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詹王,中华五大厨祖之首(其他分别为“伊尹、彭祖、易牙、刘询”)。</p><p>詹王,又名詹鼠,湖北广水(原“应山县”)马坪镇人,出生于战乱纷飞的南北朝时代,从小机智聪明。长大后拥有精湛的厨艺和仁爱的情怀,并在不断的烹饪实践中,将野山鸡煮熟后磨制成鸡粉,制成调味料,是鸡粉调味料的先驱。</p><p>公元556年,南北朝时期,战乱纷飞,民不聊生,封建统治阶级变本加厉搜刮民脂民膏,很多贤人异士为逃离战火,隐匿山野。 </p><p>在湖北应山县马坪镇有户詹姓人家叫詹安贵,年过三十又五,为享太平,祖父三代隐匿山野,以狩猎为生,追求野外美食,熟读诗书,乐施助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非常快乐。詹氏怀胎12个月,还去采集山果。 </p><p>一天,詹安贵想射猎一只山鸡为怀胎12月的妻子滋补,到了晚上还没有回来,窗外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詹氏为丈夫煲了一碗热姜汤以防伤寒。此时,詹氏肚子一阵绞痛,小孩即要临盆,丈夫不在家,詹氏凭借顽强的意志生下一个男婴。</p><p>詹安贵中年得子,喜出望外,小孩出生时,天庭饱满,体重10斤。詹安贵通晓属相,知鼠年出生之人反应快,有很强的环境适应力和应变能力,机智、点子多,善解人意,多才多艺之特点,故起名为“詹鼠”。</p><p>詹氏擅长美食,虽然乳汁不多,但是她善于将野外的各种果实、野味熬煮成汤,喂给詹鼠吃,詹鼠好像非常欣赏詹氏烹制的美味,常常吃到碗底朝天。到两岁时,如詹氏不经常更换其它的烹制方式,詹鼠就会哭闹以示不满。詹鼠长大到三岁还不会讲话,一天,詹鼠因母亲烹制的食物不合口味,已经连续两顿没有吃饭,到了晚上詹鼠饿极了。此时,詹安贵从野外抓到一只野鸡,用火烤熟后詹鼠一人就吃了半只,并讲出了两个字“好吃”,詹安贵夫妇又惊又喜。</p><p>五岁时,詹鼠就经常随父亲上山狩猎,并跟着母亲学习烹制各种美味,晚上习读四书五经。詹鼠聪明伶俐,七岁已经学会很多烹制美味的方法,时常带领一群小伙伴上山打猎,采集食物,满载而归。</p><p>詹鼠食过很多野味,发现野山鸡最为好吃,无论是采用蒸、煮、烤制都非常鲜美。故而詹鼠在制作其它食物时,喜欢在其它菜肴里面加入野鸡肉,使得菜品味道更加鲜美。为了方便调味,詹鼠把狩猎回来的野山鸡晒干并研磨成粉。</p><p>詹鼠经常把狩猎回来的食物采用蒸、煮、煎、炒等方式烹饪,并喜欢在烹制的菜肴中加入自制的野山鸡粉,味道非常鲜美,伙伴们都非常喜欢吃詹鼠做的东西。</p><p>继承了父辈的乐施精神,詹鼠经常帮助乡亲们,制作自己拿手的葱花饼献给乡亲们吃,并组织成立“詹鼠会”,专门救济贫苦的人们。在当地享有很好的口碑。</p><p>詹鼠还经常研究其它的烹饪方式,技艺精湛,并把他的烹饪手法传教给“詹鼠会”的朋友,受到朋友们的欢迎。其烹制的“应山滑肉”更是广受美誉,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当地有一个地主恶霸叫做王山魁,拥有农田一百余亩,依权仗势,经常欺压百姓,如果发现当地哪户人家有什么好宝物,就想方设法占为己有,如有不满就会大打烧抢。</p><p>一次,王山魁外寻,吃过詹鼠做的葱花饼,感觉味道非常不错,并了解到詹鼠在当地做菜也很有名望,于是派人把詹鼠请来专门为他做饭。</p><p>地主王山魁对詹鼠所做的饭菜非常满意,为了在众多豪门贵族面前显扬,时常邀请一些权贵到府上做客,品尝美食。虽然,詹鼠不满地主的一些行径,但王山魁为詹鼠提供了一个很好施展厨艺的平台,也就暂时为其主厨,一心专研自己的厨艺。</p><p>有一位农户刘大汉租用地主王山魁三亩农田,但天灾人祸,颗粒无收,没有粮食交租,于是王山魁强抢刘大汉的女儿刘翠花,并把她关押起来,欲对她施暴,詹鼠看见非常气愤,设法将其救出,刘翠花对詹鼠非常感激。</p><p>迫于地主王山魁在当地势力,詹鼠不能再回家,携带父母流浪到京城。詹鼠拥有一身厨艺,便进了一家名为“好味轩”的餐馆当厨师。</p><p>“好味轩”餐馆在詹鼠的主厨下,生意日渐红火,逐渐在当地享有名望,远近食客络绎不绝。好味轩的老板也非常善待詹鼠和他的家人,并结为兄弟之交。</p><p>公元581年,隋文帝篡位当上皇帝,吃遍了大江南北的各种山珍野味,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御厨所做的菜没味。一次晚宴上,看到那些吃腻的山珍野味,索然无味,于是大动肝火,一气之下将所有的御厨给杀了。在宫妃的建议下,隋文帝开始在全国张贴黄榜,广招御厨,但是招来厨师所做的菜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依然食之无味,隋文帝又把他们给杀了。后来没有厨师敢去揭榜,厨师也就变成人们最不喜欢的职业,众多名厨隐匿山野,餐饮行业逐渐萧条。</p><p>一日,詹鼠出去买菜,看到一群人在围观一张黄榜,榜上写着“皇上御征大厨,如有善烹者,可持榜应征”。詹鼠觉得自己现在日子过得也挺快活,对此榜没加太多理会,依然帮助打理“好味轩”餐馆。</p><p>两个月过后,詹鼠看到黄榜没有人敢揭,并获悉众多去应征御厨的厨师接连遭到杀身之祸,于是詹鼠愤起揭榜入宫,欲拯救一些无辜受害的同仁。</p><p>詹鼠入宫应试时,隋文帝问他:什么最好吃?他说:“饿”最好吃。隋文帝迷惑,不知“饿”为何物。詹鼠告知“饿”在城外,须自己亲自去取,方知人间极品美味。</p><p>随后,詹鼠带领隋文帝一般人马出找“饿”,等到隋文帝饥肠辘辘的时候,詹王就拿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金鸡报晓”“应山滑肉”和“葱花饼”给他吃。此时隋文帝已经饿极了,狼吞虎咽把它全部吃光,这才明白“人饥饿至极的时候,吃什么都是香的”,随后詹鼠以饿之哲理说之,隋文帝顿然醒悟。</p><p>隋文帝从詹鼠“饿”的哲理中悟出治国之道,从此再也不杀厨师了,并能体恤人民疾苦,励精图治。最后统一全国,建立强大的隋王朝。</p><p>为感念詹鼠,隋文帝封詹鼠为“詹王”。</p><p>从此,厨师又备受人们的尊敬,很多曾经隐匿山野的名厨又重新出山烹饪美味佳肴,使得各地酒席业非常兴旺。</p><p>詹王逝后,因詹王拯救了整个厨师行业,给整个饮食业带来了兴旺,人们欣赏他的机智、勇敢和高超的厨艺,并开始祭祀这位功德无量的詹王,立詹王为餐饮业祖师爷,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那天起,饭馆、酒馆的厨师都敬仰詹王四十八天,为厨师祈福,为餐饮祈福。</p><p>唐宋时期,各地纷纷兴建詹王庙。据说,到詹王庙拜祭的厨师感觉非常灵验,每次拜祭都能带给人们智慧与祥和,于是拜祭詹王成为厨师和民间的一种习俗。</p><p><br></p><p>詹王两揭皇榜的传说:</p><p>一揭皇榜誉福星。隋炀帝执政期间食遍山珍海味心生腻烦,众多御厨为此遭到杀身之祸,隋炀帝广贴皇榜招聘御厨,詹鼠愤然揭榜,叩见隋炀帝告知最好吃美味即“饿”,隋炀帝随即命满朝文武搜寻“饿”,炀帝翘首以盼,三日没有进食,未能寻到“饿”,炀帝大怒,这时詹鼠奉上做好自猎的山鸡“金鸡报晓”,炀帝吃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詹鼠此时便道出“饿急天下万物皆美食”,隋炀帝终于彻悟便不再厌食,詹鼠被厨师界尊称为福星。</p><p><br></p><p>二揭皇榜封詹王。历史进入贞观,唐太宗李世民久病不思饮食,宫廷御厨束手无策,多半被治罪,无奈之下便昭告天下,在民间搜寻令皇上开胃食物,一时间厨师界人心惶惶,恐龙颜恼怒,无人敢接告示。詹鼠挺身而出,为太宗秘制了润而不腻的一道猪肉菜,太宗皇上刚把肉送进嘴里,便一滑下喉,满口留香,顿时胃口大开,连称“滑肉、滑肉、滑肉”,詹鼠告知唐太宗“美食之最,原汁原味”。御厨们领会其意无不感激,太宗皇上命他留在宫中照顾自己饮食,统领御厨烹饪天下美食,并封其为王,从此詹王被奉为厨师祖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