人。此后迅速波及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目前尚缺乏治疗“非典”的特效药或疫苗,进行广泛的隔离对症治疗便成了唯一有效遏制“非典”疫情的手段。2003年4月24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宣告成立,自此,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始打响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p><p>2003年5月19日,为了表达对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并记录下中国人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团结一心,英勇斗争的历史壮举,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了《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特种邮票,全套1枚。</p><p>邮票的图案为由正反方向众多红心组成的圆圈,既表示爱心,又表示团结一心。里面是黑色英文“SARS”,并用一个国际惯用标记红色“禁行”符号,表示坚决抵制非典病毒的侵害和传播。红与黑的色彩对比,醒目而直接,起到了提示、敬告、声援以及宣传的作用。</p><p>全张票12枚邮票呈“L”形(4×4,右上角4枚位置为边饰)排列;右上角边饰位置以素描勾画了医护人员的头像;左上方为票名;左下角有2排心形相连的条饰;邮票右下面为“北京邮票厂”厂铭。全张票边饰采用了淡灰色的珠光油墨印刷,使邮票看起来较有光泽。整个画面表达了全国人民心连心,与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战士”同心协力、战胜毒魔的坚定信念。</p><p>本套《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从4月30日开始约稿,历经设计、制版、印刷,到5月19日发行,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其中的一半邮票用于销售,另一半邮票用于捐赠。5月19日邮票发行的500万元现金收入捐赠给了医疗卫生部门;同日,价值500万元的邮票和邮品也由各省(区、市)邮政局分别赠送给当地卫生厅(局),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参加抗击“非典”战斗的珍藏纪念。</p> <p>《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p><p>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10月16日特别发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1套2枚;另发行与香港邮政、澳门邮政共同印制的小本票1本,内含国家邮政局、香港邮政署、澳门邮政局分别发行的同题材的邮票小全张各一张。详情如下:</p><p>志号:特5-2003</p><p>图名2—1英姿 2—2凯旋</p><p>发行量:1020 万枚</p><p>邮票规格:40×30毫米</p><p>齿孔度数:13×13.5度</p><p>整张枚数:10枚(连印)</p><p>外形规格:150×210毫米</p><p>小本票编号:(25)2003</p><p>小本票外形规格:148×95毫米</p><p>小本票发行量:495万本</p><p>小本票售价:12.80元</p><p>版别:影写</p><p>印制厂:北京邮票厂</p><p>邮票设计者:王虎鸣 刘向平</p><p>小本票设计者:王虎鸣</p><p>小本票插图:刘向平</p><p>图文提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p><p>责任编辑:佟立英</p> <p>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月亮有各种美丽的传说,也有众多妙文佳句。但各种民间传说,如“嫦娥奔月”,满足的只是人们对月球的一种幻想。至今,人们吟诵不仅关于月亮的诗句,如李白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抒发的都是对月球神秘的一种感慨。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升空,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得以实现。</p><p>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精确入轨;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7日,以准确进入200公里使命轨道为标志,嫦娥一号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p><p>中国首次探月的成就和辉煌,被深深地镌刻进无垠的太空。中国航天再次高高昂起的龙头,又一次向世人昭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起点,书写伟大复兴的篇章。</p><p>2007年11月26日,为纪念中国探月首飞成功,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了《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纪念邮票,全套1枚。</p><p>邮票图案以月球与“嫦娥一号”及环绕月球周围的卫星轨迹为近景,地球则远在天边,简洁、形象地表现了探月卫星运行的轨迹以及与地球、月球的关系。背景是深邃的蓝色,上面点缀着星辰和数字通信的标记,宇宙空间的浩瀚跃然纸上。邮票左上角的探月活动标志,标示着邮票的主题。</p><p>本套邮票上的“探月卫星”和“月球及表面”采用压凸工艺,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p><p>版票采用小版张设计,10枚邮票按(4+3+2+1)阶梯状排列,4级台阶既寓意我国探月工程的整个辉煌历程,也暗示着我国成为第4个进入“航天国际俱乐部”的国家;背景边饰为深邃的太空和一团阳光,上面点缀着星辰和数字通信的标记及“嫦娥一号”环绕月球一角飞行轨迹;左上角为中英文“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邮票右下角为直排“北京邮票厂”厂铭。</p><p>探月活动标志名为“月亮之上”,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月球探测的内容不言而喻。探月活动标志中国韵味十足,创意独特,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p><p>2007.11.26发行 全套1枚 发行量1199.99万套</p><p>(1-1) 1.20元 中国探月首飞成功(1199.99万枚)</p><p>邮票规格:36×36 毫米 齿孔度数:13度</p><p>整张规格:176×176毫米 版别:胶印、压凸</p><p>整张枚数:10枚(4+3+2+1,阶梯状排列) 责任编辑:史渊</p><p>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p><p>设计者:王虎鸣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p> <p>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地震烈度达到9度。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p><p>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即赶赴灾区,组织一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抢救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破坏性和救援难度大大地高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体现出中华民族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全世界各国政党、民众、华侨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纷纷向灾区发起了捐款捐物的热潮,影响力特大。</p><p>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p><p>2008年5月20日,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号召,进一步向地震灾区提供社会援助,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全套1枚。</p><p>邮票主图是震波和大地裂纹,在指向震区的红色箭头上有三颗连在一起的心,诠释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主题。副票为9颗连在一起的红心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文字。</p><p>本套邮票采用了醒目的红、黑、白三种颜色,用同心结、地震裂缝、震波和文字的简单构图,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严重的地震灾害面前手拉手、心连心,众志成城的坚定意志。面值1.20元,附捐1.00元,售价2.20元。</p><p>版票采用小版张形式,12枚邮票按(3×4)居中偏左排列;右侧为直排“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文字;下面边饰为连在一起的心形图案;邮票左下角为直排“北京邮票厂”厂铭。</p><p>2008年6月20日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此套邮票的全部邮资收入和附捐款共2860万元捐赠给地震灾区。</p><p>【特7-2008】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p><p>2008.05.20发行 全套1枚 发行量1300万套</p><p>(1-1) 1.20元+1.00元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1300万枚)</p><p>邮票规格:40×30毫米,附票规格:20×30毫米 齿孔度数:13×13.5度</p><p>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责任编辑:史渊</p><p>设计者:郝旭东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p> <p>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4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达63个县、市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刻启动一级应急程序,军区部队紧急出动2000人赶往芦山,两架直升机已经起飞。目前红十字会已经调拨500挺帐篷调往受灾区域。中国人民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永远站在一起。</p><p><br></p><p> 中国地震局经研究决定,将地震名称规范为:四川省芦山“4 20”7.0级强烈地震。这是官方对本次地震名称的正式规范,有关专家指出, 这意味着这次地震的震中被正式确定为芦山县。此外,名称规范也有利于澄清此前各种不统一的说法,有利于今后资料保存和研究。</p><p><br></p><p> 四川省政府2013年4月25日发布公告,为表达全省各族人民对“4·20”芦山7.0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省政府决定,2013年4月27日为全省哀悼日。</p><p><br></p><p>为弘扬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表达中国邮政百万员工对灾区人民的支持,中国邮政将于2013年5月3日发行雅安地震赈灾题材邮票特8-2013《齐心协力抗震救灾》,此套邮票是中国邮政发行史上第8套特别发行邮票,中国邮政公布此套邮票将发行1000万枚,全部邮资收入1200万元将捐赠给地震灾区。 该邮票采用红、黑、白三种颜色,色彩庄重。票面上印有地震波与双手传递爱心的图案,展现了在严重的地震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坚定意志,诠释了“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主题,彰显了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力量。</p><p>志号:特8-2013</p><p>图 序 图 名 面 值</p><p>(1-1) 齐心协力 抗震救灾 1.20元</p><p>邮票规格:40*30毫米</p><p>齿孔度数:13度</p><p>整张枚数:12枚 整张规格:135*210 毫米</p><p>版 别:影写</p><p>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p><p>设 计 者:方军</p><p>责任编辑:秦巍</p><p>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p> <p>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举国欢庆。为纪念我国航天事业这一新的里程碑,2014年1月1日,中国邮政将特别发行《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1套2枚,内容分别为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p><p><br></p><p>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探月工程是我国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重大航天工程。12月2日凌晨,承载了13亿国人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搭乘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于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6日傍晚17时53分,嫦娥三号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12月15日凌晨,玉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12月15日晚,嫦娥三号拍下玉兔号月球车上五星红旗画面……</p><p><br></p><p>嫦娥落月玉兔探,千载梦圆在今朝。嫦娥三号探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玉兔号在月面留下的第一行中国脚印,到在月球上展现五星红旗,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全面胜利,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p><p><br></p><p>《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采用连票的形式设计,从而使画面更加宏大、壮观。远处的地球和太阳的光芒营造出神秘太空的全新视觉体验,圆弧形构图的处理,使人仿佛置身于宇宙的穹顶之下。蔚蓝色的宇宙星空、银灰色的月球表面以及橙黄色的着陆器和探月车在画面里显得既和谐又统一,让人对落月和探测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视线上,太阳、地球与月亮连成一线,并遥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宇宙空间感,让人感觉既神秘又亲切。</p><p><br></p><p><br></p><p><br></p><p>经国家邮政局审定,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1月1日特别发行《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邮票1套2枚。详情如下:</p><p>志号:特9-2014</p><p>图 序 图 名 面 值</p><p>(2-1) 嫦娥三号着陆器 1.20元</p><p>(2-2) 玉兔号月球车 1.50元</p><p>邮票规格:50×30毫米</p><p>齿孔度数:13度</p><p>整张枚数:16枚(连票,8套)</p><p>整张规格:240×150毫米</p><p>版 别:影写</p><p>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p><p>设 计 者:史渊</p><p>资料提供:探月与航天工程公司、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p><p><br></p><p>责任编辑:温文雅</p><p><br></p><p>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p> <p>【特10-2015】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p><p>2015.07.31发行 全套1枚 发行量2879.75万套</p><p>(1-1) 1.20元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2879.75万枚)</p><p>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p><p>整张规格:146×226毫米 版别:影写</p><p>整张枚数:16枚(4×2+4×2,中间为过桥票) 责任编辑:干止戈</p><p>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p><p>资料提供: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p><p>设计者:夏竟秋 br>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p><p>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季奥运会、冬奥会。主要由全世界地区举行,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4年共举办了22届。</p><p>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市为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p><p>2015年7月31日,为纪念北京市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了《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全套1枚。</p><p>邮票画面由北京申办冬奥会标志主体图案和白雪覆盖的长城组成。</p><p>北京申办冬奥会标志主体,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2”组成汉字“冬”,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生动自然,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动感、时尚和现代,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p><p>本套邮票设计突出表现了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同时辅以白雪覆盖的长城为衬托,寓意着百年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的再相逢,带给人们冬季白雪茫茫的视觉感受。整体设计简洁清晰,较好诠释了在中国举办冬奥会的主题。邮票印制上的珠光绚彩效果,与北京申办冬奥会口号“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完美融合。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p><p>版票采用过桥票形式,16枚邮票按(4×2+4×2,中间为过桥票)居中排列;过桥票文字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图案为白雪覆盖的万里长城;边饰为雪花;邮票左右上下四角为直排“北京邮票厂”厂铭。</p> <p>中国邮政定于2020年5月11日特别发行《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邮票一套2枚,详情如下。</p><p>志号:特11-2020</p><p>图序、图名、面值:</p><p>(2-1) 众志成城 1.20元</p><p>(2-2) 抗击疫情 1.20元</p><p>邮票规格:36mm×36mm</p><p>齿孔度数:13.5度</p><p>整张枚数:16枚(连票,8套)</p><p>整张规格:185mm×216mm</p><p>版 别:影写</p><p>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p><p>设 计 者:王虎鸣、刘向平</p><p>边饰设计者:王虎鸣</p><p>责任编辑:李可心</p><p>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p><p>计划发行数量:1450万套</p><p><br></p><p>第一图,集中表现了解放军指战员、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愿者等群体形象,在远景中描绘了疾控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志愿者和快递小哥开展防疫和日常生活物资配送等场景,画面上方勾勒出城镇楼宇建筑和乡村景象,体现城市乡村人人参与防控,进一步突出了全民抗疫的主题。同时,图中还设计了飞机、轮船、货车、高铁等元素,展现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的感人场面。</p><p>第二图,以拳头紧握、刚毅决然的医务工作者形象为主体,背景饰以救治场景、逆行支援背影、方舱医院等,刻画出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黄鹤楼地标图案,展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不畏艰险、顽强不屈,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而作出的重大贡献,寓意着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画面中的“AI”等科技元素寓意科学技术在防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