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图/文:秋天的云、网络</p><p> (致谢网络作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往年今日此时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仙庙前人流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买仙花,尝仙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轧点仙气乐融融</p> <p>作为苏州特有的传统民俗,农历四月十四是“轧神仙”的好日子。“轧”一字为苏州方言,意思是人多拥挤。</p> <p>苏州“轧神仙”民俗起源于南宋,历经元、明,到清代尤为兴盛。“四月十四轧吕仙,一轧轧了八百年。”轧神仙”轧的是吕洞宾。相传,农历四月十四是吕仙诞日,这一天,吕洞宾每化为褴褛乞丐者,或化成小贩等,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吕洞宾在八仙中很出名,在江南民间几乎家喻户晓,传说也颇多。相传吕仙发誓要普度众生,方始升天。他不仅浪迹人间,乐为百姓治病解难,灭妖除害,而且为人随和,性格幽黙,是世人心目中见义勇为的神仙救世主形象。所以,在他生日前后这3天,人们都会到神仙庙去祭拜,并希望能遇到他。因为,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这样你挤我挤的,故叫做“轧神仙。”</p> <p>去年的农历四月十四,在吕仙的塑像前留个影,沾点仙气😀😀😀</p> <p>神仙花的展示,到是引得我瞩目好久。其实,都是极其普通的花草。</p> <p>既买花,又买神仙扇子。</p> <p>市民们都在争相购买神仙糕</p> <p>时间到了傍晚,前来“轧神仙”的人越来越多。</p> <p>八仙在人间</p> <p>作为一项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节——轧神仙,于2014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浓浓的节庆氛围,是我们苏州人的狂欢节。</p> <p>后记:</p><p> 今年因新冠疫情,只能“云上轧神仙 ” 了。祈愿明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我们能去苏州的阊门、石路、山塘“轧神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