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5月2日,时隔六十五年,外公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三弟,终于踏上了故乡的热土……</p> <p>我外公1944年生于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赵明寰村,今年76岁了。外公11岁那年家乡闹饥荒,三爷爷刚出生,家里太穷了,怕养不活三爷爷。太姥姥狠下心把三爷爷送人了。没过多久就带着二爷爷和大姑奶逃荒到了渭北的一个村子。当时外公被寄养在潼关县的一个远房亲戚家给亲戚家干农活。四年后犯了错的太姥爷出狱把外公叫回了赵明寰村,外公和太姥爷一起生活了四年,太姥爷便去世了,之后外公又回到了陕西投奔太姥姥。那时候太姥姥已经改嫁给当地人,几番周折外公被附近村子的一个老太太收养。不久之后便自立门户结婚成家。后来有了大姨,我妈,小姨和舅舅……在大姨三岁左右带大姨回赵明寰村开过一次证明。在这之后的五十年间再也没有踏进家乡半步。近年来外公身体愈发不好,每年都要住院一两次,受冠心病影响,日常上一层楼都喘不上气来。之前问外公要不要回去家乡看看,外公一直说都没亲人了,不去不去了。今年终于是说服老人带他回老家转转,临走前一天带外公去看了看二爷爷,二爷爷这才提起三十多年前,三爷爷来陕寻亲,当时家里太穷,加之太姥姥改嫁之人并非通情达理,害怕惹出是非,太姥姥没敢认三爷爷,二爷爷把三爷爷送上班车,打发送走了。当时三爷爷提出要去找外公被二爷爷拦下了。这些年二爷爷一点也没有提起过此事,外公也不曾向我们提起过有个弟弟被送人了,也不知道三爷爷来寻过亲人。</p> <p>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带着外公出发寻亲,车行千里,近乡情更怯。期待又害怕!外公记性特别好,他记得当时把弟弟送人的村子是舅舅家的村子。他那时候只有十一岁,没记清楚红莲张村属于尉氏县还是新郑县。第一站我们跑去了现在的新郑市,给地方政府打电话,政府的工作人员说根本没有红莲张这个村子。我们那时候也不确定红莲张这三个字怎么写。在导航里也搜索不到,后来外公又想到他记得舅舅家离尉氏县近,我们就把尉氏县下辖的村都给他念一遍,终于念到岗李乡时,他说红莲张村离岗李乡近,我们在岗李乡的下辖村找到了红莲张村,真的是特别感谢百度,高德地图。直接导航过去,先是在岗李乡见到了外公他姨家的儿子,然后带我们去红莲张村见到了外公舅舅家的儿子,再由那个爷爷联系三爷爷,在急切的等待了一个小时后终于见到了三爷爷。六十五年前三爷爷在襁褓中,大人引着外公,外公抱着三爷爷送给了养得起三爷爷的人家。三十多年前因为太姥姥的“不相认”错过了相逢,外公六十五年的等待,三爷爷三十多年的认亲煎熬……不算太晚终于等到了。兄弟四人相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终归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因为要带爷爷回老家赵明寰村看看,互相留了电话号码之后,不得不匆匆说再见。</p> <p>到了赵明寰村口,稍作打听便问到了去外公二叔家的路,带路的一个老爷爷和外公的堂弟是发小,得知此情况。迅速联系了外公的堂弟,知道堂哥回来探亲,电话里嘱咐我们一定要在老家等他,他马上从长葛市回来。盼望着盼望着,一家人终于是团圆了,外公家的老宅已被他二叔和别的自家亲戚各自占了一半,也算是祖宅没有流失。我们一起陪着老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匆匆话别,我们要赶往住宿地点。在回酒店的路上接到了三爷爷的电话,让外公明天去开封,在开封再见一面。我们此行本是想探亲完后带外公去嵩山,龙门石窟逛逛。本说不去了,外公跟三爷爷说以后还有机会见,三爷爷说:这一去就不定能见不上了。电话放的外音,听到此,我知道车上每个人的心都被刺疼了,于是答应了三爷爷第二天在开封见。三爷爷的儿子二伟舅舅在开封工作,3号早上三爷爷开车从尉氏出发,我们从新郑出发,赶往开封。在二伟舅舅的安排下,我们在饭店团聚。吃饭间二伟舅舅说突然寻到这么多亲人,太激动了。这些年二爷爷因为是从小抱养,在村里没少受人欺负。二爷爷是个很好强的人,肯吃苦,努力挣钱。他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就是万元户。舅妈说她总说婆家没什么亲人,一下来了这么多亲人,太开心了。还有八岁的小表妹甜甜问她是不是要改姓了,三爷爷被人收养后跟养父姓张。一家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像是这六十五年一直在一起,从未分离。二伟舅舅安排了清明上河园的游园活动,我们带着老人们在院子里逛了逛。外公心情好,很陡的一个拱桥外公都走了上去,感觉气喘的要命,很开心的说能上去,没事。逛完园子后二伟舅舅安排我们去酒店里休整然后带我们去吃晚饭。看得出两个爷爷都十分开心,我们畅谈欢饮……相见恨晚</p> <p>3号一早天气突变,原本计划一路返程逛逛就回家了。二伟舅舅盛情难却又带我们去了趟龙亭公园,游览皇家园林。河南的送亲习俗是送双鞋子,舅妈给外公买了鞋子,给柠檬和和阳阳分别送了新衣服。此行探亲圆满成功。以前只知道好客山东,此行才知道河南人更是好客,从入岗李乡见到外公的表弟。那个爷爷带我们去找三爷爷的时候出家门就去商店买烟,给我们探亲的男同志一人几盒。到红莲张村见到爷爷的另外一个表弟,那个爷爷把冰箱里装雪糕的抽屉都拎出来让我们吃雪糕,给我们买饮料。临行前着急的给我们煮鸡蛋让我们路上带着。送岗李乡那个爷爷回家的时候我们临走前硬是给我们车上塞了箱方便面和饮料。还有二伟舅舅,第一次见面接到我们时也是拎了一条烟,男同志一人都给几盒。带我们吃地地道道的开封饭,带我们玩,逛,吃开封很有特色的的小宋城。我们对二伟舅舅说谢谢,二伟舅舅总说我们是亲人,跟接待朋友不一样,朋友是处了好多年才这样用心,我们即使几十年没有见过,依然血浓于水。</p> <p>是啊,我们是亲人,突然感慨大千世界你姓啥我姓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一家人。</p> <p>此一别不知何时还能相见,盼望二伟舅舅尽快带家人一起来陕。两位老人从六十五年前的分别到现在短短相处了两天又不得不再次分离。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此时两位老人哭的像个孩子,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兄弟重逢……</p> <p>唯愿家人们身体康健,平安顺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