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关爱---社会也是教科书

Sunny!

<p>  跨越时空的关爱——社会也是教科书</p><p> ——疫情下的“生命教育”</p><p> 梁邹实验初级中学 由涛</p><p>&nbsp;</p><p> 摘要:停课不停学,教育不松懈。在疫情期间,为了指导学生提高居家生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进而进行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故而,组织实施“每日一事”系列主题活动,在老师、家长、社会等的指导下,学生们学到了防控知识,认识了真正的英雄,学会了居家本领,体会到生命的意义。</p><p> 关键词:疫情 &nbsp;社会 生命 教育</p><p> 春风渐暖,吹拂“返校心似箭”的孩子们!最近,有不少省份已明确了开学时间,但山东省的开学季一再延期,这个超长的假期使得我们家校社会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全民防控的季节,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生活的考验?如何教导孩子坚持学习?如何做好学生疫情期间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健康生活等。这,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迫切话题!</p><p> 为此,我在班里组织“每日一事”主题活动,每天给大家出一个主题,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网络了解、写出心中所想等有意义的事情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好好认识社会,了解人性,弘扬正气,反思人类,思考人生……真正从这场灾难中学到终生难忘的东西,这就是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在教学条件和交流空间的变化中,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在家庭氛围变化中,我们要协同社会、家长把疫情变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培养出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p><p> 一、开展专题生命教育</p><p> 首先,生命教育要和学生充分搜集疫情期间站在抗疫一线而感染新冠病牺牲的英雄开展专题教育形式,例如:“第一个牺牲的院长”——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先生,“吹哨人”李文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红凌,林正斌,刘筱娴,段正澄,新疆乌恰辅警苏莱曼·巴马丁,看守所所长张新忠,内蒙古公安民警何建华,派出所辅警曾文聪,民警刘大庆,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尹祖川,公安局大队长程建阳... ...通过搜集资料,阅读他们的先进事迹,书写自己心中的感想等活动,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让学生认识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从而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关注健康,促使学生增强自我主动防疫意识。</p><p> 其次,搜集最美“逆行者”“志愿者”“抗疫事例”等活动向学生生动的讲述什么是万众一心、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中国精神,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斗志,让学生从小树立赤子之心、报国之志,增强勇于担当、为国分忧的家国情怀,感受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的国家力量!</p><p> 再次,学习疫情下的“慈善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每到灾难来临,全国人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纷纷捐款捐物,也有出人、出力的。学习他们身上的散发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p><p> 最后,追溯根源,这次疫情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源于各类野生动物,源于一只蝙蝠,更源于人类的贪欲,是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人类的破坏自然生态的恶果和惩罚。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借此契机广泛宣传,增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自然与健康的理念,从而进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启蒙教育。</p><p> 二、信息技术与生命教育课程的整合</p><p> 此次的疫情再一次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使得“停课不停学”顺利开展,利用此契机鼓励学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正常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有线电视、手机工具等。为此,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互联网法律法规教育。有效做好活动引领、老师示范、同学影响、家庭监督的格局。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合理保护自己个人的隐私。增强互联网法律意识,自觉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和道德,合理使用电子信息产品。</p><p> 三、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p><p>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认识,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p><p> 四、日常生活与生命教育相结合</p><p> 在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下,统筹谋划生命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号召家长携手,引导携手动手操作、近视防控、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p><p> 五、节日与生命教育相结合</p><p> 3月5日,雷锋学习日:你们身边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吗?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这个春节不再宁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中,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用雷锋的精神和柔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而在我们身边,同样有无数的志愿者逆风而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忠于职守,这难道不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吗?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雷锋精神”却可以穿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身边的“雷锋”,也将会越来越多。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学先锋、做先锋,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p><p> 3月12日,植树节:绿色是生命的源泉,绿色是生命的希望。“疫情之下,别样的植树节”主题活动,用多彩的画笔描绘万物复苏的春天,用画笔描绘心灵,用色彩挥洒激情,激发学生爱绿、护绿,保护环境的意识;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唱响我们保护地球,做地球的小卫士;用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惬意的春天;向全校少先队员们发出倡议,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为保护环境建设我们美好的的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和家长共植花木的活动。此次植树节活动,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宅家战“疫”,更让学生们明白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p><p> 3月28日晚8点30分是“地球一小时”时间:一场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让我们感受到资源对于生命的重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丰裕的今天,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仍旧发生在身边,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结合此时间节点,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开展“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系列主题活动,节水、节粮、节电,在家长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不同的方式积极争做节约小能手。</p><p> 通过我们的“每日一事”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停课不停学”;使孩子们增长了的技能;增强了防护意识;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更重要地是关注疫情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守望。这种大爱,必将使我们的孩子心怀感恩,来面对未来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也相信,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中,孩子的内心深处一定会被激起涟漪,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催化剂。</p><p>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努力做最棒的自己吧!</p><p> 作者简介:</p><p> 由涛,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黄山三路205号梁邹实验初级中学的一名老师,二级教师,本科学历,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教育事业一来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研究,目前结合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专注于线上线下、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携手、课程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等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p>

生命

教育

学生

疫情

活动

我们

社会

雷锋

意识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