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立夏,表示告别春天,万物进入旺季生长。我也到公园挥别春天,体验初夏的乐趣,感知万物的成长</p> <p>醉观公园,对一直生活在广州东山的我,是如此的生疏,幸好交通方便了,坐一号地铁线到芳村站D出口,走400多米就到了公园东门</p> <p>进入公园右手边是月季园,可惜不是旺季</p> <p>竹林生机勃勃</p> <p>山亭夏日</p><p>唐 高骈</p><p>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p><p>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p> <p>醉观园是清末民初广州芳村花地八大名园之一,位于今广州芳村大道山村桥侧,紧靠花地河,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园中摆设讲究,规模也最大。日军侵占广州后,园林遭到破坏。50年代重建醉观花园,1984年春节建成醉观公园</p> <p>醉观公园布局精妙,移步异景</p> <p>茗木园休息廊。位于茗木园与赏茗亭之间。中国园林的设计都倾向于内敛,不会让人一览无遗。休息廊是园林中联系建筑之间的通道,它不但可以遮阳避雨,还像一条风景导游线,可以供游人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风景,有曲径通幽之妙</p> <p>假山美景是醉观公园的一大特色。几块山石前簇后拥,瀑挂前川,仿佛将天下山水尽收园内</p> <p>岁寒三友的竹是醉观公园最多的植物之一</p> <p>宁静致远,令人心旷神怡</p> <p>亭台楼阁,构成一幅幅自然景观</p> <p>六松园古石桥建于清乾隆年间(约1770年),后异地重建在醉观园,整体结构保存完整</p> <p>小蓬仙馆是咸丰年代的建筑。2001年,由于兴建珠江隧道需要,小蓬仙馆启动保护性迁建于醉观公园</p> <p>赏茗亭</p> <p>儿童游乐园。是儿童乐于逛公园的动力源,最热闹的园区,也是唯一收费的地方</p> <p>园内还有一些运动场地和设施,人满为患。大叔大妈喜欢跳舞</p> <p>上午十一点了,还有附近居住的居民陆陆续续入园游玩。醉观公园景色不错,但摄影者极少</p>